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典韦和张允的再次合作

刘琦一看到这个青年的时候,就大概能够猜到对方的身份。

很明显,对方这是有备而来的,他是故意想要用这种方式引起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自己猜测的没有错,这名操着和荀攸一样口音的青年,应该也是南迁学子中的一位……估计是上一次在诸子论经的场合中,听到了自己的发言,故而有心前来投奔的。

按道理来说,东汉末年的英杰之士中并没有一个叫做徐福的人。

但是刘琦偏巧知晓,这个徐福年轻时曾在家乡杀人,后来和同乡人石韬一同南迁来到荆州躲避战乱,并在今后的日子里结实了好友诸葛亮,崔钧等人。

这个人在荆州生活期间后来改了名字,叫做徐庶。

但眼下,他的名字还是徐福。

辎车之上,刘琦微笑着打量着徐福。

相貌周正,身材魁梧,显然是常年习武的人,不过却偏偏要做儒生打扮,看来是铁了心要改行学习经论了。

二人互相通了表字之后,来者的表字果然是元直。

“刘某听元直兄适才站在街上,高声吟唱的曲赋,当中颇有些豪言壮志,只是不知先生这赋是唱给谁听的?”刘琦端坐于车上,问徐庶道。

徐福似乎并没有打算隐瞒刘琦,只是恭敬地执礼道:“不瞒使君,徐福适才在街上高呼吟唱,乃是为了引起使君的注意力,徐庶在使君府外等候数日,希望能够得与君一见,怎奈使君府上戒备森严,旁人难近,故而只能用此等简陋之法来引起使君的注意,还请使君多多见谅才是。”

“元直先生倒也是诚实,若是换成旁人,或许就会跟我故弄玄虚了。”刘琦微笑道。

徐庶认真地道:“故弄玄虚,徐某也不是不会,却也要看是分跟谁,在使君面前故弄玄虚,实在是自取其辱,不做也罢。”

刘琦哈哈一笑,道:“先生知我?”

徐福很是郑重地道:“当今天下,何人不知使君也?”

这话倒也是诚实。

“先生是哪里人?”刘琦又问道。

“福祖居于颍川长社。”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道:“颍川长社……刘某麾下倒是有一人,与先生乃是同乡,不知先生可知?”

“使君所言者,何人也?”

“颍川荀攸,字公达。”

徐福面色平静地道:“颍川荀氏,谁人不知?荀公达海内名士,福亦知晓,不过也仅仅只是知之,却不识之……徐福出身不高,非经学世家,昔日在颍川便是荀先生见了徐福,恐也是不屑理会的。”

徐福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泰然,丝毫没有什么羞怯之意,犹如在议论别人的事一样,很是自然。

单单是这份沉着与自信,就足以让刘琦对他刮目相看。

才华和能力,有时候是跟性格挂钩的,像是这种不自卑不自负,能够很公正平和看待这世间一切的人,怎么可能做不出一番事业?

虽然只是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但通过这些日常的小事,就能够看出徐庶这个人面对人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态度。

少时,二人来到刘琦的府邸之前,刘琦下了车之后,对徐福道:“刘琦想请元直先生入府一叙,不知元直可愿意?”

徐福很是自然地道:“承蒙使君厚待,徐福深感荣幸,只是我还有两名好友,目下正在驿馆中等待某之消息,不知使君可能请其二人一同过府?”

按照这个时代人的价值观来说,像是徐福这种颍川寒门子弟,受到了刘琦这种州牧级别的大佬的邀请过府,已经算是天大的荣幸,感激涕零还来不及呢,又岂敢轻易邀请别的朋友一起来,让刘琦一同款待。

这可不是后世那种简简单单的大家一起吃顿饭的问题。

这就好比一个现在人在工厂或是基层上班,有一天省级一把手莅临指导这个小单位的工作,然后在作报告的时候,觉得这个向他汇报的人颇有些才能,于是很客气的对他说了一句:“小王,中午一起吃饭吧。”

面对这种高级别领导的邀请,小王的回答却是:“领导,中午咱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能不能把我妈我媳妇我儿子带上一起吃。”

现在徐福的回答对于刘琦而言,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相当的没礼貌了。

但刘琦却笑了:“元直的朋友,想来必然是和元直一样的俊杰人物,别的且不说,单就元直的这份豪气,就让刘某人深感投缘,你我一见如故,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稍后元直随我入府,咱们先行谈着,待我让人驾车去驿馆请你那两位朋友一起来,如何?”

徐福在说完他两位朋友一同过府之后,一直在仔细的观察着刘琦的表情,想从他的表情中搜索出什么讯息。

但是刘琦的表情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那种风轻云淡的笑意,足矣表现出他此刻的心境没有任何变化。

也就是说,他此刻的回答,要么是真心实意,要么就是他的城府已经深到了让人惊恐的地步。

即使是面对突然起来的事件,都不足矣让他在外表上有任何的体现。

这就是喜怒不形于色。

不论刘琦眼下的表情属于哪一种,都足矣让徐福对他心生钦佩。

自己果然是……没有看错人。

徐福很是认真的向着刘琦行了一礼,然后二人一同谈笑着进入了府邸之内。

……

典韦这段时间,心情颇为郁闷。

他按照刘琦的命令,派请诸多的荆武卒前去打探蔡邕的消息,但一时之间都没有消息传回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若是让蔡邕的车队跑到扬州去了,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回头就算是刘琦不治他的罪,典韦恐也饶不了他自己。

但刘琦交给他的任务,典韦若是跑回去跟刘琦说他办不明白……说实话典韦也落不下这个脸子。

在这种时候,典韦只能是寄期望于荆州的那些智者能够帮他的忙了。

目下在襄阳的智者中,蒯良、蒯越、荀攸……哪怕是太史慈,若是典韦去问他们,想来都能够给典韦指条明路。

但典韦对他们似乎并不足够信任,或者说典韦觉得他们的智商不够高。

像是蒯越或是荀攸这样的人,典韦觉得他们并不足够厉害,因为典韦理解不到他们的层面上。

不懂的东西,他自然是觉得不够好。

相反的,在典韦心中,他觉得张允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很聪明,反应机敏,能够揣摩到刘琦的心思。

在这个熊罴一般男子的眼中,只有这样的人才算是一名‘智者’。

于是,他带着问题去向张允请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