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一十五章 神州一言堂

‘忠义之心’这四个字,说白了是刘表在提醒张允。

身为荆州臣子,身为刘琦的直属手下,身为刘表的外甥,身为刘琦的表哥,你的忠心该怎么长?

当然前提是对他们父子都忠心!这点是必须要有的。

然后,就得细分了。

对他们父子全都忠义没错,但同时还有分清一个先来后到。

毕竟荆州的家业他们刘氏父子的,张允要弄懂一把手和二把手。

若是换成没跟刘琦谈过话之前的张允,或许会被刘表这么一句话弄懵,不晓得个中奥妙。

但是因为刘琦事前已经把刘表心中所思所想都告诉了他,所以张允明白刘表此刻的话中深意。

刘表是提醒自己别光长肉,多长点忠义之心,长点对舅父的忠义之心,对他刘景升的忠义之心,别光忠义了,弄的主次不分。

他刘表是主,嫡子刘琦为次,这才是正常的规律。

等他刘景升死了,你再以刘琦为主,就这么简单。

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刘表想对张允说的,这当中的泛指面积比较大。

可能还包括:典韦,许郸,许沂,李典,太史慈,黄叙,邢道荣,魏延,张任,荀攸,甘宁,严颜,贾龙,吴懿,娄发,吴堀,沈弥乃至于新近投靠的西凉庞德和辽东徐荣。

这些全部都是实打实的掌握着武装力量的军中猛将。

甚至于黄忠和文聘。

说句实话,在这些人的心中,刘琦目下的威望确实是比刘表高的,在军中,刘琦已经达到了一言九鼎的威信。

其实,对于实际的统治来说,这些军中人对刘琦忠心,在一定程度上就算是对刘表忠心,刘表也不会怀疑他这个嫡长子对自己的感情。

毕竟他刘景升的东西,等死了之后,就是他刘伯瑜的。

本来倒也是没什么,但随着那些学宫中士子们为了彰显自己而对刘表做出的谏言,刘表心中也有些小郁闷和小想法。

因为他的**在不断攀升。

他开始希望自己能够完全说了算。

其实,每一个人,不论是与生俱来的普通人,还是一个生来高贵的人,只要他们成为了领导者,那经过长年的积累,在其心中便会开始萌发一种东西,一种令他们极为快慰且不舍的东西。

这种东西叫做‘专权’。

也叫一言堂。

小到一个集体,大到一个国家,泱泱神州两千年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做这件事。

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必须得是我全说了算……哪怕我说的是错的,也必须得是对的!

不许有人在这一亩三分地的政治和军事威信可以超过我。

神州人就是这么霸道,有一个算一个,领导者必须一言堂。

说自己不霸道不爱权的人,是根本没坐到那个位置,就算是有位置,也是个中档次的,在一个集体中达不到最高的那个层级。

当然了,这个专权也分时间段,眼光比较长远,或是挫折受的比较多的人,他们会在大一统之后,才开始实施这个一言堂。

而刘表的眼光相对还没达到那么高,而且由于刘琦这些年为他铺的路太顺了,也使得他的自信心空前膨胀。

他没有雄心争霸天下,他目前阶段的愿望,就是在荆州,在他目下所能管辖的这片土地上……呼风唤雨,说什么是什么,无人可出其左右。

历史上的刘表到死也没达到这个阶层,不是他不想,是因为一开始就没人能帮他,打下的基础不好。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山阳刘氏在荆州这个地界,已经是太强横了,强横到刘表已经足矣膨胀到想一人做主。

说白了,就是过得太顺当了。

他开始想要在荆州专权了。

不许发展,只需固守便可。

但是想要完全做到一言堂,从古至今,所有领导者的最大筹码就是——军权。

没有军权,拿狗屁专权?谁扯你?

但荆州目前的最强大的军权掌握在谁手里?

刘琦。

荆州目下全部有名气的战将都听谁的?

刘琦。

说实话,刘琦现在一句话,荆州最精锐的兵力都得跟他走,刘表屁毛都剩不下。

刘表最亲的人和最信任的人,始终都是刘琦,他舍得给刘琦这份权力,也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拥有这份权力。

都是自家人,不分彼此。

但在他的概念里,他觉得目前这份权力应该还是放在他自己的手里才是正常的。

然后等他死了以后,刘琦在顺理成章的将这份权力接过去。

这才叫完美!

刘表自始至终,都觉得刘琦是他最亲的人,也是唯一可以继承他基业的人,但就目前来看,儿子掌控的东西有点多,得往回收一收。

过些年再慢慢还给他。

哪有爹还没死,三军士卒就已经全部都听从儿子的了?

这份心思,跟刘琦立多少功劳没关系,他就是才华在横溢,能力再强,也不是那么回事。

这就好比在后世,爸爸的退休金放在儿子手里,然后有事得让儿子给零花钱,不是那么回事。

该是刘琦的东西,日后定然都是他的。

但现在还得是当爹的应该拥有的,爹死了,以后全是你的……

这就是刘表现在心中的正统理念。

很浅薄,很世俗,但也不能不说,刘表以他的角度来想这事,也没啥大毛病。

军中这些人,目下还得是都听我老刘的,才是正理。

但现在小刘在军中的权柄过重了。

而从后世穿越回来的刘琦,自然是明白刘表心中的那点小心思。

两千年历史,每一个时代,哪位当权者不是如此?

他们都深深的渴望专权。

但刘琦也知道,自己目下的功劳太大,声望太高,刘表要是随随便便的就不让他带兵了,或是收了他的军权,根本就找不出合适理由。

因为整个荆州目下也没人能取代刘琦的军事地位,他刘表也不行。

刘表没招了,故而开始耍小性子。

先是把两个妹妹和陶商接到了襄阳,然后又是只派蒯越一人去迎刘琦,即使刘琦倒了襄阳,刘表也没有立刻见他。

说白了,刘表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

爸爸不开心了。

所以刘琦就通过爸爸的大外甥,给他爸爸一个台阶下。

……

张允立刻拱手道:“荆州众人,岂能对舅父没有忠义之心,就外甥本人来说,更是只认舅父,不认他人。”

刘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笑道:“子信,你觉得老夫这个儿子如何?”

张允装傻充楞道:“舅父说的是哪个儿子?”

“休装糊涂,老夫所指的,自然是伯瑜。”

张允很是坦诚地道:“当世英才,乃是年轻一辈士人中的翘楚,日后必可将刘氏门楣发扬光大。”

刘表老怀大慰地点了点头,笑道:“老夫也是这么认为的,伯瑜日后是个能成大器的,日后能继承基业者,非伯瑜莫属也,在这三个儿子中,老夫也是最喜欢他的。”

张允敏锐地捕捉到了刘表话中的两个‘日后’。

果然和伯瑜猜测的一样呀。

什么东西都得是;‘日后’才能给。

刘表夸完之后,捋着须子,突然又长出口气,道:“子信啊,伯瑜今年才二十二岁,虽是天纵英才,但毕竟阅历有限,年轻气盛,虽然干出几件大事,但老夫一直害怕他骄傲自满,从此目空一切……老夫有些担心啊,你觉得呢?”

这话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在给张允打下一个基础,让他说一说刘琦的长处和短处。

张允要是将刘琦说的天上地下只此一人,没有任何缺点,那就等于没有给刘表台阶下,估计老头子以后还得闹。

故而刘琦决定通过张允自污买个消停,给刘表这个台阶。

张允深吸口气,道:“舅父担心的极是,其实这三年多来,伯瑜平定荆南,收复南阳,驱逐袁术,兵占汉中,又分割出了东三郡,且还在关中救驾,立下大功,名震天下,才华能力之强,世人皆知……但他毕竟年轻气盛,依外甥看来,伯瑜还是有些缺点和不足,而且这些缺点还颇为关键,若是不由舅父亲自教导一番,恐怕日后会有栽大跟头。”

刘表闻言精神一振:“你且说说,伯瑜尚有那些不足之处?”

张允叹道:“首先,就是年轻气盛,他在关中为了立威,将三千西凉兵的首级悬于冀县城头,此举虽然对西凉兵有所震慑,但毕竟有失名士体面,这就是目光短浅的一种体现啊,岂能不顾身份,妄做次残忍之行?”

刘表捋着须子,一拍桌案道:“正理。”

“二则,伯瑜轻率无备,关中之战,其实打的极险,这当中有诸多运气存在,若非黄忠和荀攸临时设计,在长安冒险策应伯瑜,又有韩遂和马腾派兵来援,单凭我荆州军的实力,被西凉军完全吃下也是常理。”

刘表认真地琢磨了一下,道:“这一点连老夫也不曾想到,老夫也只是看到了伯瑜在关中立下的功业,却不曾细琢磨,这当中的凶险,如今由你一说,老夫才恍然而悟……还有么?”

张允苦笑道:“还有就是过于重武,文修不够,舅父,伯瑜这些年光打仗了,着实也是没干别的呀,《汉记》和《汉书》虽是由伯瑜提倡所立,但他本人就五经方面,并无任何批示改著,身为名士之后,这拿得出手的东西,未免太少了些。”

这些说辞,表面上是说刘琦的短处,实则是给了刘表一个回收军权的理由和台阶。

可谓深得刘表之心。

刘表对张允的好感,瞬间又多出不少。

刘表长叹口气:“伯瑜这孩子,还是年轻,看来得是由老夫亲自指导一下了,过于重武,而不重文德,不是长久之道……他是荆州未来之主,而非冲锋陷阵的武夫,不可拘泥于一道。”

张允连忙点头,道:“正是,正是。”

“嗯,好……子信,你连日劳累,且回去休息吧,舅父就是好久没见你了,找你谈谈天,待年关之夜,咱们全族在好生庆贺。”

“诺,多谢舅父!”

张允急忙起身,长长的向刘表作揖,同时暗自庆幸自己没把刘琦让他说的话背错。

同时,他心中暗暗感慨刘琦的眼光之毒辣。

说来说去,啥事都没有,不过就是兵权啊。

但仅仅只是这么一个兵权,看似简单,但又有多少人掌兵之后,又愿意真的交出来呢?

……

刘琦的府邸中。

跟貂蝉一番**之后,刘琦又躺着休息了一会,方才起身。

他命人将他的一个箱子送到房间来,他光着膀子披着罩服,开始一样一样的检查箱子中的东西。

任姝也是披了一件单衣起身,下床走到刘琦身边,依偎在他的身旁,看着刘琦一样一样的清点箱子中的东西,道:“夫君,这些都是什么?”

“哦,这次过年,送给严君的礼物。”刘琦随口言道。

“礼物?”任姝有些不解:“什么礼物?”

“兵符,屯田的分布图,军中校尉以下所有的人花名册,还有南阳郡和汉中郡屯田的开垦记录……”刘琦一边翻开一边念叨:“应该是没落下什么了……”

任姝颇为惊异地看着刘琦。

她虽然不是很懂军事,但看刘琦交出的这些东西,她自己心中也多少有些明悟。

“夫君不带兵了?”

“不带了。”

“以后都不带兵了?”

刘琦随意的耸了耸肩,道:“不一定,看情况……除非以后有一群人来求我,那我就带,要不然我就一直不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