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四百八十七章 猛将的心声

此时此刻,不论刘琦的话和行为是否发自真心,但他的话确实暖了庞德。

或许刘琦前番将庞德推上都护之位,是有一些用计策反的嫌疑,但在庞德指明了之后,刘琦能够当着他的面主动认错,并进行反思,这一点就远非诸多上位者所能及。

一个成年人犯错之后,肯主动承认错误的非常之少,大多数都是为了面子死不认账,不肯低头认错。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像刘琦这样的上位者。

仅仅是此一项,就让庞德对刘琦发自内心的感到佩服。

更何况,庞德忠义是忠义,但忠义的人不是傻子,看不出谁优谁劣,谁对自己推崇,谁不拿自己当回事。

刘琦谋算自己,那也是因为他认可自己,觉得自己是可用之才,而且以他的身份而言——身为名士刘表之后、一方重镇、汉室宗亲,肯如此屈尊对待自己,庞德想想都觉得亏欠刘琦。

反观马超这一个叛贼之后,却是争强好胜,性情刚烈暴躁,且与手下争功,当众驳自己的面子,屡次与自己发生争吵。

马超是勇武雄烈,有猛将之姿,但他的秉性太孤高,容不得人比他强,而且他的性情也真是太过凉薄了。

这一次追击董卓事败后,马超等人联名向马腾和韩遂做书,细数庞德之失。

他们竟是将追击董卓的罪责都归到了他庞德的身上。

虽然马腾没有对庞德进行追究,但他并没有抚慰庞德,很显然,是对于马超等人的谏言默认了。

虽然庞德没有任何损失,但他心里过不去这道坎。

说实话,他委屈。

他在叛军营中,不求前程不求官爵,这些东西说实话,马腾根本就给不了他。

但如今他连一个公平的待遇都已经没有了么?

这是当然的,就算马腾知道他庞德没错,他也不能驳斥他初出茅庐的儿子。

因为马超才是他基业的继承人,他要替马超树立军威。

庞德接过了刘琦递送过来的酒,虎目中不知觉竟然有些湿润,鼻中亦有些酸意。

不过他终归是西北出身的血性汉子,如何能轻易将自己软弱的一面示弱于人。

他极力的找回自己的状态,然后端起酒爵,向着刘琦举起,道:“多谢刘益州!”

刘琦亦是举起酒爵,畅饮而尽。

两人就这么一爵接着一爵的喝,庞德不说,刘琦也不问他。

就这么喝了一会之后,庞德因为饮的太快,醉了。

刘琦的酒量则是远超庞德的想象。

他陪着庞德将酒全喝了之后,居然只是略有微醺,丝毫没有失态的表现。

他的酒量到底如何不好说,反正是比庞德能喝。

庞德喝到后期,眼睛有些发直,面色通红,有些断片的状态了。

他口齿不清的问刘琦道:“刘益州,您说这事儿庞某人有错么?”

刘琦认真地看着庞德,道:“你忠义无双,为主分忧,何错之有?”

庞德听了很是开心,他虽然是醉了,但还是非常感激刘琦对他的欣赏。

一个男人,最需要的就是认同感。

“那府君觉得,错的是马少郎君,还有那些豪强羌首么?”

刘琦又敬了庞德一爵,认真地道:“他们的行为虽然偏狭,令刘某不甚赞同,但以他们的地位和角度而言,我觉得他们也没有错。”

“既然庞某和他们都无甚错处?那为何事情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刘琦认真地道:“这件事上,你和他们都没有错,唯一错的,是你明珠暗投!忠义之士投了一群没有主见没有德行的叛贼,焉能有好结果?”

庞德端着酒爵的手微微一抖,然后便见他爵中的酒水‘扑腾扑腾’的往外洒,然后便见他脑袋一沉,身子一落,‘噗通’一声栽倒在了桌案上,然后迷迷糊糊的就睡了过去。

刘琦微微一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然后,便见他将酒爵一样,将当中所剩的残酒一饮而尽。

今夜这酒喝得不甚痛快。

这东汉末年,论及拼酒,难道就没有人有一战之力了?

……

第二日,庞德再次醒来之时,他和刘琦谁也不曾提起昨日之事。

只是从这一刻开始,庞德开始称呼刘琦为‘明公’了。

“明公,德族中以兄长庞柔为尊,父母早逝,且尚未婚配,也算无牵无挂,只是还有一些伴当跟随我多年,不忍弃之,德向回南岸一趟,召集这些手下,收拾家私与我一同入汉中,从此庞德愿常伴明公左右,甘心为明公驱驰。”

刘琦微微一笑,道:“早去早回,我在南郑等你。”

“诺!”

庞德走后,刘琦的大军便开始调转方向汉中进发。

关中一战,刘琦的军势大增,大实力快速激增的同时,便一定会出现很多弊端,这一点刘琦心中非常清楚。

回到汉中之后,刘琦要将这些琐事好好的梳理一番。

三军此番返回汉中,乃走秦川,在斜谷道口,却正碰到了徐荣率领一众兵马前来相应。

这位被董卓亲自敕封任命的中郎将,终于出现了。

前番与刘琦一番交手,被他设计用连弩阵败了一次……徐荣并不服气。

他自认为输在消息准确性不够,不晓得刘琦军中的虚实情况。

如果双方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交手,徐荣自认为不会输给刘琦。

但徐荣同时也不明白,战争这种事,没有如果。

刘琦让三军驻扎歇息,明日赶路,而他则是和徐荣席地而坐,交心畅谈。

刘琦今日是第一次见到徐荣。

四十多的年纪,在这个时代来说,徐荣也不算小了,常年的军旅生活,使的他的容貌看起来比较沧桑,面容消瘦,背还有点佝偻,说气话来慢条斯理的,不像是一个粗豪的边郡武将。

但是他那双略显沧桑的眼睛,却也依稀能够看出几分睿智的光芒。

“天子已经下了诏书,赦免了徐将军和还有李傕郭汜等一众余党,将军领兵自可在关中驻扎,为何还要投我?”刘琦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徐荣并没有着急回答,他似乎在斟酌词汇。

良久之后,他才慢悠悠地开口。

“刘益州能够战败相国,成就一番功业,想来是精明睿智之人,徐某也不跟刘益州兜圈子,便直言相告了。”

顿了顿,便听徐荣继续道:“徐某在相国麾下待到今日,全因相国对我器重,但论身份,徐某跟李傕和郭汜等人并不相同,他们都是凉州豪族,麾下自有势力,我是幽州人,在那些凉州人看来,与他们不甚相同……相国在日,他们或可凭着相国的面子敬我几分,相国不在了,徐某人在他们的眼中,便是障碍了……以徐某人的立场,是不可能和他们为伍的,不知刘益州可能明白?”

刘琦认真的想了一下,觉得徐荣这话并非没有道理。

历史上,董卓死了之后,以徐荣为首的部分西凉军确实投到了王允的麾下,而且王允也接纳了他们,用他们协助自己与李傕等人抗衡,单凭这一点就能够看出,就连王允都知道徐荣和西凉诸将们尿不到一个壶里。

董卓是他们之间彼此能够合作的唯一桥梁,董卓死了,徐荣一个外来户在关中与他们并立,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兼并……再惨点的话,就是尸骨无存了。

“既不能和李、郭等人为伍,那为何不投袁绍,不投曹操,不投天子和王太傅,单单来投我刘琦?”刘琦眯着眼睛,再次抛出了一个疑问。

徐荣笑呵呵地道:“刘益州问的好,这话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他叹了口气,道:“袁绍其人,四世三公,麾下有河北和汝颍等诸多士族派系为辅,听闻他麾下的诸位战将,亦多是河北大族出身,各个不俗,论本事我自认为不输他们,但论及身份……嗨,我一个连凉州豪强都算不上的董氏余将,我怕在袁绍麾下会有所自误。”

徐荣的身份和袁绍的身份不对等,他的顾虑也是正常的,刘琦能够理解。

“那曹操呢?听闻此人招贤纳士,不拘一格。”刘琦又问道。

“我跟此人不熟,而且若论势力,此人犹在君父子之下,徐某自然不会投他。”

刘琦认真的想了想,觉得没有问题。

曹操眼下虽然占据了兖州,且受降了青州数十万黄巾,但兖州久经战乱,过于残破,要回复还需时间,跟荆州的兴盛富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那为何不投朝廷?不投王太傅?”

徐荣很是认真地道:“若刘益州不在此处,徐某必投朝廷,但有君在此,相比之下,徐某还是更愿意往荆州去……毕竟王太傅年老,吕布虎狼之辈,天子年幼,雒阳四战之地,相比荆州丰乐之土,徐某还是觉得跟随刘益州,更有些前途。”

刘琦认真地点了点头。

徐荣这个人,说话倒也是诚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