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分配利益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四百七十九章 分配利益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刘琦送给袁绍和曹操的都是好东西。

若是在清平之世,由一个太学生将这些东西献给袁绍,那这个太学生在袁绍看来,一定是前途不可限量的俊秀人物,这样的人才存在于大汉朝的士族圈中,对整个汉朝的文化建设,都会有极大的贡献。

但此时此刻,由一名被袁绍视为竞争对手的一方霸主送给自己,就多少有些不是那么回事了。

你这是还没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呢?

少年郎,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玩物丧志?

不过想想,那刘景升当年在雒阳,或是如今在荆州,不也是这么一副德行么?

有本事是有本事,可是与其他的枭雄相比,终归是少了一点什么的。

袁绍暗暗摇头,心中道声:这小子是个人物,但骨子里还是抹不掉他老爹的那份酸儒气息,可惜了。

而此时此刻,吕布则是看着刘琦送给他的那件兵器发愣。

不光是吕布,就连不远处的曹操也是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

刘琦送给吕布的,是一支长戟,比之普通的戟要长的多的大长戟。

那支长戟一看就很重,而且和普通的长戟有些不同,普通的长戟是单刃,而刘琦送给吕布的那支长戟则是双刃。

“这是什么兵刃?竟这般威势十足?”吕布拿着那支很重的画戟,看向刘琦道。

刘琦笑道:“我南阳乃是冶铁大郡,郡中擅打兵械的铁匠数不胜数,刘某自打到了南阳之后,便一直致力于新兵器的研究,这支方天画戟,乃是刘某新近研究出来的阵前兵械,只是经过我们荆州人的试验之后,发现此物极是难用,非得有万夫不当之勇、且武技绝伦者,方可使用。”

“哦?”吕布闻言来了兴趣,道:“且说说看?”

刘琦认真地位吕布解释道:“君侯,普通的矛,戟乃是轻便之器,使用者惯于使用技巧,而刀、斧等兵刃为重兵械,需要极大的力气方可运用自如,但这方天画戟却是使用复杂,功能多,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才能使用,可谓集轻兵器和重兵器的优势和劣势于一身,熟练之后,可以与重兵器对抗,但也可以和轻兵刃比技巧……但使用者若是本领稀松不济,怕是不但用不出威力,反而会被其复杂的使用方法所掣肘。”

顿了顿,刘琦看向吕布道:“我麾下诸人皆研习一番,但大部分皆不惯使用,我思之再三,当今天下,也只有君侯能够使用此物,若是连君侯都使不得……依在下看至,这玩意日后也就只能归属于仪仗之中,不能用以军前了。”

“谁说的!”吕布使劲的将方天画戟在手中掂了一掂,道:“这方天画戟,在布看来,定能好用!此等神器,若是用于仪仗,岂非暴殄天物?这东西如此之重,若想冶炼得成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

刘琦微笑道:“功夫自然是不少花的,但君侯若是能用,便也算我南阳郡的铁匠们,没有白忙一场!”

“哈哈,刘府君,这份情,吕布今日承你的了,日后定然补报!”

刘琦摆手道:“无需如此,刘琦诚心相送,不图回报。”

曹操在一旁眯着眼睛,转头对袁绍道:“依他现在的架势,倒确实是有玩物丧志之相,只是他这些年做出的事情,却远非玩物丧志之人所能为之……但看此番攻伐关中一事,便非寻常人之所能,若说他是纯粹的玩物丧志之人,曹某确是不信的。”

袁绍冷然道:“他自然不是完全的玩物丧志之人,只是有些人的天性与习惯,或因为时局而不得不做出改变,他骨子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谁也说不好……但看这瓷器、方天画戟等物,非得花数年时间研究而不可得,他刘家父子自打到了荆州,便一直忙的不曾歇脚,这些东西若是他们到了荆州后闲暇时琢磨出来的,我确不信……定是在去荆州之前,常年钻研查探所悟,一个将时间都放在这些事情上的少年,你说他能有多大雄心?”

曹操低声道:“本初,说实话,就算是你说的都对……可我就是感觉说不出来的别扭……难道就没有别的可能?”

袁绍嗤笑一声,低沉道:“还有一种可能,除非他天生就懂。”

曹操不由被袁绍逗笑了

“不管怎么说,不可被他这些表现骗了,毕竟,他可是打乱了关中局势,逼散了西凉军的人。”曹操言道。

袁绍长吸口气:“放心,我只是说他玩物丧志,又不曾否定了他的本领,这小子的厉害袁某心中自然清楚,当然不会小觑了他。”

就在帐内,吕布看着刘琦送给他的方天画戟欣喜不已,曹操和袁绍暗地里研究刘琦的时候,护送天子回郿坞的王允回来了。

王允的脸色不知为何,此刻极是难看。

袁绍见了王允,拱手道:“司徒如何这般表情?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王允干巴巴的道:“老夫适才在郿坞宫室,向天子谏言,请陛下下诏于各州郡,诛杀李傕、郭汜、李蒙等贼,但陛下就是不同意,且无论如何还要赦免董贼余孽!任凭老夫如何说,陛下就是不听……你们说,这可如何是好?”

曹操笑道:“司徒就因为这个劳心费力,真是大可不必,那些西凉军已经做鸟兽散,又何必赶尽杀绝,若是把他们逼上绝路,联合反之,其众不小,到时候岂不危险?曹某看陛下之策倒是深合时局,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允轻轻的哼了一声,然后又看向袁绍:“本初,你我明日一同进宫,面见陛下,一同劝说陛下下旨,就算是不诛杀那些董贼叛逆,也当结算西凉军……哪怕是由你的冀州军前往督管收编,也比放任他们要强啊。”

袁绍和曹操彼此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笑意。

这老顽固,当真固执的紧。

袁绍笑道:“我的司徒,眼下可不是计较那些凉州蛮子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赶紧迁都回返雒阳,并重立朝廷,以安天下之心!这大汉天子,如今连个朝堂都没有,这威严何在?社稷何在?当此危急存亡之时,您还惦记着李傕郭汜那些人作甚?孰轻孰重难道您不知晓么?”

袁绍和曹操如此上道,很是令刘琦满意。

他上前道:“司徒,袁,曹二公所言甚是,而且陛下建立新朝,为稳定人心,一定要大行敕封,以安地方之心,就算是李傕和郭汜等贼,亦需安抚,等时局大定之后,不许司徒劳心,刘琦愿意代表朝廷,亲率一师,北向荡平诸寇,替朝廷分忧解难。”

王允来回看着三人,见自己的意见并无人采纳,心中颇感气闷,但也别无他法。

他伸了伸手,道:“诸位,坐下吧……陛下说了,明日要在郿坞内,接见咱们几个,并让老夫代为拟定官职,论功行赏。”

这话说中了在场四个人的心事。

忙活了一六十三招,为的就是这一刻的敕封。

事关众人的政治前途,袁曹刘吕四人不得不上心。

但是究竟该各自有什么官职呢?四个人心中都泛起了嘀咕。

刘琦看着袁绍,又看看吕布,心下开始计算起来。

少时,他便计算起于心头。

眼下这个情况因为涉及众人利益,较为尴尬,大家都不方便直接出言,但刘琦却打破了这个尴尬。

“王司徒,我和袁将军和曹将军,都是外镇之人,这朝中之事,今后还需司徒和吕将军代为处置,天子亦需二位辅佐,以刘某来看,这朝中之事,非得以两位辅臣为先,我看非得由王司徒进位上公,总摄朝政,而吕中郎将当加进将军位,进奉县侯,以统御三军。”

王允闻言没说话,但心中却很是满意。

袁绍的心里却有些波澜。

进位上公?那就是太傅了?可天子的太傅,曾是他的叔叔袁隗!袁隗虽亡,但他袁绍尚在?王允……太原王氏中人,虽然在并州名气甚大,但也不配立于他袁家之上吧?

这么分配,岂不是胡闹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