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四百三十三章 重要的郿邬

董卓这次回转兵来战刘琦,主要是以并州军作为主力。

这不代表他想重用并州军,恰恰相反,这是他信任西凉军的表现。

对董卓而言,李傕等西凉战将才是他最为信任的人,因此他才将李傕等主要凉州精锐留在后方包围黄忠,而他自己则是亲自监管并州军。

不得不说,荀攸和黄忠做的很是到位,他们利用陈国兵将和高大的城墙将善长平原作战的西凉兵死死的挡在外面,让他们面对长安一筹莫展。

按道理来说,黄忠一众死守城池,董卓只需要围困城池一段时间,早晚都能困死他们。

但偏偏刘琦在后方闹腾的欢实,消息一条一条的传到董卓的耳朵里,特别是当知晓了韩遂和马腾的动作后……董相国终于忍耐不住了。

大汉朝最有权力的男人,终于忍耐不住了。

十万精锐挥师西向,来平定刘琦等一众。

兵马行至郿坞,董卓的心中泛起了一个小心思。

郿坞现在已经修建好了差不多九成,说竣工也不为过。

董卓这些年所搜揽的金帛,财货,粮草……甚至包括很多少男少女如今都已经迁移至了郿坞。

这里对于董卓来说,就是一个聚宝盆,是他的命根子。

可如今宗亲联盟打进了关中,这个命根子中的守备力量似乎并不足够,显得有些薄弱了。

需要加派兵力和人手。

兵力倒是好说,可人手该用谁?

他在手下一众人中掂量了好久,最终选定了董璜和李儒。

一个是他的从子,一个是他最看重的智者,也只有他们才能替自己守住这份基业。

当听了董卓的吩咐之后,董璜首先表态了。

“叔父放心,郿坞乃是咱董家的命脉重地,叔父将这要地交给孩儿,孩儿必以命护之!有孩儿的命在,便有郿邬在!”

董卓伸手,在半空中点了点董璜,道:“汝命不在了,郿邬也要在。”

董璜闻言一愣,接着急忙点头:“是、是是!孩儿的命不在了,也要保郿邬不失,叔父放心就是。”

董卓在座位上挪动了一下他肥大的身躯,突然脸色一变,伸手捂住了胸口。

他大口的喘着粗气,胸口上下起伏,额头上不知为何,陡然冒出了大颗的汗珠,一张如脸盆般大的脸憋的通红。

李儒和董璜见状皆大惊失色。

二人急忙上前。

“相国!”

“叔父?你怎么了?来人,快叫医官来,速速叫医官来!”

却见董卓伸手一把拽住了董璜的袖子,冲他费劲地摇了摇头。

却是阻拦他找医官。

少时,董卓的状态方才恢复了过来。

他长舒了口气,虚弱的靠在软塌上,对着两个人摆了摆手:“没用的,老毛病了……换谁来也诊治不清楚,开了多少副药了,也不见效。”

李儒皱起了眉头:“相国,您这可是顽疾么?有多久了?”

“天知道了,嗨!也没甚大不了的,老夫年过六旬,这身体上有些小毛病,也在情理之中,这天下间有多少人都活不过四旬五旬,老夫寿至于此,又掌天下权柄,又何惧死?”

“相国多虑了,区区小病而已,不足挂齿。”

董卓看向董璜,道:“璜儿,老夫为何让你谨慎镇守郿邬,你现在知晓了?我一把年纪,还能再活几年?但是这郿邬之中所藏的,却都是咱董氏一族的命脉,也是你将来的基业所在,有郿邬中的财货,你便是再组建十万大军,又有何难哉?”

董璜认真地点了点头,道:“侄儿明白了!叔父想的周到。”

董卓又看向李儒,指了指董璜道:“论及豪勇,此子不在吾兄长与吾之下,但论及谋略之道,却还是差了太多。”

李儒作揖道:“侍中毕竟还年轻,不通机变亦在情理之中。”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夫要你在郿坞,好好辅佐他、提点于他,切勿出了疏漏才是。”

李儒闻言有些犹豫。

“相国,非末吏不愿意留在此地辅佐侍中,只是眼下刘伯瑜数万大军就在右扶风,此子虽然年轻,但不可否认却为我军强敌,末吏若是留在郿邬,只怕……”

董卓抬手打断了他,道:“区区一个荆楚刘郎而已,能成多大气候?老夫征战一生,杀人无数,难道还怕他来?汝无需多虑,只管安心留在此处替我看管基业便是。”

李儒见董卓决心已定,只能答应:“唯。”

顿了顿,却听李儒又劝谏道:“相国到了右扶风,莫要与刘琦急战,只管拖延,汉中远来至此运粮之路以为艰险,而长安城中的陈**士的粮秣亦是有数的,迁延的时间越久,对我们越是有利。”

“知道了,此事老夫自有定夺。”

……

留下了董璜和李儒镇守郿邬,董卓便加速驱兵奔西而走,进入了右扶风境内。

右扶风二十一县内,主要有汧水、杜水、泾水等多条河道,但从西向东,连接关中平原东西两面最为直接的巨大河道,还是渭水。

而在右扶风境内,刘琦依照法正的建议,将兵马屯扎在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关卡上。

那就是鼎鼎大名的陈仓!

因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很多人都以为陈仓只是从蜀中出来去往汉中的重要通路。

实则对于整个关中来说,陈仓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陈仓县这个地方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个地方该巧不巧的是坐落在北、西、南三面环山之地——其处于秦岭北麓、陇山支脉、黄土高原和渭河地堑的交吻区。

县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部低凹向东敞开,西高东低,而渭河则是自西向东的从中间笔直穿过,而其地形是山、川、原野皆有之。

一个县城处在这样一个地貌中,不算战略要冲的话,这天下就没有战略要地了。

法正和孟达都是右扶风人,对本地熟悉的很,他们自然知道让刘琦将大营安置在哪里与董卓交手,对己方最为有利。

陈仓的南面是大散关,也是通往汉中的道路,大散关周围是八百里秦岭,根本就不是凭人力所能攀渡的,无需多虑。

而陈仓县城坐落的主要位置,是依附渭河北岸的六盘山,而六盘山再往北继续大跨越的行驶,则是著名的黄土高原。

刘琦将兵马分为三部,一部分兵将屯于陈仓县内,一部分则是依托于六盘山和渭水扎营,并建立拦道的栅栏,而另一部分则是屯扎于六盘山上。

虽然面向的东部是平地,但陈仓县的地势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西高东地。

凭借这个优势,就可以在山上山下凭借弓弩的合击之力,让西凉铁骑难以抵敌。

这就是强占地利……

陈仓县城上,刘琦遥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外,那里逐渐的出现了一条黑线。

那条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变的越来越粗,最终伴随着隆隆的马蹄踏地声响,来到了陈仓境内。

是西凉的骑兵队伍。

刘琦的手心微微有些出汗。

虽然跟董卓明争暗斗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在战场上第一次产生正面冲突,这对于刘琦来说,确实还是第一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