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四百二十五章 保卫长安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四百二十五章 保卫长安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没有了董卓,没有了吕布,没有了郭汜和王允,皇甫嵩,士孙瑞等一众朝臣,长安城就是一个空壳子而已。

黄忠以及陈**队足有数万,想要拿下这个状态的长安城,几乎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儿。

拿下长安城之后,遵照荀攸的提议,黄忠军令严明,严禁将士们滋扰百姓,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长安附近的仓敖全部搬运一空,然后命人囤积于内城,并尽最快的速度收拢守城器械……

一日过后,黄忠立刻下令,将长安的十二门关闭,做出了乌龟守壳的势态,誓死不出。

陈**中有数千张强弩,且种类繁多,包括擎张,蹶张,腰引弩等等。

而根据黄忠的提案,眼下负责领导陈**队的张盛和陈春,则是将这些弩器全都搬上了长安的城墙,随时准备防守敌军回攻。

除了利器之外,守城还必须要依仗城内的百姓。

按照荀攸的方略,荆州军入长安关闭十二门之后,对内的居民豪富秋毫无犯,并在每条街道都派人进行实施宣讲,言荆州军和陈**队此番前来长安,非为劫掠,只是为了保护天子,维护汉室正统,驱逐董贼,还天下清平云云……

以长安为中心,整个京兆之地近年来被董卓和西凉军祸害的犹如地狱一般,西凉军隔三差五的搜劳杀人,让整个三辅地区的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这些虎狼的手中沾满了太多的鲜血与因果,太多的人想将他们抽筋拔骨,掘其祖坟。

别说护君联盟的声望在各州郡本就很高,此刻长安城内只怕是随意进来一支兵马,城中的黔首豪富都会夹道欢迎……在他们此刻的心中,只要西凉军不回长安来,那什么样的人占领长安,他们都可以接受,真的是一点都不挑。

如此,就导致了荀攸和黄忠等人只是占据了长安一日,就拥有能够足矣调动全长安的民众协助守城的能力。

长安上下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坚决不允许董卓回来抢城。

董卓在知道了长安城失陷之后,不由勃然大怒。

刘宠狗贼不识好歹,老夫已经放他一条生路了,他居然还敢乘着老夫清理朝堂之际,来偷袭老夫的大本营?

好,既然你想死,那老夫便成全你!

这长安城,便是你刘宠老贼的埋骨之地!

……

而长安城中,黄忠、荀攸还有陈国的张盛、陈春等人在最快的时间里将整个长安城的地形与防御工事研究了个透彻。

黄忠等人善战,亦能用兵,但论如何守护城池,还要靠荀攸这位谋主来制定防守计划。

荀攸也不负众望,他做出了一整套足矣固守的方案。

长安城在汉时的面积大概为三十六平方公里,大约是同时期罗马城的四倍,其时内城有十二座城门和八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约为五千五百米,正所谓“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难渡,以法牵牛”,坐镇长安之人便可挟制关中,一旦出兵则可辐射全国。

其实长安城当时在汉朝的兴建,几乎纵横了整个西汉王朝时期,从萧何主持长乐宫、未央宫、武库、太仓的营建开始,到汉武帝刘彻扩大上林苑的规模,长安的兴建之中一直以来就隐隐透漏着阴阳五行的排列之术。

而深通《易经》的荀攸自然能够捋顺清楚这当中的奥妙,这对于城池的防守则是更加有利。

三十六平方公里的面积太过纵深,想要完全守护多少有些困难,荀攸和众人商议,最终以洛城门、宜平门、清明门、安门、西安门、章城门、雍门等为主要守护点,将囊括于十二门中武库,未央宫,北宫,长乐宫等作为根据,三军将士稳固内城以及皇宫,凭眼下的兵力,董卓想打进来无疑于痴人说梦。

他们是来牵制董卓兵力的,又不是来占土的,没必要跟董卓玩什么寸土必争的把戏。

我们,只守这十二道门!

……

长安城墙西面。

董卓身披精甲,手握长剑,坐于战车之上,出现在了长安城楼之下。

与他同来的,还有数万西凉精锐与并州精锐。

董卓手指指向长安城,大声喝道:“拿下长安!”

西凉军将士们高声齐呼:“拿下长安!拿下长安!拿下长安!”

“杀尽陈国贼子!”

三军齐呼:“杀尽陈国贼子!杀尽陈国贼子!”

一时间,数万虎狼之师军齐呼,声动九霄,势如妖魔。

不得不承认,董卓治军确实有一套,一不小心把长安大本营给丢了,可他麾下的兵马居然还是个个都犹如打了兴奋剂一般。

这些西凉兵的神经委实坚硬的很。

面对这如深海怒潮的气势,就算是荀攸,也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

在城头观阵的陈国诸军尉,也是个个面有忧色。

好高昂的士气呀。

唯有黄忠,手持四石强弓立于城头,一脸漠然的看着城下张牙舞爪的西凉兵。

说实话,董卓军的气势虽强,但黄忠现在不怕他来攻,就怕他不攻。

他也是纵横沙场多年的人,自然明白什么样的地形对己方最有利。

就凭那六七千的强弩,和这数万兵士,再加上长安十二门所围绕成的高大城头,就算是西凉兵再多三倍,他亦是不惧。

现在,他需要的只是士气。

黄忠伸手招呼过一名传令兵,向他说了些什么,那传令兵随即离去。

少时,便听城头上,一群大嗓门的荆州军士,开始齐声对着城下高呼:

“董卓老贼,为祸天下,穷途末路,无根之萍,貌似猛虎,实为豚犬,敢来抢城,要汝狗命!”

紧接着,便听那些荆州士兵们又齐声喊道:

“实地陷城,败亡在即,后路已绝,军心尽去,长安之地,汉家城邑,西州宵小,谁人敢取?饶尔性命,滚回家去!”

实在难以想象,这样颇有戏剧色彩的言辞,居然会是黄忠这样的人编出来的。

若是刘琦编写的,倒还是说的过去。

可这偏偏出自黄忠的手笔……

荀攸在一旁听了不由莞尔,适才心中紧张的感觉不由尽去。

而守城的将士们亦是如此。

适才因为西凉军高呼怒骂而导致有些低落的士气,在一瞬间,似乎又涨了回来。

不过守城的军士们还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

这种骂阵方式,毫无疑问,一定会让董卓火冒三丈,少不得要跟己方拼命了。

果然,董卓的脑袋上开始冒火星子了。

“好,好得很!区区陈国的疥癞之卒,乘老夫不备夺了长安,如今竟然也敢这般嚣张,敢在老夫的头上动土了……今日若是不尽屠尔等,老夫日后如何立足于天下?!”

说罢,便见董卓转过头,高声喝道:“阿多!”

郭多乃是郭汜当年在凉州当马贼时所用的别名,他最不喜别人以此称呼他,但董卓却不避嫌,时常以此相呼,郭汜也不敢跟他叫板。

“末将在!”

“派兵攻城!”

“唯!”

“呜呜呜呜~!”

凄厉的牛角声响彻天际,在郭汜的指挥下,西凉军一边疯狂的喊叫着,一边向城墙那边猛冲过去。

一时间,箭落如雨,巨石齐投,但西凉兵很快就退了。

不过,这似乎是退的有点快……

荀攸见状皱起了眉头。

陈国的张盛则是哈哈笑道:“想不到,西凉军中看不中用,居然这么不禁打?还没等碰到城墙,便退了!哈哈哈。”

黄忠捋着须子,陷入了沉思中。

正向着,却见西凉军又开始第二次攻城了。

这次依然是鼓噪前进,杀声动天,但是当张盛下令陈**士反击,箭支和投石齐发的时候,西凉军又一次被打退了。

“西凉军如何这般不济?这可是连城墙好没等攀爬呢!”很多陈**尉发出了质疑。

难道没了战马,改成攻城战,他们就一点不行了么?

这种打法,根本不可能抢下长安,更不可能会对陈**士和荆州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呵呵,董卓老贼,倒是奸诈。”黄忠突然呵呵笑道。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黄忠。

却听黄忠耐心地解释道:“董贼也非愚鲁之人,他的目的,是消耗我军的箭支和投石!是要他们临近城墙,我们就全力反击,若是这样,就上了他们的当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城中没有补给,守城的兵械都是有数的,箭支射出去一支,那便是少了一支。

比起军粮,守城器械其实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更为重要。

光有弩,没有箭,又如何与董卓硬撼?

“传令三军,敌军不至城下,不得放箭,不爬城墙,不得投石。”

黄忠果断的下令道。

传令兵去了。

而城墙上,以荀攸,张盛,陈春等为首众人,皆对黄忠产生佩服之情。

黄忠定定的看着城下不远处战车上的董卓,笑道:“老贼,咱们这场攻坚,才刚刚开始。”

又进行了几次试探之后,董卓和郭汜皆发现了守城之兵的变化,他们不见兔子不撒鹰,已经不轻易向外射箭投石了。

董卓长叹口气,看向郭汜,无奈地点了点头。

郭汜明白,这是让自己发动强攻了!

“呜呜呜呜~!”董卓军的号角声再次响起,同时擂鼓声亦相随。

这一次,西凉军真正的进攻终于来了。

而城墙上的黄忠等人,也终于见识到了董卓军真正的厉害之处。

对方的指挥真可谓是前后流畅!

说攻时集中全力猛攻,人人置生死于不顾,说退时如潮水而落,哪怕胜利就在眼前也绝不留连。

这些西凉兵似乎不惧生死,勇往直前,但他们同时又非常有经验,陈国的军卒明明看到城下有许多人集中在一起,可等到准备集中发射弩箭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他们已经散开阵形,伤不到几个人了。

无论是单兵作战素质,还是各部之间的配合,西凉军与陈国士卒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但问题是,陈**士虽然相交西凉军相差甚远,但是他们却有城墙,有强弩!

这两样东西,足矣将单兵作战能力的差距抹平。

用强弩射击,似乎并不需要多么大的准头,也不是弓箭那边难以操控,陈**士只要端平弩器,仔细瞄准,就几乎可以做到三箭中必中一箭!

城上的弩箭如同暴雨一般,压的西凉军抬不起头。

顷刻之间,城下便堆积出了如山一般的西凉军尸体,在弩箭的逼迫下,他们根本就做不到有效的抢城。

董卓气的咬牙切齿,他的手背青筋暴露,恨不能将剑柄捏碎。

“这样不行!陈国的弩器太多,给我抢城门,派兵抢城门!”董卓愤怒的大声呼喝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