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四百零八章 刘琦兵出祁山

在场一众军尉皆表示愿意为了刘宠,暂时屯兵于新丰县,公然反抗骆俊的意见,不回雒阳。

骆俊直气的双手发抖,看着一众人,恨不能立刻下令将这些军尉推出去斩了。

但毕竟这些人都是刘宠一手提拔起来的军中骨干,骆俊即使在身份上是两千石的国相,但在陈**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却远远比不上这些军尉。

想要掌握陈国兵马,手下就必须要掌控这些人的人心。

荀攸在一旁冷眼观瞧,遂迈步出来,劝慰道:“诸君今日之举,皆是好意,所为者也皆是汉室江山,只不过所思所谋或有不同,故而或有异议,大可不必这般相争。”

那校尉张盛闻言,便对荀攸拱手道:“公达先生乃是我陈国盟友,适才听闻医者所言,先生也想出了办法想要让大王安心养伤,偏偏骆相执意不从,不知其是何意,此等举措,试问我等焉能心服?”

荀攸长声叹息,然后看向骆俊,一脸沉痛的劝解道:“我等皆知骆相执意撤兵回雒阳,也是为了陈国的三军将士着想,只是大王若因撤兵而薨,三军将士皆成哀兵,蛇无头而不走鸟无头则不飞,没了大王,纵然是保全了三军将士,还不是无根之萍,旦夕为董卓所灭?骆相为何执意如此?”

荀攸字字诛心,所言皆站在了‘保护陈王’这个大义的角度上,让骆俊哑口无言,无法辩驳。

他冷眼观看着在场诸人,脸色变的阙紫,犹如瘪茄子一般,左右为难之色毫不掩饰。

荀攸见骆俊不说话,展颜微笑,又补充了一句有分量的话:“莫非骆相当真另有所图?”

这一句话说完,算是将骆俊彻底的逼迫到了悬崖边上,眼下他即使心知中了荀攸的计策,也无法可解,只有顺着对方的意思走下去,才是正道。

骆俊将苦全部都咽到了肚子里,只见他深吸口气,先是对荀攸拱手,然后又对在场的诸军尉拱了拱手,道:“诸位,此事实在是骆某先前不曾考虑周详,既然大王伤重不能远行,那便暂时歇兵于新丰,静等南阳郡守刘府君率兵来援就是了。”

听了骆俊的话,众人这才放下了心。

却见荀攸转头对着众人道:“既然是两方合兵,那自然便是要有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然军旅之事,某与骆相并无经验,还需在座诸位调动三军,妥善安排……我方这边军校之中,自然是由黄汉升为先,在坐诸位也可推荐两位为首者,与我军的黄校尉共同执兵,指挥军队,固守城池,相辅相成。”

骆俊的脸色很是难看。

这要求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就是说荀攸一方派出黄忠,要求陈国的军队中再派出两人,彼此协同掌兵,前往新丰固守。

陈国的诸军尉闻言,自然觉的可行。

虽然荆州军的比例目下在全军中占数较少,但黄忠本人前番确实率兵救了他们后方之危的人,而且眼下陈国在此地的军粮,也需仰仗荆州军供应,故而双方共同派人掌兵,属于情理之中。

于是,他们推荐了以张盛和另外一名叫做陈春的两名校尉,代表陈**队,与黄忠一同指挥兵将。

但这简简单单的举动中,却隐藏着荀攸的计谋与深意。

首先他一句简简单单的‘不知兵’,就将自己和骆俊都给摘了出去,两人皆不能领兵。

然后,不论对方的领兵之人是何人,最终也只会在战争中慢慢的被黄忠收服。

陈**中并无善战高明的将领,这是这段时间荀攸对陈**队的总结。

也难怪,若是陈**中有大将之才,当初陈王便也不会费心的将黄忠从刘琦那里‘挖’来了。

众人皆应命之后,荀攸突然转头冲着张盛和陈春两名校尉道:“既然今后陈国之兵,将尽由二位率领,那荀某与骆相的安全,也就全都仰仗两位了。”

张盛心念微微一转,就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这是在间接的提醒他,小心被骆俊暗中夺权,当需派兵谨慎的监管住他,不要让骆俊祸起后院。

又谈了几句之后,一众陈**尉就夹裹着骆俊走了,帅帐内只留下荀攸和黄忠两人。

黄忠走上前,笑道:“公达先生,今日之事,算是成了?”

荀攸翻身走回到自己的桌案前,道:“算是成功了一半吧。”

黄忠闻言一愣:“如何成功了一半?”

荀攸笑呵呵地道:“骆俊毕竟是陈国的国相,虽然从不掌兵,但在军中也不可能没有心腹之人。”

黄忠奇道:“既有心腹之人,那为何适才陈国诸军尉中无人响应骆俊?”

荀攸淡淡道:“或许是没有来赴宴,或许是不敢违背众意,不敢冒头。”

黄忠恍然地点了点:“先生之意,是骆俊会暗中联络与他同路之人,寻机兵变?”

荀攸轻声道:“正是如此,汉升稍后,去寻张盛和陈春二校尉,与他们好生结交,并详述当中利弊。”

黄忠捋着白色的胡须,道:“既如此,那黄某便提醒二人小心谨慎,谨防骆俊暗中联络其心腹兵变。”

荀攸却是摆了摆手,笑道:“若如此,则隐患便会一直存在,不利于我军在新丰县排兵布阵……莫如放任骆俊放手施为,咱们蛰伏于暗处,待其联系其心腹之人,再一举将其心腹尽皆拿下。”

黄忠心中暗自佩服,荀攸的机敏和对局势的把控能力,确实远远超出黄忠的想象。

不过,黄忠也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这当中有些不确定的地方,他同样也是能够看出来的。

当下,就听黄忠问道:“只是那张盛和陈春二人,又如何会轻信黄某之言?毕竟,我对他们而言是外人。”

荀攸道:“这个,就要看汉升你的唇齿之能了,你们都是带兵的将官,彼此相互沟通起来,比荀某去说更为直接,不过某可以告诉你,张盛和陈春既是将官,初领兵权,那也自然是有一番抱负的,但眼下陈王半死不活,陈**队前途渺茫,你若想让二人信任于你,便只需从为陈**队和他们二人引荐一条生路说起,这事并不甚难,只要汉升你掌握说话的火候,和给予他们足够的承诺,则事必成。”

黄忠闻言恍然,随后一拱手,道:“公达先生高见,黄某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

于此同时,魏延和邢道荣一部兵马兵出斜谷以做疑兵,而刘琦的大军则是兵出祁山,直奔陇西诸郡而去。

这一次出征,除了典韦、许沂、许郸、沙摩柯、相单疆、羊栈岑狼等人是刘琦的亲宿之外,他所依仗者,有很多是益州降将。

包括甘宁,沈弥,娄发,严颜,吴懿,吴堀,雷遇等人,另有法正和孟达等新近投奔之人。

而所用的兵将中,亦有昔日汉中郡守苏固的降军和五斗米教的降卒。

针对这一点,马玄则悄悄的对刘琦提出过异议,毕竟北出祁山之事非同小可,对手更是天下第一强军董卓,用这些人为班底,马玄唯恐刘琦使不顺手。

但刘琦依旧如此,不过理由他没有说。

这理由也不足为外人道。

他认为,包括太史慈,李典,魏延,张任等这两年间跟他北上或东向,逐步已经成为了他的臂膀,但随着西南的开发和南阳郡的收服,日后需要他麾下独当一面的人将越来越多,在这个关口,他必须要开始启用西蜀势力一系的人,这样一来,荆楚的势力便不再限制于使用荆州一系之人,而培养出益州一系的人,则有利于平衡昔日荆州一系旧臣的战功。

刘琦兵出祁山,第一战略目标,瞄准的就是在永平十七年,由天水更名为汉阳郡的首府,冀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