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义舍的客人

文聘等一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进入了汉中境内,他们沿着沔水,连过房陵郡,西城郡等地,逐步进入了汉中郡的东部盆地区域。

虽然文聘这一行人的准备较为充足,但这一路上也着实是吃了不少的苦头,风餐露宿不说,主要是汉中的地形委实险要……安康盆地中的小路难走,道路附近皆是高耸的山脉,层层叠叠,怪石嶙峋,让人看着眼花缭乱。

不得不说,山是好山,景是好景,若是置身于这山峦之外,众人一定都会觉得这景色美不胜收。

但若是身处在这山峦之中,那感觉可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崎岖难行,一步一坎对于文聘等一众人来说就是当下最大的内心写照。

特别是进入了某些过于陡峭的山道时,为了安全起见,文聘就请五业从事蔡琰下车,步行随同他们一同走山路。

试想这些身体魁梧的军汉走上路时尚且感觉崎岖难行,叫苦不迭,而蔡琰这一介士族出身的女流之辈,又哪里能经受得住这般的折腾?

但让文聘等人惊讶的是,蔡琰咬着牙关,还真就是随同文聘等一众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声抱怨也没有。

到后来,蔡琰嫌弃自己身上的曲裙深衣碍事,干脆在一处民舍,向一位猎户的妻子买了一身爬山越石的打猎行头,将自己打扮的像是一个山林妇人一般,然后随同文聘他们一同行军。

对于蔡琰,文聘这一路上起初并不在意,后来看到她居然这般能吃苦,心中也是升起了几分敬佩之意。

这位蔡大家当真与寻常女子不同,丝毫没有那些士族门阀中女人的娇惯。

而且每每到了歇军之时,蔡琰都会用随身的短笛,吹上一些乐府中曲,来给歇脚的士兵们听来解闷。

她性格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士族小姐的架子,时间一长,很多士兵们竟然和她混的熟了,大家闲来无事,竟也能与这位蔡大家天南海北的交谈一番……

士兵们是越来越喜欢这位蔡大家。

……

这一日,一行人终于通过沔水过了蚀中道境,来到了安阳县。

而既然来到了安阳县,那就说明距离南郑城不远了。

文聘身为即将上任的汉中郡守,既是来到了安阳县,那安阳长自然会对他好生招待,驿馆之地,自然也会对文聘以及其手下的一众人等开放。

安阳长亲自前往驿馆,摆下宴席,宴请文聘以及他手下的一众告急将官。

蔡琰身为刘表亲自委任的五业从事,虽身为女流,亦在酒席之列。

文聘出身行伍,且性格沉稳,因而并不善于言辞,而他手下的一众将官亦是和他们的主将一样,亦是如此……因而这顿饭,众人吃的是好生尴尬。

安阳长几次提酒,说了不少场面话,但文聘等人不过是虚应而已,然后一饮而尽,并不多做赘言,最后弄得这位安阳长也没话唠了,厅中陷入了一片让人无奈的沉寂。

少时,突听蔡琰说道:“县君,我等此番东来,一路上所过县城,见大多已经开始设立义舍,据闻乃是天师道之手臂,不知此可为确实。”

安阳长看着文聘的那一张冷脸,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如今被蔡琰解了围,心中着实是松了口气。

他一个劲的点头道:“正是,正是,蔡大家所言不错,如今那义舍在整个汉中郡内诸县都有设立,据闻乃是尊其教义,承接四方人士,不论身份尊卑,在义舍皆可免钱用食,只是不许浪费,另有义舍居住,只需交于财货便可,不需身份,更是不需符传。”

不需符传这种事在各县的驿馆那是绝对不可以的,但在义舍,这种官府的条例就行不通了,因为义舍毕竟属于宗教性行为,在地方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自然是可以超脱于外的。

蔡琰似乎对着义舍颇感兴趣,道:“我们一路行来,路过的每一座县城,虽然都在兴建义舍,但还是不曾兴建完全,不知安阳县内的义舍,目下可是完工?”

安阳长笑道:“安阳县离南郑较近,天师教来了这里兴建义舍,我等又得到了刘府君的政令,不得干扰天师教在安阳的行为,是故这里的义舍修葺极快,目下每日已经有人来往留宿了。”

蔡琰似乎对义舍颇感兴趣,道:“蔡琰想去这义舍参观一二,不知可否?”

安阳长捋着须子道:“此事容易,来日我便派人送蔡大家去义舍一观。”

蔡琰起身,盈盈施礼:“多谢县尊。”

文聘终于难得的说了一句,道:“某家也随蔡大家同去。”

……

次日,文聘和蔡琰在安阳长派出的掾史的引领下,来到了城外的义舍。

那义舍乃是在郊区的一大块空地上而建,依山傍水,占地颇广,看规模竟然是不输本地大户之坞。

义舍门前有天师教方士往来接待,安阳的掾史拿了县长信物,那两名方式便立刻放心,并亲自引路并为他们介绍。

义舍之中,除了供给居住的房舍,还有任凭往来之客任取米粮的储备舍与烹饪舍,一切事情皆需自己动手,倒是颇有些吃大锅饭的意味。

同时,义舍内还有雅间和雅厅,供给住宿之人畅谈抚琴,聊度闲暇之用。

蔡琰和文聘在那两名方士的陪同下,在舍内闲逛,突然间,隐隐的似听到了一些争吵之声。

那些争吵声不同于寻常的市井骂街,隐隐之中,似乎能听到‘政令’‘蜀策’‘教化’等词。

蔡琰心中颇感好奇,她转头对文聘道:“文校尉,咱们不妨前去听一下,如何?”

文聘对那一群士族文士的嘴仗并不感兴趣,但既然蔡琰已经提出来了,那他自然也不会拒绝,随即点了点头。

蔡琰来到那争吵的地方,却见一群士林中人的打扮的子弟,正围着两人,那两人一个不说话,一个则是滔滔舌辩,与旁边这些与他提问的人争吵不休。

蔡琰见状好奇,问一人道:“这位仁兄,敢问诸君在这里争辩个什么?”

被蔡琰问话的那个人,本是颇不耐烦的,但目光扫视之处,望见的确实一个气质外貌都堪称绝佳的大美女,一时间竟有些看楞了神。

少时,方见他笑呵呵地道:“小姐来看热闹?”

蔡琰轻轻地额首,微笑道:“是。”

“嘿,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两个外来子,适才在这里大加妄议咱蜀中的政条策律,一口一个不足,一语一个毛病,几把咱益州之政由上到下糟践个遍,我等居住在此的,虽非经学士族出身,却也都是上进求识之辈,焉能任凭他这般肆意侮辱本州?故而将此二人围起,与之争论!”

蔡琰闻言,恍然地点了点头,道:“原来被你们围其来的这两个是外乡人,说是从哪里来的了么?”

那男子见蔡琰长得好看,言语中极是献媚,有问必答。

“好像说是从三辅南下来的吧,好事是扶风郡人。”

蔡琰恍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偏头细听。

只听人群中,一个男子的声音隐隐传来:“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刘焉治蜀,'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何以为长久?蜀中之地,早晚易主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