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八十章 刘表问计于刘琦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人的思想也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

很多事情,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完全就不是一个样子,或者说,哪怕就是从一个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也可以是多角度的。

就好比任命文聘为汉中郡太守这件事,从马玄嘴中对刘琦说是一个意思,对蔡瑁说出来又是一个意思。

但偏偏这意思,还让人难以挑出问题。

蔡瑁攥着马玄写给他的縑帛,在原坐认真地思虑好一会,方才道:“马伯常所言极是,眼下黄汉升已经不在襄阳出征在外,几时回来尚不得知,目下若是再将文仲业想办法支出襄阳,刘荆州麾下再无和手之将官可用,届时非倚重本中郎将不可了……”

人都有一种惯性思维,越是感觉对自己有利的事,无论怎么分析,他都觉得对自己有利……反之,有的人也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复杂化,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很容易被他们想象成灾难,人跟人思想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眼下的蔡瑁,就多少有些理想化过甚了。

就算是他目前和刘琦关系交好,但该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他也一样不会有丝毫顾忌。

少时,却见蔡瑁站起身,吩咐管家道:“来人啊!替我备车,我要往牧府见刘荆州。”

……

不多时,蔡瑁来到了州牧府,经通禀后见到了刘表。

“末将蔡瑁,拜见刘荆州!”

“德珪不必多礼,坐。”刘表从一卷新近呈上来的经学章句上抬起了头,捋着须子看向蔡瑁。

蔡瑁依照刘表的吩咐在厅旁坐下,拱手道:“恭喜明公,贺喜明公,大公子真乃盖世之才,先是夺下了江关,今又取下汉中,益州兵将,无不望风而降,如今大军驻于南郑,此等武功盛业,古今皆不曾闻,着实令人钦佩、敬佩!”

刘表见蔡瑁这么夸奖自己的儿子,很是开心,其内心中的自豪感觉油然而生。

不得不承认,自家的这个大儿子,确实是给自己长脸。

“不想德珪也已经知道了汉中之事,呵呵,那小子运气忒好,竟然是劝降了张鲁,受降了南郑,如今他派人来咸阳,秉承谏言,想把汉中分为四郡,用以作为我荆楚在西面的前线阵地。”

蔡瑁装成一副不甚懂的样子:“分为四郡?这倒是挺有意思,敢问府君,是以何处为交界,又将汉中郡划为了哪四个郡?”

刘表今日很高兴,似乎是来了兴致,便命人取来了平图,兴致勃勃的为蔡瑁解释了起来。

待刘表解释过之后,蔡瑁方是一脸的凝重,他皮图上有关汉中的诸县上来回比划着,眼眸中的光彩时明时暗。

少时,却见蔡瑁抬头望向刘表,谏言道:“明公,旁的地方还好,不过以南郑为首的汉中郡,北接董卓,南临刘焉,位置甚是关键,别的地方倒也就罢了,但这南郑……末将还真怕一般人守不住此地。”

刘表对此亦是深以为然。

“不错,伯瑜所进献的将汉中一分为四的策略,确实很符合眼下的时局,伯瑜还请谏着贾龙和张鲁之弟张卫任房陵和西城两郡郡守,老夫对此深以为然,只不过……”

刘表看向蔡瑁,道:“只不过是这汉中郡守,位置太过关键,非等闲之将可以任之,伯珪,以你之见,咱荆州诸将官中,谁人可当此大任?”

蔡瑁装模作样的想了好一会之后,方道:“属下倒是有一个合适人选,定可当此任。”

“何人?”刘表奇道。

蔡瑁认真地道:“非文仲业不可。”

“文仲业?”刘表认真地思虑了片刻,点头道:“似乎还真就是他才算适合。”

蔡瑁见刘表似乎也颇赞同,脸上随即露出了得逞的笑容,但那表情也不过是一闪而逝。

紧接着,便见蔡瑁开始认认真真地为刘表分析:“明公,眼下我南郡诸位将官中,若问最善兵者与勇猛善战之人,必当首推黄汉升和文仲业,而这两位校尉之中,黄汉升善攻,而文仲业则是精通守阵,其年纪虽轻,却沉稳干练,实乃是镇守汉中不可多得的人选,明公若是不让仲业前往汉中,恐守不得此处。”

刘表捋着花白的须子,脑海中略过一个又一个人的侧脸,心中不断的交替着他手下将官的名字……

但最终,刘表竟无奈的发现,蔡瑁所说的竟然是确确实实的大实话,眼下荆州诸将中,还真就是挑选不出一个比文聘更合适的人选。

但刘表并不着急做出决断。

“德珪之言,我已尽知,事关重大,且容老夫细细思之后,再做定论。”

蔡瑁跟随刘表两年多快三年了,自然是知晓这老家伙的磨蹭劲,多明显的事情到了他那,最少都要再思量个三天三夜,然后才能做出决断。

蔡瑁该说的都说了,随即告辞离去。

待蔡瑁走后,刘表便招来了一名侍从,道:“取笔墨来,老夫要给吾儿送信。”

……

旬日之后,南郑这边,刘琦接到了刘表送给他的书信。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询问他,这汉中太守,若是要由文聘担任,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刘琦的回答自然肯定的,同时他也告知了刘表——就算是刘表派遣文聘前来汉中郡,最后他一样会派出自己麾下的猛将前往襄阳,听从刘表之命,绝不会让南郡的宗族乱来,谁也不可能夺取刘表的兵权,这一点但请他放心。

该说的话说了,该写的信写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刘表的最终回复。

汉中距离襄阳的距离较远,刘表的任命就是下来了,从荆州那边来上任的郡守抵达南郑,怕是也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刘琦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父亲最后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因为就目下的形势看,只有让文聘镇守汉中他才会放心,而文聘一旦离开襄阳,毫无疑问,就是自己手下的精将们前往襄阳替刘表分忧的时刻了。

至于应派往荆州何人,刘琦的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

最为合适的人选,毫无疑问,就是太史慈。

……

当刘琦将自己的想法对太史慈诉说了一遍之后,太史慈有些沉默了,他并没有着急向刘琦作答。

少时,方听太史慈慢慢言道:“府君,其实末吏还是希望能够跟在您的身边。”

刘琦摇了摇头,道:“只是跟在我的身边,未免太局限了,子义,咱们这些人都是要成大事的人,不可肆意耍小性子,如今整个荆州,襄阳的中军乃是我军最强也是规模最大的军队,你前往襄阳助严君领兵,不但从此可一举进入襄阳上层,同时也对你个人的履历有莫大好处,”

“君不见文聘便是出自襄阳中军,得到了严君的信任后,目下就已经有资格独挡一面,坐那一方郡守……子义,你是我目下最勇武,最善谋,最精通兵士的左膀右臂,你若是能够前往襄阳,我相信不出两年,你在荆州的地位和声望,怕是不会在黄忠和文聘之下,此举对你好处甚多,难道你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