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设立汉中四郡

张鲁的归顺,代表着汉中算是彻底的安定了,就算是有一些地方县城还没有归附于刘琦的统治之下,但针对那些地方,只需要所以派遣几名军侯级的人物率兵前往收服,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足可定之,不必过于劳心费力。

接下来,对于刘琦而言,是一边收复汉中诸县,一边整治汉中的郡署官吏,同时一边整顿防务,计划政务民生诸事。

汉中郡的人户目下虽然不是汉朝诸郡最多的,但这里地域辽阔,占地面积极位广大,足可比拟中原一州之地。

历史上的曹操在占据了汉中之后,曾将汉中东部一分为三,始置上庸郡,房陵郡,以及西城郡。

同时承受关中与蜀地的影响,是汉中郡地缘的一大特点。

以后世的角度而言,汉中的地域分为两个盆地,即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

若以气候来说,这位于秦岭之南的南郑所处的汉中盆地,无疑是与蜀地更为接近相似,而将汉中、关中两大平原直线连接的是两天纵穿终南山的谷道,即褒斜道与傥骆道,但同时它们也有另外的名字——褒水河谷又被称之为“箕谷”,斜水河谷又被称之为“斜谷”,斜谷之北对应的那片黄土塬叫作“五丈原”。

而除去这两条主要干道之外,尚有两条位于更偏东的道路,名为子午道与峪谷道。

以这四条主要干道为主的汉中盆地——也就是以南郑为基本点的地域,是未来数年的主要的战场中心,刘琦决定将其单立为一郡,也就是原来的汉中郡,这里需派一名心腹大将镇守,巩固其地军务,承接南北,且防守且进攻,很是紧要。

但至于以‘安康盆地’为主的房陵郡、上庸郡、西城郡等地域,则是依靠一条山脉而串联起来的,这条山脉贯穿东西,西起石泉,东至南漳县,前后连接整个汉中东部的县城,完美的覆盖了新月型的大巴山北麓,即巴山北道,依托堵水与南河两条地区大河,通道上就已建制有武陵、上庸、房陵等地。

因为这种特殊的地域性,刘琦决定仿效历史上的曹操,正式设立东三郡,用以来承接连接荆益的枢纽,再加上汉中盆地本身,总共需设立四郡之地。

作为荆益缓冲地带的房陵郡。

山城上庸郡。

连接汉中郡与东面两郡的西城郡。

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有这汉中四郡的四个郡守,当立为何人,这是最为关键的。

对于这一点,刘琦有些犹豫。

攻城掠地,倒是还好说,但设立郡守,统兵一方,这样的大事,既要你定好好合适的人选,同时又需要能够得到刘表以及襄阳本部的山阳刘氏与其他势力的认可。

毕竟,设立外镇是大事,这里面代表着刘表对地域权力的掌控程度,牵扯的利益面太广,若是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父子之间的隔阂与间隙。

对于这件事该如何处理,刘琦颇有些犹豫不决。

于是他找来了马玄与他一同商议此事。

眼下荀攸已经陪同黄忠随刘宠北上关中了,故而有智谋帮刘琦参谋这件事的人,眼下只有马玄。

刘琦起初招马玄来商议此事的时候,马玄多少还有些吱吱扭扭的不愿意回答。

毕竟,设立外藩郡守是一件颇为敏感的事情,但凡是有智之士,一般都不太愿意乱往这里面乱掺和。

但刘琦这段时间来,对马玄一直不错,而且还颇委以重任,但凡有事,也是向他诸多请教,并对其意见很是尊重。

今日也是,马玄虽然不是很愿意开口,但刘琦也不责怪他,而是很耐心的与他攀谈,并剖心置腹的与其交心,循循善诱。

马玄年纪也不大,而且也有理想抱负,当初依附与蔡瑁与蒯良,也是迫于形势,谁愿意一辈子甘于他人之下?他也想证明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刘琦和善的劝导下,马玄终于也是抛开了顾虑,敞开了心胸。

他对刘琦言道:“不知以府君之见,这汉中分为四郡之后,四郡郡守府君心中可是已有人选?”

刘琦坦然言道:“实不相瞒,关于上庸,西城,房陵这新三郡的郡守人选,我还没有想好……但汉中郡的郡守,我倒是还真有几个合适的人选。”

马玄颇感兴趣地问道:“府君所言的合适人选,是为何人?”

刘琦伸出了四根手指,道:“我麾下有四名良才,皆有统兵驭众之能,分别为太史慈,李典,张任,魏延……我想从他们当中选出一人为汉中郡守,北御关中,南顾益州,不知伯常以为如何?”

马玄捋着胡须,笑呵呵地摇了摇头。

“这四个人的名声,我亦知晓,只是恐他们四个人,担当汉中郡守并不适合……不是因为他们年轻,而是因为他们乃是常年随府君统兵之人。”

“哦?”刘琦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无奈道:“果然……你也是这般作想的。”

马玄淡淡地点头道:“太史子义,魏文长,李曼成等人,皆是由府君一手提拔,归降的这两年间,随同府君北上东征,也着实是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但他们与刘荆州却少有接触,平日里也不归刘荆州直接统辖,汉中郡眼下对于我军来说,乃是关键之所,必然要由刘荆州信任的人驻守,府君若是在汉中安插自己的人,不论这个汉中郡守得力不得力,刘荆州都势必不能答应。”

刘琦虽然也往这个方面想过,但他心里多少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希望是自己想的太多了,但现在看起来,却非自己想得多,而是自古以来权力的争夺就是如此。

饶是父子,在面对权力的分配与交替更迭,多少也是会抱有自己的私心,这不是指他们父子的关系不好,而是人类的本性而已。

刘琦站起身,一边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一边若有所思地道:“可是汉中乃是紧要之所,北有董卓,南有刘焉,既是难守之所但又是紧要之处,若是不派一名能人,唯恐难守……说句实在话,我手下的这几个人虽然年轻,但我知道他们的能力,近些年来这些人皆经历大战,反倒是最为合适。”

马玄摇着头道:“府君的眼界窄了,其实襄阳城中,也有一人足可当此大任,而且就在下观之,此人与府君关系交厚,若是由他来镇守汉中,既能让刘荆州和府君同时满意,且还足当大任。”

刘琦好奇道:“阁下所言的乃是何人?”

“文聘,文仲业,此人当年随同府君北上护君,回返襄阳之后,便一直侍奉在刘荆州之左右,平日里沉默寡言,却又勤恳练兵,从不惹事多言,深为刘荆州所赞,此人性情正直,又是府君旧交,若能使其在汉中镇守,则刘荆州可放心,府君亦可放心也。”

“文聘……”刘琦默默地念叨了一会,道:“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只是眼下襄阳诸将官中,也只有其与黄汉升算是直接替严君带兵之人,若是把他调往汉中,黄汉升又几番出征,那襄阳之地,严君的身边执兵之人……又该如何?”

马玄的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

他突然长长的向着刘琦做了一揖,郑重道:“在下有一番肺腑之言,想要进于府君,事关刘荆州在襄阳的中军统军之事,只是事关重大,非得极其私密不可,不知府君可否换个地方与在下详谈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