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谁言南阳郡望不能离间(二合一)

看着典韦的表情,刘琦不由笑了,他认真的为典韦解释起来。

“有些人要救,有些人不可救,但绝不能一个不救,如此恐惹荀攸等士人以及南阳士人的嫉恼,致使我荆州内部出现君臣不和之势,毕竟我父亲现在主要倚重的,还是士族与清流党人,做事不可做绝,所以今夜之战,我们也得适当的去救一些门阀望族,以博取其依赖之心……况且有些南阳郡望就算是在今夜侥幸存活,但日后的处境也必然愈发艰难。西凉兵搜牢,绝不可能是只搜牢一次,劫掠宛城周围的郡望所获的好处,对西凉人而言必然远胜往昔,今后若是不搜牢郡望,只怕是再难获得这般多的收货……如无意外,牛辅今后想要收手只怕很难了。”

典韦大概也听明白了刘琦的意思,不过他还有一件事不理解。

“那府君为何执意要去救李氏?”

刘琦笑道:“南阳郡望之间,也是彼此存在阶级关系的,像是阴氏这样的望族,是站在南阳诸望的顶端,而南阳李氏这样的需要常年给阴氏上贡,甘为附庸的,则是属于望族中第二梯队,这样的门族,或许还是值得扶持一下的。”

刘琦的话,说的典韦云山雾绕,不明所以。

什么望族中的顶端,望族中的第二梯队,典韦对于这些根本就理解不上去。

不过他也不是纯粹的莽汉,至少他大概能理解的出来,刘琦眼下,正在实施平衡之策。

……

宛城周边,围绕着荆州军,西凉军,南阳诸郡望的争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另外一边的博望之地,西凉军,袁术军以及太史慈和李典所率领的地字营和风字营的战斗,亦已经开始打响了。

围绕着这些财货辎重,三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而作战地点,则是发生在博望坡。

博望坡道路狭窄,山林茂密,大队的兵马很难在当中展开阵型优势,特别是骑兵在这里根本就毫无意义,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

太史慈和李典等两营兵马已经占据了右侧的山地,这是荀攸让他们这么做的。

荀攸的计策,是让他们占据山地,然后用弓弩压制住山下的西凉军和袁术军。

毕竟,眼下是三方争夺辎重财货,而且还是在博望坡这么狭窄的地域,以三方目前的状态而言,就这么在博望坡内进行争斗,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玉石俱焚,财货尽毁。

荀攸是一名能够看清局势的军师级别人物,他不但通谋略,而且通军略,是一名当世罕见的兵家。

他敏锐的捕捉到了此番博望坡内这场三分角斗的问题关键。

胜利的关键,不在于谁能先抢夺下这些财物辎重,而是在于谁能坚持到最后。

荀攸在让太史慈和李典占据了一面的山地之后,本打算再看看能不能占据对面的山地,但没有想到,对面的山地,已然让西凉军的步卒给占据了。

这一点倒是荀攸极为惊讶,按照荀攸的想法,即使敌军要强占山头,也应该是袁术军最先反应过来,寡于学术的凉州人理应是最后反应过来的。

但凉州人和自己强占山地的速度和频率,几乎是同时!荆、凉两方如今各依凭险要,将有利的地理位置各自拿捏的死死的。

荀攸本来就曾对刘琦表示过自己的怀疑,西凉军中有高人,如今他心中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凉州军中确实有高人,而且这个高人现在很有可能就藏在博望坡的西凉军中。

现在三方之中,最为尴尬的一方就是袁术军了,他们没有强占两方的高地,只是在博望坡内的中强行欲将辎重运送出谷……

这个方法最直接,目地最明确,但同时也最愚蠢的……

他们已经成为了两旁山坡上的荆州军和西凉军的活靶子。

荆州军因为缺少战马,因而一直以来最为注重弓术,特别是太史慈还有黄忠这样的弓术大家,更是给了荆州弓弩手目标和榜样。

荆州军的士兵的弓术,目下在各州郡的郡国兵中,不说最强,但足可称之为名列前茅。

袁术军在博望坡道路中的那些士兵,一旦开始行动,就会被两旁的士兵用弓箭和箭雨洗礼,山道狭窄,袁术兵几乎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若不是西凉军和荆州军还都故意保存实力,等待着最后和对方交手,袁术军此刻早就折损十之七八了。

但即使如此,袁术军此刻在场间也是极为尴尬的存在,他们打打不过,撤不舍的撤,只能在山道正中,依凭着那些辎重作为掩体,龟缩着一动也不敢动,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对方的箭雨给穿个体透。

而山体的西向,西凉军的弓弩手在中郎将张济的亲自带领下,居高临下,西凉军的士兵们一边监视着山下的那些士兵辎重,一边谨慎的防备着对面山上的荆州军。

张济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一脸的不耐烦。

“文和!咱们在这里跟荆州人耗着,这耗到何时才是个头?眼下袁术军即将战败,只剩荆州人是咱们的对手,倒不如先居高临下的灭了袁军,再与荆州人决雌雄!”

贾诩穿着甲胄,站在张济的身旁,他并没有着急回答张济,而是望着对面的山峦,陷入了沉思之中。

张济见贾诩半天不答话,颇有些不悦:“文和,如何不说话?”

贾诩长叹口气,道:“中郎将,眼下之局,万万不可轻动……荆州军中实有高明之士,因时制宜而做出这般固守的战略,眼下咱们双方比拼的不是战力,而是耐心,这哪一方若是输了耐心,只怕就离败北不远了。”

张济翻了翻白眼,似乎是对贾诩的话颇为不屑,但他还是遵从了贾诩的意见,没有再要求主动进攻。

而对面荆州军所在的山坡上,太史慈和李典此刻亦是在与荀攸商量。

“公达先生,眼下咱们与西凉军僵持在此,双方若是皆无所动,这得僵持到何时才能是个头啊?”太史慈在一旁焦急地问道。

荀攸轻撵胡须,双眸阴沉地望向对面的山骊,其眸中竟似也略有些焦虑。

少时,方听他道:“西凉军乘火打劫,行事亦不能长久,我曾在雒阳待过,知西凉军搜牢一般以一日为限,如此说来,对方坚持的时间想来未必能够比我们长……最多不过是过了今夜而已。”

太史慈和李典彼此互相观望,皆是点了点头,二人倒是非常认可荀攸的说法。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仿佛对方在己方的眼中都不存在一样,他们需要共同防备的目标,只有博望坡道路上的那些袁军士兵。

袁术士兵只要但凡敢稍有异动,就是被一顿乱射身死的结局。

博望坡内的战事,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

与此同时,刘琦和典韦等人,在张绣的率领下,已经奔往了涅阳方向的李氏坞堡。

而果然不出刘琦所料,李氏坞堡眼下也正在被一支西凉兵强行攻击着。

其实若是论及人数,南阳郡望族各家所豢养的私兵数量,加起来足可超越西凉军数倍。

但问题是,这些郡望的私兵虽多,但其实是各不统属,西凉兵却是指挥明确的正规军队,进退有度,对这些坞堡实行各个击破。

就算是这些坞堡的兵将能够统一指挥,但无论是在战力上还是军械武装上,亦无法和西凉军相提并论,足可谓天差地别。

历史上的刘虞,就是依靠他个人的能力与政治素养,在渔阳郡和右北平,纠结了治下诸多郡望与豪强的私兵,东拼西凑,凑成了十万大军去攻打公孙瓒,结果却被公孙瓒派遣数百精锐纵火突袭而弄的大败,完全没有战力可言。

望族的底蕴深,资源多,后劲足,但毕竟不是军阀,他们就算是有再多的人,想要在一时三刻击败军阀的正规军,也属枉然,人数再多也白扯。

刘琦抵达了南阳郡的李氏坞堡之后,即命典韦,许郸,许沂三路分兵与坞堡内的李氏一族内外夹击,大败西凉军众,成功的救援下了李氏一族。

李氏坞堡此番也是死伤惨重,但终归好在没有被屠戮殆尽,李氏坞堡的家公李侃,在一众伴当的陪同下,来了坞堡外,在李严的引荐下去见刘琦。

在去见刘琦的路上,李严大致将自己的遭遇向李侃诉说了一遍。

李侃做到了心中有数,来到刘琦的面前后,不由感恩戴德。

“若非刘府君相救,我李氏基业今日恐遭大难,我这侄儿的性命,怕是也留不住了,刘府君对我李氏一族的再造之恩,侃没齿难忘。”

刘琦微笑着道:“区区小事何足道哉,某与令侄儿一见如故,深感投缘,心中很是喜欢,或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吧。”

李侃感慨道:“小侄儿何等殊荣,竟能得府君这般厚待?”

刘琦摆了摆手,道:“对了,李宗长,刘某此番率兵前来,乃是为了救南阳郡百姓于水火之中,眼下既已经救得宗长之族,那还当需前往别处相援……只是我对南阳郡内的情况并不熟悉,敢问李宗张,可否替我找几名向导,作为引路之人?”

李侃慌忙道:“刘府君爱民如子,身先士卒救我南阳诸民于水火,老夫岂能不略尽绵薄之力!”

说罢,便见李侃对身后的伴当道:“速速着吾弟前来。”

那伴当领命去了,少时便将一个年约三旬左右的男子带来。

李侃为刘琦介绍道:“此乃舍弟李胜,对南阳郡诸事诸路颇为熟悉,可让他替刘府君引路,以在宛县周边做援。”

刘琦点头道:“多谢李宗长相助,我先去整备兵马,待令弟准备好后,即刻着其来我军前为引。”

“唯!”

少时,待刘琦先行走后,李侃将李胜带到一边,低声道:“三弟,稍后务必要带着那刘伯瑜先去娄氏,陈氏以及郭氏坞堡,先请刘府君帮忙先将他们救下来才是。”

家公发令,李胜自然不敢不遵命,只是他想不到的是,为什么家公要单点出这几家大族,让刘琦先行去救。

眼见李胜一脸的犹豫,李侃遂对他解释道:“三弟,想必你也看出来了,为兄今日对你说的那些家族,都与我们一样,并非这南阳郡内势力最强大的家族,我们这些家族都是常年给张氏,阴氏,韩氏,邓氏,隆氏这些大族上岁贡,听其指示,从其吩咐……虽同为大族,但我们这些大族相比于那些真正有底蕴的门阀,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

这番话,李胜算是听懂了……家公这果然还是有野心的,他这是想让李氏家族和其他的那些第二阶梯的望族一样,一举从第二梯队攀登到第一梯队的高峰。

李胜向着李侃拱手致敬道:“兄长为咱李氏家族,可谓用心良苦,兄长放心,弟弟一定谨慎为刘府君引路,不令兄长失望,定不辜负兄长一片苦心。”

“好,好!”李侃连连点头:“兄弟,那此事就靠你了。”

李胜忙道:“敢不遵命。”

……

就在李胜和李侃请刘琦去解救第二梯队的那些士族的时候,刘琦正吩咐收下的荆武卒火速前往附近的坞堡,将正在单独行事的魏延,张允,张任人的兵将统统召集起来,也好随时以被调用。

吩咐完毕后,刘琦就慢悠悠地等待着李胜前来。

典韦问刘琦道:“府君为何要李氏中人与咱们同往?”

刘琦在马上抻了个懒腰,笑呵呵地道:“这些大族郡望,别看一个个平时在地方权势熏天,但实则心里也一个比一个小心翼翼,心思多踹,生怕自己的地位被别的郡望掠夺,而像是李氏家族这种在南阳郡处于第二阶梯的世家,虽然也是呼风唤雨,势力强大,但他们做梦还是想向第一梯队迈进的,所以,若是我估计不错的话,李氏一族的向导,一定会引我们去救那些和他们一样的第二阶梯门阀,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我看到了门阀彼此之间是隔阂的,也看到了他们彼此之间是会有不睦和算计……典君,世家之间也是可以离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