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忠父子前来效力

陶谦紧紧的瞪视着赵范,心中开始来回掂量眼下的时局。

半晌之后,方听陶谦道:“老夫的心愿,就是相助袁公路拨乱反正,驱袁本初与刘景升并其麾下之宵小出荆州,别无其他。”

赵范听了陶谦的话,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稳定了一下心境,遂对陶谦道:“使君此言有些不实,赵某临行之时,得刘府君相告,言陶使君兵至丹阳郡,非为其他,实乃是为招募丹阳之精士尔。”

陶谦被赵范说中了心事,脸色微微有些发沉。

这刘伯瑜,过人如传闻中一般,不简单!

那小子年仅双十年华,从无朝堂阅历,居然能揣度出老夫心中所思……刘景升之子,委实了得。

却是比自己家那两个唯唯诺诺的小子要强了不少。

陶谦缓缓的从原位上站了起来,迈步走到了赵范的面前。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因为脾气暴戾,气势浑厚,因此颇有些威压之势。

赵范面对面的看着陶谦,不知为何,心中竟然是隐隐的有点发虚。

但他也是极力让自己镇定,不让自己在陶谦面前露怯。

二人就这么面对面的互相瞅着,少时,却听陶谦冷冷的对赵范道:“小子,汝且说说,刘伯瑜如何能助老夫完成心愿?”

听陶谦这么说了,赵范忐忑的心情这才微微落了下来。

赵范挺直了腰背,正了正衣襟,对陶谦言道:“刘荆州与陶使君昔日同朝为官,彼此并无间隙,后各任地方监察,同为朝廷效力,皆为忠臣节士,如今天下纷乱,使君与刘荆州自当彼此互为呼应,如今刘府君与使君在丹阳郡交锋,两方互相攻伐,损兵折将不说,还各误大事,不如罢兵休战,一同携手在丹阳郡共募精卒,以壮两方声势,各取其利,如何?”

“什么?”陶谦闻言皱起了眉,语气有些不善:“你家刘府君,也要在丹阳募兵?”

“丹阳之卒,甲冠于天下,吾主亦是久慕之也。”

陶谦冷笑一声,道:“丹阳郡隶属扬州,你家主子乃是荆楚之人,南阳郡守,他不在荆楚招募兵将,来丹阳郡募兵是何道理?”

赵范听了陶谦的话,心中觉得此老着实是有些霸道了。

“使君这话如何说的?使君身为徐州的监察官,能来丹阳募兵,为何我家府君便不能来此募兵了?”

陶谦的脸瞬时间变的有些阙青。

他使劲的握紧了拳头,似有想抽赵范一个耳光的冲动。

但陶谦毕竟是名士出身,涵养在那里摆着,平日里纵然是多愿意发火,但也最多不过是出言讥讽,不会如同街陌里中的好斗游侠一般随意与人动手。

陶谦冷然道:“汝且回去告诉你家刘府君……他若是想与老夫修好,便火速率兵撤出丹阳境内,若是迁延日久,便休怪老夫无情了,至于同在丹阳郡募兵之事……”

说到这,陶谦冷冷一笑。

“想都别想。”

赵范没想到陶谦居然会拒绝:“使君,眼下你我两家,在丹阳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我家府君诚心想与陶使君同在丹阳募兵,使君为何拒绝?”

拒绝的原因,陶谦具体也说不上来。

其实就根本原来来说,还是他不想让刘琦招募到丹阳兵。

他跟山阳刘氏非亲非故,如何会想看到荆州强大?

“老夫心意已决,汝只管回去对刘郎直说!他若是不服气,只管派兵来战。”

……

陶谦的性格刚烈霸道,不愿意与刘琦一同在丹阳郡募兵,赵范被其斥责,只能是狼狈的返回荆州军寨汇报,并向刘琦汇报了具体的会谈过程。

刘琦此番让赵范前去见陶谦,也是有心想看看赵范会不会露出狐狸尾巴。

毕竟赵范留在自己的身边,是想替自己的大兄报仇,但仅凭他一人之力,是绝对不可能做成这件事的。

刘琦揣度,赵范最终的目地,还是会在阵前联络某方势力,里应外合的来算计自己。

既然大家都自以为是有心算无心,那刘某便给你大开方便之门。

我给你机会让你外出接触其他的势力。

但听赵范讲述此番与陶谦所做出的的交涉,刘琦断定赵范这一次出使并没有在陶谦那露自己的底。

看起来,陶谦似乎并不是赵范心中想要联合的人选。

刘琦了解情况后,便让赵范先行回去休息,他派人则是请来了刘晔,与其商议对策。

刘晔的智谋高绝,依刘琦看来实不在蒯越之下,有他配合自己,很多事情,刘琦就有了主心骨,不用像是原先一样,事事都要自己来拿主意了。

听了刘琦转述了赵范的话后,刘晔的嘴角露出了几分讥讽之情。

“陶恭祖年纪越大,性情怎么反而越发暴躁?真是不通忍让之道,空有名士称谓……唉,不顾时局吾胸襟者,终归是难成大事。”刘晔果断的给陶谦下了评语。

刘琦用手在桌案上划着圈,若有所思地道:“我对彼示以诚意,彼却持强不肯与我合作,当下之事应该如何解决?”

刘晔眯起了眼睛,道:“陶恭祖后方不稳,尚不自知,晔有一法,可让陶谦自来向府君请和。”

刘琦很久没有这种舒爽的感觉了。

好长时间以来,对外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设计,由旁人向自己献上可以采纳的计策……这感觉着实是妙不可言。

“子扬有何法,可让陶谦主动请和?”

刘晔淡然道:“说来也简单,彼后方不稳,徐州各郡国诸多是非,若施之以流言,则必可乱陶谦之心,至于丹阳郡这边的战事……”

刘晔站起身,走到了刘琦的身边,低声向他耳语了一番。

随着刘晔的陈述,刘琦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深刻了。

“子扬之法甚善,就按你说去办。”

……

当下,刘琦便让人按照刘晔说的方法,一面派遣细作去徐州境内散布流言,一面开始在丹阳郡整备兵势,准备对陶谦施以军事反击。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南郡方面,刘表派遣黄忠亲自领兵押解军粮辎重,通过庐江境来到了丹阳郡的阵前。

说是押解粮草,但实则不过是刘表不放心刘琦,特派遣黄忠来军前为其效力而已。

黄忠目下属于刘表在南郡中引之为心腹的第一干将,让他来前阵为刘琦效命,也能够体现出刘表对刘琦是何等的关心。

但黄忠这次前来,不仅仅是他自己,同时还带来了一个人。

是黄叙。

自打长沙一战之后,黄叙就一直被刘琦雪藏着。

……

“末吏黄忠,拜见府君!”

刘琦日前已经将典韦送回了西陵养伤,眼下正有些犯愁阵前当以哪个人为可谓大纛重将,如今黄忠来了,也算是解了刘琦目下之所忧。

“汉升来阵前效力,南蛮军如虎添翼,某无忧矣。”

黄忠又道:“府君……此番前来,却不仅是黄某一人尔。”

刘琦心中自然明白黄忠所指的人是谁。

“令郎也随君一同来了,是么?”

黄忠额首道:“正是……唉,也怪黄某教导无方,养出了一个如此任性妄为的逆子,阵前不尊军令擅自妄为,实乃领兵者之大忌,便是斩首也不为重……但,他终归是末吏之子,此乃黄某之失,还请府君……再给犬儿一个机会。”

刘琦叹息道:“汉升,我这几个月,一直不曾启用令郎让他赋闲在家,君可知为何?”

黄忠正色道:“府君之所为,全是为了叙儿好,这点黄某自然明白……府君也不过是为了打磨这孩子的心性而已。”

刘琦站起身,走到了黄忠面前,笑道:“在我心中……令郎,魏文长,张司马,乃是我荆州军十年之后的大纛,这三人今后在兵事上的建树与荆州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故而刘某目下行事是严厉了些,但却都是希望令郎能够成大器……汉升不怪我就是。”

黄忠忙道:“府君为了犬儿,多费心思,黄某岂能不知?细细想来,自府君来襄阳后,便对吾父子多有提携,悉心关照,黄某心中时时常感府君恩德,此恩此情黄氏父子永生不忘。”

刘琦伸手拍了拍黄忠的肩膀,道:“让令郎进帐来吧。”

黄忠领命,转身出了帐篷。

少时,便见他领着黄叙走了进来。

刘琦仔细的打量着黄叙的脸色,发现他的神态和原先那股意气风发之情,颇有些不同了。

原先的黄叙,给人的感觉是傲,是狂,是桀骜不驯,

那时候的黄叙,即使面上看着很是有礼,但只要仔细观察他的眼神,便也能看出他骨子里的那股轻狂之气。

但是现如今的黄叙,眼眸中的那股傲色和凌厉,比之原先真的是少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沉稳,是通透,是那种明显的成长。

黄叙面容瞅着有些憔悴,完全没有了往昔的丰神俊秀,眼下竟是颇显沧桑。

看来这段时间,他心中亦是经常天人交战,上了不少的火。

看到黄叙的这幅状态,刘琦心中也有些心疼,毕竟就感情上来说,黄叙与他是很近很近的那种,不只是主从,也是朋友。

但刘琦必须狠下心,他若是不狠心,那日后黄叙与强敌交战再轻而无备不长记性,那很有可能会走上历史上孙策的老路。

黄叙向着刘琦一拱手:“罪吏黄叙,见过府君……府君,末吏今日至此,是专门向府君请罪的……”

话还没等说完,却见刘琦抬头挡住了他的话头。

“黄兄不必多言,君欲言之事,某已尽知……黄兄,你我私交虽厚,但军法无情,我只能这般行事……这段时间,我罢了你的职,你可服气?”

黄叙苦涩的笑了笑,道:“黄叙已非当日那孟浪少年,自知府君为人主的难处,当初黄叙不尊军令,府君只是让黄叙赋闲,不曾治罪,已是寻了私情了……叙谢府君!”

刘琦闻言笑了。

他重重的一拍黄叙肩膀,道:“原先的事不提了,该受的罚你已经受了,该自省的事,你也自省了,从今日起,黄兄当可重归军营,官复原职!咱们依旧一起共创大业,同立功勋。”

黄叙却是摇了摇头。

他向后退了两步,向着刘琦长作一揖,道:“长沙之战,叙不尊将令,反守为攻,打乱整军部署,只为争一己之功,这几个月黄叙细细想来,若当时因黄叙一人只过而使张羡军入了长沙,岂是杀我一人而能赎罪?若是官复原职,又岂能服众?”

刘琦奇道:“那你的意思是?”

黄忠在一旁道:“府君,老夫来时,曾与犬儿商议,请府君降其为卒,效力阵前,着其补过,以观其行,待日后若有建树,再行提携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