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荆州蛮族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一百九十七章 荆州蛮族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变民这个词,在荆南其实是一个特指。

汉代的北方边郡,一向都是汉人和胡人杂居生活的,

并州有匈奴,幽州有鲜卑和乌桓,凉州和益州北部是汉羌混居。

至于荆州南部和益州南部,则是多有非汉族的蛮人与汉人们混居生活。

荆州南部四郡遍多荆蛮,皆是本土未曾开化的土著。

即使归附了东汉政府百余年,但荆蛮在某些传统上,一直是与汉人格格不入的,

比如荆蛮皆‘好五色’‘以斑斓布为饰’,喜着以楮木皮制成的衣裳,其身上窄袖短衣、蔽膝短裤皆是用汉人精细布料缝制而成,并染以草实,令衣服色彩鲜艳。

光是穿着,就与汉人迥异,更别说是其他的习惯和民俗了。

正是因为如此,便算是从来没有来过荆南的人,走在街道上,也可以一眼就将荆蛮给识别出来,

想认不出来也不行,因为他们的打扮就是东汉版的非主流。

当初刘磐初来长沙的时候,刘琦曾在刘表的书房中,给刘表留下了‘五溪蛮’三字,让他仿效刘焉和刘虞的办法,教刘磐在荆南以招募荆蛮青壮为臂助。

其实当初刘琦写五溪蛮三字,是对荆蛮不了解,在荆州四郡,五溪蛮只不过是诸多荆蛮中的一支而已。

邹珂口中所言的变民,便是汉人对荆蛮反叛中人的统称。

刘磐来了长沙半年,对荆蛮多多少少有了一些了解,

他告诉刘琦,荆州四郡的荆蛮实在太多,而且大多不计入郡县的户口,特别是在武陵郡,蛮族的数量实际上是远远的超过汉人的。

武陵郡的户籍人口仅为二十五万,但实际上,这二十多万的汉族人口只是分布于索县、临沅、孱陵三县,剩余的十个县城所生活的大部分皆为没有户籍的荆蛮。

几十万的黑户啊!

刘磐当初来长沙时,刘琦想让他从荆蛮中组织兵壮,就如刘焉在益州组织青羌军作为班底一般……但通过刘磐的叙述,刘琦方才知道这事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自光武中兴之后,荆蛮在南部四郡,便一直与地方政府摩擦不断,变民不断的涌现,在荆南四郡不断的攻打骚扰诸县,地方郡府每年都使用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变民进行镇压,极大的消耗了郡县的实际力量,造成了巨大的财政空虚。

仅是《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的荆蛮大规模反叛,就多达十一次。

实可谓是三月一小叛,两年一大反。

刘磐到了荆南之后,别说结好当地的荆蛮招募兵壮了,光是平叛,就几乎耗费了他全部的精力。

刘琦听完之后,遂沉默不语。

刘磐叹息道:“荆南诸地,汉人与荆蛮的纷争历来不断,况且荆蛮民情彪悍成风,蛮多士少,就好比咱长沙便是‘其半蛮夷’,武陵那边更别说了,五溪蛮是屡屡反叛,平了反,反了平的,反反复复极是恼人,我哪里还能招募的了他们为兵?”

刘琦沉默了一会,方道:“劳烦兄长派人将近年来,关于荆蛮反叛的记薄,还有长沙郡内针对荆蛮所制定的各项政令送到长沙学宫去,我今晚视察完学宫后,便在那边仔细的审阅一下。”

刘磐见刘琦还是不死心,长叹口气,答应了。

……

当天晚上,刘琦在学宫工地中的一间半修葺的房间中,翻看关于长沙郡近些年来针对荆蛮的政略与反叛记录……

由于长沙郡的屯田和学宫是同时进行的,刘琦连续几日一直都是白天在长沙城外丈量要分配的荒田,晚上则是去往正在修建中的学宫,检查学宫当日的修建进度,

刘琦会将自己的意见形成笔墨文书,留在这间已是半修葺好的书房内,待负责督建学宫建设的张允第二日早上来书房内取走,秉令而行。

今夜,在检查完学宫的建设情况后,刘琦并没回府,而是就在书房内开始翻阅起了关于蛮族的资料,

家中人多,又嘈杂,杜嫣还算是懂点事,蔡觅却总喜欢逗弄这个小弟弟,总是时不时的去撩拨他,容易分散刘琦的心神。

今天的事很重要,容不得耽误,刘琦便在尚未修葺好的学宫中审阅关于蛮族的事情,不回家了。

这一看之下,便是没时没晌,一转眼天色竟是已经黑了。

刘琦翻看着简牍,依旧是聚精会神,却没感觉到房间的门被轻轻的推开了……

“谁?”

刘琦听到声音不由一惊,急忙转头看向门外。

黑灯瞎火的,没修完的工地中,房门突然被推开,着实是挺瘆得慌!

特别是他已经叮嘱过典韦,不要让闲杂人等进入这个房间了。

黑暗之中,来人手持一盏油灯,正疑惑的向着房间里张望。

“刘府君……是你在这?”

刘琦长舒了口气:“蔡大家?”

来者正是手持一盏灯火的蔡琰。

这女人真是,大半夜的来这作甚?得亏她穿的是一身水绿色的深衣长裙,若是穿一身红,刘琦保不齐都得拿剑砍她。

蔡琰在门口对着刘琦盈盈施礼,道:“不知府君在此,蔡琰便私自擅入,打扰了府君,还请府君恕罪。”

“嗯……不妨事,这么晚了,蔡大家还来学宫?所为何事?”

蔡琰见刘琦桌案上的灯似乎是有些暗了,随持着自己的灯盏来到了刘琦的桌案旁,将灯盏放于其案上。

一瞬间,刘琦桌案上的光比之适才亮多了。

“多谢蔡大家了。”刘琦感激道。

蔡琰微笑道:“小事而已,府君何必言谢,其实琰每晚都会来学宫视察一会,一是看学宫修葺进度,二则也是想多做熟悉,毕竟……”

说到这,蔡琰顿了顿,似有些感慨地道:“毕竟从今往后,这里便将是琰长居之地了。”

刘琦道:“蔡大家后悔了?”

蔡琰淡然一笑,摇了摇头道:“能行扬学大事,琰此生无悔。”

她说话的时候,甚是坚定,火光映照在她的脸上,映的她煞是好看。

“府君今日在此做什么?”

刘琦笑了笑,道:“无甚大事,只是略略研习一下关于荆蛮诸事。”

蔡琰恍然的点点头,将目光落在了刘琦桌案上的那些简牍上。

刘琦今夜研究荆蛮反叛诸事,颇有些心得,眼下也是无人可诉说,便随即跟蔡琰闲谈了起来。

……

房间外不远处,典韦一脸凝重的盯着那房间的门,粗豪的脸上尽是凝重表情。

“该不会出什么事吧。”典韦喃喃的念叨道。

张允在旁边哈哈笑道:“能出什么事?若不是我今夜正巧有事来找伯瑜,拦下了你这莽夫,伯瑜的好事,怕是都让你这憨子给搅了!”

典韦不满地道:“府君事前已经吩咐于某,不让任何人进房内打扰,你却非把我拉到角落,不让某阻拦那蔡家女子,稍后府君若是斥责于某,某非得将你供出来不可!”

张允不耐烦的摆着手,道:“好好好,随你随你,你愿意怎么供我都成,但我现在就可告诉你,回头你不但是不能遭到斥责,说不得还会被府君称赞,典君信也不信?”

典韦不满的瞪视着张允,道:“我怎么感觉,在张君口中,府君就似个好色之徒一般?”

张允笑了笑,道:“什么好色?人之常情而已。”

典韦将头一扭,不屑道:“胡说!府君才不是那样的人!”

张允暗叹口气,心道这你还真就是看走眼了。

他就是那样的人。

……

房间内,刘琦将自己捋顺了一宿的思路,大致给蔡琰进行了一番赘述。

虽然刘琦说的事情,并不是蔡琰所关心的,但她依旧是不发一言,只是坐在刘琦的对面,认真的听他倾诉心得。

少时,待刘琦说完后,蔡琰方才是若有所悟地道:“听府君言下之意,自元初二年和永和元年荆蛮两次大反被镇压后,四郡之地的小股反叛便一直不绝,纠其原因,盖不过是因为徭役失衡,郡署县府增其租赋?”

刘琦点了点头,道:“我大致捋顺了一下这数十年来关于荆蛮在长沙的反叛记录,这数十年来,地方郡守遵照上令,以蛮夷率服,可比汉人,增其租赋为由,一直想要为四郡的诸蛮登录造册,同编户籍,改襟同化,将之与汉人同管……但荆州诸蛮对此却一直持反抗态度。”

顿了顿,刘琦无奈道:“将蛮族编户,让他们归于我大汉王化,同于我大汉子民一般受朝廷管制,这是国家常理,但地方荆蛮却不愿意,屡屡顽抗,真是一道无解的难题,令人头疼啊。”

蔡琰认真的倾听完刘琦说完最后一个字,见他不继续说了,方才发表自己的见解。

“府君,琰乃一介女流,不通政道,不过适才听府君所言,大汉数十年来一直想要荆南诸蛮登户造册,改襟同化,如果这真的是好事,那为何荆蛮会一直屡屡反抗,数十年来反叛不断……府君有没有想过,这事对荆蛮而言,好在哪里?同化荆蛮,到底是对荆蛮诸族好,还是对我大汉朝好,恕琰不甚了了。”

刘琦听了蔡琰的话,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