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宗亲之盟前途可期

儒门的拜师礼相对复杂,特别是拜入庞德公这样的巨儒门下,更需守礼制。

古人云:礼仪之始,在于正体容,齐颜色,顺辞令。

因刘琦身为南阳郡守,公务繁忙,故而拜师择期的过程应需从简,但其他的步骤却不能少。

当日下午,刘琦在黄承彦的家中沐浴更衣,梳洗完毕,然后带领着李典,黄叙,典韦三人步行前往庞德公的草庐。

他身上的服饰被收拾的很整齐,连一个褶子都没有。

典韦这厮也是脸皮厚,他昨夜暗中烧了人家的房子,今日却是一点都不害怕,竟大刺刺的陪同刘琦来了庞德公的草庐,毫无愧疚之色,脸上连红都不红一下。

烧房子的事,仿佛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陈留大豪侠,气度果然非凡。

古人讲究尊师重教,入门之前先拜圣师,庞德公乃当世大儒,家中自会预备孔圣人泥像,这是儒林大士的历来传统。

这套流程,当年入元节公门下时,刘琦也曾走过,因此轻车熟路。

他双膝跪地,对圣人相行就叩首,然后再拜庞德公。

其后当赠老师束脩。

这年代的束脩一般是肉干十条。

刘琦初来时只是想请庞德公出山帮他坐镇学宫,倒是没想过会给他预备肉干,起初还有些为难,只想派黄叙连夜回襄阳去取。

不想典韦事前却说他有办法。

在得到刘琦的同意后,这莽汉便匆匆离去,一个多时辰后即回,并携带了充足的肉条。

拜师之后,还有剩余。

刘琦有理由表示怀疑……这东西很有可能是典韦在附近某家豪族那里敲诈来的。

其后刘琦又按照庞德公的要求净手,洗法是反正各一次,去杂存精,心无旁骛。

完后,庞德公又在刘琦额前一点朱砂,遂又击鼓,以为明智,最后再加以训诫,以为师训。

礼成之后,刘琦遂呼庞德公:“老师。”

庞德公满意地道:“德操以兄事吾,虽为颍川人系,却无立派,可呼之为师叔。”

刘琦又执礼司马徽:“师叔。”

庞德公又指了下黄承彦,方要说话,又似想到了什么,

他遂改口:“这个该叫姐夫还是叫姐夫吧。”

黄承彦闻言一脸不悦。

最后,却见庞德公将庞统推到了刘琦面前,道:“此乃吾从子庞统,归我庞氏本门,入门虽早,却未加冠,当为汝师弟也。”

这个庞德公适才已经介绍过了。

刘琦对着丑小孩笑了笑,道:“师弟。”

庞统亦回礼:“师兄。”

庞德公见师兄弟二人互认,少有的也开了句玩笑:“你们师兄弟日后当互相扶持,不可独木而行,毕竟这天下间,彼此有了唇齿之亲的兄弟,也是不多的。”

“呕~!”

“额……”

这一番话说出来,却见刘琦和庞统的脸色都有些发白,竟是彼此不约而同的一起恶心了一声。

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人皆是暗暗好笑。

但他们身为名士,为了不**份,自然不好意思乐出声来。

李典和黄叙身为刘琦手下,也不能嘲笑自家府君。

唯有典韦心大,他站在门栏下,见刘琦和庞统两人窘迫的样子,大嘴一咧,直接‘嘿嘿嘿’的傻笑出声。

刘琦缓缓转头,目光如电的狠狠瞪了他一下,

典韦的笑容立马消失,

他站直身体,抱起膀子,大马金刀的守在草庐外面,气势浑厚,犹如门神一般,且面无表情,很是严肃。

庞德公继续道:“伯瑜,你此番南下建立学宫,可用为师之名招募荆楚诸学士随你治学,老夫在这边收拾一阵后,便和德操同往荆南,不过老夫要先说一点,我二人去了荆南,只留五业从事之名,不务其实,办学之事,还需你自家用功。”

刘琦知道,庞德公只是想借着五业从事的学官之名,让自己在刘氏的大树根下遮雨乘凉,但却不会真的为他们卖命,不过这对他而言就也足够了。

“老师放心,学宫修葺好了之后,我在长沙为老师和水镜先生寻山清水秀之地建造庄园,并为你们驱除险恶,保让老师安居于世外之源。”

司马徽在旁边致谢:“勿太破费。”

“不破费,小事尔。”

庞德公又将庞统向着刘琦面前一推,道:“你这个师弟,少有异才,通古今时势,不但尽学族中的遗传经学,尚有治政与军略相授与他,日后定成大器,你可带之入学宫一并培养,日后或可成为臂助。”

庞统没想到伯父居然会将自己推入学宫,还要让刘琦安排自己的前程,委实出乎他意料之外。

但庞德公乃族中之长,又是伯父,他去年还在诸族高士面前,为自己冠号为‘凤雏’。

庞德公既让庞统跟随刘琦,那庞统自然是无法拒绝的。

“还请师兄多多指点提携。”小庞统向着刘琦拜道。

刘琦道:“师弟无需如此,我既入了庞门,那今后你我便如同亲生兄弟一样,既是恩师所荐,必无差错,师弟日后在荆州,必是前程无量。”

刘琦这一句话,便算是给庞统的前程打了包票。

庞德公自然是喜不自胜。

……

从岘山回来之后,刘琦遂向刘表汇报了自己此行的收获,言自已是以师礼相侍与庞德公,请刘表授予其五业从事之职。

刘琦带回来的消息,不但是震了刘表一把,还震撼了襄阳城内所有的士人与豪族。

庞德公在荆州儒林之中的名气太大,历任刺史郡守,从王睿到南郡郡守郭永,再到现如今的荆州牧刘表,没有一个人能招募的动他。

谁曾想刘琦一出马,不但是请动了庞德公,还能入其门下为弟子,借用其名头,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但其实这是他们的路子走窄了,事情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一把火而已,但刘琦不能告诉他们。

庞德公乃是刘表一直难以请动的大儒,如今被刘琦以入门之道搬入了荆州的治学集团,刘表自然喜不自胜。

别说是任他为五业从事,便是再加万金以聘,刘表也绝不吝啬。

他当下便任庞德公和司马徽为荆楚学宫的五业从事,并有资格在各郡官学中治学,待遇和治学权限极厚。

……

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刘琦便带领一众学官和文士,并当初与刘表谈妥的北地流民,南下长沙去建学宫,搞屯田。

表面上是搞内政,实际却是谋张羡。

为了不使桂阳的张羡起疑,刘琦此番南行的队伍是以治学文士为主,随行兵将只有五百人。

但兵士虽少,可隐匿于其军中的战将,他却带了不少。

黄忠和文聘两名校尉重将,被留在襄阳防备袁术,成为了刘表的左膀右臂不可轻动。

贾龙,严颜等益州军系被安排在樊城,与襄阳的刘表互为策应。

张允,典韦,李典,黄叙,魏延,张任六名战将则随行刘琦。

他们六个眼下名气都不高,却在关键时刻可堪大用。

剩余的都是治学文士和屯田之民,便无需赘述。

……

刘琦的队伍走后不久,刘表接到了三份缣书,都是分别从雒阳,长安,渔阳郡送过来的。

第一封乃是雒阳的陈王刘宠送来的,此老前番已经从陈国率兵抵达了雒阳,替天子牧守雒阳。

但是对于这位六十岁的储君来说,眼下司隶的局势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好。

董卓迁都后,虽未如同历史上那样的大肆焚烧司隶之境,但却坚壁清野,烧田地毁仓禀,弄的河南尹出现了大批的饥民流民,各县因粮食短缺而纷纷暴乱,形势告急,甚至有大批的流民东向或是北上加入黄巾。

况且雒阳西有董卓,北有王匡袁绍,东有兖州诸小强,南有袁术……

说实话,刘宠眼下觉得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为了能够缓解压力、得到外援,刘宠置书于刘表,恳请加入宗亲之盟。

眼下刘焉已经被归于反贼的范畴,宗亲之盟中只余刘表和刘虞二人,一南一北虽遥相呼应,但却颇有些势单力孤。

如今若能有刘宠加入,便可算是弥补上了刘焉的空缺,扩大宗亲盟军的实力。

这可是大大的好事。

而除了刘宠肯加入宗亲之盟,还有一件令刘表意想不到的喜事。

先是‘高祖的第十六世孙’‘通儒’刘宽之子,刘松,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即日走马上任。

而由刘松向董卓另外举荐的几名汉室宗亲,亦被提拔。

东海王刘袛之子刘琬,被拜为丹阳郡守。

兖州刺史刘岱之弟刘繇被拜为吴郡郡守。

阜陵王刘延之后刘晔,被破格拜为庐江郡守……等等。

一时间,宗亲刘氏在各地为两千石郡守者,人数大幅度的增加,这让身为宗亲的刘表和刘虞喜出望外。

刘氏二牧所兴奋者——若是能收纳这些两千石,则宗亲之盟必将势力大增!

振兴汉室有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