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三十四章 宗亲护君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三十四章 宗亲护君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袁绍和董卓都给刘表写信了,这件事并不奇怪。

以袁氏兄弟为代表的原何进旧派势力与董卓所率领的西凉武人集团,目前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双方以雒阳为争夺中心,在河内,阳人,酸枣等各处发生了大规模的武械争斗,双方的较量如火如荼,无论是政治或是军事较量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在这种关键时刻,双方一边较量,还一边不断地寻找着盟友。

刚刚到荆楚赴任的刺史刘表,自然也是两方势力互相争取的重要目标……

刘琦拿起了长案上的两份帛书,分别拆开看。

其实这两封书信的内容都差不多,无外乎是想拉拢刘表,袁绍请刘表加入关东牧守盟军反董,而董卓则是命刘表匡君除贼,协助自己诛除袁术和孙坚等叛逆。

刘琦看完后,将两封信叠整齐,放在桌案上。

“袁绍和董卓皆欲拉拢父亲,父亲心中却是何意?”刘琦问刘表道。

“为父本不想答应董、袁中的任何一方,只想安坐荆楚,徐图后计,但适才听汝所言,为父心中也明白,若是只安于坐守荆州,不图谋发展我刘氏自身势力,只怕日后行事会越发掣肘于人,于是为父便想到了袁绍和董卓招揽之事。”

刘琦心中感慨。

刘表这个人虽然平日里墨守成规到极致,可一旦开窍了,反倒是比一般人更加图谋进取。

自己不过是想借讨伐张羡的机会,拿下荆南,扩充兵力和名声……

可刘表居然想往董卓和袁绍之间去掺和,借以扩充实力威望……真敢想。

不过实话实说,荆南贫瘠,人才匮乏,即使刘琦去征讨了一大圈,刘氏的兵力和威望也未必见得会增长多少,还容易被荆州望族将这些利益均分。

但若是对外,情况就不一样了。

北方战事凶险,但胜在局势混乱,可浑水摸鱼,且北地人口稠密,人才鼎盛,乱中谋利,或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问题是……刘表难道不知道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的道理?

“这两方势力都不好惹呀。”刘琦长叹口气。

刘表点了点头,赞同道:“不错,都不是咱们目下能惹得起的。”

刘琦来回看着两份书帛:“袁绍和董卓……咱们公然支持任意一方,都很容易给自己带来数不尽的麻烦。”

刘琦这话说的没错,袁绍一方包括了袁绍,袁术,公孙瓒,孙坚,王匡,张杨等诸多郡守级人物。

光是临近荆州的就有袁术和这孙坚两个。

袁术眼下正愁没有合适的理由来拿下南郡,己方眼下还是不要将把柄落在他的手里。

至于董卓一方……

董卓可算是刘表的恩人,若非董卓任刘表为荆州刺史,哪有刘表今日的大好局面。

当然,董卓让刘表担任荆州刺史,也并非他纯粹的欣赏刘表,只因在让刘表担任荆州刺史之前,董卓为了拉拢士大夫集团,任免了一批士人担任地方刺史以及郡守,例如袁绍、韩馥、刘岱、孔伷、张邈……结果这些人到任还不到一年,就联合起来反他,让董卓白白当了一回舔狗。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既不能再轻易将士大夫集团中人外放,也不能轻易让凉州的武人亲信去地方上任,因此他只能选择宗亲。

刘表虽是宗亲,可身上有弃官跑路的污点,相对来说应该好控制,最终董卓选择了他。

时代局势的复杂性,成就了刘表,也让董卓成了刘表的恩人。

所以就这个方面来讲,刘表也不好得罪他。

“父亲,无论是哪一方,我们都不能得罪,也就是说,我们荆州不能支持董卓或是袁绍的任何一方,但若是不选择一方支持,又如何能在这乱局中为荆州谋利呢?”

刘表见刘琦很是为难,叹息道:“为父也不过是随意说说,这当中危险之甚,为父自然知晓,为父只是想跟你商量商量,看看在这场乱局之中,咱刘氏是否能拿到一些好处……唉,却是太难了,罢了!以为父立场,董袁之争确实不宜掺和,一个弄不好,汉室宗亲的威望只怕都会一朝扫地,汝看那幽州牧刘虞和益州牧刘焉,便都是持观望态度……”

“汉室宗亲?”

刘琦喃喃的重复着,脑海中的明灯,突然被点亮了一盏。

“父亲,孩儿突然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咱们既不用支持袁氏一方,也不需支持董卓,咱们荆州若做第三方势力为其两方居中调停,或可扬我山阳刘氏之威望,并大大的从两方手中获利。”

刘表不解地看着刘琦,一双浑浊的老眼中,充斥着迷茫之色。

“第三方势力?”

刘琦为刘表细细解释道:“我适才看袁绍写给父亲的书信,其言颇有僭越,隐隐之中,似在指当今天子身份多有疑窦,可能不为先帝亲子,可见袁绍对天子并无忠义,而董卓举荐父亲为荆州刺史,虽是我刘家恩人,但也是倒行逆施,不守臣节“

”如今这两个不尊臣节之人相争,雒阳兵峰至盛,随时都有累卵之危,陛下置身于水火之中,此等危难之际……非汉室宗亲而不能护君王周全!”

刘表乃是天下一等一的政治好手,他听到这里,已经略品出个中三昧。

“吾儿之意,是以宗亲身份,以护君之命出兵……却既不助董,亦不助袁?”

刘琦点了点头,道:“我们的目地不是讨伐谁,而是兵出南阳郡,北望崤函,将兵马压境,以汉室宗亲之名,坐镇司隶之边,打出‘宗亲护君’的大义之号……“

”我们要给天下人一个警示,荆州军出兵的宗旨在于护君,天子若无事,我们的兵马不动,天子若有危机,我军当拼死守护。”

刘表捋着胡子,琢磨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老夫明白了,汝打出的旗号虽是护君,但实际上他们两方人马无论谁获胜,都必不会伤及天子,只要天子无事,我军就只是象征性的按兵不动……“

”而吾荆州军有‘宗亲护君’之名,可谓占了大义,董袁两方都不会轻易对我军动手,或许还会争相示好,且不论他们两方谁胜,我军忠君之名皆可响传各郡。”

刘琦赞同道:“不错,皆时我军忠君护主之名响彻各州,不怕英才不入父亲瓮中。”

刘表摇了摇头,道:“唉,可惜你漏算了一点。”

刘琦疑惑道:“哪一点?”

“我荆州军就算占了大义又怎样?我军兵少,且势单力孤,难成气候,威慑不足,董、袁又岂会将我等放在眼中?”

刘琦闻言笑了。

“父亲,孩儿适才说的,不是荆州刘氏护君,而是‘宗亲护君’,这天下的宗亲,可不是只有我们一家。”

刘表愣了愣,突然惊道:“汝莫不是想……”

刘琦点了点头,道:“既然是以汉室宗亲之名护君,那我们必然就得找宗亲为盟!方可办成此事,当今天下,外任牧守的刘氏宗亲,除父亲是荆州刺史之外,尚有幽州牧刘虞与益州牧刘焉,宗亲同盟,共辅国君,足够有威慑力了吧?届时,董卓和袁绍,哪个敢不把这护君联盟当回事?”

刘表闻言点了点头。

若是就任于外藩牧守的刘氏宗族在名义上结为同盟,其势之大必为天下侧目。

但刘焉和刘虞这两个人……

“唉,吾儿,咱们虽与这两人同宗,但并无交集,刘虞乃忠君之士,若闻我等护君,想来应是会应允,但他远在幽州,临近关东牧守,若要起事,只怕颇有掣肘……至于那刘焉……乃是自利之辈,怕是更不会轻易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