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分崩离析的局面

荆州军和益州军收拾兵马向南出发。

因为知晓了袁术的兵将会前往河南尹,故刘琦没有再次从鲁阳的方向往南阳回撤,而是稍稍的绕了一点远路。

他计划先将兵马开奔往司隶以西的嵩县,在那里驻扎休整之后,再沿着伏牛山脉南下,出了司隶境后,再在湍水旁驻扎。

湍水有七条支流,其中有一条支流名的源头是后世的排子河,沿之南行最终可过襄樊之境,以其为地标路线南行,既不需担忧与袁术的主力军相撞,也可以水为基,沿途在水边的各处村寨寻找军中需要的补给。

刘琦临行前,夏侯惇代表曹操来见他,请他代为催促刘表,请荆州方面尽快再次上奏疏声援袁绍。

刘琦应允。

另,夏侯惇询问了关于刘琦的南归路线后,遂请刘琦在伏牛山驻扎静候几日,袁绍那边不日将有谢礼相赠。

毕竟,陈留系的三支兵马在阳人,皆是荆州一方供养粮秣,而荆州一方实际上还是袁绍要拉拢的对象,袁绍自然不可能让刘琦这么空着手回去。

但若让刘琦一点不知道内情,似乎也与理不合,夏侯惇遂向刘琦解释道:“先帝所承认的南匈奴人栾提于夫罗,已盟誓依附于袁公,其纳匈奴种马与袁公以示其诚,袁公感公子谏言友好之德,将转赠五匹与公子。”

此言一出,刘琦对袁绍算是有了更多的认知。

天下楷模实非等闲,旁的不说,单冲这份仗义疏财的胸襟,便值得关东各路郡守甘愿为之投效。

难怪袁术怎么也比不上他。

五匹匈奴种马,表面上听着不怎么样,但实际上却是不小的手笔。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中,有一段文是: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也就是说,差不多在十年前,东汉政府需要从民间调马的时候,是二百万一匹,当然既是政府调马,其选品也一定是民间最优良的好马,普通的驽马想被征调也没机会。

但即使如此,在没有爆发黄巾起义,董卓乱政的时期,朝廷调好马的价格就能达到二百万……而十年之后,因为战乱而导致资源匮乏,外加董卓乱政铸小钱流通民间致通货膨胀,现在的一匹好马价值又能为几何?

特别还是匈奴马的种马,这可不是你在民间花钱就能买到的。

从这点来看,袁绍算是挺够意思的,至少面儿上做的漂亮。

……

随后,刘琦和贾龙合兵向南,在湍水附近驻扎等待袁绍的消息。

而期间,刘琦也收到了蔡邕的来信,说他已经派遣心腹之人前往陈留取书了,但两万卷典藏实在太多,少说也得用几十辆车载运,如此大规模的迁货,怕是会引起觊觎。

因而蔡邕想请刘琦派人接应一下。

去陈留接书的任务,在刘琦看来,自当由典韦前去,最为妥当。

陈留大豪侠的名头在那摆着,一个为了报仇连退休县长都敢杀的牛人,谁敢觊觎他的财货?

要钱要命?

至于典韦率人入陈留境内没有符传的事,眼下对于刘琦而言也不难办。

他置书一封给夏侯惇,请他说于赵宠,转请陈留郡守张邈通融此事。

再怎么说,自己现在也是袁绍需要利用的人,身为袁绍支持者的张邈,不会因为一个他瞧不上的典韦,而不给面子。

大家都是上位者,胸襟还是有的。

……

就这样,刘琦开始在湍水之边扎营静静等待,期间,他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去往司隶境内探听情报。

重大事件的消息一件一件的传来,司隶境内的政治军事行动每日都在快速刷新,可以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形容。

初平二年,辛末年二月,袁绍,袁术,刘虞等人皆至缑氏山附近,派使者与董卓议立陈王驻东京事。

辛末年二月十六,董卓妥协,正式下诏两京同朝,特批陈王刘宠以诸侯王身份,代天子入驻东京雒阳。

但董卓却坚决没有承认陈王刘宠的储君身份。

这是董卓的底线。

辛末年二月十八,朝廷下诏敕令诸郡守撤兵出缑氏山,各返其地。

以袁绍为首的诸郡守虽接诏,却未遵循。

辛末年二月二十二,荆州刘表的上书抵达雒阳,附议袁绍之策,再加上刘虞亦是随袁绍同至,护君联盟等同于是承认了袁绍这次的功绩。

袁绍的声望再起,反客为主,重新力压于袁术之上。

辛末年二月二十四,袁术与袁绍议陈王刘宠驻京的“车骑仪卫乘舆规制”以别尊卑之序时,因意见相佐,二人当着众人之面互斥,甚至拔剑相对,险酿出火并之患。

一个王储的乘舆规制,自然不需要袁氏兄弟这般上心,这只不过是一个借机爆发的小小契机而已,连导火索都算不上。

二月二十五,袁术带领孙坚分兵缑氏山,操演兵将,以兵威震慑袁绍,与其分庭抗礼……袁氏兄弟正式交恶。

诸郡守也因此分成两派。

而袁氏兄弟在缑氏山相争时,董卓则是派兵守住了河南尹的各处要口,迁天子、百官并雒阳太仓、少府中的钱资,去往长安。

因两京两朝之策已立,故董卓无法大举迁民,不过……

临迁移之前,董卓终于动手,派人摧毁了雒阳太学。

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的汉朝最高学府,被西凉军付之一炬,而立于太学之外的四十六块熹平石经亦多有损毁。

在迁移过程中,董卓最为注重的是太仓和少府、包括雒阳武库仓廪中的财货物资,至于兰台、石渠阁、东观、鸿都的藏书,在运送过程中,因占车较多而被董卓下令丢弃,大半被西凉军焚毁。

蔡邕最担心的事,确实发生了。

此举表达了董卓决心摧毁东汉百年来的入仕制度,他不再给东汉的士大夫集团留任何面皮。

这是针对前番汉朝士大夫集团胁迫他立两京之事,董卓给他们的一份回礼。

而此刻,已经达到了政治目地的二袁,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对方的身上,并没有对董卓的行为进行追责……主要是他们此刻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追责于董卓。

但也正因为以二袁为首的诸郡守不作为,致使董卓办出了一件更为惨绝人寰的事情。

其带尽太仓少府资后,立刻派兵,将河南尹以西的仓廪野谷一皆烧除。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率十万西凉兵,在河南尹焚田毁地!

繁华之地,一朝尽成贫瘠。

但是令刘琦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二袁对董卓没有追责,但有一个人却并没有无动于衷……虽然他并不属于关东诸郡守的联盟范畴。

刘氏三牧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位——大司马刘虞,并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带幽州军追击董卓!

辛末年三月初四,公孙瓒与董卓麾下的大将李傕、张济鏖战于新安。

西凉铁骑与幽州骑兵一场血拼,互有损伤,未分胜败,后因彼此奈何不得,只能各自撤军。

刘琦听了这消息,心中颇感疑惑。

以刘虞的个性,绝不会轻易动武。

这个老政治家一向不愿妄动刀兵,当年他去幽州平举、纯之乱,也是巧使手段,不曾正面与之相敌。

而且刘虞儿子刘和在朝廷担任侍中,等同于被握在董卓掌中当人质,他这么直接与董卓交锋,难道他不怕董卓斩杀其子?

以刘虞的做派,刘琦觉得他是不会忍心舍弃其子性命的。

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

但问题出在哪,刘琦目下也说不出来。

此一战中,幽州骑兵天王公孙瓒自然是声名大振,白马将军之名再次远播。

而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些将官因此战而展露锋芒,逐渐为世人所知。

刘琦通过张允麾下的探子得知,公孙瓒在新安与李傕和张济一场大战,虽未竟全功,但其麾下的幽州强兵,却多因斩敌之举扬名。

其中,有一个公孙瓒麾下的别部司马,此番也算是多立功勋。

这个别部司马叫做刘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