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曹远来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曹远来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刘琦和贾龙这次确实是想到一块去了。

就益州诸郡的地势和刘焉眼下在蜀中掌握的资源来看,以任岐为首的益州豪强与刘焉在蜀中正面开战,完全不占优势,就算是贾龙回了蜀中,结果也一样。

早晚会被刘焉灭掉。

而就算是按照刘琦的策略,让贾龙占据上庸、西城、房陵等东三郡,威胁汉中,也不过是维持个不胜不败之局。

既然在与益州对立的战场形势不妙,那就得在别的地方想办法控制一下。

而刘焉在京中随朝的三个儿子,就是钳制刘焉最好的手段!

贾龙站起身,道:“既然公子的意见与末将一般,那末将便先行去准备了。”

刘琦知道,贾龙所谓的准备,是要向朝廷上书。

眼下仗打完了,董卓的兵马溃败,正是己方向对方索取条件的时候。

战争和政治上的事,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

别看孙坚杀了华雄斩了胡轸,但回头董卓需要跟他妥协的时候,一样还会去跟他妥协。

历史上,就有过董卓想与孙坚结亲的例子。

打完仗后就开始谈,这是军阀之间拼斗的历来流程。

刘琦认真的考虑了一会,言道:“贾将军可先去草拟奏疏条陈,然后予我,待翌日曹操抵达,我与之谈妥后,便可与董卓相商了。”

“诺。”贾龙应命。

刘琦又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将军营中的那些东州将领,目下如何?”

说起那些东州士,贾龙便不由有些恼火。

毫无疑问,这些东州士与益州本土豪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就立场而言,他们肯定是站在刘焉一边。

蛋糕总共就那么大,多一个人吃一口,别人就得少吃一口,很浅显的道理。

东州士们举族入蜀,在利益分配上与益州本土豪强产生巨大的碰撞,而刘焉也是利用这一点,大批启用东州士将官,与益州豪族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局面。

在感情上而言,贾龙深恨蜀中东州人士。

“末将已经将他们尽皆囚于营内,命人看守,不致变乱……但该如何处置,末将也有意与公子商议一下。”

刘琦很诧异贾龙没有直接杀掉这些东州士将官,反倒是来询问自己的意见。

“贾将军不想杀他们么?”

贾龙的表情此刻显得复杂难明。

“依末将本意,自然是不想留他们性命!怎奈前番因末将一时激愤杀死刘瑁,惹出了诸多事端……唉,某也算是长了记性。”

看着贾龙显得极度矛盾的神情,刘琦无奈一笑。

这或许便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吧?

“贾将军此举甚为妥当,这些东州将官确不可杀,一旦诛之,恐引起蜀中东州人激变,若他们群情激奋以此为引,全力支持刘焉强攻犍为郡报仇,那任府君恐将势危。”

贾龙赞同道:“公子之言正是……不过这些东州人留在我军,始终有些隐患。”

“将军若是存疑,便把这几个人交给我吧。”

刘琦此刻是真心为贾龙分忧:“某把他们安置在南郡,不让他们在房陵为将军掣肘,这些东州人家族已经迁至蜀中,独身一人南郡,没有任何根基,且与我也没有私仇,我刘氏父子供养他们,如同养待宰牛羊,无有大祸。”

刘琦所提出的主意,正是贾龙之所求。

东州士将官杀不得,但若是留在益州军中恐有不妥。

毕竟他们也曾是军中的将官,都带过兵的,在军中多少也有些根基和声望,若是安置于贾龙处,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祸起萧墙。

反不如是软禁于荆州最是妥当。

“如此,便有劳君父子了!贾某无以为谢。”

刘琦淡笑道:“区区小事而已,何足道哉?贾将军若真想谢我,不知有一人,贾将军可愿割爱否?”

贾龙心中暗自叹息。

他早知道刘琦肯定会对他提出这个要求的。

从打在秭归的时候,贾龙就看出来了。

刘琦惦记他手下一人。

“公子是想要张任?”

刘琦微笑道:“张队率与某,颇投脾气,我甚爱此人,贾公若是想谢我,不知可否割爱?”

贾龙闻言不由苦笑。

他眼下孤悬在外,已经算是荆州刘氏的附庸了,日后其兵马的钱粮军需,甚至是应如何占据东三郡,都需要刘氏父子鼎立支持……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区区一个张任,对他来说自然也不算是什么问题了。

“此事某回去便与张任详谈,若他愿意,贾某自无不可。”

“承蒙将军厚意,琦深表感激。”

……

贾龙返回了自己的帅帐后,便召来了张任,对他详述了刘琦欲招揽他去荆州的事。

说实话,贾龙打心眼里是希望张任拒绝的。

张任是个有将才潜质的人,贾龙能够看出来,这样的好苗子,他不想白白送去荆州。

日后他若占据东三郡,也需要张任这样的人才为副手协助。

但很可惜,张任对他已是没了什么期望。

经过从秭归县与刘琦的初识,刘琦当众推崇举荐张任,再到后来他随刘琦一同前往袁术处时,刘琦对他的苦心劝诫,再到后来看见刘琦不计前嫌,出兵救援益州军等等……

在张任心中,刘琦于公于私,都才是他当为之报效者。

若是说,张任对蜀中目下还有眷恋的……

那便是昔日他本人对贾龙的憧憬,以及其母尚在蜀中。

但自打贾龙主动要求与荆州分兵往梁县驻扎,张任对他的憧憬和仰慕便淡了许多。

至于其母在蜀中,尚有张任的两个兄长代为照顾,一家人目下皆居于符县。

符县是益州豪族的管辖范围,倒也不怕刘焉去寻张任母兄的麻烦。

况且张任不过区区一队率,刘焉根本不认识他,就算是寻仇,也轮不到他的身上。

所以说,他眼下算是孑然一身,漂泊与益州之外,随贾龙去房陵郡还是跟随刘琦回南郡,都是一样。

张任选择了刘琦。

贾龙虽感到可惜,但他毕竟也是豪雄之辈,少许遗憾后,也很快释然。

他让张任以押送东州士为名义,暂往刘琦军中听命效力。

蜀中后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刘琦从贾龙手中要过来了。

……

战后不久,代表袁绍的使者曹操,率领其麾下人马,来至了阳人县与刘琦相见。

这是刘琦第一次见到曹操。

曹操的相貌平平,既不是很英武,亦不是很丑,个头不高不矮,皮肤有点黑,看起来相对普通,没什么特别之处。

唯独,曹操的身体颇显壮实,看身体素质要比一般人强不少。

但即使外面难看出什么特别,但任凭是谁也不敢小觑这个人。

毕竟,站在刘琦面前的人,按照历史进程来讲,在二十年后是这个时代成就最高的人。

孙坚身为阳人县的统领,知道曹操来了,自然也要亲自接待。

虽然孙、曹两人分别隶属于袁绍和袁术,但毕竟在名义上还是同盟,眼下袁绍和袁术没有彻底翻脸,他们之间也还是彼此客气相待。

孙坚和曹操彼此没见过,也没什么可聊的,他们两人再加上刘琦,三人随意的过食一顿后,孙坚便借由告辞离去,只是留下刘琦和曹操详谈。

虽然袁术曾写书与孙坚,让他替自己盯紧刘琦和曹操,但以孙坚的性格,自然是不屑于干这种事的。

况且让他怎么盯?天天跟在刘琦和曹操身后转悠,听他们说些什么吗?

孙坚承诺了袁术,但实则却是敷衍,根本没当回事。

孙坚走后,刘琦邀请曹操去往他的居舍。

刘琦病体未愈,进屋之后,时不时还有些咳嗽,曹操见状遂问:“刘公子,这是身体不适?”

“偶感风寒,不过是区区小病而已,曹奋武不必过于担心。”

“哎,这如何使得?”却见曹操皱起眉,很是关切地道:“公子这里有笔墨木牍否?可否借曹某一用。”

虽然不知曹操要干什么,但刘琦还是吩咐人给他拿来了笔墨和木犊。

曹操拿着笔,在木犊上一字一字的认真书写。

少时,却见曹操将三根木犊,大概一共六十个字的药方递给了刘琦。

“曹某当年在雒阳,也曾感染风寒不愈,幸有本初替某找了太医丞行此药方,用之不足半月即愈,北方寒冷,不比南方温暖,易多染瘴,还需多多保重身体,勿要过于劳累。”

刘琦拿着那三根木犊,颇诧异地看着曹操,心中暗道:“谁想曹孟德,竟是个细心之人,也不知是真的还是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