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用人不疑

曹操这边的将士基本上都是身穿白衣,举着白旗南下的,这种携丧带仇的复仇之师在战力上很强,非常难打,这一点也是刘琦深深知晓的。

曹军前部前锋夏侯渊,带领五千精锐先入东郡,并以曹操的名义在东郡召集各地县长,征调各县兵将加入他南下的阵营,用以增强此番南下的实力。

当然了,曹操很清楚刘琦非常难对付,而且上一次对阵刘琦的时候,曹仁最终是死在了刘备手里,曹操深恨刘备的同时,但也明白了刘备并不像是传说中的那么无能,这个在幽州屡战屡败之将实际上是一个不可轻忽的存在。

所以曹操一定要扩大自己所用之兵的数量,在这种时刻,就不能跟兖州本地的豪强们讲道理了。

他从河北出发之前,就给程昱写去书信,让他们在兖,豫两地征调本土豪强的徒附入军。

本土豪强的徒附征调入军,这样对曹操军有什么好处?毕竟这些徒附的战斗能力不强,又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操练,可以说在两军对战的时刻,根本就不可能帮上曹军的忙,甚至还有可能添乱还说不准。

但曹操的想法显然不是让这些豪强的徒附来协助作战这么简单,战场上除了在正面正规作战的兵士,还有需要负责押运粮秣,修葺营寨,做军队里的杂活,或是充当敢死队的炮灰等等。

这些工作交付给徒附来做,就可以将曹军本部的有生力量给抽调出来,然后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正面战场之中。

而消息传到了刘琦这边后,庞统和司马懿立刻谏言,请刘琦也照葫芦画瓢,在己方在汝南的县城中征调豪强的徒附,用来充实军士。

刘琦其实也有这个意思,但周瑜却谏言请他不要这么做。

周瑜的意思,是己方目前在长江以北地域和曹操的影响力不一样。

曹操毕竟统治这里有几年的时间了,根基比较牢固,在利益输送上也和这些豪强有了些牵连,他可以征调本地豪强徒附而不被对方憎恨,但不代表刘琦就可以这么做。

毕竟刘琦属于外来户,而本地豪强大族属于一个比较敏感的阶层,地方内部出乱子,祸源基本上都是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得罪他们,实在是有些不智。

刘琦听了周瑜的话,当场表示赞同。

他随后问周瑜道:“只是曹操能在中原想办法征调徒附以为军用,而我们不能,此消彼长,对朕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利呢?”

周瑜言道:“在中原地区征调不可行,但不代表陛下不可以在别的地方行此法。”

周瑜的话让刘琦颇为好奇。

“公瑾此言何意?”

周瑜拱手道:“汝南诸县,是陛下刚刚所得,民心待收,不可定强策失人心,但陛下身为淮南之主,不妨从淮南征调民夫,用以为己用。”

刘琦皱起了眉头:“不从中原调人,而从九江和庐江调人,这就符合规矩,不会影响民心了?”

周瑜道:“臣之所以如此献策,乃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九江和庐江离汝南较近,征调的人丁可迅速派往前线,不会耽误时间。”

“其二,九江和庐江昔日乃是袁术的地盘,袁术不懂得体恤军民,这些年弄的江淮之地民生凋零,黔首齐民流离失所,人不得安,地不能种,百姓易子而食,各地贼寇蜂起,直到陛下接手淮南,普及镇西稻,安抚流民,方使两淮安定。”

刘琦明白周瑜话中之意了。

“你的意思,是以朕今时今日在江淮的威望,可以行此事也?”

周瑜拱手道:“不仅仅是威望,更是如今江淮的形式,非得请陛下如此行事不可。”

“江淮如今是何形式?”

“陛下这两年间虽然致力安定天下,拯救江淮苍生,但袁车骑昔日将九江郡破害的太过严重了,以至于现在的九江和庐江,依旧有大批流民,这些人无田可种,纵然是想在本地给大族和豪强当徒户也不能成,毕竟豪强望族的能力有限,他们所能收留徒户的数量对于如今江淮的流民来说也是杯水车薪,那些不能得到豪强收留的,只能是进入山林,或是成了流寇,或是成了山越,但生活依旧贫苦,朝不保夕,所以是收编一部分徒户充军,对于淮南本土而言,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可以解决一部分淮南目下难民与流民的数量。”

刘琦闻言缓缓地点头,道:“你此言甚是,只是就算是朕的声望足够,但若是随意征调豪强徒附,也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方法,以免引起激愤。”

周瑜道:“臣举荐临涣县一个豪族中人,此人在淮东颇具影响力,家中良田徒附数量极多,且为人又乐善好施,目光远大,他若是率先答应借徒附与陛下,则淮东诸豪闻之,定纷纷踊跃进献。”

“你所言者是何人?”

周瑜认真地道:“臣所言者,乃临淮郡东城县人,姓鲁名肃,字子敬。”

“是他……”刘琦的表情略略一沉,道:“这位鲁子敬,既是一位英杰,这些年来在临淮,却不曾得袁公路征辟么?”

周瑜笑道:“这也正是鲁子敬的高明之处,昔时袁车骑在淮南势大,欲用鲁子敬为东城长,闻子敬对其母言,袁公路骄横无纲纪,非治乱之主,徒凭四世三公之名惩威尔,今虽据淮泗,称雄一方,但吾料之,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不足为其立事。”

刘琦听了这话,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鲁子敬,倒是颇有远见,他跟公瑾相善?”

周瑜拱手道:“不敢瞒骗陛下,鲁子敬与我相善,陛下若是愿意,周瑜愿意写书信一封,请子敬来陛下军前效力……只是不知陛下……”

周瑜心中此刻吃不清楚,以自己的身份若是向刘琦举荐贤能,到底算不算是僭越。

毕竟,他当初乃是一名降将。

不想,周瑜的话刚说完,就见刘琦毫不犹豫的对他道:“公瑾能为朕举荐贤能,这说明你与朕并不见外,你昔日虽是兵败而投,但咱们君臣能够做到今日这样坦诚相见,互相信任,此乃天意使然,这说明你与朕都是当世英杰,彼此惺惺相惜……你举荐的人,朕绝对是用人不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