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代为禀明

几日之后,袁谭终于离开了雒阳,向着他心心念念的邺城回返了。

袁谭离开之后,士干和士颂的任务就算是结束了,其实这两个兄弟一直以来,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周旋在袁谭,士徽等人的身边,完全是靠他们的父亲士燮以及从父士壹的提醒。

而士燮和士壹之所以这么做,毫无疑问是得到了刘琦的直接授意。

袁谭走了,士家暂时消停了,但有一个人心中却泛起了波澜。

这个人就是孙策。

孙策的秉性虽然固执激烈,但不能不承认的是,孙策确实有雄才。

论及真是本领,除了名声之外,孙策其他的能耐都不在其父孙坚之下。

这一次袁谭跟孙策说的话,倒也真是说到了孙策的心坎里。

他开始认真地思量了起来,自己是不是有些骨头太硬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虽然刘琦当年将自己生擒过,但自己确实没有必要一直跟他对着干。

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夫差,人有的时候还真就得学会忍辱负重。

袁谭走了几日之后,孙策便去拜访周瑜。

自打上一次周瑜代表刘琦,劝降孙策未果之后,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因而一直没有私下里再见过。

在这段时间里,刘琦对于庐江周氏的人进行了一些调度和任命。

周瑜的父亲是雒阳令周异,人已病逝,周瑜为周异嫡长子,其下还有三个弟弟。

这三个弟弟有两个年幼,一个刚刚冠礼,刚刚冠礼的那个,被刘琦召入雒阳为羽林郎,而另外两个弟弟,在庐江进入刚刚承建的官学,安排读书参加乡、省科举。

而周瑜的从父周忠,昔日官职大汉太尉,乃是实打实的三公,他的亲子周持和周伏,也被刘琦调往蜀中任郡吏,同时由刘琦亲自主持,将周忠的一个小女儿,指给了郎中王粲为妻。

这来来回回的几番操作之下,基本上就将庐江周氏和大汉朝廷捆绑在了一起。

而庐江周氏本就是两世三公之门,其成就来源于大汉朝,在这种背景之下,身为家族中流砥柱的周瑜,为了家族的前途,则愈发的忠于刘琦,忠于朝廷。

宗法家族,理应如此。

虽然他心中还是惦记着孙策的安危,但为了周家大局,周瑜不得不刻意与孙策保持距离。

只因他知道,孙策与刘琦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停的。

如今孙策找上门来,周瑜的心中实在是有些犹豫。

不知道是该不该见孙策。

但也只是稍作犹豫,周瑜立刻决定去见孙策。

毕竟也是昔日的主从,更有兄弟之情,就算是如今因为志向不同,不得已而分道扬镳,但若是因此连面都不见了,那他周瑜也未免太过不近人情了。

若果真如此做事,还算什么大丈夫。

……

正厅之内,周瑜和孙策见了面。

“伯符,今日如何这么闲,有空来找我?”周瑜拉着孙策坐下,亲自为他倒茶。

孙策似乎有些犹豫,他面露为难之情,道:“今日来此,是专门向公瑾道歉的。”

周瑜给孙策倒茶的手一松,将一些茶水倒出了觞外。

他惊诧地看向孙策,似有些不敢相信地道:“给我道歉?”

孙策双手环抱,郑重的向着周瑜行礼道:“公瑾以金玉之言劝我,我却不能体会贤弟苦心,一味固执,险些伤了我们兄弟之情,我思来想去,终归是我太过执着,太过强势了,故特来向公瑾道歉。”

周瑜半晌之后才缓过神来,他急忙放下水壶,冲着孙策还了一礼:“贤兄切莫如此,实在是折煞小弟了。”

两人行礼完毕,各自起身,周瑜脸上的笑容明显比一开始孙策入府时多了。

“伯符,你能够想通此理,实在是让我高兴,以你的才华,陛下必然重用,日后南征北战,为大汉朝开疆拓土,留名青史的盖世名将必然有你的一个篇章,孙氏一族必将以你为荣!”

孙策却摇了摇头,道:“我并不在意此事,况且陛下已经知晓我不愿出仕,我又何须再去多此一举?我今日来此,只是想博得公瑾的原谅,只要贤弟原谅我了,则为兄这心便踏实了。”

周瑜闻言笑了笑,并没有多说话。

他长吁口气,道:“且不说这些了,伯符,我命人准备酒肉,你我兄弟好久没共饮了,咱们今日同谋一醉如何?”

“如此甚好!”

……

周瑜与孙策见过面之后,两人喝了一夜,喝的是酩酊大醉,彷佛找到了昔日在舒县时的感觉。

次日,周瑜起床之后,便去尚书台上卯。

处理过公务之后,周瑜找到了尚书令诸葛亮,请他帮忙出面,去见刘琦,向刘琦举荐孙策。

诸葛亮听了周瑜的请求之后,颇有些惊诧,道:“关于孙伯符的事情,亮也是略知一二,听闻当初陛下有意征召孙郎为将,但孙郎因为对陛下心中有怨念,故而不从,如今为何反让令去向陛下举荐?”

周瑜忙道:“伯符当初气盛,一时拗不过劲来,理解不了陛下的苦心,也不晓得陛下的志向,如今他在雒阳待了一段时间,观陛下所作所为,对陛下也是愈发的佩服,如今他心中已经有了悔悟之情,悔不当初……在瑜看来,伯符毕竟是一名难得的良将,若能启用,必能成为陛下的一大助力。”

诸葛亮闻言笑了:“公瑾既然觉得启用孙郎对大汉有益,那自去向陛下谏言便是?为何要委托于我?”

周瑜苦笑道:“瑜在陛下面前的威望,自然是远不及令君的,令君若能去说,效果定然比周瑜去说要强上千百倍。”

诸葛亮闻言略微犹豫了一下,随即道:“既然公瑾觉得亮合适,那我就前往陛下面前举荐一番试试,但却不保证陛下一定会听我的。”

周瑜急忙道:“多谢令君。”

……

晌午过后,诸葛亮便前往了雒阳南宫拜见刘琦。

见了刘琦之后,诸葛亮先是大致向他诉说了一些尚书台近日处理公务的进度。

不得不说,在诸葛亮的执掌下,尚书台已经变成了刘琦最得意秘书处,用起来极为顺手,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方桉,运转效率着实是快的惊人。

听完诸葛亮的汇报之后,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夸赞道:“孔明真是良相之才也。”

诸葛亮听了刘琦的夸赞,很是开心。

这样的夸奖,可以说是一种最高的赞誉了。

“陛下,臣还有一件事,想要向陛下禀明。”

刘琦澹澹一笑:“你想说的,是周瑜和孙策的事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