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孙策的选择

周瑜的话如同刮骨钢刀,字字诛心,深深地刺到了孙策的心中,让他难以自已。

他的双手紧紧攥拳,巨大的力道甚至让他的掌心隐隐有些渗血。

孙策的脸色涨的通红,他紧紧地盯着周瑜,眼白之中隐隐出现了血丝。

相比于孙策的激动,周瑜的表情则显得异常平静,但他的目光却没有丝毫的退让,亦是紧紧地盯着孙策,不过却很柔和。

“公瑾,你变了!”

孙策半晌后终于开口:“原先的你,并不是这样!”

周瑜闻言苦笑:“或许吧,然不是我变了,事实上……是这个世道变了,如今这个天下已不似原先那般残破,万民思定,我们想称雄一方已是不可能了,伯符,其实我想要的并不多,我只是想和你一展胸中抱负……难道当个中兴之臣,不可以么?”

孙策沉默了半晌之后,最终缓缓坐在了原地。

“容我三思吧……公瑾,你走吧。”孙策冲着周瑜挥了挥手。

周瑜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孙策却已经是不想再听了。

他冲着周瑜再次用力的挥了挥手,态度异常坚决。

周瑜叹了口气,随即拜辞。

……

皇宫,后花园。

刘琦坐在后园之内,看着荀攸,蒯越等人送来襄阳发明的新型织布机。

这是经过荆州工坊多年来,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纠错,所制造出来的新型纺车。

在荆州工坊大力发展制造之前,大汉朝的纺车锭子数目主要为两到三个锭子,但是现在荆州通过多年的研发和精钻,新型的纺车已经达到了五个锭子。

当然,就目前的生产力来说,还是不够。

依照刘琦的设想,若是能够将宋元之际拥有几十个锭子的水利大纺车制造出来,那汉朝在手工织布业的生产力就会大程度地提升,同时也就拥有了足够向外倾销服饰的能力。

“比正常民间所用得到织布机,效率能快上多少?”刘琦转头看向蒯越。

蒯越作揖道:“回禀陛下,根据荆州工坊匠人的测算,比我大汉正常所用的织布机,效力最少也要高出一倍。”

刘琦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最好……把相关的匠人全部调入京师,官器署成立之后,这些人都要在京任职,给予秩俸,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能够继续有所成就,别说是给官职,给秩俸,就是给他们封侯建国,也不在话下。”

“臣遵旨。”

“陛下!”

花园外,一名宦官来到了刘琦的面前,道:“陛下,中都官曹周瑜已至。”

刘琦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随后,便见周瑜在宦官的引领下,来到了刘琦的面前。

“臣周瑜,拜见陛下。”

荀攸转头道:“陛下,那臣等就先告退了。”

刘琦点了点头,道:“有劳两位爱卿。”

周瑜急忙向荀攸和蒯越两位上官见礼,二人亦皆还礼。

待二人离去之后,周瑜方转头看向刘琦。

此时此刻,周瑜的表情显得有些扭捏。

“陛下,臣前往伯符那里回来,向陛下复命”

刘琦澹澹笑着,没有说话。

他站起身,走到那台织布机前,用手轻轻的摸着。

少时,却听刘琦突然吩咐宦官道:“将这台襄阳制造的新型织机,给皇后送去,离了荆州也有一段日子了,此物也算是可以安慰一下皇后的思乡之情。”

“诺。”

宦官们随即上前,将织机抬走。

刘琦看向周瑜,道:“他不答应?”

“嗯,并不是不答应,伯符其实对陛下早已是心服,只是伯符一向傲气,秉性刚烈,心中服了嘴上却也不认输,他对臣说要考虑考虑……”

“啊,哈哈,没事,那就让他考虑吧……不过,公瑾,自傲和是否有异心,这可是两种情况,你一定要拎得清啊。”

“陛下放心,伯符乃是明大义,知大礼之人,绝不会做那叛逆之事。”

刘琦点了点头:“朕相信你说的话,但朕得亲自测试一下才能放心。”

周瑜听了这话,顿时心头一紧。

刘琦走到他的身边,道:“伯符不想为朕所用,倒也无妨,朕胸中能藏万物,难道还容不下一个孙伯符?只要他安分守己,不作出忤逆之事,就算他不为朕所用,朕也会容他,甚至朕还会给让他做一个富家翁,三代无忧,只不过……”

刘琦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只不过,他不可以给朕添麻烦。”

周瑜忙道:“陛下放心,伯符不会的。”

“朕已经命孔明,给你找了个差事,需要你外出去弘农公干几天。”刘琦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

周瑜闻言顿时愣住了。

好端端的,这个时候让他外出公干……莫不是要?

“陛下!”

刘琦伸手挡住了他的话头:“宫外有车马在等着你,你出去直接上车,过一段再回雒阳来。”

周瑜的胸口此刻犹如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他明白,刘琦这是要出手试探孙策,同时将他支出雒阳,不让他在雒阳城为孙策通风报信。

若是孙策经过了这次考验,或许即使他不愿意为刘琦效力,那刘琦也无所谓。

但若是孙策真起了忤逆之心……

周瑜的喉头一滚,心下忐忑不安。

该说的话,他已经对孙策全说过了。

伯符啊伯符,现在是关键时刻。你可莫要犯傻啊!

……

这段时间以来,士徽,士颂,士干三兄弟和袁谭的关系相处的越来越融洽,几个人私下里,总是时不时的就聚在一起,研究天下大事。

而士徽和袁谭,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这个小组织的头目。

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主要目地,变成了如何快速的让袁谭返回河北,继承袁绍的家业,成为河北和中原的霸主,若此,其他几个士家子弟,也就有了希望。

而这几个人当中,士徽是真心实意与袁谭合作,但士颂和士干,则是士燮所暗中操纵的,而士燮的身后,站着的人是刘琦。

刘琦给予了士颂和士干能够充分取得袁谭信任的契机,他会时不时的向士燮透漏一些关于雒阳的军政大事,然后在通过士燮转达给袁谭一些以他这个角度得不到的讯息。

长此以往,袁谭对士家兄弟的依赖,就开始逐渐增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