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九百九十六章 士家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九百九十六章 士家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整个雒阳城中的人质,掰着手指头算也就那么几个。

当年的陶商,算是陶谦留在这里的人质,但如今陶谦和陶应都已经让曹操给灭了,陶商又入赘到了刘家,成了刘雅的夫婿,双方化仇为友,基本上已经算不得人质了。

另外还有马休,他是代替其兄马超留在雒阳城的人质,但刘琦对马铁比较信任,委以他重任,而西凉马腾马超父子如今在凉州戍边,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跟刘琦属于蜜月期。

至于袁术和袁耀父子……嗯,倒是跟袁谭的情况比较相似,两方都是袁家人,且原先都跟刘琦有仇,后来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不得不与刘琦重新建立关系。

只不过,袁绍的势力尚在,而袁术则已经“挎筐”了。

还有一个人质,就是孙策,论及角色地位,此人和袁谭倒是比较接近,不过以孙策的暴戾秉性,只怕让他配合刘琦来收拢袁谭,是怕有些不现实。

刘琦思来想去,也没想明白贾诩口中说的这个人质是谁。

“文和,若是说人质,这雒阳城中确实是有那么几个,但好像还真就是没有合适的……陶商、马休、孙策、袁术父子……”

“咳、咳咳!”贾诩重重地咳了几声,随后长吁口气,叹息道:“陛下,这陶商和马休,都是您的亲近之人,袁谭不傻,无法用之……至于袁术父子和孙策,倒是可用,但却不能直接让他们跟袁谭接洽。”

“什么意思?朕不甚懂。”

“袁术与袁绍关系不和睦天下皆之,如今袁氏的地盘虽归于大汉,但他毕竟在朝中得了个车骑将军的虚职,而袁耀也刚刚被调到大理寺署,按常理而言,他们目下没有背叛陛下的必要……当然,以后若是能够设定合适得到契机,倒是可以让他们两个人帮忙,但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刘琦眯起了眼睛:“哦。”

“至于孙策,倒是可用,不过他本人与陛下的关系不好,恐不会心甘情愿地为陛下所用,依老臣看,孙策日后或许会有大用,但眼下不可用,需要有人对他晓以厉害……老臣看,那个尚书台的周瑜似乎就可以。”

刘琦用手揉了揉太阳穴,道:“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到头来还是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这个中间人,你说袁耀和孙策可以,但又说他们现在还不行,那现在行的人,是谁?”

贾诩砸吧砸吧嘴,道:“老臣想问陛下一件事,还请陛下不要隐瞒老臣。”

“文和有话直说。”

“交趾的士燮,当下是什么情况?是想继续留在交趾,还是有意北上回返中土?”

一句话,整个房间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少时,方听刘琦慢悠悠地道:“文和莫非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贾诩不解地看着他:“什么风声?”

看到贾诩的表情,刘琦释然了。

士燮如今想要北归的奏请,除了通过刘磐,然后又递送到尚书台之外,目下应该还是没有人知晓的。

如此说来,贾诩适才所言,完全就是靠……猜的!

他怎么这么厉害,什么都能猜出来?

“士燮,确实是有意北归,而且还是上半年上的奏书,一直在尚书台压着呢。”

贾诩笑呵呵地道:“果然如此。”

“文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贾诩摇了摇头:“不是老臣知道,而是老臣也到了这个年纪,那士燮比老臣还大十几岁,到了这个年纪,有些事早就该看清了、看透了……他虽然出生于交州,但自幼游历中原,深知南北差距,也向往中土生活……离开交趾,北来中土,过读书涉猎的惬意生活,岂不是比在那莽荒之地,日日受惊,又担心被陛下猜疑来的要强?”

刘琦闻言笑了:“看起来,贾大夫对这些年纪大的人,还是比较了解么。”

贾诩道:“谁让老夫我,年纪就是大呢?不知陛下对于士燮,打算如何处置?”

刘琦道:“朕刚对尚书台授意,让尚书台代朕书信一封给士燮,让他在襄阳,成都,长安,汉中等地,任择一地养老。”

“陛下没让他来雒阳?”

刘琦笑道:“那么大年纪了,让他们来雒阳作甚?这不是给老人家找不痛快么。”

贾诩点了点头道:“陛下仁义,着实令人敬佩……不过事到如今,还请陛下暂时收回成命,着士燮全族来雒阳。”

刘琦闻言心中一惊,接着他想明白了。

“原来如此,文和是想让那士燮来雒阳……作为与袁谭接洽的中间人。”

贾诩纠正道:“确切的说,应该是士燮一族作为中间人。”

“那,朕应该如何行事?”

贾诩笑道:“天幸士燮向陛下请呈回返中土的事情,并无太多人知晓,陛下应立刻下令,严密封锁之事,不可再向外透漏,然后方才好行事。”

刘琦点了点头,道:“这个是自然的,只是此事封锁之后,朕又当如何行事?”

“自然要与士燮做沟通,请士燮协助此事,当然如何让士燮信服,只要士燮愿意帮忙,依此老的能耐,想让袁谭入套,应是易如反掌之事。”

刘琦点了点头,士燮的名声他也是听过的,所谓宽厚有重器,谦虚下士,学问优博,通晓政治,绝非普通人物。

普通人物,也是绝对无法雄踞交州这块南境蛮地的。

沉思了片刻之后,方听刘琦缓缓开口言道:“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

次日,使者向朗从雒阳出发,一路南下,直奔交趾而去。

身为荆州名族,向朗一直都是刘表手下的干吏,后又被刘琦重用,在荆州协助庞德公和司马徽治学,期间还曾拜司马徽为师。

刘琦掌控雒阳之后,从荆州调遣了一批学者入京,皆封博士,让他们协助自己重新拟定雒阳的教育制度。

刘琦在灭掉诸多公卿之后,经过认真的考虑,决定重开太学,但此太学非彼太学,现在的太学所承担的职责,只是最高学府,而不带有镀金下任地方首长的这一职能。

现在的太学,也更名为国子监,而向朗则是国子监的博士。

向朗一路疾行南下,直奔交趾而走,去拜见士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