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七百三十章 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求月票)

刘青山又开着吉普车去了徐校长家,他怀里抱着一个大玻璃罐子,里面是大半下子红彤彤的小果子。

红豆杉的种子已经泡下来一点颜色,上面的酒水呈现出一抹淡淡的粉色,看上去十分漂亮。

而吕小龙手上则提着捆好的药包,一包包的,用黄表纸包着,上面系着纸绳。

一包药正好是熬一次的,早晚各服用一次。

王阿姨开门迎了出来,明显能够看出来,眼睛有点红肿。

她也是昨天刚刚得知老伴儿身患绝症,心里自然不好受。

“王姨,我们给徐校长送药来了。”刘青山招呼一声,然后就安慰道:

“您就放心吧,有我师父这个大神医,肯定能把徐校长治好。”

“您是不知道啊,在港岛和米国那边,我师父多大名鼎鼎,老米还要主动送给我师父绿卡呢。”

刘青山还真不是吹牛,当然了,治好这种话,还是安慰人的成分比较大,能多延长生命,那就已经不得了。

“好好好,难得青山你还没忘了老徐。”

王阿姨也努力地露出笑脸,只是笑容带着几分苦涩。

“天地亲师,这要是忘了,那就忘本啦。”刘青山进屋,把大酒罐子放到柜盖上。

然后就叮嘱王阿姨一番,熬药什么的,也是技术活,不过这时候的人,一般都用过中药,不少人家也都有煤油炉,用来熬汤药正好。

“校长人呢?”刘青山在屋里没见到徐校长,不免有些诧异。

王阿姨无奈地答道:“又去学校了。”

刘青山点点头:“没事去溜达溜达也好,就当是散心了,要是成天憋在家里,好人都能憋出病来。”

“不过可别叫徐校长再任课了,跑跑建教学楼的事情,倒是可以。”

忙惯了的人,冷不丁停下来,肯定不适应,有点事儿做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太累。

聊了一会儿之后,外面大门一开,徐校长喜滋滋地推着自行车进院。

他在外边也瞧见刘青山的车了,进屋之后就抓住刘青山的手:

“青山啊,谢谢你,我刚从财政局回来,你那一百万打进来啦!”

“下一步,就抓紧时间,今年争取把地基打起来,就在咱们学校前面起新楼。”

刘青山笑呵呵地给递过去一杯白开水,徐校长咕嘟嘟地灌进肚子,用手背抹抹嘴。

光看这模样,哪里像是身患绝症的人啊。

人活一口气,精气神这三宝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人一听到自己得了绝症,精神就彻底崩溃,最后都是被吓死的。

而像徐校长这种内心强大的人,才更有利于战胜病魔。

“我认识省城美术学院的吴教授,等回头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帮助咱们设计个教学楼的图纸。”

刘青山也跟着参谋,包括校园的篮球场之类的,也有要重新建设。

那篮球场还是土场地呢,篮球架子,更是木头做的。

对,不止篮板是木头的,整个架子,全是木制的。

一推直摇晃,指不定啥时候就散架了。

最后刘青山又表示:“校长,钱不够的话,您就尽管说话。”

现在这时候,建材还是比较便宜的,楼房的造价,不算地皮的话,平均下来,一平米也就在一百多块钱。

一间教室,也就六十多个平方,连一万块都不到。

现在一中各年级的平行班是八个,以后就算扩大一些,有四、五十个教室就够用了。

再加上办公室和其它科室以及实验室等功能教室,一百万的资金,绰绰有余。

午饭自然就是在徐校长家里吃的,昨天吕小龙送徐校长回来,就带回来不少蔬菜肉蛋之类的。

刘青山还真有好几年没在这里吃饭了,挺怀念的。

睡了个午觉之后,徐校长又骑上自行车出门,继续跑项目。

刘青山也准备去县里,临走的时候,给王阿姨留了一千块钱。

他知道徐校长的工资,平时都资助学生了,家里也没存款。

不是刘青山不想多给,太多的话,王阿姨肯定更不会收。

就这一千块,刘青山还说是他二姐刘银凤知道消息之后,叫他转交的呢。

吉普车直接开到县政府门口,刘青山刚要下车,却见吕小龙摁了几下车喇叭,大门就开了,看来这小子没少跑这儿,跟看门的都混熟了。

刘青山瞧瞧看门的老爷子,已经不是原来那位,估计是年龄大了,回家享福。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更别说一个看大门的了。

吉普车停在政府有些破败的办公楼前面,院子总共也没几辆车,还是车棚里的自行车比较多。

除非是下乡,平时连县长都骑自行车上下班。

叫吕小龙先自由活动,刘青山刚走到楼门口,老周就迎了出来,估计是看到他们这辆吉普车进院了。

“青山老弟,总算是把你给盼来喽。”老周热情地握住刘青山的手。

“周老哥,你可别抱太大的希望,我也不一定能成。”刘青山嘴里客气着。

老周大笑着摇摇头:“你要是不行,那咱们碧水县,就没有能行的了。”

两个人直接去了王书记的办公室,这边已经有好几位等着了。

刘青山给大伙都问好,又撒了一圈烟,这才在沙发上坐了。

闲聊几句,老周先问问徐校长的病情,然后才转入正题。

主抓工业的副县长老鲁,先介绍了一下碧水县主要几个大厂的情况。

其中啤酒厂和乳品厂以及亚麻厂和糖厂,这四个厂子还算不错,至于剩下的,都有点令人堪忧。

最严重的就是酒厂和大修厂,酒厂自从大老李辞职之后,就每况愈下,到了今年,烟囱更是不敢冒烟了。

刘青山有点搞不懂:全县得有一半人喝酒,这酒厂怎么能亏损呢?

“这两年成立了几个小酿酒作坊,人家生产出来的酒,价格比酒厂低。”老鲁道出了实情。

现在大家还都不富裕,所以价格才是关键。

像酒厂这种企业,本身闲杂人员就多,再有离退休的老工人,所以负担比较大。

个人的酿酒作坊,人少不说,原料上面,也都使用比较便宜的,所以国营的酒厂,当然竞争不过人家。谷

至于大修厂,以前主要是加工修理一些机器零件,现在随着一些乡镇企业的兴起,首先就受到冲击。

刘青山知道,这种情况才刚刚开头,在他的记忆中,到了十几年后,碧水县的这些厂子,最后一个都没剩下。

就连效益非常好的糖厂和亚麻厂也不例外,原因是种植业彻底放开之后,农民不再种植亚麻和甜菜这两种农作物,所以这种五六百人的大厂子,也只能停产。

等到工人都下岗之后,这些工厂原有的地皮,也就渐渐地转移到私人手里,在房地产大开发的浪潮中,叫有些人大赚一笔。

而有些人,当然也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人。

至于那些早就下岗的职工,每人能给个万头八千的,根本就于事无补。

绝大多数东北的小县城,或者是一些地级市,经历都差不多。

“青山啊,今天请你来,主要是给出出主意,你可是咱们碧水县走出的高才生,眼界和见识,都比我们这些大老粗强多了。”

王书记对刘青山比较熟悉,他知道自己不像郑红旗那样的年轻干部,还有向上的空间。

他基本上就是在碧水县干到退休了,所以对县里的各项事业,还是非常上心的。

这时候的干部,还没有实行轮换,大多数都是本乡本土的,对自己的家乡,是有着深厚感情的。

就像刘青山的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一直都红红火火,陆陆续续的,在一些大城市都成立了分厂。

从这一点就能瞧出来,刘青山在眼光和企业管理上,绝对有一套。

刘青山也不想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事情,就像前面说的那样,等着企业倒闭之后,再偷偷在后面捡便宜,那种事情,他还不屑为之。

他是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想在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给家乡人民做点贡献。

思索了一阵,刘青山这才说道:“酒厂的事情好解决,实在不行,我们统一食品公司,可以把酒厂承包下来。”

大伙一听,都不由得面露喜色:要是把酒厂并入统一食品,那可解决了县里的大问题。

刘青山也早就想好了,以后夹皮沟制药厂,要加大各种药酒的生产规模,需要的高度白酒,肯定少不了。

最关键的是,酒厂的那些老窖池,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要是废弃了,实在可惜。

就像碧水大曲这种酒,过了几十年之后,老碧水人,都会无比怀念。

事情往往都是如此:失去才知道可贵。

终于大修厂,刘青山也不能承包,他可没这方面的兴趣,不过他还是给提出了一个方案:

“随着咱们国家改开的不断深入,大多数企业,也都会面临着转产或者转型的问题。”

“找准方向,没准能获得新生,要是一味地因循守旧,那最后的结果,肯定就会被时代淘汰。”

现在这时候,还很少有提到转型的,所以在座的各位领导,也都听得有点发蒙。

刘青山就跟大伙简单解释一番,最后又举了个例子:

“就像现在吧,大家都用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大伙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自行车就会渐渐被摩托车取代,所以摩托车就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老鲁一听,好像明白了:“青山,你的意思是,咱们搞摩托车?”

“我就是举个例子,当然了,摩托车也可以搞,那玩意并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东西。”

刘青山忽然想起来,当年北方流行的一款经典的摩托车:AX-100。

这种摩托车造型美观,省油耐用,足足流行了十多年的时间,最后才逐渐被电动车取代。

当时有句流行的谚语:要想死得快,买辆AX100。

这款摩托车的发动机是两冲程的,所以启动之后,那突突突的声音,十分悦耳,还有排气管冒出来的蓝烟,显得爆发力十足。

许多人都是听了这个声音,立刻就被勾引起购车的冲动。

那时候要是骑着一辆AX100上街,比现在开车奔驰宝马都牛气。

而且价格也不菲,一辆车七八千块,估计要攒上三四年钱,才能买回来一辆。

刘青山记得,这种摩托车的生产线,是从岛国那边引进的,要是顺利投产的话,能一直卖到两千年。

在收拢资金之后,在逐渐开始研发电瓶车,这样一路发展下去,未来都会十分顺畅。

听刘青山给出了一个解决思路,大伙立刻就变得兴奋起来。

这人一兴奋啊,都喜欢抽烟,在座的又都是老烟枪,所以很快屋里就烟雾弥漫。

讨论了一会,大家都觉得,只要引进生产线,厂商再辅导一下,在技术方面肯定没问题。

不要小瞧一个县城的工业实力,在这个时代,整个东北,都有着完善的工业体系。

唯一的问题就是,老周汇报说:县里财政紧张,拿不出那么多购置生产线和设备的资金。

于是大伙立刻又开始郁闷,郁闷了也想抽烟,整个屋子里都蓝了。

刘青山实在忍不住,把窗户给推开,实在受不了这群大烟枪。

“青山啊,要不你们夹皮沟投资吧?”

老周多少还是知道夹皮沟的一些家底儿的,所以冒出来这个想法。

生产摩托车,应该是稳赚不赔的,等到秋收之后,夹皮沟的水稻什么的都出售之后,又能回笼大笔的资金,投到这个项目,倒是没问题。

刘青山唯一担心的,就是大修厂这种地方是国营的,工人们都吃惯了大锅饭,要是看到企业扭亏为盈,就开始往里边塞人,好好的一个工厂,都能吃黄喽。

既然夹皮沟要投资的话,那么肯定要掌控财权和人权。

这个问题,他准备回去跟支书爷爷交代一下,然后叫支书爷爷跟县里谈。

至于生产线的事情,可以叫岛国那边的吴桐先帮忙联系。

这样的好处就是,连资金都可以由吴桐的公司先行垫付,还省得淘弄外汇了。

大伙足足在书记室讨论了一下午,基本把事情确定下来。

到了下班的时间,老周就张罗着去招待所吃饭,刘青山则婉言谢绝。

他要去方便面厂那边,跟大姐交代一下,承包酒厂的事情,这里面也涉及到许多细节性的问题,诸如职工的安置等等。

老周一见,也就不再勉强,跟着刘青山一起出了办公楼,嘴里还跟刘青山聊着:

“按下葫芦浮起瓢,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厂子,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到时候,还免不了麻烦青山和你们夹皮沟呢。”

刘青山也笑了:“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没准县里的这些厂子,到时候都成俺们夹皮沟的了。”

感谢三万里读老读者提出的问题,730章已经修改了,我会不定期看并回复的。

另外可能是因为倒V过的原因,前面一些章节才需要重订的。

大家有啥意见和想法,可以加读者群,群号简介里有,我会经常去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