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

你好,1983 第六百五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刘青山瞧着侯三怀里抱着的东西,也有点发愣。

那东西呈暗金色,表面凸凹不平,形状扁平。

块头倒是不小,约莫比蓝球还大一圈呢,而且看样子挺沉的,虽然侯三干干巴巴的没多大劲,可怎么也是成年人。

刘青山连忙向前迈了几步,伸手去接。

侯三一边把那东西放到刘青山手上,一边还念叨着:“老大,沉着呢。”

那东西入手确实感觉沉甸甸的,只怕有十多公斤的样子。

这还是因为形状比较扁的缘故,要是球形的,只怕更重。

侯三拍拍两手:“这是黑熊帮的梅德维奇给一起运过来的金疙瘩,里面的杂质太多。”

“要不是咱们这边没有首饰匠,我就找人熔成几个金元宝了,那瞧着多顺眼,现在这玩意,瞧着就跟丑八怪似的。”

没错,眼前这个东西,确实挺丑的,表面疙疙瘩瘩的不说,有些地方,还露着窟窿。

刘青山则仔细研究一下怀里的金疙瘩,然后说道:“侯哥,多亏你没熔炼成金元宝,要不然损失就大了。”

“老大,这个怎么说?”侯三有点不明白。

刘青山把那个金疙瘩放到地上:“这个应该叫狗头金,是天然金块,里面带着杂质,再正常不过。”

“这狗头金数量非常稀少,所以不能按照黄金的价值来算,人们都把它当成财富和好运的象征,价值比黄金可大多喽。”

侯三一拍大腿:“小时候听大人讲瞎话,倒是听过,谁谁谁捡到狗头金,发了大财,不会就是这东西吧?”

“没错。”刘青山点点头:“这种天然金块,一般都是在金矿附近才能出产,成因很复杂。”

“还有人说,这是富含金质的陨石,掉落到地球上,在大气层中燃烧的时候,把其它物质燃尽,只剩下黄金,这才形成的。”

刘青山又轻轻抚摸着地上的金疙瘩:“不管怎么说,总之是很珍贵的,算得上一件宝贝。”

侯三则眨巴眨巴小眼睛:“我听梅德维奇说,他手下的人,就是用一箱水果罐头,就换了这东西,不知道还有没有?”

这家伙又是猛地一拍大腿:“对了,老大,听梅德维奇说,那边的金矿倒是不少,跟你说的,狗头金通常都在金矿附近,倒是符合。”

金矿吗,刘青山当然知道,几十年后,贝加尔湖那边,就有二百多个金矿,黄金的产量十分巨大。

毛子那边,国土面积辽阔,所以相应的,资源也就十分丰富。

其实真要是说起来,贝加尔湖地区,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里,还属于华夏的呢。

著名的苏武牧羊,就是在北海,而北海指得就是贝加尔湖。

只不过历史上的某些统治者认为,那样的蛮荒之地,也没什么大用处。

这种愚蠢的观念,当时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没看到老毛子就把阿拉斯加卖给米国了吗?

至于价格嘛,说出来能吓死人:七百多万美金呢,便宜得叫人不敢相信。

就这,老米还赖赖唧唧的,没全额付款。

丁山也补充道:“听黑熊帮的人说,那边的黄金确实很便宜,那边除了有毛子之外,还有一少半的叫什么人,名字我也记不住,听说是蒙古族的一支。”

“是布里亚特人吧。”刘青山掌握的资讯,当然不是这会儿的人能比的。

丁山点点头:“对,就是布里亚特人,听说他们还是过着那种比较传统的放牧生活呢,有时候在河边放牧,就能在河里淘到金子。”

“对他们来说,这金子除了打点首饰,也不顶吃不顶喝的,根本没啥大用。”

丁山一边说着,一边还不时咂咂嘴,看样子着实羡慕。

要是换成这边,那还放啥牛羊啊,还不天天淘金子去。

刘青山也有点听明白了:难怪用一箱水果罐头,就能换这么一大块狗头金呢。

布里亚特的那些游牧部落,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城市,黄金对他们来说,用处真的不大。

侯三也直吧嗒嘴:“可惜,那些布里亚特人,要是也来这进行边境贸易,咱们拿物资换黄金,那才叫过瘾呢。”

刘青山也听得心里一动,布里亚特人不过来,他们可以过去啊。

他们过不去,可是黑熊帮的人,既然能把玉石运回来,运黄金的话,应该也没问题。

主要是布里亚特那边,山高皇帝远的,政府都鞭长莫及。

要是多弄点大型的采矿设备过去,大规模开采黄金,没准还真有搞头。

不行,这事必须和黑熊帮商量商量,万一要是成了,那就又多了一条财路。

至于通关的事情,这冬天一到,江面上不都是通道吗?

再说了,人家连战机坦克都能给你整过来,更何况是黄金呢?

刘青山记得,后来的布里亚特共和国里的布里亚特人,还一直嚷嚷着要闹独立呢,毕竟他们是蒙古族的一支,跟毛子没毛的关系。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就撺掇着布里亚特人,直接独立出来呢?

从仓库回到宾馆之后,刘青山又琢磨了好一阵子,事在人为,他决定试试。

至于这批俄料的玉石,刘青山准备回去的时候,用大卡车直接拉回夹皮沟,先囤积起来。

这会儿连和田玉和翡翠都不那么值钱呢,更别说档次更低的俄料了。

想到这里,刘青山又萌生出一个想法:要不要趁着现在玉料比较便宜,囤积上一批和田玉料子和翡翠的毛料呢?

第二天早上,刘青山天不亮就醒了。

这边因为纬度高,冬天的时候,亮天特别晚,黑天又特别早。

等他叫醒一个屋的李铁牛,一起出去晨练的时候,外面还满天星星呢。

现在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而早晨这段,又是一天中最冷的时间段,估摸着气温都快零下四十度了。

哥俩在空旷的大街上跑了几里地,天这才蒙蒙亮,身上也暖和不少。

咵咵咵,身后传来整齐的跑步声,刘青山回身一瞧,立刻传来整齐的问候声:“刘总早!”

原来都是公司的那些退伍兵,在李铁和胡伟以及老班长他们的带领下,也晨练呢。

虽然离开军营,但是他们在部队的作风却没扔。

刘青山二人也就跟着一起跑,一边跑,刘青山还一边跟身旁的胡伟聊天:“你这肚子见涨啊,可得好好锻炼锻炼。”

胡伟确实胖了不少,这两年,他主要在外地开疆扩土,忙着筹建方便面分厂,自然免不了和当地政府官员吃吃喝喝之类的。

他可不像刘青山这么轻松,而是跑得呼哧带喘的,就跟拉风箱似的。

嘴上戴着的围脖前面,也结了一层白霜:“小,小师兄,我我这睡得好好的,铁子非得把我拽起来。”

“老胡,你是应该锻炼了。”李铁牛也瓮声瓮气地说着。

胡伟也一个劲点头:“这,这平时还不觉得,跟大伙一比,就瞧出来差距了。”

虽然他跑得辛苦,但是意志力还是很坚定的,依旧咬牙坚持。

部队出来的人,韧性比一般人强很多。

刘青山拍拍胡伟的肩膀,也没再说什么。

等吃完早饭,已经九点多了,一行人便张罗去江上冬捕。

老四老五都穿戴得跟棉花包似的,乐颠颠地跑在前面,小老四不小心滑倒,自己半天都没爬起来,就是因为穿得太厚。

江面上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一马平川,而是分布着一个个的冰棱,这是因为江水不是一下子就封冻的。

此刻,姜水长带领捕鱼队,已经在江面等候。

除了一辆马爬犁以外,还开来两辆吉普车,因为他们捕鱼的地点,距离这边也有六七里呢。

不过大伙也没忙着上车,先在冰上溜达了一段距离,这才乘坐交通工具。

人来得有点多,车里也挤不下,剩下几个,就跟在车后,拽着吉普车,鞋底子在冰面出溜。

反正车速也不快,就当是打出溜滑了。

走出去几里地之后,江面上渐渐就有打渔人的身影,有拉爬犁的,也有赶着马车的。

这边的马匹,蹄子底下都要挂掌,马蹄铁上面钉上马掌钉,在冰面上一点都不打滑。

等到了姜水长他们捕鱼的地盘,只见江面上插着不少树枝子,上面还绑着些布条子,随着北风飘扬。

这是早就凿好的冰窟窿,用冰镩子捅几下,就彻底打通。

要不然,天天镩冰窟窿的话,能把人累死。

上边做个标记,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不小心掉进去。

姜水长领着汪玉峰他们就开始下网,下面的江水是流动的,所以主要就是下挂网就行。

这边的冰层太厚,所以在水底穿网非常费劲。

这天寒地冻的,在冰面上干活,确实挺辛苦。

或许是马上要告别捕鱼队的生活,汪玉峰这些人,今天也格外卖力气。

他们一边熟练地下网,嘴里还不时吼两嗓子。

听他们唱的歌,刘青山就忍不住想笑,唱什么不好,非得唱《冬天里的一把火》。

唱就唱吧,反正现在喊破喉咙也没事了。

倒是姜水长唱起了老家的渔歌,曲调悠扬,挺好听的: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

就是这冰天雪地的,有点不大应景。

不过鱼满仓倒是不假,等到起网的时候,挂上来的鱼,大大小小,装了好几麻袋,比往常还要大丰收。

“老大,今天咱们就在冰面上烤鱼!”姜水长早就收拾好了几条大鱼,都劈成两片儿,穿在铁钎子上。

而汪玉峰等人,则点燃了木炭和带来的木头柈子,开始烤鱼。

看来他们也是早有准备,叫大伙尝点新鲜的。

冰面上燃起火堆,大伙都围在旁边取暖。

还真别说,有点*****的感觉。

因为热量都是往上升的,所以下边的冰面,也啥事没有,并没有被烤化。

姜水长看来还真是烤鱼的行家,等鱼肉的两面都烤得微微有些发黄之后,就开始往表面抹油。

没错,就是抹,他带来的都是凝固的猪大油,借着鱼肉上的热度,轻轻一蹭,就沾了一层。

然后他又把带来的盐面儿,轻轻洒在上面,继续烤。

这下,一股香气就在冰面上弥散开去,勾引得大伙直吸溜鼻子。

姜水长抹了三遍油,撒了两回盐,鱼肉就烤好了,表面金黄,瞧着就有食欲。

“来,尝尝!”姜水长先给老四老五递过去半条烤鱼,两个小家伙就撕着鱼肉吃。

“哇,真香!”小老四赞了一句,大眼睛亮晶晶的。

或许是在这种冰天雪地里,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烤鱼,感觉格外不同吧。

而汪玉峰他们,则从大衣口袋里掏出来几瓶老白干,咬开瓶盖,递给众人。

也没有杯子,两三个人一瓶,就对嘴吹,谁也别嫌弃谁。

吃着烤鱼,喝着小酒,大伙心里的感觉都差不多:美呀!

“其实,咱们捕鱼的生活,也挺不错的,以后保不齐还会怀念这段日子呢。”

汪玉峰也喝了一口酒,用手背抹抹嘴角,眼睛望着远处的江面,目光竟然有些留恋。

刘青山则笑笑:“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等他们满载而归的时候,大岛那边的集市,也正好散场,好几百人,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大包小裹的往回走,这场面还真挺壮观的。

“哥,明天咱们也去赶集!”小老四想想以前来的时候,在大岛的交易大棚里面,还换了不少套娃呢。

山杏也点着小脑瓜:“要是能到对面的布市去看看,那就更好了。”

刘青山立刻摆摆手:这个还是算了吧,他现在都不想去布市,那边还是太乱了一些,不大安全。

等回到驻地,侯三告诉刘青山:已经通知了黑熊帮的人,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梅德维奇肯定就会过来。

然后侯三就张罗着去酒店吃饭,大伙刚刚吃了不少烤鱼,也都不饿呢,就嚷嚷着要去侯三的新房去看看。

于是侯三就领着大伙往仓库驻地那边走,他的新房,就在仓库前面不远,那里有两排新盖的平房,是龙腾公司员工的住宿区,去年秋天刚刚建完。

这种连脊房,一大溜就是将近二十间,各家当院都是相通的,方便走动,最关键的是比较安全。

一般都是有家有口的,就住一间屋子,没成家的光棍,就几个人一屋,龙腾公司这边有一百多名职工,全都集中住在这里。

侯三的新房早就收拾利索,包括家具和屋子里面的摆设,都非常齐全,甚至还有一台大彩电。

大伙看了也都挺满意,就等着把新媳妇娶进门了。

刘青山忽然想起来一个茬:“对了,侯哥,你和安娜登记了没有呢,你们这种情况给办户口不?”

侯三愣了一下:“还真把这茬给忘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