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四百二十一章 老虎凳

你好,1983 第四百二十一章 老虎凳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傍晚时候,老帽儿和鲁大叔的三轮,沐浴着晚霞归来。

今天收获不错,收了一对儿清乾隆的官窑梅瓶儿,所以老帽儿特意买了点猪头肉和花生米回来下酒。

回到家里,发现来了客人,他们跟洪云生也不陌生,接触过好几回了。

老帽儿也是个自来熟的:“呦,是小洪来了,一会儿正好喝点。”

“打扰师叔啦。”

洪云生也笑呵呵地打着招呼,然后在老帽儿他们归置东西的时候,就看到那对儿梅瓶,立刻眼睛都直了:

“这次来首都,朋友整好托我给找一副梅瓶呢,不如就转让给我好啦,师叔,这两只瓶子,多少钱收上来的?”

老帽儿竖起一根食指,洪云生点点头:“一万块是吧,那我出两万块,也不能叫师叔你们白白辛苦的啦。”

老帽儿和鲁大师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颇为意动:其实这对儿梅瓶,是他们一千块钱收上来的。

这转手就能赚小两万块,谁不心动?

可是他们也做不得主,便一齐望向刘青山。

刘青山果然是属貔貅的:“洪大哥,要是你用的话,那就原价让给你,要是别人就算啦。”

老帽儿摸摸脑壳:两万块就这么飞了?

洪云生也只能作罢,对刘青山这种只进不出的毛病,他多少也是知道的。

很快,几个人就坐在桌前吃饭,简简单单四个小菜儿,一壶老酒,边喝边聊,要的就是这种家庭氛围。

“小洪,听说你媳妇儿挺能干,在那边都赚美元啦。”老帽儿吱的抿了一口小酒盅,打开话匣子。

一提到这个,洪云生就练练摇头:“三凤,我正要跟你说呢,股票这种东西,最好还是不要碰的啦,还是做实业最稳妥。”

“港岛那边,十几年前发生的大股灾,现在想想,我都还头皮发麻。”

刘青山知道,洪云生说的是七三年港岛的大股灾,历时一年多,跌幅超过百分之九十。

不知道多少人因为倾家荡产而跳楼,据说,青山精神病院里面,因为股票而发疯的精神病人,都装不下了。

所以从那之后,洪云生就从来也不敢再碰触股市。

可是令他懊恼的是,偏偏钱玉珍上次给他打电话,还兴奋得说着股市如何如何好赚钱,叫他把家里的流动资金也转过去一部分呢。

事实上,如果刘青山不是知道股市的大致走势,他肯定也不会碰这个的。

股市有风险,绝对不只是一句空话,那是无数前辈股民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

“洪大哥,所以这次请你来,就是商量做实业嘛。”

刘青山连忙转移话题,端起自己装着北冰洋汽水的杯子,朝洪云生示意一下。

说到实业,洪云生还是比较欣赏刘青山眼光的,人家能够从无到有,白手起家,证明眼光和本事,一样不差。

于是也捏着小酒盅喝了一口:“三凤,你说说是什么生意啦?”

“算是小孩儿玩意吧。”刘青山夹了一块猪拱嘴,扔进嘴里。

“三凤,你具体说说啦!”

洪云生顿时眼睛一亮,兴趣大增,他的生意经里面就有一句话:小孩和女人的钱,才是最好赚的。

刘青山就给他解释:“就是和口香糖类似,不过主要是用来吹泡泡玩的,所以可以叫泡泡糖。”

口香糖,洪云生当然知道,比如来首都的飞机上,就给每名乘客发三片口香糖。

他还亲眼看到一名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嚼了几下口香糖之后,便咽到肚子里。

只是这东西还能吹泡泡,怎么吹?

正琢磨着呢,就见老帽儿也不知道怎么就吃呛了,阿嚏一声,打了个大喷嚏。

还好他反应比较快,及时扭过脸,这才没溅到饭桌上。

不过,鼻子下面,冒出个大大的鼻涕泡。

刘青山一瞧就乐了:“就像俺师叔这么吹!”

众人大笑,刘青山就接着讲讲泡泡糖的简单情况。

洪云生则是越听越激动,凭借着商人敏锐的嗅觉,他觉得这个生意肯定很有前途,于是也顾不得喝酒吃饭,拉着刘青山就聊起来。

刘青山给他解释说:“洪大哥,我的意思是,你在鹏城看看,能不能收购一家糖果厂,或者是自己建厂也可以,那边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

“然后这次出国考察,把生产工艺什么的,都落实到位,这个应该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只要能保障食品安全就可以。”

“还有原材料方面,最好是在国内解决,你可以多找几家橡胶厂,看看能不能把那种需要的食用橡胶弄出来。”

洪云生又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凤,你的意思是说,国外已经有了这样的产品,那专利方面……”

刘青山笑着眨眨眼:“专利问题,好像暂时不用考虑吧?”

反正他们的泡泡糖生产出来,顶多也就是出口到毛子那边,用来交换货物。

这会儿的国内,还没专利法呢,你跟我们谈专利?

“好,那我准备准备,争取尽早出发。”洪云生显得踌躇满志。

至于出资和利益分配方面,双方也进行了简单的约定,和洪云生做生意,就是这点好,亲是亲,财是财,拎得很清。

最后双方各出一半的资金,但是刘青山占股百分之七十,毕竟这个创意是他出的。

洪云生看得很开:人家可以找他洪云生进行合作,当然也可以找其他人进行合作。

安排完洪云生的事,刘青山这趟首都之行,基本上也就圆满结束。

就在他准备踏上归程的时候,却接到小五的电话,约他明晚去家里吃饭。

这下也有点出乎刘青山的预料,他可不是那些愣头愣脑的小年轻,当然知道这种邀请代表着什么。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是等到在黑河那边有了收获之后,再找机会去各家拜会,想不到这个时间一下子就提前了。

好像这样也不错,毕竟有一份人情在里面,比那种纯粹的利益之交,更有人情味儿,刘青山更乐得接受。

第二天下午,刘青山就骑着二姐留下的那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些山货,驮货架上还驮了一面袋子松**稻,前往柳荫街小五的家里。

他并没有选择购买世面上的那些营养品,至于送其它贵重的礼物,好像也不合适,索性就带些土特产好了。

这就是纯粹的看望长辈儿的意思。

等到了地方,小五正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呢,看到刘青山,立刻喜滋滋地迎上来:

“你说你来就来呗,还拿啥东西呢。”

刘青山还以为他是客气呢,刚要搭话,就听小五嘴里继续说:

“要拿的话,就用大卡车多拉点你们那里出产的稻米,就这一面袋子,够谁吃的?”

刘青山也被这货给逗笑了,不过他也更喜欢这种交往方式:更像是朋友,而不只是利益伙伴。

进了院里,以为扎着围裙的阿姨就乐呵呵地迎上来:“小刘来了,你们那的大米是真好,老爷子昨天回来,就张罗着晚上熬米粥喝。”

刘青山也笑着问了一声阿姨好,支好自行车,就在小五的引领下,来到北面的正屋。

“爷爷,青山来啦。”

小五嘴里吆喝一声,屋子里原本响着的收音机声就戛然而止。

“武老,您好。”

刘青山向着椅子上坐着的那位老者打着招呼,同时打量着对方:

双眼眯着,应该是小五说的,他爷爷患有眼疾。

这也叫刘青山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刘士奎,前世的时候,就是因为眼疾,最后双目失明的,那种痛苦,他感同身受。

武老爷子手里轻轻摇着一把大蒲扇,上身就穿了件背心,看上去,就和绝大多数家庭中的老人差不多。

但是刘青山知道,这位当年那绝对是军中杀神,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那种。

“青山,坐。”

武老爷子脸上露出笑意,看起来就是一个和善的老头儿,就像你邻居二大爷的那种。

他的手里的扑扇轻轻一指,在他对面,也有一把椅子。

小五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忍住,没敢吭声。

刘青山规规矩矩地在椅子上坐了,屁股挨到椅子上的时候,他的身子也是一僵,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

屋子里就陷入到沉寂之中,武老爷子不说话,两个小辈当然也不好说话,就这样一直沉默了十几分钟。

老爷子轻轻摇着蒲扇,时光就在这一摇一摆中,慢慢流淌。

小五倒是有点坐立不安,脑门上渐渐开始冒汗,他一会儿瞧瞧刘青山,一会儿又瞧瞧爷爷,好几次都欲言又止。

刘青山倒是稳稳坐着,腰杆挺得笔直,他目不斜视,整个人好像变成一个木头人。

吧嗒。

寂静的屋子里传来一声轻响。

是小五头上的汗珠,掉落到地板上。

吧嗒吧嗒,又是几声轻响。

这次,却是刘青山的汗珠,顺着下巴淌下来,也滴落到地板上。

汗珠连成一线,就像屋檐下的雨滴,一串串的不停滴落。

又过了十几分钟,武老爽朗的笑声响起:

“青山,起来吧,你真不错,能在老虎凳上坚持半个小时,你还是第一个,哈哈哈。”

刘青山这才站起身,后背上的衣服,都已经贴到身上,他心里也有点纳闷:

怎么连老虎凳都用上了,一会吃饭的时候,是不是还得灌辣椒水儿?

“青山,想当兵吗?”

武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小五也神色激动,用胳膊肘拐了刘青山一下,嘴里轻声道:

“上次有位叔叔,在老虎凳上坚持了二十分钟,现在已经是光板一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