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十七章 摸河蚌

你好,1983 第三十七章 摸河蚌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张杆子,还是赶着毛驴车,乐呵呵地回家了。

除了受到老劳模的激励之外,还跟刘青山对他的承诺有关系:只要他肯踏实干,三年之内,肯定能讨上老婆。

一想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张杆子那一身懒肉,都充满了动力。

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他天天就赶着驴车,往返于县城和夹皮沟之间,一天一趟,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那时的县城,都是平房,使用的都是旱厕,基本上每个方形的居民区,都会有一到两个厕所。

居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个穿着胶皮衣裤的中年男子,胡子拉碴的,抡着大粪勺子,从粪坑里舀出来一勺勺的粪汤子,倒进毛驴车里。

装满之后,就盖好盖子,赶车离开,这味道肯定是挡不住的,大伙都躲得远远的。

每当这时候,张杆子就会吆喝一句:“躲啥呀,等你们吃了粪汤子浇的蔬菜,一个个吃得比谁都香!”

气得有人想揍他,可是一瞧身上沾着的斑斑点点的污秽,算了,还是忍了吧。

粪水弄回来,还要掺上黑土,进行发酵才成,所谓发粪涂墙嘛。

这活当然不能在村里弄,否则的话,整个夹皮沟,肯定都得弄得臭气熏天。

于是就在村外的东南面,修了个粪场子,这里很少刮东南风,所以味道也传不到村里去。

别看张杆子在外面遭人嫌弃,但是在夹皮沟,地位却噌噌见涨,种地的都明白肥料的重要性,所以都对张杆子高看一眼。

大伙儿见面都打招呼:“呦,大将军回来啦!”

大将军,嗯,就是勺子大将军的简称,也是张杆子的新外号。

原本恨不得一年都不洗一次澡的张杆子,眼下也勤快了,每天回家都得冲冲,不然的话,那味道,熏得他自个都受不了。

大伙都说:粪汤子能治懒病。

瞧着这可喜的变化,刘青山还特意弄了个简易的淋浴设备,给张杆子装到他家仓房旁边。

就是用塑料布弄了个大口袋,表面刷上黑漆,方便吸收太阳的热量。

把大口袋往仓房盖子上一扔,引出来一个莲蓬头,张杆子天天回来,都洗热水澡,把他都快美出鼻涕泡了。

引得村里不少妇女都羡慕,因为她们毕竟不像那些半大小子和大老爷们,在河边脱个精光,噗通一下,跳进水里就洗澡。

但是叫她们去张杆子这个光棍儿家去洗澡,那万万不行,于是,刘青山家里的那个,就整天都供不应求的。

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自个家也要弄一个。

就是莲蓬头不好弄,要不然的话,估计村里很快就能普及了。

这几天,刘青山也天天跟大伙一起干活,而且还是农村最累人的活儿:和大泥,脱大坯。

他们这边往地下挖一米多深之后,黑土层就会消失,变成黄色的黏土,正好用来和泥。

黄土里面,还要加一些碎柴火,最好的是用麦鱼子,也就是小麦脱下来的外壳,带着麦芒,形状像小鱼儿。

这月份还没收小麦呢,就算是收了,也没那么多麦鱼子。

大伙就从甸子上打了一捆捆的干草,用铡刀切成寸断,掺和到黄土里,增加拉力。

这样弄出来的土坯,比较结实,也扛得住风吹雨打。

和泥的时候,不少人都穿着齐膝高的大靴子,在泥水里使劲踹,这样才能匀乎。

然后就用大铁锹,铲起一锹锹的泥水,来回翻个,最后攒成一个大泥堆备用。

这会儿还不能马上使用,最少也得放置一宿,泥水调和,黏黏糊糊的,才可以用来脱坯。

脱坯也有专用的工具,一个只有四个边框钉在一起的坯模子。

把坯模子放置在平地上,端着泥倒在里边,表面再用泥板子抹两下,然后轻轻向上抽出坯模子,一块长条形的土坯就制好了,阴干之后,就可以使用。

所以,脱坯也可以叫做拓坯。

这活儿,绝对是又累又脏。不过大伙干得倒是挺起劲,因为大棚给他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希望。

干到晌午,刘青山带着一身泥点子回家,刚要冲个澡,发现围成的简易棚子里,发出哗哗的水声。

他连忙趴着窗户,问屋里正放桌子的山杏,原来是大姐在里面洗澡呢。

于是刘青山就简单涮涮手脸,准备吃完饭,去天然大澡堂子泡泡。

如今正是八月份,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河水被晒得热乎乎的,洗澡最舒服了。

午饭是炖的豆角,虽然没有肉,但是放了荤油,豆角表面油汪汪的起了小油泡,很有食欲。

至于主食,也很不错,是炖豆角的时候,在上面蒸的大烀饼,这玩意俗称“豆角盖被”。

尤其是贴在锅边的那一圈,都烙出了金灿灿的锅巴,还沾着菜汤,最香啦。

刘青山给四凤和山杏各自掰了一块带锅巴的,然后朝着地桌上伏案的高文学喊了一声:“大姐夫,吃饭啦!”

高文学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钢笔,吃饭的时候,嘴里还唠唠叨叨的,跟刘青山商量着剧情。

刘青山具体写作不行,但是思路广啊,还真提了不少建议。

两个人正说着呢,就听到一个怯怯的声音响起:“大姐夫,三哥,俺以后也要上学,考大学。”

是山杏,小家伙一直也听着呢,因为她知道,这本书就是大姐夫写给她的。

刘青山摸摸她的小脑瓜,又给她掰了一块沾着菜汤的烀饼:“对,咱家山杏最有志气,肯定能考上大学。”

“那我要和山杏一起上大学。”小老四也不甘寂寞,举起小手。

“那你们要好好学习,过几天,就该上一年级了。”

刘青山宠溺地望着两个小丫头,心里盘算着:过几天还得去一趟公社或者县里,买两套文具才行。

两个小丫头吃饱了,就拉着小手去园子里,薅了些水稗草之类的,装进小篮子里,去给梅花鹿喂食。

这头梅花鹿每天都是她们照顾着,伤势也恢复得不错,对两个小丫头,也越来越亲。

但是对刘青山还是不大友好,见面就用鹿角打招呼,刘青山都得绕着它走。

找出一身换洗的衣服,用篮子挎着,刘青山就去河边洗澡。

从屯子西头走到屯子东头,队伍就扩大到十几个人,全都是半大小子,还有几个大老爷们,都是干了一上午和大泥的活儿,因为下午休息,所以来洗澡的。

出村几步路,就是小桥,弯弯曲曲的小河从这里流过,这条河没有名字。

因为是松花江的一条小支流,所以大伙就顺口叫它小松江。

这年头,河水没有污染,水质十分清澈,因为跟着大人,安全有保障,所以半大小子们全都噼里噗通的跳进水里。

洗着洗着,不知道谁挑的头儿,就开始哗啦哗啦地打水仗。

或者是比赛蹲大缸,这也是个挺好玩的项目,就是全身都沉进水里,比赛谁的憋气时间长。

除此之外,还有半大小子们最喜爱的一项游戏:名字无从考证,就是在小桥的栏杆上,大概两米多高的地方,贴一块稀泥。

然后,小娃子们排成一队,开始撒尿,看谁能把那块稀泥呲下来。

此项游戏,非童子鸡不可。

“大江哥,你也来玩啊。”

大头实在,还朝水里的叔伯哥哥张大江喊呢。

惹得洗澡的大张罗哈哈大笑:“你大江哥去年娶了媳妇,天天在被窝里放水枪,可练不了这个喽。”

搞得张大江也满脸通红:“张罗叔,你咋越老越没正经呢。”

那些半大小子似懂非懂的,也跟着嘻嘻笑,河里是一片欢乐。

“大头,你们帮俺摸点蛤蜊瓢子。”

刘青山看到人多,正好吆喝帮帮忙。

蛤蜊生长在河底的泥沙中,先要用脚一点一点地踩,发觉脚底下有了硬物,就扎个猛子下去,捞起来,除了鹅卵石,就是蛤蜊了。

对于这些半大小子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就跟玩似的,捞起来一个,就往岸边的草地上一扔,不大一会,就堆成一座小山。

这还是把小的,都给扔回水里了呢。

刘青山也童心忽起,这种童年的把戏,已经多少年没玩过了,于是也跟着一起摸蛤蜊。

抓出来一个大的,刚捧出水面,就有一道水柱,射到脸上,这是蛤蜊自保的一种手段,会射水。

技术有点生疏喽,原来肯定是不会被喷到的,刘青山被喷了一脸,还惹得周围的小伙伴好一阵嘲笑。

他当然不在意,反而觉得有趣。

回去的时候,来来回回运了好几趟,这才把蛤蜊都运回家,几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开始抠蛤蜊肉。

村里人一般都不吃这玩意,嫌费油,要是不放油吧,腥味又太重了。

蛤蜊瓢子都闭合,用手根本就掰不开,还容易划到手,必须放太阳底下晒一下,等到微微开口儿了,把刀片伸进去,削断闭壳肌,然后就被分成两半。

专门把斧足那一块肉割下来,到时候用锤子或者木头棍子敲打一番,敲打得松弛了,切成薄片,下水轻轻焯一下,就可以炒着吃了。

最好放点红的干辣椒,吃起来特过瘾。

另外,这个月份正是河蚌的繁殖季节,要是母的,掰开之后有黄儿,这个吃起来比较香,并不比蟹黄差多少。

三个人熟练地在那剥着蚌肉,旁边还蹲着刘彩凤和山杏儿,她们也帮忙收拾蚌肉,剪掉那些不能食用的部位。

“哇,好漂亮的小球球!”

猛然间,小彩凤一声欢呼。

刘青山循声望去,不由得精神一振。

只见小老四的指尖上,捏着一颗差不多有鹌鹑蛋那么大的圆珠子,在阳光照耀下,散发出黄色光晕。

————————————

每天足量更新,希望喜欢的朋友多多支持一下起点正版,收藏推荐支持下,新书的发育,全靠大家浇灌了,追读很重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