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后门

你好,1983 第三百六十六章 走后门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一家人进了大门,都惊奇地四下打量着。

走了几步,奶奶伸手向前面一指:“原本这里有个大影壁墙的,我记得,上边还写着积善人家这四个字呢。”

旁边的秋菊奶奶也直点头:“那些年破四旧的时候给拆了,怪可惜了的。”

一般的四合院,进了大门之后,都有影壁,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

看到奶奶有些黯然神伤,刘青山就轻声安慰:“奶,这院子肯定要重修的,到时候您把样子画下来,咱们再建一个新影壁。”

这么好的院子,刘青山也决定好好拾掇拾掇,尽量保持原貌。

“好,多亏我有个好孙子。”

奶奶拍拍刘青山的胳膊,神情又高兴起来。

老四老五,早就不知道沿着回廊,跑哪个小院子去了,索性也不管她俩,剩下的人簇拥着奶奶,慢慢前行。

院子收拾得还算整齐,显然在办事处撤离之后,人家又给收拾了一番。

即便如此,因为年深日久,而且疏于修缮,所以许多地方,还是显出一股破败。

雕花的窗户,花纹已然残破;飞檐斗拱也残缺不全;还有一些后来搭建的建筑,也显得很不和谐。

过了垂花门,就是第二进的院子。

奶奶指着漂亮的垂花门道:“这就是常说的二门,以前大户人家的小姐,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这个。”

刘青山立刻跟着点头,然后朝刘银凤笑道:“二姐,听到没有,以后你就不许出这个门。”

“三凤,你耳朵痒痒了是吧?”

刘银凤瞪起好看的丹凤眼,刘青山连忙扶住奶奶的胳膊:“奶,你接着讲。”

看着小辈儿打闹,奶奶脸上的笑容也更浓:“小的时候,也就和老四老五她们那么大,经常和秋菊偷着溜出去卖糖人儿,哈哈。”

秋菊奶奶也在一旁含笑点头,似乎又回到几十年前。

咯咯的笑声传来,是老四老五,从一个圆形的月亮门钻出来:“哥,那边还有个小花园呢!”

于是大伙就拐过去瞧了瞧,这个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后花园”,只是没怎么打理,杂草丛生。

倒是几株老树,都颇有些年头。

在一株枣树前面,奶奶轻轻用手抚摸着树干,似乎又陷入到回忆之中。

或许,她像老四这么大的时候,也爬过这棵枣树吧?

除了枣树石榴树,还有几株海棠,春天开花的时候,一定很美。

当然,秋天结果的时候,肯定更美。

春华秋实,岁月轮回,周而复始。

像这种古老的四合院,院子里一般不栽桑树和槐树,因为桑和“丧”谐音,而槐树,那就不用说了。

“这个花园,以后好好拾掇拾掇,奶奶,用不用给您留几分地,种点蔬菜?”刘青山在旁边逗奶奶开心。

老太太果然被逗笑了:“也不错,大观园里面,不是也有种稻养鹅的稻香村吗?”

倒是母亲林芝,听得眼睛一亮,这要是叫她进了大宅子,还真不大习惯。

出了花园,继续走到第三进院子,在高大的正房前面,奶奶还拜了几拜,站在那里静静地凝望好长时间。

大家知道她是在缅怀祖先和长辈,也就没人打扰。

一般来说,像这种四进的院子,正房住的都是长辈,祖先的牌位,也在正房中间,然后东边住的是家里的老太爷和老太太,西边则住父母长辈。

然后东边的厢房住长子,耳房则住孙子辈的。

最后还是刘士奎拉着老伴儿的手:“走,去你当年住的地方瞧瞧,哈哈,我还没进过你的闺房呢。”

“你个老不正经的。”

奶奶轻轻拍了一下爷爷的后背,然后拉着刘士奎的手,一起往后面走,最后边的一进是后覃房,住的是家里的女眷。

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子前面,奶奶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从上面的一砖一瓦,到雕花的窗棂,似乎什么都不想放过。

吱呀一声,小老四推开房门,里面立刻一股霉味散发出来,呛得老四捂着小嘴直咳嗽。

这房间应该一直都空着,里面打扫得倒是很干净,只是缺少人气儿,所以显得没有生机。

“我每个月都会打扫一下,可惜,这屋子还是一天天的衰败。”秋菊奶奶也无奈地说着。

“我们都老了,屋子也老喽。”奶奶嘴里也是一声叹息。

刘青山连忙接过话茬:“修,必须修,等修好之后,老四老五你们就住这儿!”

啊?老四老五都呆了。

看着她们的模样,奶奶终于又笑了:她虽然老了,但是后辈正年少,这个家,就会拥有生机和活力。

终于看完了房子,商量一阵,最后还是刘青山拿主意:等彻底修缮之后,再搬过来住。

而这种大宅子,没个一两年的工夫,肯定修不完的。

至于秋菊奶奶,她当然舍不得再离开,等回夹皮沟的时候,就一起回去。

叫高峰开车把几位老人拉回去,剩下的都得挤公交。

估计是临近春节的缘故,街上的行人显得特别多,许多商店门口,都出现排队的情况。

至于公交车,就更不用说了,挤得跟装豆包似的。

“要过年啦,咱们也得多准备点年货啊。”刘青山带来的东西有限,而且大部分都送人了,这么多人,过年吃吃喝喝的,正经需要不少东西呢。

把这事跟老帽儿师叔一说,师叔也直摊手:“那些需要票儿的,好像都买不了。”

现在已经取消一部分票证,但是还有一些,依然需要,刘青山问问才知道,什么鸡鸭鱼肉、蔬菜水果这些吃的喝的,竟然还都要票。

而过年,可不就需要这些吃喝吗?

他们又都不是京城户口,就老帽儿师叔那点可怜的肉票副食票,这些人塞牙缝都不够。

“师叔,还有没有别的门路,比如黑市啥的?”

刘青山不死心,又问了下老帽儿师叔。

“这个倒是有,就是价格有点贵!”

老帽儿抓抓后脑勺,然后才想起来,这个师侄好像是个不差钱的,那还说啥,走着。

还没等出门呢,胡同口大妈的大嗓门就在门外响起:

“老帽儿,电话,碧水县来的,找刘青山!”

刘青山也纳闷:这谁呀,电话都撵到首都来了?

等跑到公用电话那边,接通之后,电话里传来郑红旗的声音:“青山,你在京城吗?”

“郑大哥,啥事?”

“临近春节,咱们县的蔬菜大批量上市,现在已经造成大量积压,你那边能不能给帮着联系一下销路?”

“我这就去菜市场问问,这边的蔬菜和肉类禽类都很紧张,没准能成!”

刘青山也不敢怠慢,种植户都憋着春节前卖蔬菜,能比平时价格还要高一些。

结果这种没有计划的后果就是造成蔬菜积压,不摘的话,菜都老了,摘下来卖不掉,菜就烂了。

今年是碧水县大面积种植大棚的第一年,要是遭受打击,对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撂下电话,刘青山把情况跟老帽儿师叔说了一下:“这下好了,不用为过年的蔬菜发愁,老家那边成车成车的,要往咱们这送呢。”

老帽儿在这方面也是外行,想想说:

“离咱们这最近的就是西单菜市场了,要不去那问问?”

很快,爷俩就回去骑三轮,还有刘银凤,闻讯也坚持跟着一起去。

毕竟她是有学生证的,关键时刻,比刘青山和老帽儿更有说服力。

京城这边,有四大菜市场,分别是西单,东单,朝阳,崇文门,其中,西单菜市场,因为有西单商业街,所以规模也是最大的。

等老帽儿骑着三轮,驮着姐俩来到西单菜市场,好家伙,门口全是自行车,三轮车根本就没地方停。

不仅如此,菜市场外面,都拍起了长龙。

里面出来几个,才往里放几个人,估计里面更挤。

老帽儿膀大腰圆的,领着那姐俩使劲往前挤,自然就引起了排队群众的不满:

“别加塞,排队排队!”

“就是,什么素质?”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抢购过年的物资,都抢得火大,要不是瞧着老帽儿身强力壮,没准都有动手的了。

刘青山连忙解释:“我们不是买菜的,我们是来联系卖菜的!”

群众之中立刻有人喊起来:“刚才就有个小子,这么混进去的,出来的时候拎着一大篮子,你这招现在可不好使!”

刘青山也眨眨眼睛:为了买点菜,还真是蛮拼的。

这时候,刘银凤拿出学生证,举在手中:“我们真的是来联系出售蔬菜的,我是京大的学生,请大家相信!”

周围有群众瞧瞧学生证,果然不假,这年头,大学生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

刘青山连忙趁势高呼:“俺们老家那边,种了不少蔬菜大棚,年前集中上市,结果造成积压,我们就上这来联系,要是能成的话,大家就不用为过年的蔬菜发愁啦!”

听他这么一说,竟然还有人带头开始鼓掌,然后人群还让开一条狭小的通道。

“谢谢大家!”刘青山觉得,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挺可爱的。

在门口负责维持秩序的一名工作人员,也主动在前面带路:“直接跟我走后门吧,主任今天没在家,刘副主任在呢。”

刘青山也笑笑:今天也终于能走一次后门了。

跟着那名工作人员,绕了个大弯儿,终于来到后门,然后刘青山就发现,这边也聚拢着好几十人,都提着菜篮子和各种家什。

原来真有走后门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