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有些问题已经露出苗头

你好,1983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有些问题已经露出苗头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一月中旬,当刘青山去一中参加期末考试的时候,顺便去徐校长家,捎了点鸡蛋,还有一袋子大米。

“嗨,你这孩子客气什么,听说你们夹皮沟的大米都老贵啦!”

王阿姨嘴里埋怨着刘青山,脸上却乐呵呵的,很是欣慰的样子。

刘青山则不以为然地说道:“王阿姨,这米养人,天天熬点粥喝喝,别把俺徐伯伯给累坏喽。”

自从松**稻出口南韩之后,已经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

不少人都托关系想弄几斤尝尝,太多了买不起,一块多的价格实在太贵,一斤大米都赶上一斤猪肉啦。

只可惜产量有限,绝大部分又都卖了,剩下的全是夹皮沟自个家留着吃的。

现在夹皮沟是有名的万元村,家家都不差钱儿,所以很少有对外出售的。

顶多就是像刘青山这种,给亲朋好友送点尝尝。

刘青山也美滋滋地琢磨着:这就是品牌效应啊,看来今年还得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怎么也得先弄个一千亩。

等考完期末试,成绩出来,刘青山终于重夺年级第一的宝座,不过只比郑小小多了十几分,差距委实不大。

“哼,等下学期再见高低!”

郑小小鼓着腮帮,表示不服气,然后麻利地收拾了一大堆书本和衣服,坐着刘青山的车,去他家过寒假了。

现在这丫头已经习惯了,放假就喜欢往刘青山家跑,感觉那里热闹而温馨。

郑小小的到来,最高兴的自然是老四和老五,又有人领着她们疯跑,或者给她们讲故事了。

而这段时间,刘青山却没怎么在家,县里召开一年一度的劳模表彰大会,今年,他和老支书一起参加。

一个大队,就出两名县劳模,这个可不多见,往常一个公社才三五个指标呢。

在这之后,刘青山还要去地区参加劳模大会,并且点名叫他作为代表发言。

所以县里这边,刘青山就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让给老支书。

支书爷爷还是第一次参加县里的劳模表彰大会呢,穿着一身中山装,精神抖擞,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作为万元村的村支书,当然要做典型发言,这么隆重的场合,搞得老支书也紧张,坐到发言席上之后,才发现老花镜找不着了。

瞧着稿纸上的字迹,全都跟蚂蚁蛋似的,老支书也慌了神:“咳咳,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大伙都以为他要开始了呢,都热烈鼓掌,结果老支书又冒出来一句:“谁有花镜先借俺用用。”

哈哈,会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善意的笑声。

刘青山就坐在距离老支书不远的地方,轻声提醒道:“支书爷爷,不用稿子,您就随便说吧,说的越实在,大伙越乐意听。”

这样啊,那俺就随便说说,老支书放下稿子,就讲起来夹皮沟这一年的发展历程。

起初还有点磕磕绊绊的,后来觉得跟唠家常也差不多,话匣子彻底打开,那简直是滔滔不绝,不可阻挡。

从种植松江水稻,到稻米出口韩国。

从采摘山野菜到采收山货再到种植黑木耳。

从发展养殖业到尊重科学,尊重人才……

别人发言,顶多半个小时,老支书则不知不觉讲了两个多小时。

台上台下的观众们,也都听得如痴如醉,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可操作性强,回去之后就能跟着学。

眼看时间过了中午十二点半,都过饭点儿了,老支书终于讲完。

台上台下,全体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等到掌声平息,郑红旗则进行了总结发言:“同志们,夹皮沟的事迹,很有典型意义,很鼓舞人心啊,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也早日踏上小康路。”

“事实上,去年开始,夹皮沟就开始引领我们碧水县的发展,像今年我们县大力推广的蔬菜大棚基地,以及生猪养殖基地,学习的就是夹皮沟的先进经验。”

“随着松**稻的成功,现在又给我们引领出一条崭新的出路,符合条件的公社,同样也可以发展水稻种植,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基地。”

“会后,希望同志们多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广大群众收入,把我们碧水县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好了,上午就到这,咱们暂时休会!”

与会者再次起立鼓掌,感觉不仅振奋了精神,更重要的是启迪了思想,许多人都在考虑,如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支书爷爷,您讲得真好!”

在前往招待所吃饭的途中,刘青山也替老支书感到高兴。

老支书似乎依旧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之中:“青山啊,我干了这么多年的村支书,今天终于在全县露了一回脸,就跟做梦似的。”

“支书爷爷,这不是梦,这是咱们村所有人,实打实凿干出来的!”

刘青山能理解老支书的心情,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老支书重重点了点头:“以前大伙也都玩命干,却顶多对付个温饱,青山啊,俺算看明白了,不仅要能干,还要会干,咱们夹皮沟,要没有你领路,哪能有今天这副光景啊?”

刘青山刚要谦虚两句,就听旁边有人轻咳一声:“这话没错,就连俺们守林村,也是秃子跟着月亮走,多少沾点光。”

回头一瞧,是守林村的老刘支书,今年也成了县劳模。

要说老刘支书也是个人才,紧跟夹皮沟的脚步,有样学样,种大棚,养肥猪,着力发展这两项产业,虽然没达到万元村的水准,但是千元村妥妥的。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老刘支书对夹皮沟,那是打心眼里敬佩。

都是知根知底的,当然知晓,夹皮沟的腾飞,是因为刘青山给插上的一双翅膀。

“老刘,你们今年也不错,听说龙江省那边,都到你们村子拉蔬菜了。”老支书也乐呵呵地跟着攀谈起来。

交流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大伙热烈地讨论着,而那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互通有无,寻找解决的办法。

看到这一幕,郑红旗也很是欣慰,他主导的产业基地,已经有了发展的苗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继续做大做强。

看看人群中的刘青山,依旧是最年轻的劳模代表,郑红旗暗暗下定决心:等一起去地区参加劳模大会的时候,还得跟青山兄弟好好探讨探讨,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好不容易搞出点模样,可不能走弯路。

在县里的劳模表彰大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刘青山就跟随着碧水县的团队,出发前往松江市,参加地区的劳模会。

市级劳动模范,碧水县有将近十个指标,但是县里的主要领导,也要参加大会,所以人数就超过十个。

一共三辆吉普车,再加上刘青山开了一辆开拓者二代,也就拉下了。

刘青山这辆车里,坐着王书记和郑红旗,还是比较宽绰的。

一边赶路,三个人一边闲聊。

郑红旗正好要取经呢,就率先问道:“青山,咱们县的大棚产业和生猪养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现在有些问题已经露出苗头。”

“郑大哥,你说,咱们一起参谋参谋。”

刘青山对全县的情况,当然没有坐车的这两位了解。

王书记也乐呵呵地说道:“大棚蔬菜的运输问题,是个大难题,道远的地方,搞不好鲜菜就冻了,还有些运回去之后,蔬菜腐烂,损失太大。”

如今物流业还没兴起,再加上路况比较差,所以运输问题,确实令人头疼。

这个问题,靠种植户或者大队乃至公社,都没发很好地解决,一辆大解放好几万块,一般人还真养不起。

刘青山琢磨一下说:“这个还得县里牵头主导,最好是成立一个专门的蔬菜公司,又自己的运输队,向各地发送蔬菜,规模化,集中化,产业化,肯定是发展趋势。”

“打个比方,就说现在松江市的蔬菜公司,要十吨茄子,那只要来两名业务员,蔬菜公司就负责给联系货源,直接装车运走,甚至连人都不用来,打个电话,就能把蔬菜送过去。”

郑红旗也听得连连点头:“这倒是个路子,一项产业要想发展好,配套的产业也要随着一起发展才行,不然就像一个泥腿巨人,肯定跑不远。”

刘青山觉得,郑大哥这两年是真有进步,尤其是在他的影响下,理念绝对超过当下绝大部分干部,只要做出成绩,腾飞可谓是指日可待。

“那生猪呢,咱们县去年的生猪存栏,已经超过八十万头,今年预计超两百万头,销量堪忧啊。”

王书记又把话题转移到养猪上,去年要不是县里帮着联系往外省销售,那不少养殖户家里的大肥猪,肯定卖不出去。

尤其是这两年,大包干之后,家家户户有了余粮,基本都开始养猪。

就算每家养两头猪,那汇聚到一起,数量就大的惊人,毕竟农村人口基数大啊。

而且据说上面马上就要下文件,开放生猪价格,到时候猪肉的价格要是上不去,大伙看到养猪没有钱途,那这个产业还没等兴盛,就走向消亡。

刘青山当然早有打算:“其实,对外出售生猪是最低级的销售行事,要是能在本地进行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就会增加,大家全都受益。”

“青山,这就是你说的产业链吧!”

郑红旗忽然觉得豁然开朗,立刻兴冲冲地询问。

产业链什么的,王书记不大懂,他就捞干地问:“那搞什么加工呢,做罐头,比如午餐肉啥的?”

刘青山嘴角微微翘起,嘴里轻轻吐出三个字:“火腿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