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杠上了

你好,1983 第三百三十五章 杠上了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在这个年代,**纸的影响力绝对是巨大的,这几天,碧水县人民讨论的热点,全都集中在夹皮沟上。

街头巷尾,亲戚朋友家的热炕头上,随处可见关于夹皮沟的讨论:

“万元户村啊,家家都是万元户,我要是能住在夹皮沟就好喽,是不是现在也成了万元户!”

这个是羡慕的。

“出头的椽子先烂,也未见的是啥好事。”

这个明显是嫉妒的。

“凭啥他们能成万元户,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告他,上县里告他!”

嗯,这个就是恨的。

但是不管是什么心态,没有人会质疑事件的真实性,这就是**纸的公信力。

在刘英家里,刘英正收拾东西,准备去县里参加培训。

她的爷爷乐呵呵地拿着一张报纸:“英子,你们那个夹皮沟还真厉害,竟然上报纸了,而且家家都是万元户,你可得在那好好干!”

刘英的二弟也跟着凑热闹:“姐,你也是夹皮沟的,啥时候成万元户,天天给我买糖,嘻嘻。”

在和夹皮沟相邻的守林村,老刘支书也捏着一份报纸,聚精会神的看着。

“老支书,咱们村,啥时候也能成万元户村?”

“实在不行,俺就申请搬家,搬夹皮沟得了!”

老刘支书放下报纸:“混蛋玩意,万元户是干出来的,赶紧都上大棚看看黄瓜去!”

远在大山里的海大贵,拿到报纸的时候,已经晚了好些天。

他们这个小山沟,今年的小日子过得美滋滋,靠着采收山货和大棚种植黑木耳,人均收入超过了五百了。

海大贵本来已经挺知足,开始看了报纸之后,嘴里就叨咕一句:“看来今年过年,还得去夹皮沟取取经。”

华夏是农业大国,一个万元户村,不是靠着什么工矿企业,就靠着土地和山林,就发展成为万元户村,不知道激起了多少乡村的惊异和干劲。

有人捧着报纸,仔细研读,希望能学习到夹皮沟发家致富的经验。

有人已经蠢蠢欲动,准备亲自去夹皮沟走走看看,切身体会一下。

就在一九八五年的新年伊始,夹皮沟这个小山村,成了全国上下都关注的地方。

而就在这两天,碧水县又传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夹皮沟又搞出来大手笔,竟然要承包数千亩的山林!

不仅如此,还有岛国和来自首都的一家大公司,也要合资承包山林,听说双方争得都快打起来啦。

本地人,大多还是支持夹皮沟的,纷纷在语言上表示支持。

不过也有人表示担忧:夹皮沟就算是万元村,资产顶多也就是几十万,能争过人家吗?

民间的反应且不说,从地区到碧水县,这段时间也都在为承包山林这件事而忙碌。

因为没有先例,所以承包的责任和义务,各方面的条条框框,都要先研究出来一个章程。

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很多,碧水县林业局作为主导单位,都忙得快开锅了。

搞得林业局的霍局长,最近直上火,嘴唇子上边都起了大泡。

“老霍,你看看这个方案,都修改三回了,地区还觉得不满意。”

一位副局长敲门进来,把一份文件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嘴里就开始抱怨:

“你说这外商也是,咱们碧水县,又不是豆包山那一片林子,豆包山往东,好几个公社,都有山林,随便承包,非得去夹皮沟那边凑啥热闹呢?”

这话倒是不假,在得知消息之后,又有好几个公社书记都找到林业局,主动邀请外商去他们那边考察,看看能不能承包他们公社的山林。

林业局也不希望出现二女争夫这种事,既然豆包山距离夹皮沟最近,所以他们也倾向于承包给夹皮沟。

至于外商投资,承包哪的山林还不行呢,非得凑热闹跟着抢啥呀?

于是他们就出面去找三井木商谈,结果直接被撅回来。

因为在三井木看来,这件事现在已经关系到面子,华夏有句话不是说嘛: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

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就是三井木现在的想法,他算是跟夹皮沟杠上了。

既然是合作伙伴,陈东方当然不能这么意气用事,他还是带人去那几个公社考察一下。

结果奇怪的是,他们最看重的红豆杉,在那些林地里,竟然罕有生长。

打电话询问一下专家,这才了解到,红豆杉这种植物,对生长环境,温度湿度等等,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野生条件下,不是随便哪里都能长的。

这下子,陈东方也没招了:就算是人工繁殖,显然也是夹皮沟这里最为合适。

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只能是在竞争中,击败对手。

而刘青山和他所代表的夹皮沟,也抱着同样的想法。

刘青山在县里忙完,开车回到夹皮沟,还没等回家呢,就被老支书叫到村部。

村里的大喇叭一吆喝,各家各户的掌柜的,立刻全都汇聚过来,这个就算是夹皮沟合作社的代表大会了。

“青山,县里怎么说,到底把豆包山承包给谁?”

一上来,张大帅就急火火地问,要是小鬼子承包了,他就敢拿着猎枪,去找小鬼子拼命。

刘青山喝了一口水:“大帅叔,还没定呢,到时候还得竞标。”

啥是竞标?

这个词儿弄的大伙都一脸懵逼。

刘青山就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双方都把自己的优势和条件摆出来,然后由上面决定。”

老板叔最机灵,很快就听明白了:“青山,那意思就是砸钱呗,价高者得,是这个意思不?”

刘青山点点头,其实也差不多,在双方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要看经济实力。

“小鬼子可是很有钱滴。”

张队长坐不住凳子了,噌一下站起来,扣上棉帽子,就往外走,边走边说:“那俺得回家取钱去。”

对对对,一起去。

大伙也呼啦一下就散了,搞得刘青山都一点准备都没有,他本来想说的:钱的事儿,不用大伙操心。

不过想想,好像这样也不错,集全村之力办大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样才能永远都把大伙拧成一股绳,对夹皮沟将来的发展,也有很大好处。

他见过太多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例子,从古至今,都是这个道理。

不大一会,大伙又都纷纷回来,这次基本都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出钱这种事,家里的掌柜的,当然也要露面。

虽然会议室够大,塞进去**十人,也挤得跟蒸豆包似的。

啪,张队长第一个带头,把三张存折拍在刘青山面前:

“青山,一共是一万五千块,反正大头也不急着结婚,俺这点家底儿,就先全都拿出来!”

从前年到去年的几次分红,前两次并不多,也就去年的多一些,超过万元。

但是划拉到一起的话,一万五也就顶天了,估计家里就剩下几百块的过河钱儿。

老板叔见状,连忙拿出账本,开始进行登记,一边写还一边念叨:

“俺家好像能划拉出来一万四,年前老三招娣要结婚,多少得陪送点。”

说完抬头在人群里踅摸一阵,看到自家老板婶子,就问道:“把存折都拿来没?”

老板婶子嘎巴两下嘴,这才回道:“拿来一万二,俺琢磨着……”

“你个败家娘们,赶紧回家取去,这时候还藏着掖着的,山林要是被人家承包,咱们夹皮沟的财路都叫人家给断了,没了来钱道儿,你守着这俩破钱,能过一辈子啊!”

等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老板婶子瞪了丈夫一眼,然后转身挤出人群。

虽然被老板子当众呵斥,有点挂不住面子,但是正事该办还得办。

也有几家人,跟着老板婶子一起回去,这些应该是留了些后手儿的。

刚才被老板叔一通吆喝,大伙也都想明白了,确实是这个理儿。

说得好!

刘青山在心里也默默地为老板叔点赞,虽然不差大伙这点钱,可是这种参与感,这份心情,还有这股劲头儿,却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这时候,张杆子挤出人群,先朝老板子嘻嘻一笑:“要不要俺一会把俺家的搓衣板借给你,上两天新买的。”

那时候的搓衣板,还都是铁的呢,估计跪上去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别扯没用的,赶紧交钱!”

老板叔也不客气,一把抢过张杆子手里的存折,统计一下,也不由一惊:

“一万一千零八百块,杆子,你家还剩多少钱?”

合作社分红,账目公开透明,所以各家的收入,车老板子都心中有数。

因为张杆子每次分红都是最低的,所以这些钱,基本上就是全部家底儿了。

张杆子抓抓后脑勺,转身问了一句:“翠花,家里还剩多少钱?”

看来他家真正掌柜的,还是王翠花。

人群中传出王翠花的声音:“还剩下六七十块呢,过年够用了,新衣服啥的都不用买,吃喝啥的,合作社也都发得差不多,没啥可买的。”

说完,她呵呵憨笑两声,又补充了一句:“合作社发钱,咱们乐呵呵地领回去;合作社用钱,咱们照样乐呵呵掏出来!”

这下连刘青山都有些动容:杆子叔,翠花婶,你们都是好样的,这跟砸锅卖铁都差不多了!

村里不少老年人,也都纷纷点头,同时对王翠花这位改嫁过来的外人,心中也都高看几分。

等到统计完筹款的数目之后,三十多户人,竟然凑了将近四十五万元,这基本上,把分红钱都掏出来了。

民心可用啊!刘青山心中也十分感动。

正感叹着呢,就看到小老四和山杏拉着小手挤过来。

山杏把一个存折递过来:“哥,这是我的。”

小老四也从兜里掏出来一把票子,里面还有毛票和钢镚,小丫头也咧嘴一笑:“哥,还有我的,一共二十多块呢!”

这一笑,露出上下两个大豁牙子,看起来是那么可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