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说咋干,咱们就咋干!

你好,1983 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说咋干,咱们就咋干!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刚冒出来的羊肚菌,表面黑黢黢的,个头又小,不细看的话,还真不大容易发现。

所以这个大棚里,望上去才像啥都没种似的。

“王爷爷,把羊肚菌培育出来了,哈哈,好好好!”

刘青山也难掩激动,本来计划是先搞猴头菇的,然后再弄香菇之类的,想不到竟然先把羊肚菌弄出来,这玩意的经济价值,可是远远高于其它菌类。

王教授却脸上却显得不大满意:“这东西生长周期太长,一年顶多能出两茬,在大棚里面种植的话,不大合算。”

“能不能把菌种撒到野外?”刘青山也一脸期待地望着王教授。

人工培育的羊肚菌,与天然的相比,价值仅相当于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干品的价格,也就十块钱多一些。

而十斤八斤的鲜品羊肚菌,才能出一斤干品,这玩意又轻飘飘的,就算把一个大棚种满了,产量也有限。

所以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还是人工培育菌种,然后在天然状态下生长。

这样的羊肚菌,品质无限接近于野生,价格当然也不会差多少。

而且夹皮沟地广人稀,那些山地坡岭,大道边小道沿儿,都可以生长,这样一来,产量就十分可观。

“按理说,是行得通的,毕竟咱们这里,就有野生羊肚菌生长。”王教授思考了一下,也从理论上肯定了刘青山的提议。

不过从理论到实践,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已经封冻,只能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到野地里再搞试验了。

“小吴,这事你有什么体会?”

林子洲向吴小莉问道,这个年轻人,还是值得培养的,而且,家里的背景也不一般。

吴小莉眨了两下眼睛:“我觉得,这里的人除了勤劳之外,还懂得创新,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很重视人才,相信科学。”

林子洲也欣慰地点点头:“不错,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嘛。”

吴小莉好像有点懂了,如果仅仅是勤劳的话,那么华夏的农民,从来都是最勤劳的。

像夹皮沟这样,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科技致富,才能开辟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也才更有典型效应。

她一下子觉得,自己有点入门了,看来这一趟调研,肯定是不会白跑的。

随后又去野菜厂转了一大圈,在得知杨红缨是这里的厂长之后,林子洲脸上,也浮现出微笑。

毕竟从内心来说,他还是希望这个晚辈,能走上更加广阔的舞台,去展现才华,这才不负此生。

等回到夹皮沟之后,一行人早就饥肠辘辘,正好晚饭也准备好了。

果然如张杆子所说,真杀了头大肥猪,热乎乎的喝碗酸菜汤,夹上片五花三层的猪肉,蘸点蒜泥塞进嘴里,那叫一个香啊。

“小吴同志,尝尝血肠,很嫩的。”刘青山指指桌上那一盘子大血肠。

“血啊?”吴小莉有点不敢动筷,她还真没吃过这个。

不过看到林子洲和其他人,都夹了一片,蘸点蒜泥,吃得挺香,也就夹了一片尝尝。

入口滑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血腥气,吴小莉也就再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大口吃起来。

“这大米饭真好吃,感觉特别香。”

吴小莉嘴里还不时夸赞着。

桌上的饭菜,基本上都被夸了个遍,惹得大伙都有点忍俊不禁,估计这丫头是真饿喽。

同桌的老支书接过话茬:“闺女,好吃就多吃点。”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说道:“小吴同志,那走的时候,你能扛动多少大米,就带回去多少好啦!”

“真哒!”

吴小莉脸上一喜,随后又垮了下来:“不行的,我们有纪律。”

脸上纠结一阵子,这丫头好像忽然想出了办法:“对啦,我可以花钱买啊,这样就不违反纪律了。”

“买回去给爷爷奶奶他们尝尝,还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香的大米呢。”

刘青山也觉得这个小丫头挺好玩的,还保留着一丝率真,估计再工作几年,就会越来越圆滑,于是就忍不住逗逗她:

“小吴同志,我们这种松**稻,价格可不便宜哟。”

吴小莉鼓鼓腮帮:“别想唬我,我也知道,大米才两毛多钱一斤,你们的松**稻,再贵能有多贵?”

刘青山大乐:“哈哈哈,我们这种大米出口南韩,价格是一块一角。”

“一块一?好贵呦!”

吴小莉也被惊得瞪大眼睛,心想:难怪能成万元村呢。

一顿饭,吃得尽欢而散,等吃完晚饭之后,其他闲杂人等,也都散去,只剩下郑红旗留下,陪着林子洲。

两个人还一起出去踏雪散步,也不知道都谈了些什么,反正林子洲回来之后,又找杨红缨聊了好一阵。

“郑大哥,你这算不算见家长啊?”刘青山忍不住开起郑红旗的玩笑。

郑红旗则瞪了他一眼:“林姨夫是红缨的长辈,我确实跟他谈了一下那个问题,男婚女嫁,有何不可?”

刘青山朝他竖竖大拇指:“那俺啥时候管你叫老姐夫啊?”

搞得郑红旗脸上一红,论起脸皮的厚度,这个年代的人,普遍脸皮儿比较薄。

林子洲他们一行人,在夹皮沟调研了三天的时间,然后又去公社和县里,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一个礼拜,这才算完事。

既然要树立典型,那就必须立得住,所以容不得半点虚假。

否则的话,以后其他地方来学习先进经验,一瞧你这全是吹出来的,那乐子就大了。

临走的时候,刘青山还是往林子洲的车上,塞了不少土特产,其中就包括三面袋子松**稻。

吴小莉还真张罗着给钱,却被林子洲给拦住了,搞得吴小莉的小脑瓜有点发蒙:组长这不是带头犯错误吗?

“这是晚辈孝敬我的,给什么钱?”

林子洲还轻轻敲了一下吴小莉的脑瓜子,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丫头敲开窍喽。

除此之外,刘青山还托林子洲,给老帽儿师叔他们,带过去一笔外汇。

鲁大叔都来了好几次电话,吵吵着手头没有外汇收东西了。

林子洲他们终于走了,不过给夹皮沟带来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启。

正好现在是冬闲时节,刘青山就和老支书他们商量起承包山林的事。

这年头,刚刚成立大包干,土地刚承包,个人或集体承包山林的,则极为稀少。

听说刘青山要承包豆包山,大伙立刻七嘴八舌嚷嚷开了:

“青山啊,咱们合作社刚有点家底儿,可不能乱撒。”

车老板子管着钱袋子,第一个反对。

张队长也接过话茬:“就是,豆包山放在那又不能长腿儿跑喽,也不耽误咱们采山,你说咱们花那个冤枉钱承包它干啥?”

这话基本上就代表了大伙的心声,绝大部分人,其实心里都是这么想的。

看到村民都跟着一个劲点头,刘青山就知道,这也就是他提出来的建议,大伙还给点面子。

要是换成别人,估计早就被指着鼻子骂成“有钱没处花的败家子了”。

还好他事先就有心理准备,所以也不着急,依旧乐呵呵地说道:“大伙想想,承包山林的道理,其实跟大伙承包土地差不多。”

有脑筋比较活络的,像车老板子这样的,已经开始思考。

出乎大伙意料的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的,竟然是张杆子。

只见这货摇摇晃晃站起来,把耳朵上别着的烟卷拿下来点着,然后开了腔:

“以前没分地的时候,都是大帮哄,就觉得这地都是公家的,凑合着干点就成。”

旁边立刻有大张罗揭老底:“杆子,说话别亏心,你那是凑合干吗,你根本就是不干好不好?”

“让杆子说完。”老支书敲敲小烟袋。

张杆子这才继续说:“分了地之后,就感觉吧,这地是自个家的了,自个家的东西,当然得好好经管着。”

“青山说承包山林,俺估摸着,也是这个意思,只有自个家的东西,才会更上心。”

或许是完成了从懒汉到勤快人的转变,所以张杆子的感受也特别深,这番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刘青山也就趁热打铁:“上些日子,不是碰到大林子的人,个夹子狩猎嘛,当时,他们的一句话,令我很是触动,他们就理直气壮地跟我们说,这林子是你家咋的?”

“咱们没有林子的承包权,说话就不仗义,没法子约束外人,咱们知道保护林子,可是别人不这么想啊,只想着从林子里捞钱,干些没有本钱的生意,咱们难道就只能眼睁睁地瞅着?”

“所以在那时候,我心里就冒出来要承包山林的想法,我的林子我做主!”

刘青山说着,使劲挥舞了一下手臂。

“妈个巴子,咱们也占山为王,当一回山大王!”张大帅吼了一嗓子。

大伙的情绪也都受到感染,纷纷出言支持,华夏的农民,骨子里对土地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情结。

张队长也点点头:“买房子置地,啥时候都是正事儿!”

老支书也站起身:“行,青山,你说咋干,咱们就咋干!”

老支书一锤定音,自然就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老板叔也就提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要承包的话,估计得花不少钱吧,咱们合作社,能拿出来这笔钱不?”

对山里情况比较熟悉的张大帅也发言说:“豆包山这些山头儿加在一起,估计能有上万亩的面积,一亩地的承包费,最少还不得几块,一年就是几万块,青山,你准备包多少年?”

刘青山眨眨眼:“最高是七十年吧,咱们当然要最高限。”

车老板子又开始算账:“就算一年二万块,七十年就是一百多万啊,青山,咱们就算全村的钱拿出来,也凑不够啊!”

大伙一听,立刻全都傻眼:没钱还包个鸟啊?

刘青山的眉头也皱起来,这笔钱,他也拿不出来。

一时间,村部的会议室里,变得静悄悄的。

“哗铃铃!”

电话声显得格外刺耳。

老支书熟练地接起电话,啊啊了两声:“青山,找你的。”

村里这台电话,都快成刘青山的私人电话了,有一多半都是找他的。

等刘青山放下电话,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呵呵,咱们缺钱,就有人上赶子要来送钱喽,这下不用担心承包费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