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留在这里!

你好,1983 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留在这里!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等到郭师傅收集齐全野果子,并且酿了几坛子果酒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一个礼拜之后。

其中有一坛子,直接添加了一斤猴儿酒,把郭师傅都给心疼坏了。

剩下的几坛,也都做了标记,准备在不同的时期,往里添加猴儿酒,最后再验证效果。

对于这个实验能否成功,谁心里也没底儿。

等到了九号这天,郭师傅就张罗着回家:“青山啊,明天就八月节了,团圆节,我得回去,要不然,我老伴儿非得找来不可。”

旁边的刘士奎接过话茬:“小郭啊,下回再来,把你家里的也一起领来算了,到时候,估计哑巴的药也配好了。”

郭师傅点头答应,可是刘青山不答应啊:“等下午吧,下午俺开车送你。”

“不用麻烦,我自个坐大客车回去就成。”老郭头摆摆手,收拾东西就要走。

主要是一些鸡蛋和蔬菜蘑菇啥的,都是大伙你拿点儿他拿点儿,就凑了不少。

“嘿嘿,那您可别后悔,上午咱们合作社要杀两头猪,本来还计划着有您一份呢,这下可省了。”

刘青山笑嘻嘻地说着。

杀猪分肉!

郭老头一听这个,立刻把手里拎着的大包放下:“青山你小子不早说,我不要猪肉,来一片板油就成。”

板油什么的,当然可以有,不过刘青山还是给郭师傅割了二斤后蹄,过节嘛,怎么也得包饺子。

在生产队的大院里,瞧着村民都喜滋滋地拎着一大条子猪肉回家,郭师傅的心思也活了起来。

这夹皮沟村子不大,可是待遇真好,过节都分肉,平时天天早上有牛奶,鸡蛋也随便吃,生活水平比县城都高,要不,等节后把老伴儿也领来算了。

三百多斤的大肥猪,本来杀一口就够分的了,不过另外一头,是刘青山掏钱买下来的,正好一起宰了。

这是准备给野菜厂的职工发福利的,剩下的,再跑跑关系单位,联络联络感情。

今天是礼拜天,明天是中秋节,学校放两天假,一群小娃子也围在这凑热闹。

杀猪什么的,小孩子最高兴了,主要是能吃上肉啊。

小老四拍着小巴掌,嘴里还脆生生地唱着儿歌:

“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气得蛤蟆直哭。”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二牤子这货,又在那边嚎上了,然后娃子们就拍着手一起唱:

“八月十五杀猪,气得二牤子直哭!”

这下子,二牤子哭得更加起劲,慌得刘英老师,一个劲在旁边哄,她不知道这小子的毛病,当然哄不好。

“你个哭巴精,赶紧起来,哭啥呀?”

刘青山把他从地上拎起来。

这家伙还委屈地直抽搭呢:“青,青山哥,明天过节,还没发月饼涅。”

瞧你这点出息吧,刘青山都被这小子给气乐了:“在县里食品厂都定好了,一会你连娣姐用大卡车就拉回来。”

这下子,二牤子才破涕为笑。

这就好了?刘英在一边直眨巴眼睛,有点茫然。

刘青山则笑着跟她解释:“小孩子盼着过节,不就为了那点吃的嘛,小刘老师,一会儿分肉分月饼,你也有份!”

“哇,太好啦!”

刘英也乐得蹦了起来,然后才觉察到周围那么多学生呢。

刘青山忍不住偷笑:别说孩子了,连老师都这样。

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刘英,确实高兴,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夹皮沟当民办老师,还有这种待遇。

估计就算公社的干部,都享受不到吧?

她家里也是青山公社下面大队的,其实挺困难的,正因为这个,才没有选择复读,而是找了这么个工作。

想想自己要是拿着月饼和猪肉回家,家里的两个弟弟,肯定高兴坏了,刘英的脸上,不知不觉就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然后她就听见刘青山的声音又传过来:“小刘老师,明天是九月十号,又是中秋节,又是教师节,提前祝你节日快乐。”

刘英乐呵呵地点头,然后一愣:“等等,教师节是啥?”

九月十号不是教师节嘛,没毛病啊?

刘青山眨巴两下眼睛,忍不住一拍脑袋:嗨,教师节是八五年才确定的,现在才八四年呢。

于是他呵呵两声:“俺上个月去首都,听到消息说,为了尊师重教,从明年开始,要把九月十号定为教师节呢。”

“那可太好啦!”刘英又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可是旁边的高峰就有点纳闷了:我也是从首都来的,怎么没听到这个消息呢?

等张大帅把一头猪分完,剩下的就全是刘青山的了,先割下来二十多斤,叫人给水库那边送过去。

人家都把大鱼给送来了,十几条呢,当然要有回礼。

剩下还有一脚子是给公社的,最后那一半,则是给野菜厂职工分的。

“青山,这个大猪头还有下水啥的,卖给俺家呗,明天过节,后天俺家老大结婚。”

张撇子他老爹,有些不好意思地凑上来说道。

这些天,刘青山忙活着酿果酒的事儿,还真不知道这信儿:

“买啥呀,直接送您了,再多割点猪肉,得把菜整硬实点儿,别叫人家送亲的娘家人笑话,说咱们夹皮沟抠抠搜搜的。”

说完,直接把剩下的大半脚子猪肉,都递给帮着拎东西的张家老三老四。

“够了够了,用不了这么多,用不了这么多。”

张老汉嘴里连声说着,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一个孤老汉,拉扯着一大帮小蛋子,要不是青山领着大伙搞起合作社,手里有了余钱,还娶啥媳妇啊?

老光棍领着一群小光棍,一家子光棍过日子吧。

“叔,咱们还客气啥,红白喜事都不是一家办的。”

刘青山心里其实是有点奇怪的:一般都是冬闲的时候才娶媳妇嫁闺女的。

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估计是张家老大比较着急,人家女方那边有情况了,呵呵,好事好事,夹皮沟添人进口,当然是好事。

两个大猪头,两副猪下水,两口猪的大骨头,最后都归了张老大,另外还有好几十斤猪肉,操办酒席完全够用了。

这个月份办喜事的好处是,蔬菜啥的不缺,村里人你家一筐茄子,他家一筐豆角的,就够用了。

看到这一幕,大伙都习以为常,但是新到夹皮沟的这些人,却特别有感触。

郭师傅已经下决心,要搬到这里了。

还有高峰,也深深地被村民间的这种淳朴所打动,本来是想在这里混一年,然后就回大城市的,现在他有点犹豫了。

刚分完猪肉,去乳品厂送牛奶的张连娣,就开着大解放回来了。

娃子们欢呼一声,就围了上去,吓得她赶紧踩刹车。

很快,车上就搬下来一个个的纸壳箱子,远远都能闻到里面那股香气。

“每家二斤月饼,都赶紧领啊!”

老支书一声吆喝,喊这种话的时候,他底气总是特别足。

想想以前生产队的时候,大多数时候,说话都是底气不足,老支书觉得,还是如今的村干部,当得舒坦。

想到这里,他就不由得向刘青山那边瞥了一眼,见后者正给小娃子们分月饼呢,一家半块,小娃子们嘴急,先尝尝。

“小刘老师,您也尝尝。”

刘青山直接给递过去一块,这是真把人家也当成孩子了是吧?

在学生们面前,刘英还有点不大好意思,可是看着金黄色的月饼,肯定挺香吧?

记得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家里就买了一斤月饼,都给爷爷奶奶和弟弟吃了,自己就咬了一小口,那味道,至今还记得呢。

“老师,您吃吧,可香啦!”

小老四从大哥手里接过月饼,直接塞进刘老师手里。

月饼看样子是刚烤出来不久,还带着一丝温热,刘英感觉心里也有些发烫。

刘英心里默默地下定决心。

到了下午,刘青山就拉着一车东西去了公社,车里有郭师傅,还有刘英。

开车的不是刘青山,而是高峰。

刘青山也是现在才知道,高峰竟然有驾驶本,正好也放假没事,就一起溜达。

刘英到公社下了车,正好碰到一辆去自己大队的牛车,就搭顺便车回家。

她家离公社有点远,将近二十里路,牛车慢慢悠悠的,到家都下午五点多了。

看到自己低矮的茅草房,刘英却觉得格外亲切,脚步也快了几分。

“姐,你回来啦!”

两个弟弟正在大门口,和一帮野小子玩呢,看到刘英,立刻扑了上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两个弟弟也都挺懂事,抢过刘英手里的包袱。

爷爷正在收拾晾晒的干菜,刘英脆生生地叫了一声爷,老爷子直起腰,朝着孙女点点头,脸上也没有什么笑模样。

这时候的农村,大多重男轻女,孙女又没考上大学,老爷子有点不待见刘英。

看到爷爷自己捶着后腰,刘英连忙上去:“爷,看看我给你带回来的药酒,专门治腰腿疼的。”

说着,她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来碧水县酒厂的虎骨酒。

她二弟立刻大叫一声:“这不是广告里的那种药酒嘛,我在村长家里看电视的时候,看过这个,可好使啦!”

老爷子脸上这才有了几分笑意:“英子,刚上班,开支了吗,就乱花钱,这酒听说挺贵的呢?”

“爷,这是我们村里发的,不要钱!”

刘英脸上的笑容很灿烂,还带着几分骄傲。

跟着,她三弟又叫了一声:“月饼,俺姐带回来月饼啦!”

这小子,抱着两包月饼,嗖嗖就跑进屋里。

而她的二弟,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口袋,里面是一条子肥瘦相间的猪肉,顿时惊得张大嘴巴,都叫不出声来。

刘英脸上的笑容更加骄傲:“这些也都是我们村里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