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二百五十章 板儿爷

你好,1983 第二百五十章 板儿爷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吴松和张龙等人,彼此介绍了一番服役的部队和在前线的经历,立刻就变得跟亲兄弟一般。

然后,吴松这才和其他人打招呼。

刘青山的家人,除了刘银凤,他都见过,只不过跟在夹皮沟那时候看到的相比,这会的四个大小姐妹花,让他差点没认出来。

再瞧瞧刘青山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孔,吴松也就想明白:不愧是一家人啊。

刘青山又把飞哥和刚子以及李雪梅和小美,还有鲁大叔和侯三等人,都相互介绍一番,这些人,就是他眼下的班底了。

陆陆续续取来酒菜,筵席开始,李铁照例滴酒不沾,张龙和胡伟,陪着吴松少喝一点,其他人除了鲁大叔之外,剩下的都喝啤酒以及汽水。

“来,先恭喜吴大哥高升,前途无量。”

刘青山乐呵呵地先提了一句。

“行了,少扯没用的,怎么回事你还不知道嘛。”

吴松笑骂一句,然后跟张龙胡伟这些人碰碰杯:“以后都是兄弟。”

他的年龄不上不下,就算跟鲁大叔论兄弟,也没毛病。

喝了几口酒,吴松说起和刘青山在山洞里面并肩作战,抓捕特务,听得大伙都悠然神往。

尤其是张龙他们三人,更是热血沸腾,胡伟一个劲嘬牙花子:“小师兄,你咋不叫我们一声呢!”

“这个小师兄是什么来历?”

吴松有点搞不懂几个人的关系。

刘青山就解释了下,吴松也忍不住大笑:“青山,等什么时候去你那,也叫你师父教我几招成不?”

对哑巴爷爷的身手,吴松虽然没有亲见,但是见过人家的徒弟出手啊。

他费劲巴力,使出吃奶的劲儿,才撂倒两个,刘青山轻轻松松就放倒四五个,这个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酒到半酣,刘青山就说起正事,把二道湾子那边培育君子兰的事,跟吴松交代一下。

这也他今晚最主要的用意,毕竟有体制内的人罩着,怎么也能更加安全一些。

吴松也没有多说,只是郑重地点点头,把这件事,当成他自己的事儿就好。

正事说完,剩下就是吃吃喝喝聊聊,刘青山又去另外一张桌转转。

“哥,这个锅包肉真好吃!”

小老四笑嘻嘻地指了指一个盘子,里面就剩下一片金灿灿的锅包肉,上面还挂着明亮的汤汁儿。

估计是最后一块,谁也舍不得吃,在这压盘子呢。

“那就再要一盘呗。”

刘青山戳戳小丫头的脑门,乐得小老四露出豁牙子。

这还是她和山杏第一次下馆子呢,饭菜真的很好吃!

同样是第一次的还有刘金凤,连忙阻拦:“已经吃得差不多,不用再要啦。”

她是看过价目表的,一盘锅包肉,将近两块钱,都快能买二斤肉喽。

刘青山则笑笑:“大姐,这顿是飞哥他们请,又不用咱们花钱,吃大户的机会可不多。”

桌上的人也都笑起来,李雪梅用手点点刘青山:“你才是真正的大户呢。”

“哎呦喂,这还没结婚呢,就知道向着飞哥啦。”

活跃气氛什么的,刘青山当然最拿手,把李雪梅说得俏脸微红,同时又喜滋滋的。

一顿饭尽欢而散,出门回旅社的时候,刘青山又和吴松单独聊了聊:

“吴大哥,那些东西暂时不准备变现,要不你的那一份,我付钱给你。”

吴松朝他眨了下眼睛,正了正头上的大檐帽:“不是已经给过了吗?”

刘青山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于是又笑道:“政治和经济结合,威力才会更大,你就别管了,等我那些花苗出手再说。”

吴松还真不管了,骑上一辆挎斗,突突突地离去。

第二天下午,刘青山一家人,再加上心怀忐忑的鲁大叔,一起登上进京的火车。

正好第二天早上,出了首都站,回头望望这座古朴的建筑,刘青山便组织家人,在这合影留念。

看着进进出出的行人,刘青山找了个看起来像是干部模样的中年人:

“同志,麻烦帮我们拍张照片可以吗?”

那人应该也是会使用相机的,笑着点点头应下。

“哥,这就是首都啊,**在哪呢?”

小老四四下张望,街道好宽好宽,楼房好大好大,骑自行车的人,好多好多。

刘金凤和刘银凤也贪婪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象,在他们的梦里,首都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这一次,终于梦想成真。

高文学也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忍不住摘下眼镜,用手绢轻轻擦拭着眼角。

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他心中就是这般感触,他的内心已经张开一双无形的手臂,正和这个古老的城市相拥。

而这一切,在刘青山眼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感觉好老土啊!

再过几十年,不要说一线城市,随随便便一个不知道多少线的小城市,路都比这里宽,楼都比这里高,小轿车都比这里多,自行车……自行车肯定是没有现在多滴。

刘青山其实一点没有嫌弃的意思,现在的首都,更能感受到那种文化和历史气息,令他怀抱中的每一个人,都心生敬畏,同时又心生骄傲。

而改革的号角,已然在这个古老的城市奏响,古城很快就会重新焕发青春,以超越所有人想象的速度发展。

笑意渐渐浮现在刘青山的嘴角,他的嘴唇微微翕动,轻声发出问候:“你好,首都,我来了。”

等到那几个姐妹过了新鲜劲儿,就有点开始茫然:站在这么大城市的街边,好像没有自己容身的地方?

“三凤,咱们先去哪?”

大姐抱紧怀里的小火,二姐拉紧老四老五,生怕她们跑丢了似的。

没等刘青山说话呢,高文学抢先道:“先去我家吧。”

他家,当然是他父母的家。

刘青山笑着摇摇头:“大姐夫,等咱们安顿好了,再去不迟,你都出来好几年了,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高文学点点头,家里的情况,他也不大清楚,心里没底。

铃铃铃,身后传来车龄响,还伴着一个高门大嗓:“您几位要车吗?”

扭头瞧瞧,是个骑着三轮车的中年人,穿着白色的对襟小褂子,灯笼裤,一只裤管可能是担心搅到车链条里,所以还用卡子给别上了。

脚底下蹬着一双靸鞋,瞧瞧身上,一身肌肉,这要是腰里扎上板带儿,妥妥的练家子。

这就是后世被称为“板儿爷”的,这些人多数都是老北~京了,说话带着浓浓的京腔,他们之中,有市井小民,甚至还有从前的遗老遗少。

“那就辛苦您呐,帮着拉拉东西就成,在附近找个差不多的旅社,我们腿儿去就成。”刘青山说话的时候,也不知不觉地带上了一些本地的味道。

“好嘞,爷们儿,你以前也是这四九城的吧,知青返城?”中年人一边帮忙把那些大包小包的,都放到三轮车上,嘴里还一边聊着。

板儿爷能侃,这是必须的。

“俺大姐夫是,俺是东北那嘎达滴。”刘青山的口音又为之一变。

“哈哈,你这小伙子还挺逗哏儿。”

那人嘴里大笑着,又把老四老五抱到三轮车上,骑着慢慢往前溜达。

一路找了几家旅店,大都满员,有两家空着一个房间,也住不下他们这一大家子。

蹬三轮的师傅也满头大汗:“这下褶子啦,崴泥啦,不过爷们您放心,不多收您车钱,我还就不信邪了,找不到住的地方!”

这会儿正是暑假,外地进京人员比较多,刘青山也想不到刚来首都,就给他们个下马威,愣是找不到住的地方。

“要不还是去我家吧?”高文学又旧事重提。

“咱们这一大家子,去了也住不下。”刘青山再次摆摆手。

“哥,你说的对,咱们就应该在首都买房子,要不都没地方住啦。”

小老四的小嘴里也一个劲念叨。

等三轮的师傅瞧瞧小家伙,看她太小,也就没跟她呛火:在首都买房子,年纪不大,好大的口气,你有那么多钱嘛,再说了,有钱也不许你外地人买房啊。

刘青山摸摸老四的天线辫子:“长安居,大不易,看来这第一件事,还是得抓紧时间买房喽。”

从古到今,都是一个道理,在首都有个落脚之地,都不容易。

千年前的大诗人白居易尚且如此呢,而且人家的名字还叫“白居易”呢。

“咳咳,爷们,咱先别扯这些没影儿的,这旅社是住不上了,您有没有熟人,找个招待所啥的?”

板车师傅实在听不下去了,在旁边给支了个招儿。

招待所都分属各个部门,为本部门进京人员提供食宿,要是没有熟人的话,根本住不进去。

得,没法子了,看来只能先给林子洲打个电话。

刘青山本来是想安顿好了,再和林子洲联系的。

看看时间,已经八点半了,林子洲应该上班,刘青山就找了个公用电话亭,给林子洲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林子洲向他询问位置,刘青山有点说不清楚,只能让三轮师傅过来描述,结果耽搁的时间有点长,电话亭外面,都排了好几个人。

刘青山这才注意到,自己用的,是投币式电话,只记次不计时。

他也不觉莞尔:这不是成了马老师相声《打电话》里面的那个啰嗦了吗?

从电话亭出来,三轮师傅还埋怨他呢:“爷们儿,你有报社的亲戚不早说,早就找到招待所,何必这腿儿都遛细了呢。”

看这位师傅还是挺热心的,刘青山赶紧解释道:“这点小事儿,本来不想麻烦人家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记着林子洲地址和电话的信纸,往一个信封里装。

“等等,小爷们,您这手里,怎么有我的信封啊?”

三轮师傅眼珠子瞪得溜圆,充满好奇地问道。

不会这么巧吧?

刘青山瞧瞧信封,又瞧瞧对面的中年人:“这是我师父给的,说是我师叔的联系地址,您不会就是……”

听了这话,那位中年汉子也傻眼了,嘴里嘟囔着:“师父,师叔,你不会就是小山子吧?这还真赶巧儿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