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二百零五章 唱对台

你好,1983 第二百零五章 唱对台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三天之后,修路队就正式开工,夹皮沟也派出去二十名壮劳力,跟着一起干活。

修路是全村的大事,别说壮劳力,老少爷们齐上阵都没问题。

关键问题是:夹皮沟一方承诺的资金还没到位呢。

为此,公社孙书记又把老支书等人给叫了去,一见面,劈头盖脸地问道:“老张,你这个大忽悠,不掏钱,油拉鹳子卡前,你全靠嘴儿支着是吧?”

这句歇后语,不是当地人,还真搞不懂。

油拉鹳子是一种候鸟,学名小杓鹬,这种鸟的特点是长着一只又尖又细的大长嘴。

想象一下,这种鸟要是站不稳,往前一倒,然后大长嘴就先支在地上,那场面还挺搞笑的。

于是就用这句歇后语,来形容那些只会耍嘴而不办实事的。

老支书也没词了,只能用眼睛望着刘青山。

刘青山也眨巴两下眼睛:“按理说,这都三天头儿,也应该把钱送来了?”

正念叨着呢,就听到外面传来滴滴的喇叭声,刘青山探头往窗外一瞧,只见藤田正一正从一辆小轿车里钻出来。

刘青山的嘴角不由得浮起一丝微笑:“送钱的来了,正好赶趟!”

……

青山公社,孙书记的办公室内。

在查验了玉石之后,藤田正一黑着脸,将十一沓美金,推到刘青山面前。

刘青山拿起一沓钞票,用手指沿着边缘一扫,发出哗哗的脆响。

嗯,很好听。

他满意地点点头:“藤田先生,合作愉快,我很期待下次的相见。”

“钱货两清,再见!”

藤田看到刘青山笑眯眯的欠揍模样,就感觉心烦,扔下一句再见,就转身走人。

再见的意思,有时候是再也不见。

刘青山却笑着摇摇头,嘴里嘟囔一声:“我们很快还会再见的。”

藤田正一这一行人走了,只剩下石化的孙书记和老支书。

这两位也亲眼目睹了刚才的交易,被那一沓沓美金给彻底砸晕了。

好半天,孙书记这才回过神:“青,青山,你这是……”

“一点小生意,这下不仅修路的钱到账,连建野菜厂的钱也有了,孙书记,还得麻烦你给批一块地,俺们合作社的野菜厂,就准备建在咱们公社。”

好好好,孙书记的脑子依旧是懵的:你这也算是小生意,吓死个人咧!

老支书也哆哆嗦嗦地点上小烟袋,吧嗒两口,发现没点着,索性也不抽了:

“青山啊,这钱的来路没问题吧?”

老人家就是想的多,刘青山朝他点点头:“支书爷爷,放心吧,正常生意,你情我愿。”

“那就好,那就好,俺帮你数数,当面钱对面人,青山你应该数完钱,再放人走的。”

老支书嘴里唠叨着,拿起一沓票子,一张一张数起来。

真的是一张一张数,从一沓钞票里抽出一张,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抽一张,嘴里还喜滋滋地念叨着。

“一二三……”

瞧着这架势,非得数到天黑不可。

不过刘青山也没拦着:您老人家高兴就好。

这时候,孙书记也渐渐回过神,朝刘青山竖竖大拇指:

“你这钱赚的,有点太吓人,说说,相中哪块地皮了,我叫土地所的人去给你办。”

这是真话,孙书记确实被吓到了,去年冬天,公社想凑几个万元户都困难。

结果呢,眼前就出现一名十万元户,还是美金,你说吓人不吓人?

野菜厂的厂址,刘青山心里也多少有点谱儿,公社这边,空地不要太多,东西两头,全是闲置的空场,别说一个野菜厂,十个都没问题。

不仅仅如此,等到再过几年,公有制单位全都黄摊子之后,那空闲下来的地方就更多了。

正琢磨着呢,就听到有人敲门,把正在数钱的老支书惊得一哆嗦,连忙张开双臂,将桌子上的钞票护住,还回头警惕地盯着屋门。

孙书记望望刘青山,见他也没有背人的意思,就喊了一声请进。

进来的是一男一女,刘青山瞧见他们,忍不住皱皱眉。

那两个人,尤其是那名男子,看到刘青山,也立刻收敛起脸上的笑容,变得一脸厌恶。

相看两厌,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青山忍不住摸摸鼻子: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何家康这家伙怎么来了?

而何家康身后的女人,当然就是楚云玲,她的衣着很是得体,虽然不那么时髦和洋气,实际上却都是高级面料,手工缝制,有点低调奢华的意思。

出于礼貌,刘青山也朝她点点头,毕竟也算是老姐的朋友。

楚云玲同样点头示意,却并没有出声,那次在夹皮沟的经历,令她对眼前这个青年的印象有点差。

“嘿嘿,小刘同志也在啊。”

何家康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招呼,然后立即换上一副笑脸,快步走到孙书记面前:“孙书记您好,打扰了。”

“何老板,好巧啊,这是准备回夹皮沟,看看父老乡亲?”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回了一句,他好像猜到何家康的来意。

夹皮沟,就好像是扎进何家康肉里的一根刺儿,他索性也不搭理这个惹人生厌的小子,而是从皮包里掏出一封介绍信,递给孙书记:

“孙书记,您也知道,我们公司准备建野菜厂的事情,经过考察,我们准备将厂子建在青山公社,还望孙书记多多支持。”

这些日子,何家康也没闲着,在县里和北面靠山的几个公社都转了转。

最开始他打算将野菜厂建在县里,可是考察一圈之后才发现,在县城建厂,野菜出山之后,还要运送几十里到上百里不等的距离。

在当今运输条件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实在不够方便。

就像那些采山的农民,一般采完山货,到家都快傍晚了,难道还能贪黑赶着马车,去县里送菜不成?

要是山野菜在家里放置一个晚上,那肯定打蔫,影响品质。

多方走访之后,发现青山公社,正处于周围几个能供应山货的公社的中间位置,而且都有道路相通,野菜厂选在这里,才是最相当的位置。

在得知对方的来意之后,孙书记也挺高兴,跟何家康握握手:

“欢迎欢迎,我们一定按照县里的指示,协助何经理,把山野菜加工厂办起来!”

野菜厂落户到青山公社,既能增加税收,又能给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当然是好事情,没有把人家往外赶的道理。

何家康也连忙热络地跟孙书记交流起来,这家伙的口才确实不错,说得头头是道,

正在口若悬河之际,就听到老支书在那嘟囔:“吵死啦,青山,咱们赶紧换个屋子,俺数钱都数乱了。”

刚才,老支书一直背对着屋门的方向,何家康只顾着和孙书记寒暄,没注意到这人是谁。

看到老支书,不由得一愣,等再看到桌上那一摞摞的绿票子,就更是愣住了,说话都有点不利索:

“老,老支书,您也在这,这,这些钱是……”

刘青山乐呵呵地接过话茬:“这钱当然是俺们的,就是俺们用来建野菜厂的,考虑到有可能要从国外进口设备或者生产线,所以是美金。”

何家康下意识地吞咽了几口吐沫,这才把贪婪的目光从钞票上挪了出来,恼怒地瞪过去:

“刘青山,你们真的也要办野菜厂?”

“钱都预备好了,难道还有假啊?怎么,许你建厂,就不许俺们建厂吗?”

刘青山也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对这种人渣,需要客气吗?

老支书也气呼呼地在旁边帮腔:“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一套现在可行不通。”

“唱对台戏是吧,好,那咱们就各凭本事。”

何家康也彻底撕破脸,他背后有大家族的支持,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要设备有设备,难道还斗不过一群土包子?

而且他也不介意,在背后悄悄给对方使点绊子。

刘青山却一点不气,依旧乐呵呵地说着:“有竞争才能有发展嘛。”

相比之下,何家康就有点像一条疯狗,而刘青山则显得十分淡定,这境界上的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旁观者清,孙书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然后心里便有了计较。

同样作为旁观者,楚云玲却一直“只缘身在此山中”,看到何家康有些吃瘪,就立刻站了出来:

“孙书记您好,我是家康的合作伙伴,我叫楚云玲。”

对何家康的事情,孙书记也有所耳闻,当下不敢怠慢,寒暄几句,就主动说道:

“既然要建厂,那我就把公社土地所的同志叫来,领着你们去选一下厂址。”

“那就麻烦孙书记了。”楚云玲微笑点头,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刘青山也适时地插话进来:“孙书记,那也算俺们夹皮沟一个,正好一起看看,省得总麻烦土地所的同志。”

这小子简直比苍蝇还惹人厌!

虽然何家康满心不乐意,却也无法主导此事,只能在心里咒骂不已。

很快就叫来土地所的管所长,是个矮个子的小老头,戴着老花镜,头上还戴着一顶老旧的蓝帽子,领着一伙人出了公社政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