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一百八十七章 菌中之王

你好,1983 第一百八十七章 菌中之王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打白条也算是当时的时代特色之一,尤其是农民,手里的白条子最多。

去粮库卖粮给打白条,去糖厂卖甜菜给打白条,去亚麻厂卖亚麻给打白条,去收购站卖猪,搞不好都会拿张白条回来。

然后还得费劲巴力的,托人走关系,把手里的白条子兑换成现金。

所以老支书一瞧供销社主任要来这一套,当然不同意。

其实这个倒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县里这些山野菜的收购点,全都是现金充足,概不赊账的。

没法子,主任只能跑了一趟信用社,把钱取出来,给他们支付。

在老支书这些老一辈人的观念里,钱嘛,还是落袋为安,装进自己的口袋,才属于自己的。

于是人们都坐上大解放,兴冲冲地往回走。

“我这车上也能坐人呢!”

车老板子嘴里嚷嚷着,可是他那个小四轮颠颠哒哒的,有大解放谁坐它呀。

还真别说,也有人给他面子,只见刘青山乐呵呵地朝他的小四轮奔过来,乐得老板叔眉开眼笑:

“青山,快点上来,坐翅膀上,咱爷俩还能唠唠嗑。”

刘青山朝他后面指了指:“老板叔,俺坐马车。”

说话间就越过小四轮,跳到大马车上,盘腿往中间一座,身子随着车板微微起伏,还怪舒服的。

这辆马车是张撇子他老爹家的,见状把大鞭子甩得嘎嘎响:

“老板子,没人稀罕你那铁玩意,你还是换回鞭杆子吧?”

回应他的,是小四轮突突突的声响,眨眼间就跑没影。

刘青山坐在马车上东张西望,倒不是他喜欢坐马车,而是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路况,琢磨着修路的事。

从夹皮沟到公社,十多里的道路,全是泥路,一下雨就踹大酱,根本没个走。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随着夹皮沟的产业越来越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没有一条好路,实在太不方便。

可是以夹皮沟现在的实力,还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修路。

最好能跟公社政府商量商量,哪管先修一条沙石路呢。

实在不行,他们夹皮沟自己出人力,上面只要负责修路用的机器和土石就成。

正琢磨着呢,前面是一溜王八坑,刘青山干脆就从马车上跳下来,跟在后面慢慢溜达。

吃了几口灰,他干脆一溜烟跑到马车前面。

这条路,他再熟悉不过,从小学到初中,走了好几年,说得夸张点,路旁的一草一木,他都认识。

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草木萌发,望过去,满眼都是嫩绿或者嫩黄的颜色,呼吸间,都是草木的清香。

道路两旁的顺水沟,是去年新挖的,土质十分疏松,刘青山瞧着土里冒出来的婆婆丁芽子,不由得眼睛一亮。

朝马车上的张撇子他爹要了一把刀头,准备挖点嫩婆婆丁,这种土质长出来的婆婆丁,下面的白儿非常深,当然就更加鲜嫩。

一刀下去,结果还是把婆婆丁给割散了,拽出来叶子瞧瞧,都快一拃长了,竟然还没挖到根儿呢。

再下刀的时候,又加了点力道,整个刀头都没进土里,这才把婆婆丁完整地挖出来,下面一大截全是白儿,瞧着真招人稀罕。

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戴小筐,这时候也没有塑料袋啥的。

这时候,张撇子他爹也停下车,叫辕马在道边随意吃草,跟赶着另一辆马车的大张罗,一起也凑上来。

“这嘎达的婆婆丁真好。”大张罗也找了一把刀开挖。

同样没啥装的,他就把脑袋上的帽子摘下来,往帽兜里装,也不怕婆婆丁的浆液粘到帽子上。

张撇子他爹则蹲在地上抽着旱烟,还不停指指点点的,把发现的婆婆丁指给那两个人。

“这啥玩意,长得麻麻赖赖的?”

他忽然发现了新奇的玩意,用脚踢了一下,结果轻轻一扒拉就掉了。

大张罗就在他旁边,顺手捡起来,放在眼前打量着:

“以前也见过,就是不知道叫啥,一股怪味,瞅着还疙疙瘩瘩跟长癞似的,肯定不是啥好玩意。”

说完随手一扔,正好骨碌到刘青山脚边,被他捡起来,拿在手上一瞧,嘴里立刻欢呼一声:

“羊肚菌!”

然后他连忙询问:“张罗叔,这玩意在哪发现的,多不多?”

大张罗指指沟边子的草丛:“就这里面,一堆堆的,好像不少,青山,你刚才说这是啥玩意,羊肚子啥?”

“张罗叔,是羊肚菌,绝对的好东西,菌中之王!”

刘青山往沟边挪了几步,果然在草丛中,看到了几簇黄褐色的菌类。

形状长得有点怪,最下面是一个小短柄,上面顶着一个卵形的菌盖。

菌盖表面布满褶皱,看上去可不是麻麻赖赖的。

因为是从土里钻出来的,有些褶皱里还沾着土,叫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厌恶感。

可就是这种野生的羊肚菌,放到几十年后,干品的价格,一斤最少也值几千块。

大张罗又掰下来一个,仔细打量:“嗯,还真有点像是羊肚子,不知道味道咋样?”

一边说着,他一边就放在嘴边,直接咬了一口。

“这啥味啊,啊呸,呸,牙碜死了。”

大张罗苦着脸,把嘴里的残渣都吐到地上,只觉得满嘴都是土腥味,简直难吃死了。

就这也敢叫菌类之王,啊呸!

刘青山就看着他笑:“张罗叔,羊肚菌不是这么吃的,鲜食要打个水焯,最好是晒干之后再泡发。”

羊肚菌是大素,最好和大荤搭配,比如用它来炖排骨,炖小鸡之类的,味道都十分鲜美。

当然,有些人吃不惯这种味道,但是欧美人特别喜欢。

至于原因嘛,这就涉及到另外一种被欧美人奉为神物的的菌类——松露。

在某些味道方面,羊肚菌和松露相近。

松露那都是论克卖的,价比黄金;羊肚菌虽然没那么夸张,但是也价格不菲,

所以刘青山脸上的笑容,才会显得那么灿烂。

大张罗好不容易把嘴里的残渣吐干净,可还是觉得嘴里一股子怪味。

他索性撸了一根婆婆丁的根子,把外皮撸掉,剩下里面白嫩嫩的根须,放在嘴里嚼了一阵。

苦得他直咧嘴,不过总算是冲淡了那股子怪味,感觉舒服多了,嘴里又开始闲不住:

“青山啊,你说这玩意值钱,可是昨天你念叨的收购名单上,好像没有叫羊肚子菌的?”

刘青山也回想一下,还真没有,不知道是岛国那边不喜欢,还是认为他们这里不出产羊肚菌。

于是他笑道:“小鬼子要是不收的话,咱们就卖给欧美人,听说法国人最喜欢吃这个。”

大张罗一个劲摇头:“这老外的口味,还真够独特的。”

既然发现了羊肚菌这种好东西,那当然不能放过,它们的采摘期比较短,要是过性了,就会散发一股子腐烂的气味,十分难闻。

这里羊肚菌比较多的缘故,可能是路两边的泥土去年都新翻过,这种情况最适宜羊肚菌生长。

在他们这边,春季大致可以采两茬羊肚菌,等到了秋季,还可以再采一茬。

就是羊肚菌中间是空心的,轻飘飘的没啥份量,晒成干品,就更轻了。

回到村里之后,刘青山就把这个消息告诉老支书和张队长。

张队长也有点棘手:现在各家都忙着种地呢,其它几个劳动组,也都需要人手,还真抽不出来闲人。

刘青山瞧了一眼日历,就有了主意:

“明天正好是星期天,俺组织孩子们采羊肚菌,到时候合作社出几辆马车,来回拉人拉货就成。”

“小娃子们能成吗?”

张队长有点担心。

刘青山不以为然地说道:“采这玩意,比挖婆婆丁还省劲儿呢。”

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到学校跟杨红缨说一声,告诉娃子们明天早上七点到学校集合,带上水壶。

至于那些在公社上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们回家一说,就应该全都知道了。

刘青山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明天参加劳动的,全都有奖励!”

“青山哥,啥奖励,是不是又吃野猪肉?”

二牤子一听就激动起来。

“暂时保密。”刘青山故意逗了孩子们一句,然后学校放学,他就领着老四老五回家。

家里的午饭也快要做好了,刘青山把带回来的婆婆丁交给奶奶清洗,他则把一帽兜羊肚菌,小心地放进水盆里,开始清洗。

羊肚菌比较娇嫩,必须轻拿轻放,因为褶皱里面沾着泥土,所以清洗起来是个大麻烦。

而且还不能搓不能揉的,只能用手在水盆子里,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搅动。

羊肚菌随着一起旋转,慢慢就把褶皱里面的泥土甩出来。

换了好几盆子水,清洗完之后,水底再没有细小的泥灰,这才算是清洗干净。

稍稍在沸水里烫一下,打个水焯,捞出来过凉,一切两半,然后鸡蛋炒羊肚菌。

上桌之外,卖相倒是挺好,金灿灿的鸡蛋,配上半圆形的羊肚菌。

天然的羊肚菌,颜色也不那么发黑发暗,而是呈现出微微透明的棕黄色。

“大家都尝尝,这东西叫羊肚菌,很滋补的。”

刘青山嘴里介绍着,这样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当然把王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也都喊来尝尝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