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漠胡杨

你好,1983 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漠胡杨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26 来源:笔趣阁

李大少看了一阵好戏,心中不由暗喜:要是这两伙人掐起来的话,嘿嘿……

想到这里,他的脚,在桌子底下,轻轻踩了踩李泽铭。

李泽铭也正抻着脖子看好戏呢,被人打扰,刚要发作,便看到了堂兄正望向他,还眨巴几下眼睛。

长期的跟班儿生涯,也叫李泽铭很快就领悟了李大少的用意,于是悄悄点了点头。

这时候,宋雷低沉的声音又响起来:“小战,你给我个理由。”

李泽铭一听连忙见缝插针:“雷哥,你可能不认识,那个出手打人的家伙叫刘青山,就是他们龙腾公司的老总,平时嚣张得很。”

“那些人都指望他吃饭呢,当然不会答应你的啦。”

李泽铭别的本事没有,溜须拍马、煽风点火这一套,倒是玩得挺溜。

“刘青山……”宋雷嘴里念叨着,猛地脸色一沉:“知道了,胜利的事,就是你做的?”

他口中的胜利,自然是指齐胜利,两家关系很好,齐胜利被逼走国外,他当然清楚其中的原因。

刘青山却没心思搭理这帮倒卖批文的家伙,在他看来,但凡有点出息,都不会干这种营生。

就像是小五和眼前的王战,虽然也一身臭毛病,但是从来没掺和倒卖批文。

而且刘青山心里还惦记着海师兄的事儿呢,于是站起身,看也不看对方一眼,径直走出饭庄。

“雷哥,这小子也太狂啦!”

楚正南抱着手掌,这会儿真快成猪手了。

“我刚刚说过,这小子很嚣张的啦。”李泽铭当然也不会放过机会。

宋雷并没有说话,只是面色阴沉,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天空,电闪雷鸣。

出了饭庄,刘青山叫曹小飞把林子洲送回家,他则上了王战的车子。

此刻,他的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小战,我要出去一段时间,你把家里这边照顾好。”

说完他又对坐在后排的两位姑娘说:“放心吧,我肯定会把海师兄找回来的。”

刘青山一直在努力改变海师兄的命运,所以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努力白白浪费,更不想失去一位有才华的诗人。

即便海师兄是个普通人,他也会去这一趟,因为这样纯真的人,以后会越来越少。

“我也去。”

后面传来一个柔弱的声音,声调虽然柔弱,但是语气里,却带着无比的坚定。

“小旭,你就别跟着添乱了,你的身子骨本来就弱。”

小莉一听就急了,拉住好姐妹的胳膊。

另一位姑娘却无比执拗:

“我要去!”

小莉只是抓住好姐妹的胳膊,嘴里也不再劝说,她太清楚小旭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就绝对不会改变。

刘青山也不得不承认,这同样是一个痴人。

在这一点上,她和海师兄还真的很像,都是那种只应该活在梦里的人。

“那我们一起去吧。”刘青山实在不能拒绝。

“好,什么时候出发?”小旭姑娘低低的声音问着。

“明天吧,我还需要准备一下。”刘青山知道,这个时代的边疆,许多地方都是无人区,真的很危险。

将两个姑娘送回住处,刘青山查看了一下海师兄最后寄回来的那封信,地址是克拉玛依。

他很快就有了决定:明天直飞乌鲁木齐,然后再去克拉玛依,到那之后,再确定下一步的行程。

叫王战派人去订机票,刘青山准备带上曹小飞和王小兵两个,另外再找两名退伍兵,要是能找到在边疆那边退役的,就更好了。

刘青山倒是会维语,不过只会一句“亚克西”。

他打电话到影视城,联系上王小兵,把事情跟他一说,还真有惊喜。

他们的工地这边,真有两个边疆退伍的汽车兵,其中一个,还会维语。

这还真是个好兆头,刘青山连忙叫王小兵他们一起去他家,汇合之后,再问问那俩汽车兵,都需要准备什么,毕竟人家才是专业的。

等刘青山出门的时候,小旭就跟在他身后,身上只背了个小包。

瞧着这姑娘的架势,显然是怕刘青山把她给甩喽。

刘青山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对方的行为。

而后边的小莉,则眼泪汪汪的,搞得好像生离死别似的。

“放心,我会回来的。”倒是小旭安慰起自己的好姐妹来。

等刘青山他们到家,鲁大婶一瞧眼睛还红红的小旭姑娘,立刻惊为天人,连忙拉着手问长问短,心里还暗暗赞叹:瞧瞧这姑娘,简直就像刚从电视剧里走出来似的。

不大一会,曹小飞和王小兵他们也来了,还领着两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

曹小飞指着那个高高瘦瘦的黑瘦汉子介绍道:“老大,这位叫王祥。”

他又指着另一个矮一些的红脸膛汉子:“这个是李力昆,他还曾经取了个当地的名字,叫亚力昆。”

“刘总。”那两个人还都稍稍有点紧张。

刘青山和他们握握手:“不用客气,你们以后也跟着小兵他们,叫我老大就成。”

说完他又问李力昆:“你那个名字是什么含义?”

李力昆挠挠脖子,然后把劳动部工作服的衣领往下拽了拽,里面露出一块红色的胎记:

“我当运输兵的时候,有一次开车送过一位难产的当地妇女去医院,然后她家的长者,就给我取了亚力昆这个名字。”

“亚力昆的意思是火苗,他们是崇拜火的,说我这个胎记像火苗,可以镇压邪恶,带来好运。”

刘青山细看看李力昆的那块胎记,还真别说,确实有点像火苗。

接下来就是准备一些衣物了,看到李力昆叫大家把羽绒服都带上,小旭有些不解:“现在不是夏天吗?”

“那边的温差大。”李力昆解释了一句,正所谓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就是形容那边的。

“还有就是鞋子,皮鞋是肯定不行的,那边的戈壁荒漠比较多。”王祥也瞧瞧姑娘脚上的皮凉鞋,补充了一句。

刘青山干脆领着大伙,一起去商店,结果许多东西都被抢光了。

李力昆就提议到了那边的首府再进行购买,而且那边的东西也更加适宜。

等回到家里,刘青山想了想,还是出去打了个电话。

电话是上次鲁大叔他们打回来电话时留下的,既然同去边疆,刘青山也准备去那边瞧瞧。

刘青山又给单位的领导打了个电话请假,这个自然是没问题的。

准备就绪,第二天上午,一行六人就登上飞机。

飞机足足飞了六七个小时,这才到达自治区的首府,这时候的飞机,还是比后世慢了不少。

刘青山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午六点,不过太阳依旧**,抬头瞧瞧太阳,离偏西还早着呢。

刘青山这才想起来,这边和首都那边,有着两个多小时的时差呢,这一趟,跑得还真够远。

在首都那边,现在已经是初夏,但是这边,五月份还是春天呢。

出了机场,进入市区,众人立刻就感受到不一样的建筑和民族风情。

路上有不少戴着小帽的男子和扎着花头巾的妇女,身上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长袍或者长裙。

不过北疆这边,生活的汉族也不少,路上的行人,几乎有一大半都是。

李力昆询问了刘青山一下,就决定先找地方安顿下来。

现在已经接近晚上七点,商店什么的,基本上都在七点下班,想要采购物品,就只能等到明天上午了,这里一般上午十点上班。

一行人就在附近找了一家旅社,看看牌匾,写着“天山旅社”几个字,不过上面还有一行文字,这个刘青山就不认识了。

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维族人开的旅社,店主是个大胡子,说着腔调怪异的普通话。

李力昆索性和他用当地的语言交流起来,尤其是李力昆在给他看了脖子上的胎记之后,大胡子很快就眉开眼笑,显得热情了不少。

就小旭一个女生,李力昆单独给她要了一个房间,剩下的就又住了两个。

安顿好之后,李力昆领着大伙出去吃饭。

李力昆先跟大胡子聊了一会,大胡子就直接把他们领到附近的一家餐馆,说是这里是地道的当地美食。

确实地道,那大盘鸡端上来,就占了半个桌子;清炖羊肉也原汁原味,十分鲜嫩。

当然还少不了正宗的烤羊肉串,一大桌子,基本上是荤多素少。

刘青山领着王小兵他们,倒是吃个痛快,只有小旭姑娘,口味比较清淡,再加上没什么胃口,光吃大盘鸡里面的烧土豆了。

吃完饭都九点多了,不过外面还没天黑呢,大伙就溜达回旅社睡觉。

第二天上午,采购一些应用物品,众人这才坐上长途客车,赶往克拉玛依。

那边现在不通飞机,也没有铁路,长途客车是唯一的选择。

客车出了首府,向西北行进,渐渐的,就进入到戈壁滩,放眼望去,一片荒凉,这也叫刘青山他们的担心,越来越大。

这段路程有六七百里呢,车上的乘客,不少都是石油系统的,因为克拉玛依是有名的石油城。

车里也坐着十几名少数民族,反正刘青山也是分辨不出是哪个民族。

他们都坐成一小堆,跟那些石油工人和干部并不掺和。

其中一个汉子,肩膀上还蹲着一只大鸟,虽然戴着头罩,但是一瞧那翅膀和爪子,显然是猛禽。

另外有几个戴着小帽儿的,座位上还放着几件乐器,刘青山就认识一样:都塔尔。

这还是因为那个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面有一首经典的插曲《怀念战友》:

“当我和她分别后,就好像那都塔尔闲挂在墙上。”

看到小旭姑娘愁眉不展,王祥和李力昆,就给大家介绍窗外的景象。

王祥指着外面又叫起来:“看那个,那个就是大漠胡杨,号称三千年树木,就是活了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在公路下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棵孤零零的树木,立在苍茫的戈壁,有一种遗世独立之感。

“同志们下车方便一下,男左女右。”前面传来司机的一声吆喝,大客车也停了下来。

车里大多是男同志,只有小旭和两个少数民族的女子,她们俩嘴里说着什么,然后拉着小旭去了另外一边。

刘青山也舒展一下腰身,这车颠簸得厉害。

然后他就看到,车里那些少数民族服饰的人,奔向那株胡杨树,嘴里还呼喊这“托克拉克”。

刘青山问问李力昆,才知道是维语,托克拉克的意思就是最美丽的树。

这些人还拿着手鼓敲打起来,还有几个,弹奏起了乐器,据李力昆说,那些乐器有热瓦普和艾捷克以及都塔尔等等。

乐声古朴,带着几分苍凉,这些人的歌唱也近乎嘶吼和呐喊。

刘青山猛地想起来:这不就是多浪木卡姆嘛,是多浪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即兴歌曲。

如果说多浪比较陌生的话,那么它的另外一个译音或者更熟悉一些,那就是刀郎。

后来有一位歌手,就用刀郎这个名字。

听着那些少数民族苍凉的歌声,刘青山也仿佛受到了感染,他也走向那株胡杨。

斑驳的树干,已经有一半枯死,但是另一半,却顽强地生长着。

裸露在地表的嶙峋树根,仿佛记载着千年的沧桑。

和刘青山一起走过来的,还有小旭姑娘,她也用手抚摸着树干,嘴里喃喃着:“你立在这里千年,在等候着什么?”

姑娘似乎被触动心事,眼泪簌簌而下。

在茫茫戈壁中,在沧桑的胡杨树下,忽然响起了刘青山的歌声:

“任我是三千年的成长,人世间中流浪,”

“就算我是喀什葛尔的胡杨,”

“我也会仔仔细细找寻你几个世纪,”

“在生命轮回中找到你……”

苍凉的歌声在戈壁滩上回荡,那些维族同胞,也停止了他们原本的演唱,渐渐聚拢到刘青山身边。

他们手中的乐器,也应和着刘青山的歌声,敲打弹拨出同样满是沧桑的旋律。

“我不怕雨打风吹日晒,被大漠风沙伤害,”

“让心暴露在阳光下对你表白,”

“我宁愿我的身躯被岁月点点风化,”

“也要让你感觉到我的真爱……”

刘青山的声音,极具穿透力,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些伴奏的维族同胞,也都受到感染,仰天发出呐喊:“哦噢噢呀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