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步子不是迈得有点大了?(三更求月票)

“火腿肠是啥?”王书记眨着眼睛回忆一下,好像记忆中没有这东西的印象。

倒是郑红旗想了起来,好像第一次随着藤田正一进山的时候,哑巴爷爷养的那只小熊,吃的那东西,就叫火腿肠。

刘青山进一步解释:“其实跟午餐肉差不多,就是外面是用塑料皮包装的,食用更加方便,而且重量小,价格便宜。”

这下两位县领导有点懂了,不过又问了问,建厂的话,还需要从国外引进设备,而且还得修冷库,两个人就直摇头。

主要是县里没有这笔资金啊。

刘青山当然也清楚这两位的顾虑,于是笑道“那就由我们夹皮沟投资建厂好了,正好和方便面厂配套,哈哈,方便面和火腿肠,吃起来可是绝配。”

“你们还有钱吗?”

王书记跟刘青山也不见外,所以就直接询问。

在他想来,夹皮沟投资建设野菜厂,还有即将投产的方便面厂,又花了将近三百万,承包山林,估计早就负债累累,哪里还有钱再进行投资?

“呃,没钱可以贷款嘛。”

刘青山自己手头的钱,还剩下一百多万呢,完全有能力建一家火腿肠厂。

而且他知道,火腿肠这东西,只要不断推陈出新的话,起码能火爆几十年。

可即便是有钱,在当前的形势下,该哭穷的时候,还是要装穷的,免得树大招风

等过了这几年,步入九十年代,那就不用这么担心了。

王书记沉思一阵说道:“那你们夹皮沟的步子,是不是迈得有点大了?”

也就是现在还没有扯着蛋一说,否则的话,这么说肯定更恰当。

刘青山一边开车,一边笑笑:“总设计师都说了,步子可以适当大一点,胆子也要大一点嘛。”

“你呀你呀。”王书记也微微摇头,对于眼前这个青年的闯劲儿,只有佩服的份儿。

郑红旗在思量一阵之后,忽然提议道:“咱们碧水县的食品公司,有一座冷库,能不能合资搞这个火腿肠厂呢?”

刘青山笑着摇摇头,他宁愿白手起家,也不愿意伺候那些原本属于国营单位的大爷。

几十年的观念,早就根深蒂固,不是他一个小人物能够打破的,到时候扯皮就麻烦了。

这种积重难返的情况,只有国家层面出手,才能解决,就像是九十年代的下岗潮。

无论是王书记还是郑红旗,都是比较相信刘青山的,两个人商量一下,基本就把这件事给确定下来。

等从市里开完会回来,就在方便面厂旁边,给刘青山再批一块地,建设火腿肠厂。

至于贷款吗,刘青山要求不高,这个其实只是象征性的,三五十万不多,十万八万也不算少。

这两年,国家开始价格闯关,导致物价飞涨,贷款那点利息,还真不算什么。

一路闲谈,倒也不寂寞,当天晚上就到了松江市。

松江市是地级市,下辖十几个县区,因为是松江的源头,故此得名。

市级的城市,当然不是碧水县可以相比的,楼房多了,道路上的车辆也多了,当然,他们正好赶上下班时间,街道上的自行车大军,也更加汹涌。

松江市有好几个大厂子,主要是重工业和军工方面的,因为国家的整个战略布局调整,十年之内,就全部土崩瓦解。

然后就再无发展,变得和东北地区的其他城市一样,死气沉沉,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种悲哀。

但是现在,松江市还处于夕阳前最后的辉煌,大街小巷,充满生机,行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甚至还有点傲气的神情。

几辆车来到市招待所,在后院停好车,先去办理入住手续。

招待所的服务员,一个个也都眼高于顶,对这些县城来的人,管你是县长还是书记,都呼来喝去的。

估计在他们眼里,就和县招待所的服务员,看大队来的农民差不多,反正都是农村来的乡下人。

其中一个中年大妈,在瞥了刘青山一眼之后,差点把又粗又壮的手指头戳到他脸上,嘴里更是劈头盖脸地嚷嚷道:

“这是谁带来的孩子,参加会议怎么还带家属,这点规矩都不懂,怎么当上劳模的?”

遭受无妄之灾,刘青山也只能无奈地说道:“同志,我是……”

可是那大妈根本就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你是什么?你是打算跟着大人,在我们这里白吃白住是吧,还劳模呢,什么素质?”

旁边的郑红旗也火了:“同志,先说说你什么素质,这位青山同志,是我们县的劳模代表,你不问青红皂白,就一通夹枪带棒的,我倒要找你们领导问问,你这是什么素质?”

“啥,劳模代表?不是吧,这么年轻,还没我儿子大呢?”

那个中年大妈闻言仔细打量打量刘青山,一脸狐疑地接过他的证件,和自己手上的名单对了对,呀,还真是!

“那啥,小代表,对不住,刚才是我不对,错怪你啦,刚才你们没来之前,有个代表就领着家属来的,咱们招待所,床位都是一铆钉一楔,真是没有多余的。”

那个中年大妈立刻转怒为笑,嘴里一个劲跟刘青山道歉,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小代表,你说你这么年轻就能当市级劳模,要是不看介绍信,谁敢信呢?”

周围的人都瞧瞧刘青山,也都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他们这些人,大都是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了。

而刘青山呢,那模样还是高中生呢。

这么年轻就能当选市级劳模,那可不简单,不知道有什么先进事迹,到时候一定好好学习学习。

看到那个中年大妈还挺直爽的,刘青山当然也就不会再在意,也就笑着说道:“早知道这样,我就粘两撇小胡子好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那个大妈还拍了下刘青山的肩膀:“小代表,你要是化妆的话,我们搞不好还得报警,再把你当特务给抓起来,那就更热闹喽。”

这位大妈还真是个热心肠,嘴里唠唠叨叨的,把一些注意事项,都讲给刘青山,最后还说呢:

“小代表啊,晚上把我儿子领来,你们好好聊聊,叫他瞧瞧,你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劳模代表,我家那孩子不争气,学习都吊车尾,请你帮忙开导开导他。”

呃,原来是为了这个,刘青山也好生无奈:“阿姨,我明天还要进行典型发言,晚上需要准备演讲稿呢。”

“那就明天。”中年大妈先预约下,然后才反应过来,嘴里惊呼一声:

“小代表,你还要发言啊,那就更厉害啦,肯定能上咱们地区的报纸!”

周围其他县区的代表们,也都一脸羡慕,能在劳模大会上做典型发言的,那都是劳模中的劳模啊。

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意外,那么就会向上级推荐,等到今年的年末,没准就是全省的劳模!

刚才也一直不悦的王书记,这会儿也终于感觉,刘青山帮碧水县赚足了面子,就乐呵呵地插话道:

“地区报纸算什么,我们县的刘青山同志,那是上过**纸的!”

这话当然不出意外地引来一片惊呼,能来这的,除了劳模就是各县区的领导,当然都有看报纸的习惯。

很快,就把刘青山这个名字,和那篇《万元村诞生记》的报道联系到一起。

“厉害啊,自古英雄出少年!”

“啧啧,果然年轻有为!”

“小代表,你住哪个房间,一会我们去串门,跟你多交流交流……”

一时间,搞得刘青山有些应接不暇,果然是应了那句老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张杆子最怕这两样。

好不容易才把这些热情的人们打发掉,刘青山吃完饭就赶紧回屋整理发言稿。

像老支书那种唠家常的发言,是属于比较接地气类型,面对公社和大队这个级别的代表,肯定受欢迎。

但是能来参加劳模大会的,多是县市一级的领导,发言就要有点高度,但是也不能太高,太高了也听不懂,就失去意义。

既然要进行发言,那么在刘青山看来,最好能叫听众多少有点收获,也算是不虚此行。

咚咚咚!

有人敲门,打开之后,是那位中年大妈,乐呵呵地往刘青山怀里塞了几瓶饮料,显然,这个是特殊待遇。

这是个四人间,都是碧水县的代表,其中就有大老李,他因为酒厂今年的业绩突出,也当选代表。

“青山老弟,我们都跟着你借光喽。”大老李笑呵呵地将饮料分发下去。

刘青山笑着摇摇头,继续在那爬格子。

不大一会,又传来敲门声,大老李开门一瞧,还是那位大妈,当然对他来说是大妹子。

大妈又把一盒子糕点啥的,放到刘青山面前的桌子上:“年轻人长身体容易饿,这些留着睡觉前吃。”

等她出去之后,大老李就笑嘻嘻地说:“青山老弟啊,俺严重怀疑。这位大妹子家里肯定有个跟你年龄差不多的闺女,这是瞧上你了,准备招你当姑爷呢。”

剩下那两位代表也是哈哈大笑。

刘青山也很无奈:这热情过头了,也叫人受不了啊。

没过十分钟呢,再次响起敲门声,这次屋里另外三个人都不动坑,努嘴示意刘青山去开门。

大老李还嘻嘻两声:“丈母娘又来给姑爷送东西了。”

另外一位老代表平时则喜欢唱评戏,嘴里就哼哼着《刘巧儿》里面的选段:

“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看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

他一边唱还一边伸着手指,朝刘青山一指,那意思是把刘青山当成赵振华。

没法子,刘青山只好去开门,果然还是那个大妈,不过这次身后真多了个俏生生的大姑娘,扎了两个麻花辫,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正忽闪忽闪地打量着刘青山。

屋里的大老李的低声惊呼:“不是吧,真把闺女都领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