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红日升东方

你好,1983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红日升东方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刘青山平生第一次踏入海参崴这片特殊的地方。

这种特殊,是因为这片土地,曾经就是我们的孩子,后来被人掳走,现在终于又回家啦。

就像闻一多先生说的: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而今天,刘青山他们的到来,就会将灵魂重新注入这片土地,让他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舷梯上走下来,双脚落地,刘青山的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动,他的内心发出一声大喊:我来啦!

“我来啦,我们来啦!”

刘青山没喊出声,但是小老四和小六子他们,却全都大喊起来。

就连小鹿鹿,都扯着小嗓子,也跟着喊得十分起劲。

还一边喊一边蹦跶着,表达着自己的高兴。

她虽然不知道这一切代表着什么意义,但是她能感觉到这种带着喜悦和兴奋的气氛,感受到父母和姐姐们的高兴,所以她也高兴。

吴桐挽着刘青山的手臂,笑吟吟地望着孩子们,再瞧瞧刘青山,目光中充满爱意:

她的男人,再一次做出这样的壮举,作为他的妻子,吴桐感觉无比自豪。

“好哇,离咱们夹皮沟真不远,以后得常来看看,哈哈哈,这是咱们自己家的地盘,啥时候想来就来!”

说话的是刘士奎,这一次,刘青山的家里,基本上是全家抬。

一来因为路程比较近,二来则是因为这片土地,对刘青山的家人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就连忙着经管公司的大姐刘金凤一家,还有老姐杨红缨一家,也都到场。

“这里记录着咱们国家的兴衰,实在太有意义啦。”高文学用手推推眼镜,目光热切地四下张望。

国家羸弱,则国土沦丧;反之,收复失地,则预示着国家正在走向强盛。

作为一名作家,他此时此刻,有了创作的冲动。

“三凤,咱们的生意,也要扩展到这里,听说这边出产蜂蜜,品质特别好,我们统一食品,产品又丰富啦。”

杨红缨也很是兴奋,她说的没错,因为整个东方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盛产椴树蜜,原本就是毛子那边最大的蜂蜜出产基地。

郑红旗也同样举目四望,外表平静,但是内心却波澜壮阔。

一方面是因为这片领土的回归,另外一个原因,他已经被任命为东方自治区首任主席。

这是刘青山的提议,也被上面顺利采纳。

这支队伍,除了刘青山的家人之外,还有国家派来的领导,带队的是外长。

当然也有军队的领导赵首长,以及办公厅的许主任等人。

因为临海的缘故,这里温暖湿润,虽然现在是盛夏,但是习习海风,送来凉爽的气息,是非常不错的避暑胜地。

而自然环境,基本保持着原生态,又因为森林密布,所以是天然氧吧。

刘青山瞧瞧人群中的楚云秀,这丫头的嗅觉还真够灵的,也跟来进行考察,估计是准备开通这边的旅游线路。

这无疑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一来是这里的气候,适合夏季来避暑。

二来则是因为海参崴特殊的意义,绝对会吸引游客前来。

十几辆轿车从特殊通道开进来,停在刘青山他们不远处。

原滨海边疆区的州长彼得罗夫,带领着一干官员,前来欢迎。

在这个队伍里面,刘青山还看到了对方的外长,还有陪同的谢尔盖。

双方相互拥抱握手,亲切会晤,刘青山虽然没有任何职务,但却是最重要的一员,因为从名义上来说,这里是属于他的领土。

见面之后,双方乘车前往市政厅。

车辆行驶在街道上,刘青山也望着车窗外的景象。

这座城市还是比较繁华的,常住人口接近一百万。

路旁有些建筑,显然已经有些年头,带着明显的俄式风格,也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

刘青山觉得,应该在城市的中心,也修建一座象征性的建筑,记录今天这个回归的日子。

建筑当然要具有华夏特色,这方面,自己的老岳父,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吴教授今天也一起来了,就坐在后面的车子里,此时此刻,他也正打量着车窗外的景象,和身旁的刘士奎以及王教授说道:

“我觉得可以建一座纪念碑,记录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也让后人铭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几位老人都一起点头,这也同样是他们的心愿。

街面上的人并不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色匆匆的毛子,另一类,则是首批进驻这里的国人。

包括部队和警察这些权力机构,以及各行各业的派遣人员。

他们脸上都闪烁着骄傲和兴奋的神采,和那些一脸沮丧的毛子,形成鲜明的对照。

因为军队的维持,所以整座城市并没有丝毫混乱,更没有那些趁火打劫或者闹事的毛子。

就算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也早被梅德维奇的黑熊帮,负责清理干净。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海参崴濒临着中俄朝三国,所以在居民里面,还有一部分是鲜族人,他们也大都选择留下。

另外就是原本当地的土着民族,有那乃人,就是我们这边的赫哲族人;

还有乌德盖人,赫哲族人善于捕鱼,乌德盖人善于养蜂采收蜂蜜。

再有就是鄂温克人,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以驯鹿为伴。

这次回归,无形之中,对这些少数民族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因为彼此之间,可以名正言顺通婚了。

刘青山他们乘坐的车队,一直开进州政府。

下了车,刘青山抬头望望,只见旗杆上悬挂着的,还是俄联邦的旗帜。

于是刘青山朝小老四努努嘴,只见小老四从背包里面,拿出来一面叠得板板正正的鲜红旗帜:

“哥,咱们升国旗吧!”

明显能够感觉到,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尤其是那些毛子,脸色都不大好看。

在现在这种形势下,国旗是一种象征。

不过对方的外长也没有阻拦,因为他没有理由去阻拦。

外长先生只能无奈地上前,亲手缓缓降下国旗。

而刘青山他们这边,则全都是喜气洋洋,大家彼此谦让一番,最后还是叫刘青山去亲手升起东方自治区的第一面国旗。

刘青山朝娃子们招招手:“那我就领着孩子们一起升旗,他们才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

这个法子好,免得领导之间,还要论职排辈的,太麻烦。

刘青山领着童子军,来到旗杆前面,他挂好国旗,然后手臂轻轻一扬,呼啦一下,国旗便迎风展开,那一抹绚丽的红色,令所有人都不由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小老四她们都伸出小手,轻轻扯动,虽然有电动设置,但是因为没有事先准备国歌和音乐,所以还是手动更有意义。

刘青山仰望着国旗冉冉升起,口中开始唱国歌。

还有在场的所有华夏儿女,都仰望国旗,唱起了雄壮的国歌。

这一刻,大部分人都眼含热泪,因为这是国歌第一次在这片领土上唱响,是国旗第一次在这片领土上飘扬。

随行的记者,也无比激动地用他们手中的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幕。

因为从这一刻开始,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家啦!

这里是祖国最东方的土地,是第一个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此时此刻,刘青山的内心也豪情万丈,他忍不住忽然放声高歌: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他的声音,高亢入云,霎时间,彷佛整个天空的阳光,都变得更加灿烂。

在场所有的国人,瞬间都觉得头发似乎都要竖立起来,万丈豪情,同那万丈阳光一样奔涌。

小鹿鹿一听可高兴了:这歌爸爸在来之前,教过他们。

于是小鹿鹿也扯起小嗓子,和爸爸一起唱和: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稚嫩的童音,却表达着最真挚的情感和祝福。

很快,小月月,小牛,小火,小六子,包括小老四,他们也都跟着唱起来:

“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难同当,福同享,挺立起了嵴梁,”

“吾国万疆以自强,千年不灭的信仰!”

这段歌词,刘青山只改了两个字,把原来的“仁爱”,改成了“自强”。

他觉得,在当下,最需要的不是仁爱,而是自强。

孩子们最纯真的嗓音,配上这歌词,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力量,令在场的国人都潸然泪下。

林子洲一边眨着眼睛,一边示意摄像师,一定要记录下这无比珍贵的一幕,这是孩子们,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

最后,刘青山雄浑的声音,和孩子们纯净的声音汇聚在一起,然后就是所有在场的国人,一齐放声歌唱: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两句歌词,反反复复,竟然唱了十几分钟,这才渐渐停歇。

然后所有人一起鼓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天真烂漫的娃娃,他们眼中,都闪烁着骄傲和自豪的泪花。

就在今天,就在此刻,红日升于东方,拉开了光芒万丈的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