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你好,1983 >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竞争对手出现了

你好,1983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竞争对手出现了

作者:隐为者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2 03:02:14 来源:笔趣阁

原来的技工学校这边,已经是城边子,占地极广,空地也比较多。

无论是学员还是教师,以及到场祝贺的领导,每个人都拿着一把铁锹,来到学校后面的空地上。

地上已经刨好了一个个的树坑,不远处,还早就准备好一根根树苗。

大伙这才放心不少:这冻天冻地的,地皮儿刚化开薄薄一层,要是叫大伙刨树坑,那估计得一上午时间。

“每人领一棵树苗,亲手栽种下去,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树?”老周扯开嗓子吆喝着。

已经有心思比较灵敏的人猜到了,四下里响起几声应答:“是杏树吧?”

没错,正是杏树,因为中医素有杏林之称。

这个典故,还要追朔到三国时期,当时有建安三神医,分别是张仲景,华佗,以及董奉。

这位董奉先生,晚年隐居庐山,给人治病,从来不索求报酬,只有一个要求:每一位被医好的病人,要在山坡上种一株杏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里山坡的杏树便蔚然成林。

哑巴爷爷此举,显然也颇有深意,在场的人,也都理解了孙先生的意图:行医者,医术要高,医德更要高。

于是也就没有人再抱怨,都乐呵呵地领了一棵树苗,栽种到树坑里面,在培土浇水。

许多人还都记下了自己栽种树木的位置,以后勤浇水,等到树木蔚然成林,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和付出。

就连到场的领导们,也都亲手栽下一棵杏树,他们也都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栽种完杏树,人群便在老周的带领下,来到校门口。

由哑巴爷爷和来自部里的领导,一起将蒙在校名上的红布揭下来。

“杏林中医学校”这六个古朴庄重的大字,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开始鼓掌,

刘青山看着师父脸上那无比欣慰的笑容,心里也涌起巨大的成就感:今日栽下树苗,明朝蔚然成林。

简短而与众不同的开学典礼,就这样结束,学员们立刻返回教室,开始学习。

班级都是小班儿,每班也就二三十人。

现在刚开始,还处于摸底阶段,等哑巴爷爷对这些学员的底子都清楚之后,再重新分班。

针对学员不同程度,进行不同教学。

就像那些老先生,再从头学基础,就没有必要。

而像梁小虎这种门外汉,则需要从头学起。

教材使用的就是首都中医学院的教材,另外还有宋一针编撰的针灸学,范先生编撰的药膳学,以及哑巴爷爷编辑的医书。

边教边摸索,发展几年,争取编纂一套完善而且统一的教材。

学校初创,有时候就是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等步入正轨就好多了。

中午,各级领导就在学校食堂用餐,也没搞特殊化。

领导们也算瞧明白了:人家这里,一切都以务实为主,他们也就没必要做那些表面文章。

送走了领导,刘青山又和师父研究了一番,等到过了五一,还要建两座教学楼。

另外再建设一座门诊大楼和一处住院部,中医学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才。

这些投资,都是刘青山掏腰包,他这个当弟子的,也应当应分。

李铁牛一听,也立刻给媳妇打电话,叫小翠把积攒的家底儿都拿出来,他也要孝敬师父。

刘青山也不拦着,反正以后赚钱的时间长着呢。

很快,杏林中医学校就走上正轨,也就没刘青山啥事了,他也收拾东西,准备远行。

黑河那边的边境贸易重启,刘青山必须过去一趟。

就他和李铁牛哥俩,开着刘青山的越野车出发,出了省之后,就进入到龙江省的地界。

刘青山想起来,好像胡司令和大姐他们,也正在这边洽谈建立牧场的事情,正好顺道,就决定过去瞧一眼。

这边属于松嫩平原,草甸子都是一片一片的,延绵几十里上百里。

在刘青山的记忆中,后世有不少都开垦成耕地,破坏了草场,实在有点可惜。

刚刚要开春,草木还没有萌发,坐在车里,放眼望去,公路两边,都是延绵的芦苇荡,还有枯黄的草地,有些低洼的地方,积雪尚未融化,一道黄一道白的。

他们要去的是鹤城,在刘青山的规划中,单单这个地区,就要设立五个养殖基地。

鹤城是地级市,下辖十几个县和七个区,地域辽阔。

刘青山他们开车进入到市区,拨打了大姐的手机,果然接不通,这边估计正建设地面基站呢。

找了个公用电话,呼叫了一下刘金凤BB机,倒是很快把电话打了回来。

听说刘青山也来到这座城市,刘金凤也不免有些兴奋,叫弟弟开车直接来市政府的招待所。

等刘青山两个把车开出去,就看到刘金凤和胡伟的团队,正在门口张望。

他们身边,还有十几名领导模样的人,估计是当地的政府官员。

下了车,人们便迎上来,满脸笑容地和刘青山握手。

胡伟显然已经混熟了,在旁边给刘青山介绍:“这位就是我们统一食品集团的刘青山刘总。”

“这位是市里的王书记,这位是迟市长……”

刘青山也礼貌地和众人握手寒暄,那位迟市长显然比较健谈:

“青山同志,欢迎欢迎啊,我还去过你们夹皮沟参观学习呢,可惜那时候你在国外忙生意,今天终于见面,幸会幸会。”

夹皮沟从万元村起步,也接待不少来自各地的参观团,尤其是北方,比较出典型。

尤其是今年,夹皮沟更是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个百万元村。

年前那段时间,各大报纸铺天盖地,都在进行宣传。

甚至在晚七点的新闻节目中,都露了一面。

“领导您太客气了,我们那里,也就是抢先发展一步。”刘青山嘴里客气着。

迟市长则笑道:“不一样啊,就拿你们的统一食品来说,现在是全国闻名,能来我们这里寻求合作,我们当地政府,必须大力支持!”

这就相当于表态了,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省里的领导,还有省军区的领导,甚至还有更高级别的领导,都打电话关注过这件事情,地方上不敢不重视啊。

事实上,鹤城这边,甚至整个东边的三省都在内,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原来赖以生存的重工业,重心前移,经济搞不起来,最终只能依靠广阔的土地来发展农业。

发展农业,那是最低端的下游产业,也就仅仅能保证不饿肚皮而已。

所以即便是上级领导不关照,当地政府也是举双手欢迎统一食品的这次投资。

不说别的,光是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还有今后的税收这两大项,就足以叫他们动心。

进到招待所里面,已经是午饭时间,午宴自然是十分丰盛。

刘青山不怎么说话,倒是胡伟比较擅长这种场合,跟当地的官员们称兄道弟,推杯换盏,气氛很是融洽。

等吃完饭,回房休息,刘青山这才找大姐和胡伟了解情况。

刘金凤和胡伟他们已经跑了几处地方,自然条件没的说,非常适合。

目前双方已经开始洽谈,这个涉及到的东西就比较多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刘青山最关心的还是承包土地的价格,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给出的价格还算便宜,每亩地的承包费是三十块钱。”刘金凤的脸上也带着微笑。

刘青山则眨眨眼:“一年三十块钱的承包费,现在来说,有点小贵。”

几十年之后,每亩地每年的承包费,也才三五百块,那还得是上好的良田,不是这种荒甸子。

要知道,他们办养殖基地,动辄就是几万亩,几十万亩,上百万亩,这每年的承包费都是天价了。

胡伟大笑:“小师兄,是五十年的承包期。”

这下连刘青山都愣了一下:这还真是白菜价了,看来当地政府诚意十足啊。

胡伟又嘿嘿两声:“我和大姐商量一下,准备再抻抻他们,价格应该还有的谈。”

刘青山思索片刻,摆手说道:“没必要,这个价位,已经比咱们预期的要低很多,直接签合同好了,这边的五个养殖基地,全部签下来!”

五个养殖基地,面积大概在两三百万亩之间,差不多需要一个亿的资金,对统一食品厂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光是碧水县的生产基地,每年差不多都有这个利润。

至于后期的建设投资,五处生产基地,大概还需要五个亿左右的资金,这个就需要通过整个集团输血。

另外也可以多争取一些贷款,发展也能迅速一些,光靠集团内部造血,毕竟周期比较长。

“行,那我通知一下当地政府,明天正式签署合同。”

刘金凤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直接开始拨打迟市长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电话那边,传来迟市长的声音,这时候的电话,基本都这样。

寒暄几句,刘金凤就切入正题。

电话那边停顿了一下,迟市长的声音这才又传过来:

“刘经理,签合同的事情先不忙,我们刚刚接到省里的消息,外国的雀巢集团,也派来考察团,准备在我们这边设立乳品生产基地。”

刘青山在旁边也听得一清二楚,不由得心里一沉:竞争对手这么快就出现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