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965章 尚书大人们

大宋将门 第965章 尚书大人们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苏轼走了,章惇愣了半天,竟然笑了起来,连一贯二百五的苏子瞻都学会耍手段了,最后那一句话太妙了。

值一个肘子!

章惇拍了拍屁股,直接去都察院了。

原本吕惠卿是要等着到徐州一段的铁路贯通,然后再风风光光回京,只是现在都察院的事情太多,王安石上书,请求提前召吕惠卿回来。当然了吕惠卿也是求之不得,他修路是为了往上爬,而不是志在修路。

在这种关头,怎能不回京参战!

他把任务交给了苏颂,然后就立刻回京。

现在都察院可是最热的衙门,甚至连着政事堂都比不上,因为巡抚的设置,牵动各方神经,谁不想成为一方大员,封疆大吏!

拗相公有自己的人马,而王宁安这边则是要走吕惠卿的门路,回京的几天里,吕惠卿愣是一点休息的时间也没有,比起修路还要累!

总算是抽出了一点空余,跑来见章惇了。

“我说子厚兄啊,你怎么也要当巡抚?放心吧,凭着咱俩的交情,你看中哪个路,我一定给你安排!”

章惇哼了一声,“吉甫兄,你何必装糊涂,如果只是为了巡抚,我用得着找你吗?”

“哈哈哈,是啊,子厚兄深得师父欢心,自然用不上我这个师兄了!”

“哼!”章惇冷笑了两声,“吉甫兄,师父什么脾气,你清楚,要是师父愿意帮我说话,哪里轮得到你?”

奶奶的,明明求人,还这么硬气!吕惠卿哑然一笑,“子厚,实不相瞒,我现在也是爱莫能助,你要理解啊!”

“少跟我说这套没用的。”章惇压低了声音,“我问你,师父真的是要培养司马君实吗?”

吕惠卿沉吟了半晌,“说不准啊!”

“别装蒜了,师父向来把苍生天下放在前面,如果让司马光接了他的位置,岂不是成了师徒传承,私相授受,让外人怎么看?”

吕惠卿思索了一下,还真别说,有些道理。

“如果连君实兄都没资格接师父的首相之位,我们又怎么能行!”

“你傻啊!”章惇就讨厌吕惠卿这个装蒜劲儿,一个男人,用得着玩花样吗!他气咻咻道:“这一次我们可以不争,但接下来,必须是我们的天下!一句话,只要吉甫兄帮了我,下一次我必然力推吉甫兄,成为首相!”

吕惠卿瞬间心头一动,脸色微红,他的变化,没逃过章惇的眼睛,丫的果然盼着首相宝座呢!

“子厚兄,你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章惇道:“告诉你个消息,曾巩和曾布去找司马君实了,显然他们是准备联手,你我要是不携手合作,是斗不过他们的!”

吕惠卿沉吟了一下,“礼部!”

“呸!”章惇骂娘了,“你让我去祭天祭地当教书匠,还不如杀了我!”

吕惠卿无奈摊手,“子厚兄,我,我人微言轻,其他几个部,我争取不来啊!”

章惇一跃而起,“吏部和户部,除此之外,我不干!”说完,他竟然直接走了,留下吕惠卿发傻。

说起来六艺的这帮人也在分化当中,比如曾家兄弟和韩宗武走得很近,如果再和司马光联手,就等于有了两位相公在背后撑腰,不容小觑。

相对无害的苏轼苏辙兄弟俩,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是师父的小舅子不说,又是欧阳修看重的学生,再有巴蜀的官吏向来抱团。苏轼和陈慥关系密切,陈慥的爹是陈希亮,媳妇是柳月娥,牵连着将门……所以啊,别看苏轼那么高调,肆无忌惮,没人敢打他的主意!

剩下的六艺学生当中,就属章惇和吕惠卿了,章惇这家伙出身名门,本来章家和他不和,无关紧要,可最近章家冒出了一个章楶,深受王宁安器重,听说打仗很有本事,都把他和王韶并称。

章惇加上章楶,文武组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

如果能拉过来,自然是好事情。吕惠卿也不是没有实力,比如他当年在西域经营,就和宋庠有了不错的交情,冯京,吕诲等人,都愿意站在吕惠卿这边,再加上并肩作战的王韶,吕惠卿也积累了不菲的人脉。

罢了!

就替章惇争一争!

……

很快,王宁安主持政事堂会议,在会议上就要推出六部尚书人选,交给赵曙御批。

当王宁安领衔几位相公坐下之后,突然又有人来了。

能出席政事堂会议,当然不是寻常人物,这两位肩并着肩,跟一个人似的。大家伙一看,都傻眼了。

来的是谁啊?

刚出炉不久的庆陵郡王文彦博,还有老相公贾昌朝。

这俩老货突然出现,弄得大家伙懵了。

贾昌朝不在乎,他是殖民部的尚书,当然有资格参加。而文彦博是异姓王,位列百官之上,也有权列席会议。当他们俩出现的时候,王宁安暗暗一笑,这是要搞事情啊!

“诸公,六部肩负朝廷重责,此时天下纷纷,事务繁重,各部不可一日无主……你们有什么合适的堂官人选,都推荐上来吧!”

王宁安刚说完,文彦博就开口了,“老夫以为六部尚书必须慎之又慎,老夫举荐御史中丞贾章,接任吏部尚书!”

他刚说完,韩维就开口道:“文相公,贾章贾大人在言路时日不短,让他再执掌吏部,也太不合适了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文彦博冷笑道:“朝廷用人就要大胆果断,打破常规,不拘泥常理,燕王以为如何?”

这话分明是冲着王宁安去的。

自从杀回政事堂的梦想破灭,文彦博就处处和王宁安找麻烦,话里话外,影射的都是王宁安。

“文相公既然说了,那大家伙就踊跃举荐吧!”王宁安笑道:“野有遗贤,宰相之过,不必拘泥哪一个部,凡是有资格的人选,都讲出来,然后再斟酌损益!”

王宁安的话音刚落,贾昌朝就开口了,“既然如此,我举荐王安国。”

这句话又把大家弄得迷糊了,老贾和老文携手而来,老文推荐了老贾的儿子,老贾反过头推荐了王安石的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不成两个老货跟拗相公走到一起了,这可真有意思!

吕惠卿不甘示弱,也立刻道:“章惇章大人年轻有为,参与修路有功,而且在江南铲除弊政,人所共知,是合适的人选!”

司马光立刻道:“曾布熟悉财政,为国理财,颇有建树,应当重用!”

“我推荐韩宗武。”说话的人是陈升之,大家都有些诧异……作为存在感最弱的相公,有你说话的份吗?

但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堵上他的嘴!

好在王宁安很大方,不管谁提名,他都照收不误。

就这样,一番激烈的谏言下来,足足提出了二十几个人。只是这其中陪绑的居多,真正有机会冲击尚书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

真正要命的是如何排列,显然,吏部天官和工部尚书不是一个份量的!

大家都想等着最后的结果,可偏偏王宁安就宣布散会了……无可奈何,这些人不得不转回家中。

路上,贾昌朝就黑着脸道:“宽夫兄,我怎么觉得被你坑了?”

文彦博连连摇头,“子明兄,你何出此言,我是第一个推荐令郎的。”

“那你为什么含沙射影,如果王二郎真的怒了,把你我,还有王介甫当成了一路人,我儿还能当得上吏部尚书吗?”

文宽夫嘴角抽搐一下,赔笑道:“会的,你们是一家人,不用令郎用谁?”

“哼!”贾昌朝切齿道:“你等着我的,如果我儿没有当上,咱们俩没完!”

这俩老家伙不停吵嘴,怒气填胸,各自回家。

其余的人,也都几乎一个模样,不停吵闹争论,谁也吃不准,六部尚书会花落谁家?

王宁安只让大家等了五天,一份人名单终于出来了。

而这个结果,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首先,万众瞩目的吏部天官,既不是贾章,也不是章惇,而是范纯仁!

这是一个出乎预料。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王宁安的爱徒,被人最为看好的章惇,居然也不是户部尚书,而是落到了兵部!

开什么玩笑?

兵部尚书不是王韶吗?他怎么出局了?

眼下政事堂,是司马光负责军务,章惇负责兵部,这两位都是王宁安的徒弟,同门师兄弟,究竟谁说了算啊?

想想以后兵部就有趣!

让人很垂涎的户部,落到了韩宗武的手里,而分管财务的却是他的叔父韩维,一个相公,一个尚书,这不是摆明让他们营私舞弊吗?王宁安是在打什么算盘啊?

这三个部够亮瞎眼睛的,剩下的三个部,也差不许多,苏辙接了礼部尚书,贾章总算捞到了刑部尚书,至于曾布,仅仅是工部尚书。

虽然这几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此排列,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想不明白。王宁安无暇顾忌别人的议论,他用最快的速度,召集六位新任尚书,还有四位相公,一共11个人,这就是大宋的核心决策圈子。

“现在千头万绪的事情很多,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王宁安道:“首先,东南出现了反扑,一些地主再次纠结打手,抢夺已经分好的土地,妄图对抗朝廷政令,你们有什么建议,只管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