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953章 未来的首相人选

大宋将门 第953章 未来的首相人选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王宁安反复思量了一下,应该错不了,老文现在的作为,都是为了顺利入主政事堂而积累资本,铺平道路。

马上就是治平四年,而王宁安的任期也只剩下一年多,谁接替新的首相,就显得无比重要。

王宁安想过连任的问题,但是很快就被否定了,首先他答应了赵祯,只做五年,几个老臣还在,他不能违背先帝的意思。

而且以外藩继任首相,本来就不合规矩,现在赵曙也有了儿子,王宁安死赖着不走,再干下去,早晚会闹得君臣离心离德。

就算他们不想冲突,下面的人也会不断煽动怂恿,王宁安要全始全终,绝对不可以恋栈不去……现在的关键就剩下谁来继承变法了,王宁安不想自己的心血化为乌有,就必须有一个和他理念相同的首相,继续落实他的政策,并且延续下去,形成惯例,因此这个首相的人选,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有资格竞争首相的,无非是三个人。

首当其冲,就是王安石,拗相公的为人和秉性就不用说了,这一次南下,王安石一颗公心,处处和王宁安站在一起,两个人倒不是什么利益的联盟,而是他们的理念高度一致,配合默契。

让王安石接首相,他又是国丈,能和赵曙说得上话,有他在,变法大业就不会有丝毫改变。

可问题也来了,王宁安手下的一大帮人,未必认可王安石,他们希望推举司马光接任首相,而且章惇、吕惠卿、曾布、苏辙、苏颂这些人都要步入中高层官员的行列,王宁安的学生也成熟了。

他们想的是什么?王宁安最清楚不过。

先是司马光,接着是吕惠卿,章惇……在这帮小子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串首相的名单,是很难接受外人的。

司马光倒也是不错,可问题是这些年他一直在理财,和银行的人走得太近,王宁安觉得解决了世家的问题,下一个重点,就是调整实业和金融的比例,如果司马光掌权,很有可能是金融集团拿到最大的利益,王宁安很不情愿。

扣除这两位,就是文彦博了,老货的优势很明显,他资格老,手段高明,人脉够深,心思缜密,当朝之中,除了王宁安,谁也压不住文彦博。

偏偏在这三个人当中,王宁安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文彦博。

别看老文装得多好,但是他骨子里就是弱肉强食的那一套,而且他更是西京银行的创立者,和金融的结合比司马光还深。

如果文彦博做首相,搞不好就会开倒车,整个变法,都会被他弄得跑了调!

……

王宁安衡量这三个人,只觉得头都大了。

理念相同的人,关系不够亲近;足够亲近的人,又不放心;实力最强的,是他坚决要抵制的……娘的,到底支持谁啊?

王宁安都没注意了,实在是不行我再干五年算了!

当然,这是王宁安的一时气话,他还在权衡,是不是还有更好的人选,比如欧阳修,贾昌朝,或者张方平,宋庠……

“不成,都不成了!”王宁安摇了摇头,老臣里面,还有战斗力的,也就是文彦博了,或许还有个张方平,但是张方平的主张更加保守,让他上位还不如给老文呢!

好家伙,一个人选的问题,把王宁安弄得脑袋都大了。

索性先放在一边,还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可以慢慢观察,或许文相公一把年纪了,支持不住了……事情就好办了。当然,这只能是痴心妄想,人家文相公是越活越年轻,精力旺盛得胜过小伙子。

老家伙亲自操刀,将以钱家为首的几个大家族,悉数判处了斩立决,光是核心成员,要砍头的就有500多。

文彦博没有任何犹豫,其余的世家,则是分批遣送海外,不许他们停留在大宋。

处置了世家,老文立刻就落实均田,落实兴学。

而且文彦博还顺应潮流,将东林书院改成了一家技工学校。

“王爷,东林这两个已经臭了,要不你赐个名字。”

王宁安都懒得想了,直接写了“蓝翔”两个字,塞给了文彦博。

“就用这个吧,而且口号我都想好了,拖拉机技术哪家强,江南常州找蓝翔!”

文彦博念叨了一遍,苦笑道:“这个……太水了吧,有没有文雅的?”

王宁安气呼呼道:“培养技工的地方,要的是真本事,不是文雅,更不是花里胡哨,就这么定了!”

文彦博也不和他争,你想干什么,老夫都顺着你,顺来顺去,把你屁股下面的椅子也归老夫,那才叫好呢!

“二郎,东南的世家解决了,现在还剩下长江上游的几个路,你看要不要也推行均田?”

“当然要!”王宁安很干脆道:“均田就在一个公平,岂有这里做,那里不做的?老百姓不会答应的!”

“老夫也正是这个意思。”文彦博笑道:“只是荆湖南北路,还有江南西路,这些地方相对户口稀少,尤其是荆湖,土地辽阔,闲置的荒地不可胜数,落实均田,或许能容易许多!老夫估计,最多一年之内,就能全数落实。”

王宁安还真是挑不出毛病,“那好,就按照宽夫兄的意思,对了,还有巴蜀,也不能例外。”

“王爷放心,本来巴蜀的江卿也是很强的一群人,只是当年交子案的时候,王爷已经重创了蜀中江卿,现在他们都不成气候,落实均田,举手之劳,没什么难事。”

和文彦博谈话其实很容易的,没多大一会儿,就把几件主要的事情谈好了,空气中的氛围也轻松了许多。

“二郎,当年你我一起去开拓西域,咱们还经常手谈,不妨今日再来一局?”

王宁安笑了笑,“就我这点棋力怎么和宽夫兄较量?不过宽夫兄要是不介意,我倒是愿意奉陪。”

“怎么会?”文彦博笑道:“下棋吗,开心最好。”

两个人还真摆上了棋盘,你一颗我一颗,下了起来,王宁安的棋艺真不敢恭维,但是文彦博有意放水,倒也是你来我往,下到了中途,文彦博就笑道:“陛下直接封了皇长子为扶桑王,这可是百年未有的事情啊!”

“宽夫兄?你不会让我劝谏陛下吧?我觉得大可不必,这是陛下第一个孩子,宝贝了不得,让他按部就班,陛下肯定不高兴,犯不着为了一点小事,惹恼了陛下。”

文彦博笑道:“这可不是小事情,老夫倒是觉得,应该形成惯例,我大宋的皇子就该有封地,而且不能局限在大宋,倘若再有皇子,西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河套那么肥沃,而且李秉常那小子也可以废掉了,作为皇子的封地,绰绰有余。老夫不才,一直再推移民,要不了多久,西夏就和大宋的本土别无二致了。”

老文说完之后,小心翼翼,观察着王宁安的神色,他想找出一点喜悦的表情……哪知道王宁安依旧云淡风轻,他笑道:“开疆拓土,是一件好事情,只是什么时候还有皇子诞生,要等一等,现在谈为时尚早,根据钱家的供述,摩尼教有举事的打算,而且荆湖那边的粮食还要催促,咱们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如何?”

这个不咸不淡的回答,明显避重就轻,让文彦博很是不满,当老家伙很有耐心,他呵呵一笑,“就按二郎说的办,老夫这就去落实。”

送走了文彦博,王宁安长长出口气。

“明白了,全都明白了!”

好一个文彦博,你憋了好久的坏!这才露出了狐狸尾巴!

要说文宽夫打算干嘛?其实很简单,他想把西夏并入大宋,有人要说,这不是好事情吗?当然是好事情,只是文彦博就可以凭借纳土开疆之功,来一个王者归来,把自己的威望提到极点……而且文彦博很支持巡抚制度。

巡抚和总督不一样,按照大宋目前的情况,总督属于皇帝特别任命,主要负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事务,而巡抚呢,则是挂在都察院之下,有了这个身份,回京供职,自然是顺理成章。

王宁安甚至规划出了文彦博的路线图,先把西夏变成大宋的疆土,然后他凭着功劳,先返回京城,然后靠着资历、功劳、手段,挤掉其他人,接替王宁安的首相!

妙的是整个方案,完全都是阳谋,吞并西夏,改革地方官制,这些都是王宁安主张的,没法反对,而且凭着老文的功劳,也的确有高升一步的资本。

他娘的!

还真找不出办法破局了!

难不成就眼看着文宽夫的阴谋得逞?

不行,应该提拔剩下的两位,尤其是拗相公,让他能和文宽夫一争!

正在王宁安想着的时候,有人送来了消息,王安石前去崔征粮食,头一批150万石已经起运,半个月之内,就能运到江宁。

总算有了个好消息,王宁安很欣慰,江南的粮食的确是不够,需要补充,而且王安石有了功劳,正好能和文彦博一拼。

王宁安等了十天,等来的却不是粮食运到的消息,而是在湖口,一伙匪人劫持了粮船,150万石粮食下落不明!

拗相公,你的运气未免太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