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852章 衍圣公也有假

大宋将门 第852章 衍圣公也有假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把这两伙人都给拿下,加上之前抓到的那伙假扮差役的打手,章惇手上握着三伙人,整个案子的主动权也就捏在了手里。

他刚刚进行了突击审讯,那些假冒的差役都是孔家的打手,在不久之前,就是他们出手,把府衙的差役给打了。章惇已经让章衡派人过来指认,只要确定之后,孔家买凶杀人的罪名就跑不掉。

以前的案子也能有个了结,至少死去的差役和官兵能得到公道。

另外两伙人,一伙是受孔家蛊惑,跑来阻挡钦差的,一伙是庞籍和韩绛派过来,配合演戏的。

到了这时候,区区一个孔家已经不能满足大家伙的胃口了。

就从这俩相公开始吧!

你们跳了这么久,也该收场了!

谁敢阻挠变法,就要付出代价!

“审,立刻审问!”

面对气势汹汹的王家军,那几个太学生又是怕,但又有些不甘心。

反正他们都存了死志,死在差役手里,还是死在官兵手里,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听着,为了圣贤而死,我们死得其所,死有余荣。”

几个太学生鼓噪着,还真要拼命。

士兵也迟疑起来,正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时候,章惇笑呵呵走了过来。

“你们不是要为圣人而死吗!那我就让你们看一位朋友。”

章惇让人把古秦风带过来,他一露面,就把所有人吓坏了。

顿时有几个学生破口大骂,“无耻,原来你早就投靠了朝廷,叛徒,败类!”

各种污言秽语,都泼到了古秦风的头上。

这让古秦风万分难堪,他铁青着脸,怒吼道:“你们嚷什么,我们都被骗了!”他猛地伸出手指,指着孔府的大门,咆哮道:“这里面住的根本不是圣人苗裔,而是冒牌货,他们欺骗世人一百多年了,是时候该把这个骗局公布出来了!”

那些太学生愣了一下,根本不信,纷纷破口大骂,古秦风也急眼了,他猛地拿出了一本古书,举过了头顶。

“诸位请看,这是张家的族谱,你们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孔仁玉是假的,现在所谓孔家的子弟根本不是圣人后代,而是张家的后代!我们都被骗了!”

……

当孔家被推出来,和朝廷唱对台戏的时候,王宁安就让手下的人做功课了。

其实遍观孔家几千年的历史,越往后,越丢人,蒙古人打进来,还有南宗和北宗之争,至少表面上还知道谁是正统,有一点脸皮。

等到野猪皮的后代杀来,孔家直接全部屈膝投降了,那跪的叫一个顺溜,半点犹豫都没有。

如果真的按照他们老祖宗的标准,少正卯该杀,那么孔家人就应该杀一万遍还嫌少!

王宁安很清楚,所谓衍圣公,就是笼络天下文人的一个旗号而已。

只要尊奉儒家,以孔孟之道治国,就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唯有不断加恩,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需要孔孟之道,也就没有必要留着孔家!

随着百家书院的崛起,越来越多人反对独尊儒术,他们认为孔子最多只是一家之言,凭什么把他放得那么崇高,其他各家又在哪里?

既然存了争斗的心,就有一帮百家的文人仔细研究。

还真别说,让他们发现了一点问题。

前面提到过所谓孔末乱孔的事情,按照孔家的说法,孔末并不姓孔,他的祖上是孔林附近的一户百姓,后来被赐给孔家为奴,所以才改名孔景。

而孔末则是孔景的后人,和圣人没有半点血缘关系。

后来到了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也没人顾得上孔家。孔末就伺机作乱,把孔家的正统子孙都杀了一个精光,自己冒充圣人子孙。

当时,孔光嗣夫人张氏带着仅仅九个月的孔仁玉逃回了老家,孔末清点孔家的死者,发现唯独少了张氏母子,便立刻追到了张家。

面对着凶神恶煞一般的孔末,张氏的老父亲张温毅然将自己的孙子献出,代替了孔仁玉,被孔末杀死。

等到若干年后,孔仁玉成为太学士,当时他还名叫张雷,有乡人将这个案子掀出来,上奏朝廷,经过查证,把孔末斩杀,孔仁玉重新继承孔家基业,并且发扬光大,子嗣众多,俨然一霸。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眼熟?

同样的套路,出现了不止一次。

比如最著名的赵氏孤儿。

还有薛家将里,徐策用自己的骨肉,保住了薛家的后代,后来孩子长大,带兵杀到京城,替薛家报仇……

像不像?

这就证明了,不但是历史上,包括戏曲里,也都存在类似的故事,足见这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段子。

但是段子终究是段子,不能当成历史!

在后世,有人通过DNA测试,发现孔家父系先祖有三个之多……

大宋没有检查DNA的本事,但是这也难不住有心人。

毕竟距离孔末乱孔,才一百多年,有很多旁证资料,是能证明事情的。

比如他们仔细调查孔末的出身,他是孔家的家生子,对孔家的人非常清楚,他杀光了孔家正统之后,还仔细比对,才发现了张氏失踪。

通过这一条,就可以知道,虽然孔仁玉当时只有九个月,但是孔末一定见过他。

接下来孔末为了追杀孔家最后的血脉,到了张家,逼迫他们交出孔仁玉。

按照后来张氏和她哥哥的说法,是张氏的父亲张温,将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孙子献了出来,替换了孔仁玉。

这就出了一个问题,张温的孙子,虽然和孔仁玉差不多,但是九个月的孩子,能认错吗?张家真的就拿出了自己的骨肉?

你把故事编的再好听,那也是故事。

而且百家书院的人他们下了很大功夫,发现当孔仁玉重新执掌孔家之后,对张家极尽优待,简直比对自己人还要好。

当然,你可以解释成孔仁玉知恩图报,但是就没有别的可能吗?

大家充分开动脑筋,去清点一切证据。

最后还真别说,他们发现了一本保存在张家偏房的族谱。

立刻查阅,他们发现,张氏的哥哥的确有一个儿子,根据判断,这个孩子就应该是代替孔仁玉死的那个。

只不过问题出来了,因为按照张家正房的族谱,这个孩子是乾化二年四月出生,仅仅比孔仁玉大了一个月。但是,按照偏房的族谱,这个孩子却是乾元元年元月出生的,当时还把张温高兴坏了,认为这个孩子命格不凡,贵不可言,十分宠爱。

如果仅仅当成记录错误处理,也就罢了。

可问题是万一不是错的呢?

大家伙又继续研究,发现关于孔仁玉幼年的记录不多,只说他少年老成,比一般的孩子长得高,长得壮,又聪慧,六艺经卷,一学就会,后来更是成为太学士,有了名声,得到皇帝赏识,才给父亲和全族报了仇!

但是换个思路呢?

假如当初孔末杀的是孔仁玉呢?

那后来的孔仁玉就是张家的长孙张雷!

他比孔仁玉大了一岁多,所以他比同龄的孩子长得高壮。

何要成为太学士,然后才给家里报仇呢?

如果他真是孔家的嫡孙,光是靠着孔家的名号,就足以横行无忌了。

而佐证孔仁玉是孔家后代的,只有两个证人,一个是他母亲张氏,一个是他舅舅!

靠着两个张家人证明,这世上还有这么荒唐的事情吗?

……

经过一番梳理,大家伙理出了一个大概。

孔家的子孙的确都被孔末杀死了,当然了,因为传承了几十代之多,孔末杀死的孔家子孙,是不是真的,无从考证。

姑且算他们是真的,张氏带着孔仁玉逃到家里,也是真的。

张家在当地也是大族,力量不小,或许他们想保住这个外孙,但是因为孔末的势力更大,他们不得不低头,把真正的孔仁玉交出去,让孔末杀了。

在接下来的近二十年来,孔末独霸曲阜,祭祀孔夫子,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得罪了不少人。

而在这些年里,张家也积累了不少实力和人脉。

索性,他们就让自己的长孙张雷冒充孔仁玉,去控告孔末,来一个黑吃黑!

既然孔末一介奴仆,都能篡夺孔家之位,那张家凭什么不可以!

而且在孔仁玉继承孔家之后,还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他上奏朝廷,感谢外祖母季氏护佑之恩,为季氏请了一条龙头拐杖,还有一个金棒槌,并且张季氏也得到了一个封号,叫“张姥姥”,这个“张姥姥”也是世袭的,而且张家的长子长孙,又是孔家的恩亲,世代传承……贵为文宣公的孔仁玉给张家建了一片祖林,和孔林一样,名为张家林。

在孔仁玉死后,凡是孔家的子孙去祭祀他,必须有张家人跟着,而且有时候还会专门委托张家人来祭祀孔仁玉!

好玩不?

敢情在孔仁玉的眼睛里,张家人比起孔家人,还要更亲!

其实孔仁玉要报恩,可以有很多种办法,实在是没有必要,替张家弄一个世代传承的封号,因为几代人之后,他们的亲缘关系就很淡了……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孔仁玉本身就是张家的人!

所以他才要求祭祀的时候,必须有张家的嫡孙在场,而且孔氏的人如果不愿意来,可以委托张家人代替,因为在他的眼睛里,张家人远比孔家人来的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