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849章 下三滥对下三滥

大宋将门 第849章 下三滥对下三滥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王爷这一手高明!”

陈顺之笑道:“这一次庞籍和韩绛,不管查出什么结果,总而言之,都会两头落埋怨,到时候王爷只要轻轻一推,他们就倒了!”

王宁安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抓起了紫砂壶,灌了一口茶水,擦了擦嘴角,然后说道:“自古变法,没有不流血的,利益之争,大刀阔斧,也不是请客吃饭,朝中说大不大,装不了这么多的神仙,没法子,只好请他们全都退位了。”

王宁安的眼中,露出了杀机!

他不是不想动手,也不是怕庞籍,韩绛他们,而是赵祯刚死,新君登基,他原来就是个权臣,结果再大肆铲除异己,急不可耐,一刻都不愿意等,你想干什么,莫非要抢夺皇权不成?

说实话,王宁安坐在这个位置,也挺不好办的。

无可奈何,他只能跑到幽州,去弄蒸汽机,当然,点科技树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他在等,等赵曙坐稳了皇位,等那些人出错,然后才能光明正大,铲除老臣,顺利推动变法。

不管怎么说,庞籍毕竟是赵祯留下来的,如果没有理由,还真不好动他。

“老陈,你怎么看,庞籍他们会不会乖乖上钩?”

陈顺之吸了口气,探身道:“王爷,我刚刚得到了消息,据说韩家私下里找了十几个太学生,有几个还是邹县那边的,不知道他们打得什么主意,是不是跟孔家的事情有关?”

“太学生?”王宁安眉头也皱起来了,“你没有更多的消息吗?”

“没,韩家人做事很隐蔽,而且几个学生,身家清白,也没干过什么事情,我们查不出来什么。真是想不明白,韩家这是想干什么啊?”

王宁安眉头突然一蹙,陈顺之没想明白,可是他想明白了。

好,真是一条好计策!

王宁安还记得有一篇很出名的文章,叫《五人墓碑记》,苏州的士绅对抗锦衣卫的缇骑,闹得天下皆知,事情好大,连巡抚都差点丢了命,最后呢!就找出了五个无名小卒,砍了头了事。

然后一帮士人,假惺惺地修坟,建祠堂,还写文章纪念,最无耻的是说他们死得值了!

记得最初学的时候,王宁安也是这么看的,可是越想越不对劲。

摆明了是士绅官僚推出来的五个替死鬼而已!

五个出身寒微的贱民,他们懂得什么朝政,知道什么是东林党,什么是阉党,谁是谁非,说得清楚吗?

一个普通人,别说面对锦衣卫了,就算面对着官差,也不敢冲撞啊!

如果没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哪来的事情!

这帮杀人凶手,假惺惺去悼念死者,流的也是鳄鱼的眼泪——无耻!

王宁安和文官斗了这么久,算是经验丰富,再加上前世的记忆,他迅速想通了,韩绛弄几个无名无姓,更没有什么背景的太学生,就是想用他们变成一盆脏水,泼到王宁安的身上。

借此煽动天下的读书人,激起众怒,到时候就没有人过问案子的真相如何了!

当王宁安把猜测说了出来,陈顺之稍微思量,立刻点头。

“王爷英明,他们一定是这个打算,案子既然怎么审都不利,那索性就把事情闹大,审也不要审了!”

陈顺之怒道:“这个韩绛,真是够厉害的,竟然想出了怎么损的主意!”

“韩家是河北士族的领袖,底蕴丰厚,身边的谋士众多,玩阴谋诡计,驾轻就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只是老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他们的鬼主意?”

陈顺之低头想了想,还真没什么好主意。

你可以把几个太学生抓起来,可问题是抓了人,他们还可以找别人,学生不行,就煽动当地的百姓,反正这些小虾米也不值钱。

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化作一口血水,喷在王宁安的脸上,让他人不人,鬼不鬼,失去了舆论的支持。

变法本就是个得罪人的事情,没有问题,还有一堆人抹黑你呢!更别说有了口实了,那就没完没了,王宁安扪心自问,他可以肆意浪费的威望也不多。

到底该怎么应付呢?

王宁安陷入沉思,半晌,也没有思路。倒是陈顺之,他低声道:“王爷,我有个建议。”

“哦?你有好办法了?快说!”

陈顺之憨笑道:“我也没想出来,不过术业有专攻,这次兖州的案子,牵连到了章家,王爷的好学生,可是玩阴谋诡计的行家啊!”

王宁安也眼前一亮,拍着额头道:“我怎么把他给忘了,行了,你立刻替我写一封信给章子厚,让他想办法,告诉他,只要能占住一个理字,哪怕把天捅出一个窟窿,我也能替他撑腰,如果办不好,就让他再去倭国,一辈子别回来了!”

陈顺之笑道:“这怕不是惩罚吧,我要是章惇啊,还真就舍不得回来。”

……

“丫的,陈顺之,你是没尝过那个滋味!让我再去倭国,还不如杀了我呢!”

章惇得到了书信之后,二话不说,立刻动身,直接跑到了兖州,找到了知府衙门,他从后面进来的。

原来前门都被封死了。

自从发生冲突之后,打死了几个孔家的打手,结果人家就来了上百号人,抬着尸体,在衙门外面,痛哭流涕,口口声声,要找大老爷讨个公道。

他们不但堵着门,有差役书吏进出,还强行阻拦,甚至还会敲响堂鼓,请求章衡出来。

章衡出来过两次,结果他一出来,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人家也不听他讲道理,就是哭,就是骂人。

最后弄得章衡没办法,只能把鼓捅破了,躲在衙门后院不出来。

才几天的功夫,他都愁得出了抬头纹,跟个小老头似的!

“你呀,就是个废物!那么多差役兵丁,难道还不能打出去!谁敢堵着门,把他们都抓起来,用百十斤的大枷锁上,放在外面站一个月,看他们还敢不敢闹事!”

章衡连连摇头,“叔父啊,我手下的差役,官府的书办,人家都是当地人,外面来闹事的,和他们都沾亲带故,背后又有孔家撑腰。他们没冲进来,把我抓起来,带上枷锁就不错了,哪里会听我的命令!”

“废物,彻头彻尾的废物!”

章惇气得大骂,“你也在兖州两三年了,你就不知道拉拢几个自己的人马,事到临头了,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你不羞愧啊!”

章衡都快哭了,他不是没拉拢人马,只是让孔家的打手都给打死打伤了,残存的几个,生怕被孔家报复,全都躲了起来,不敢出头露面,章衡现在就是个孤家寡人。

章惇骂了一阵子,脾气也消了。

说句实话,各地的地方官,和章衡也差不多,别说面对孔家这种庞然大物,就算面对着一般的世家,也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平平安安,有功无过,任期到了,自动拍屁股走人,有什么麻烦,留给下一任,反正和他们没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助长了世家大族的气焰,让他们觉得朝廷软弱可欺,肆无忌惮。

如果不把孔家压下去,还会有无数人争相效仿,那时候可就永无宁日了。

“师父让人送了信,他老人家猜测,庞籍和韩绛不会老实办案,而是会唆使太学生,出来和我们闹,替孔家张目。”

章衡虽然没有决然的魄力,但是脑子不差,他很快想通了。

“叔父,如果是太学生站出来闹事,我们可不好处置啊!”

"谁说不是呢,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道理更讲不通——信不信,如果弄出了人命,或者怎么样,庞籍和韩绛一定会借机煽动士林,把孔家的旗号竖起来,拉拢一伙人,和朝廷抗衡。”

章衡的脸色也变了,“如果这样的话,那些反对变法的人,一定都会跳出来,还有地方的世家大族,也会兴风作浪,师父的处境堪忧啊!”

“废话!”

章惇气得站起来,怒吼道:“还不是怪你没有魄力,当初就该下断然的手段,把孔家的爪子给切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事情?”

章衡瞠目结舌,连死的心都有了,我要是有你的狠劲儿,章家还用指望着你吗!

“行了,你不是怂么,那就一怂到底,接下来的事情,你不用管了。”

“叔父,我……”

章惇一摆手,“你不用说了,我心里有数,他们玩阴招,师父贵为王爷,不愿意脏了手,这事情就要学生来做,你放心吧,我去安排,这一次我保证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你给我记着,该出手的时候,可不许怂了,别丢章家的脸!”

告诫侄子之后,章惇又从衙门出来,他三拐五拐,发现没有人跟着,直接去了粉子胡同。

华灯初上,琴瑟萧萧。

章惇喝着酒,他的对面,坐着一个极美的女子,正在轻弹琵琶,她名叫伊袖,是兖州最有名的歌女。

一曲弹完,绕梁三日,章惇鼓了鼓掌。

“姑娘的才艺果然了得,有道是自古佳人配英雄,我有一个小老弟,他想舍生取义……我身为朋友,不能拦着,只能请姑娘好好陪陪他,人间的好事,要让他体会到,这里是1000两金票,请姑娘收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