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66章 龙心大悦

大宋将门 第666章 龙心大悦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寒冷的冬天,对于弱小的部族来说,基本上就是鬼门关,草头达靼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七八成的牛羊。

等到春暖花开,他们迫切需要一场抢劫,来弥补损失。

就好像冬眠的动物,从洞穴里爬出来,必须赶快填饱肚子,恢复体力,不然就会沦为别人的食物。

正在他们选择猎物的时候,却不知道,王韶已经探出了利爪。

山字营先后两次通过草头达靼的领地,已经把他们的情况都摸清楚了。

这一次山字营打头,他们焚烧了草头达靼最后的牧场,将牛羊全数烧死,又消灭了500名武士。

草头达靼的精锐消失殆尽。

接下来完全是一走一过的事情,王宁宏率领5000人马,轻松收服了草头达靼。

中间几乎没有什么战斗,草头达靼,如同他们的名字一样,就是一群墙头草。

投降大宋的好处很多。

河西走廊封闭了,从青唐进入西域,就成了最好的商路。

强龙不压地头蛇,大宋的商人,士兵,想要进入西域,就离不开后勤保障。

大量的草头达靼放下了武器,变成了车夫和力巴。

驱赶马车,搬运粮食和货物。

虽然他们还不习惯从强盗变成工人,但是相对丰厚的报酬让他们很快甘之如饴。

解决了草头达靼,剩下就是黄头回纥。

赵宗景率兵赶到蒲昌海之后,第一个打击的对象就是黄头回纥。

没有办法,柿子捡软的捏,环顾四周,只有黄头回纥最弱,而且解决了他们,蒲昌海的南部便安全了。

打仗就像下围棋一样,至少要占住一个边角,这样才好徐徐图之,不至于落得四面皆敌的下场。

所以当王宁宏打过来的时候,黄头回纥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顺理成章,这两个部落,将近3万人,全数落到了大宋的掌控之中。根据吕惠卿的安排,草头达靼和黄头回纥取得了第二等人的身份,他们很快融入了整个体系当中。

最为重要的是陇右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终于连成了一片。

还是路途艰难,赵宗景他们能得到的物资并不多。但是不要紧,王宁安许诺的几百名技术人员进入了西域。

这帮人到了蒲昌海之后,简直大喜过望。

西域别看是万里黄沙,印象中十分贫瘠,其实不然,这里风沙大,但是大风也能带来丰富的养分,全都沉积在地面上,加上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是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

只要解决了水源问题,种什么长什么!

很幸运的是蒲昌海周围有丰富的水源。

刘彝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规划出五条灌溉水渠,同时开垦出30万亩田地。

只要到了秋天,30万亩田,至少能收获50万石粮食。扣除农夫的口粮,至少能收上来20万石,而赵宗景的人不过两万,平均每人10石粮,哪怕把肚皮撑破了,也吃不完。

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农学院的师生,在蒲昌海放养鱼苗,下令休渔,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至少能提供上百万斤的鱼货。

另外蒲昌海还有牧场,能养殖牛羊,宋人还带来了许多猪仔,也都圈养起来。

刘彝给王宁安写了一份报告。

根据他的估算,只要三年时间,没有大规模战乱破坏,他们就能在西域创造一个适合50万人生存的城市,供应5万人马作战之用。

西域不同大宋,在这里三丁抽一,两丁抽一,是非常普遍的,甚至还有全民皆兵,于阗最惨的时候,甚至要妇人上战场。

十人出一个兵,算是很厚道的。

当然了,要想让蒲昌海繁荣昌盛,还是需要大宋的支援。

比如朝廷需要规定蒲昌海作为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大宋的商人贩运货物,必须在蒲昌海交割。

这样一来,大宋的商人,西域的商人都会聚集到蒲昌海。

西域很混乱,可是也练就了所有人野兽一般的本能。当出现一个安稳的区域,有利可图,四面八方的商人都会聚集过来。

许多于阗人摇身一变,开起了饭馆酒楼。

昔日不得不为了生存挣扎的妇人都成了老板,回鹘人变成了他们的伙计,西域的美女在他们的酒楼里载歌载舞,取悦八方客人。

于阗人从地狱爬上天堂的速度,就是他们对大宋忠诚提升的速度……如今的于阗人全都以嫁给大宋士兵为荣。

如果能促成一桩亲事,所有人都要载歌载舞,大肆庆祝三天三夜,简直比起榜下捉婿,还要热闹狂热。

西域的变化堪称奇迹,短短几个月的光景,就翻天覆地,改天换日。

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赵宗景等人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大宋的全力支持。

狄青指挥大军,猛攻横山一线,西夏的30万人全都被牵制住了,其中十万擒生军,更是死死托在了大宋这边。

李谅祚当然想消灭赵宗景,可问题是他根本抽不出一点兵力。

仅有的两千名铁鹞子都舍不得派去横山对付大宋,只能用来和野利遇乞周旋。

老狐狸在青唐修整了一年时间,他把人马扩充到了1万5千,而且他靠着通商走私,甚至抢劫,赚了一大笔黑钱。

这点钱全都送给了王宁安,购买了不少军械。

说来讽刺,王宁安缴获了铁鹞子的铠甲,其中只有800副归还了李谅祚,剩下的两千多副,都折价卖给了野利遇乞。

对大宋来说,这是一笔意外之财。

可是对于老狐狸来说,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铁鹞子的铠甲,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曾经多少次,他带领着铁鹞子,冲破大宋的战阵,斩杀宋军,所向睥睨。

二十年后,他居然要花钱从大宋手里,购买铁鹞子的铠甲!

这世上荒唐事还真多!!

野利遇乞顾不上感慨,他从手下挑出两千精锐,披上铁鹞子的铠甲,拿着从河北购买的马刀,弓箭,去和李谅祚的铁鹞子拼杀。

事到如今,也分不清谁是谁非,总而言之,杀成了一锅粥。

西夏有心无力,结果就是赵宗景的东南两面,都高枕无忧。

至于西州回鹘,他们本就是一盘散沙,欺软怕硬,根本奈何不了宋兵,至于最大的敌人喀喇汗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没有动静。

不知道是认输了,还是在憋大招。

赵宗景和他的部下,就像是一颗饱满的种子,落在了一片富饶的土壤。

阳光雨露,都非常充裕,短短时间,他们就实现了野蛮生长,快速壮大起来。

进入四五月份,春耕结束之后,赵宗景准备抽调人马,和王韶配合,把沙州拿下来。

……

“圣人请看,如果拿下了沙州,便等于是握住了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向东,可以攻击瓜州,甘州,威胁凉州,即便不打,也能牵制住西夏的兵力,让他们头尾难顾。”

王宁安给赵大叔讲解着整个战局。

其实整个西夏,无非是两处最要紧的所在,一个是河西走廊,一个是河套平原,只要能打通河西走廊,攻灭西夏,是迟早的事情。

当年汉武帝攻击匈奴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景平,你的意思是下一步让狄相公重点攻击杀牛岭一线,断掉西夏的半壁!”

“陛下圣明。”

王宁安随手送了一个小小的马屁。

“臣以为重点是保持强大的压力,西夏国力有限,上一次为了赔款的事情,就弄得国家大乱,这一次全面开战,西夏的负担更重,肯定还要落在老百姓身上。臣已经下令李从简等人,让他们不计代价,派遣人员,去说动横山一线的百姓归降,不出意外,今年会有十万人陆续归顺。”

“这一场和西夏的大战,不必以夺取多少土地为目标,至少暂时不是。我们耗得起,就把西夏的人马拖在横山一线,拖个一年半载,西夏自然阵脚大乱。”

王宁安选择的战法绝对是最保守,也最没有创意的,任何一个名将看到,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可这个办法对如今的大宋来说,却是最好的。

风险小,完全凭实力说话,不给西夏钻空子的机会,也不给大宋犯错的机会。

在这场战斗当中,目前最大放异彩的武器有两种,一个是神臂弩,一个是猛火油。

西夏除了铁鹞子之外,山跋子也是凶威赫赫,无人不知,堪称当世最精锐的山地步兵。为了对付他们,西北各军,在半年的时间,就装备了3万支神臂弩。

这又是个让人发疯的数字,就算大宋财大气粗,你们哪来的那么多工匠,能短时间造出几万支?

莫非神仙都在帮你们?

大宋当然没有神仙相助,可是他们有比神仙还厉害的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河北的军械作坊完全能做到标准化生产,所有的零件尺寸,分毫不差。

每个作坊承包一部分零件,然后进行组装测试,只要验收通过,立刻送到前线。射程超远,数量超多的神臂弩终结了山跋子的神话。

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神臂弩都能压制住山跋子,然后再由士兵携带猛火油,发起攻击,几乎是无往而不利。

西夏最引以为傲的步兵,在大火之中,绝望哀嚎,痛苦叫着……赵祯闭上了眼睛,战场的一幕幕,仿佛在眼前闪过。

半晌他睁开了眼睛,欣慰道:“看起来两三年之内,攻灭西夏,还是有把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