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31章 大宋怒了

大宋将门 第631章 大宋怒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有很多人,平时或许没什么人关心,可是当他真正离开了,却能震动无数人……显然,王德用就是这样的人……

老将军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古往今来,以如此高龄,统辖大军,威震一方,或许也只有廉颇才能比拟。

坦白讲,王德用从十七岁进入军中,漫长的岁月里,他并没有多少了不起的战绩。如果仅仅因为这个,就觉得老将军浪得虚名,没什么本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王德用的父亲是大将王超,赵二最信任的心腹。王德用第一次随军出征,就是和西夏的李继迁大战,而李继迁是李元昊的祖父!

王德用在第一次出战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勇敢,他率兵五千,几次袭击李继迁的人马,颇有斩获,后来大军退却,他又负责断后,保护5万人马安全脱险。

从此之后,王德用声名大振,平步青云。

无论是西北,还是河北,王德用就像是救火队员,不断被调到各处,去对付各种危机。

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练,在赵祯亲政之后,王德用成为了枢密副使。

以武夫出身,进入枢密院,狄青不是第一人,王德用比他还要早许多!他成为文官的眼中钉,不断有人攻击,屡次降职,对于这些,老将军都显得云淡风轻。

唯一让他震怒的就是李元昊的作乱。

当李元昊公然称帝,和大宋决裂之后,王德用愤怒了,他上书请旨,要去西北和李元昊决一死战。

老夫连爷爷都不怕,更何况是一个孙子!

王德用满腔的热忱,热血沸腾……只是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请求被拒绝了。

道理并不复杂,以王德用的资历和威望,他要是去了西北,主持军务,西北的几位相公,如何能和他相提并论。

西北的大局必然落到了王德用的手里,文官们不愿意放王德用去。

结果也很明显,没有德高望重的名将指挥,哪怕有一帮不怕死的勇士,西北依旧败得很惨。

三川口,好水川……数以万计的大宋好男儿埋骨……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噩耗,面对着无法收拾的败局,王德用抓狂了,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将军发了疯,他要为国报效,奈何国家不用!

河阳军,相州,澶州,郑州……王德用就像范仲淹一样,不断被调来调去,他的锐气和壮志不断消磨着……

王德用一度撑不下去了,老将军想要请求致仕回家……而就在此时,转折出现了,河北大战,朝廷需要真正的名将坐镇。

老将军在古稀之年,终于迎来了一展拳脚的机会,他主持整军经武,力扛辽国雄兵,在几年之后,老将军亲手训练出来的部下,更是成为了收复幽州的主力。

燕云之地,祖宗故土,终于回到了大宋!

王德用就像是一株几乎枯死的老树,重新焕发了生机,他调度人马,转运粮草,运筹帷幄,尽心竭力。

在那段日子里,王德用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和一群比他孙子还年轻的小伙子们一起拼命,从来不叫苦,不叫累。

收复幽州之后,大宋的防线北移,河北原来的诸路人马都要裁撤。

几十万的大军,作为昔日大宋第一主力的河北军团,岂是轻易能裁掉的,有多少人反对,有多大的压力?

王德用作为河北东西路经略安抚使,一肩扛起职责,他跑遍了各军,面对昔日老部下的软硬兼施,不为所动……在老将军的力主之下,整个防线终于调整完毕,大宋巩固了对幽州的控制。

整个战局,王德用虽然没有亲临第一线,没有和契丹大军真刀真枪地拼杀,但是老将军的功劳无人能忽略。

安定了河北之后,老将军又被调动了西北战场。

面对了昔日的老冤家西夏!

八十的老人,依旧精神抖擞,不辞劳苦。

王宁安是很心疼老将军的,他希望王德用能回京接任枢密使,老将军却拒绝了,他告诉王宁安,西夏之乱,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他的第一战就是和李继迁打的。

如果不能灭了西夏,就算死也闭不上眼睛!

当大宋收复青唐之后,完成了针对西夏的包围圈,整个西北的大局,快速向大宋倾斜,王德用是欣喜若狂的,他积极筹备着,等待着大军出征,扫灭西夏的那一天……只是老将军终究没有等到。

王宁安无比自责,其实在重新整顿吏治,恢复六部功能的时候,王宁安是希望让老将军出任兵部尚书的。

以王德用的威望,配合狄青,两个人一起扛起整军的大旗。

只是王宁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手,主持西北的大局,而后又面对百官反扑,还有恩科的事情,乱成了一团,王宁安就忽略了西北的事情,以为等着事情都结束,再想办法调回老将军……结果一时的疏忽,就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王老将军走了!

那个慈祥勤勉,为了大宋战斗一辈子的老人走了……王宁安觉得心被掏空了,他立刻进宫面见赵祯。

“启奏陛下……”王宁安声音颤抖,泪水长流,“王,王老将军遭遇埋伏……他,殉国了!”

“什么?”

赵祯显得更加吃惊,从他亲政的时候,就知道王德用的大名,几十年来,老将军东西奔走,为了大宋遮风挡雨,是最忠诚的卫士……他怎么会死了啊?

“王卿,到底是怎么回事?王老将军死在了谁的手里,是怎么死的?”赵祯惊恐愤怒地质问。

“陛下,王老将军在巡边的时候,遇到了西夏铁鹞子埋伏,根据士兵送来的消息,老将军被围困在一座山谷,人马损失惨重,身上也受了重伤,生命垂危,他逃出来送信,至于王老将军,只怕是凶多吉少。”

赵祯一听,立刻大叫道:“不会的,老将军是大宋柱石,他不会有事的,一定能逢凶化吉,一定能!”

赵祯像是疯了,厉声道:“景平,你立刻去西北,给朕查清楚,老将军到底生死如何,还有,是谁走漏了消息,为什么老将军会遭到西夏贼子埋伏……查,一定要查清楚,谁敢坏朕的万里长城,朕要他的满门性命!!”

赵祯发飙了,王德用不但是功勋卓著的名将,更是赵祯的朋友,几十年任劳任怨,到了他的年纪,真的不会在乎什么名利了,老将军只想着扫平西夏,恢复云州,创造出大宋盛世,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其实在赵祯的心里,还有浓浓的愧疚,没错,就是针对王德用的愧疚!

假如在三十年前,赵祯能挡住文官的压力,义无反顾,重用老将军,或许大宋早就不是今天这样。

在十几年前,如果能派遣王德用主持西北大局,或许也就不会有一连串的惨败……朕有负老将军,老将军却不曾负朕!

他为了大宋流干了热血,朕要是不能给老将军报仇,朕就不配做大宋的天子!

赵祯的心里也清楚,王德用多半是殉国了,可是一刻没有见到尸体,他就存着一丝侥幸,或许老将军能安然脱险,或许他还不会死……

“王卿,朕任命你为枢密副使,陕西诸路经略安抚使,立刻前往秦州上任。”

“遵命!”

王宁安刚从皇宫出来,迎面就碰上了文彦博。

“听说西北出事了?”

王宁安面色严峻,点了点头,“老将军王德用遇到了埋伏,或许已经殉国了。”

“该死!”

文彦博用力一挥拳,怒斥道:“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泄露了行踪,不然怎么会被袭击?”

王宁安此刻脑筋已经冷静下来,他切齿道:“应该是出了内鬼,据说伏击老将军的是西夏的铁鹞子!”

“混账!”

文彦博更加狰狞,铁鹞子是西夏的宝贝,轻易不会拿出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让铁鹞子出动的。

“景平,你只管去处置,有什么事情,老夫都鼎力支持你!需要用人,用兵,用粮,哪怕和西夏决一死战,也在所不惜!我大宋和以前不一样了!”

“没错!”

这时候,枢密使狄青,兵部尚书包拯,还有参知政事王安石,几位重臣也都闻讯赶来。尤其是狄青,他须发皆乍,瞳孔充血。

王德用不光是他的前辈,还是他的老长官,听说王德用出事了,狄青比什么人都着急!

“二郎,我也要请旨,咱们一起去西北,给老将军报仇!”

王宁安拦住了狄青,“先别着急,我去弄清楚老将军是死是活,究竟是谁干的……等我查清了,咱们再出兵一战不迟!”

狄青强忍着怒火,“无论如何,替老将军报仇,一定要算我一个!狄汉臣就算是流干一腔血,也在所不辞!”

……

王宁安辞别了众人,风风火火离开了西京……几乎与此同时,王德用战死的消息也传开了,北海郡王府也得到了消息。

刚刚他们还在欢庆中进士,一转眼,父子几个就脸色铁青,十分不好看。

赵允弼攥紧了拳头,“唉,王老将军是个大忠臣,他为了赵家的江山,操劳了一辈子,八十多了,战死沙场,太惨了!”

赵宗景,赵宗缋,几个兄弟全都放下了筷子,默默低头,突然,赵宗缋抬起了头。

“爹,孩儿想投军,请老爹成全!”赵宗缋显得格外凝重,他继续道:“江山是赵家的,身为赵家子孙,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