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79章 刺客身份

大宋将门 第479章 刺客身份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狄青的忠诚完全不用怀疑,可是这次奋力护驾,还是让赵祯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赵大叔见狄青面色惨白,躺在病床上,紧紧咬着牙齿,非常心疼。这么多年,狄青为了大宋江山,为了他,受了多少伤,流了多少血!

很多事情,不只是表面那样,许多文臣言官,暗中弹劾狄青,肆意攻讦,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弄出来了。

在光复幽州之后,王宁安有筹谋之功,临机决断,更是亲自指挥战斗,头功是他的没问题。可是狄青的功劳绝对能排第二位,甚至在王老爹之上,他又当着枢密使的职位。文官们一想到要给面涅将军请安问好,低声下气,他们就仿佛被爆了菊花,刨了祖坟,别提多难受了。

有人造谣狄青有谋反之心,他们到处散播流言蜚语,说狄青府邸的后院红光冲天,说他们家的狗长出了角,宛如麒麟,还说狄青披着黄袍,被许多人看到……总而言之,各种恶意中伤,都是为了扳倒狄青。

如果没人帮忙,狄青或许真的要重蹈覆辙了。

不过有王宁安在,他早早就告诉狄青要广结善缘,要和将门联手,有人帮忙说话,更是帮着狄青解决了最大的冤家文彦博。

这样一来,狄青才能安然无恙,但是他的处境也很不好。

赵祯心里不是没有数,他一直忍着,直到这一次,赵祯再也忍受不了,他要让天下人知道,狄青不曾辜负大宋,他也不会辜负狄青!

赵祯立刻降旨,加封狄青为太尉,同时将长公主赵暚下嫁狄青次子狄咏!

这道旨意下去,顿时引起了哗然。

签名提到过,赵祯的儿子都早夭,只剩下一个小太子,女儿倒是不少,能活到成年的却也不多。

赵暚就是皇帝的掌上明珠,长公主不但人漂亮,而且温婉贤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年王宁安献上了一张龙弦琴,就是落到了长公主的手里,赵暚每日弹琴,据说宫中的鸟儿常常随着琴声翩翩起舞,宛如神话。

长公主的年纪越来越大,人们都在猜测,究竟谁有这个福气?

遍观大宋境内,身份地位,年纪才貌,配得上长公主的真不多。

有人想过王宁安,可很显然赵祯没有这个心思。

当了驸马固然尊贵,但是外戚的身份天生尴尬,赵祯要用王宁安平衡文官,哪里会把女儿嫁给他。

后来大家猜测更多,许多人都集中在外国的皇子身上,比如西夏,比如辽国……虽然大宋没有和亲,但是如果对方能开出合适条件,未必不行……

只是大家伙想来想去,也想不到,长公主会嫁给狄青的次子!

倒不是说公主不能嫁给武将,实际上娶公主的将门子弟也不少,可狄家太特殊了,狄青是实权枢相,狄咏又是青年一代,展露头角的勇将。

父子能力强,本事大,又有了驸马的身份,和皇帝成了亲家,等于有了一道护身符,以后谁能动得了狄家?

咱们的赵大叔或许就是这么想的,他就是要抬举狄青,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凡事忠于朕的,绝对不会亏待!

你们这些宵小之徒,谁也别想动狄爱卿一分一毫!

当然也有些脏心烂肺的,比如文彦博就跟他儿子文及甫摇头晃脑,大赞赵祯这招高明。

本来狄青和王宁安关系就不错,再加上王德用,还有折家,这些将门同气连枝,隐隐以王宁安为首,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当朝的相公也奈何不了他们,王宁安忠心还好,要是他有什么别的念头,谁能阻挡?

封狄青太尉,召狄咏当驸马,就等于在将门当中,树立起另一面大旗。

交情再好,也比不过儿女亲家,有狄青制衡王家,皇帝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

这是一桩让无数人浮想联翩的婚事,只是当事人却不那么高兴。

狄咏很郁闷,他可不想当驸马。

恰巧曹佾也运粮到了西京,狄咏就找到了曹国舅,一定要拒绝,曹佾把眼睛一瞪,“你小子傻了,长公主我是见过的,方方面面,没有一点能挑剔的,怎么,你看不起皇家?”

狄咏被说的哑口无言。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曹佾追问道。

“我,我爹被人刺杀了!现在还躺在病床!”狄咏急了,“身为人子,不能给老父报仇,还想着成亲,我真是该死了!”

曹佾一想,也有道理,“你准备怎么办?”

“报仇!”狄咏恶狠狠道:“那么多的大食人,绝对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我要知道,是谁唆使他们,必须让他们血债血偿!”

曹佾听完,很是赞叹,毕竟刺杀皇帝这么大的事情,谁也不能轻轻放过。

朝廷的侦查早就开始了,那些大食武士全都是死士,检查身体的时候,大宋这边发现了很多令人惊讶的情况。

这些武士普遍身体矫健,显然经过严格的训练,但是其中还有一些,他们身形纤瘦,容貌俊美,甚至连喉结都看不到,就跟女人差不多。但是他们又是所有刺客当中,最为凶残,最能疯狂的,杀人不眨眼。

大宋这边十分好奇,把所有人剥光,仔细检查。结果令他们惊骇!

原来这几十个小巧而狠辣的家伙居然都割了一刀!

实在是无法想象,放在大宋,他们不过是太监而已,是谁把他们变成了最凶残的杀手?不但如此,他们还发现有人连舌头也割去了一半。

不言不语,也没有伴侣,从挑选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要作为最凶残的杀手!他们不在乎生命,包括别人,也包括自己!

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存在,彻头彻尾的杀戮机器!

面对如此反常的情况,大宋震惊,文彦博和皇城司全力彻查,终于,找到了蛛丝马迹……根据西域的商人介绍,在遥远的波斯和大食,他们掠夺牧民的孩子,每年多达几万人,从这些小孩子当中,挑选潜力最好的,进行训练。

不光是杀人,也包括文化课程,甚至有算学,美术,理财等等……他们长大之后,多一半成为贵族们手里的刀,所向睥睨的刀!

还有一部分,则是替那些不愿意做事的贵族后代打理一切,让他们过着养尊处优的安逸生活。

遥远波斯和大食,他们没有科举制度,也没有文官体系,只能靠着奴隶去维持帝国。

而在众多的奴隶当中,有极少的一部分,从小就被阉割,他们接受最残酷的训练,被灌输最顽强的念头,从小到大,只为了杀戮而存在。

这些阉割武士由于从小身体受损,加上残酷的训练,他们很少能活过30岁,但是只要他们活着一天,就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杀戮机器!

奴隶武士的出现,不能不让大宋感到惶恐,文彦博不惜一切代价,从这些武士嘴里掏不出有用的消息,可是商人可以,他把大食商人,还有西域商人都给抓起来,严格排查商路,不放过一点线索,很快,文彦博拼凑出了完整的信息。

这时候王宁安又给他送来了一份消息,让文彦博豁然开朗。

王宁安的消息是从包子眼嘴里得知的。

包子眼告诉王宁安,在一次崔西枫酒醉的时候,向他透露的,他从来都不敢说出来……众所周知,七宗五姓,里面有两家姓崔,分别是清河崔和博陵崔。

那西北的这个崔家,是哪一支呢?

严格说起来,哪一支都不算!

七宗五姓早就被黄巢杀得精光,但是其中清河崔家有一旁支,是做绸缎生意的,主要向西域输送丝绸。

他们侥幸躲过了黄巢的杀戮,后来自然就喧宾夺主,鸠占鹊巢,对外宣称他们是崔家的正宗后裔。

由于和西域做生意,崔家的主要人员不在西北,而在青唐!

此刻的青唐掌握在唃厮啰的手里,此人很有些来历,据说是吐蕃末代赞普的后人,还是个王子,身份尊贵。

在二十多年前,他将部族迁移到了青唐,立足河湟之地,很快繁荣兴旺起来。唃厮啰的地盘大约相当于后世青海的东北部,正好毗邻河西走廊,紧挨着西夏,双方几次开战,杀得昏天黑地,互有胜败,总之就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崔家作为一个庞大的家族,惯会多头下注。

在西夏,在大宋,还是在青唐,都有族人,而且还都混得不错。

但是在李元昊立国之后,大宋暴露出虚弱的本质,崔家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继续走以前的路,存在下去。

还有一派,也就是崔西枫和崔志,他们则认为李元昊能当皇帝,唃厮啰能霸占一方,他们崔家凭什么不能高升一步!

由此,崔家产生了分裂,崔西枫他们在大宋折腾,想要借用西夏的力量,为了安全起见,则把大部分族人安顿在了第三方青唐!

眼看着崔家在大宋的势力被败光,身在青唐的崔家人也看不下去了。唃厮啰和西域通商,自然有一批大食武士在青唐,崔家就雇佣了这批人,让他们冒充大食商人,混入西京,伺机刺杀赵祯……

不得不说,大宋关卡严谨,大食武士不能携带他们的战马和铠甲,仓促出击,还杀死了500多禁军,连狄青也受伤了,的确不可小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