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60章 重拳打击

大宋将门 第460章 重拳打击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西京洛阳,30万人一下子面临缺盐的危机,谁也不敢大意。

赵祯立刻下旨,要求西京留守官员,举行御前会议,除此之外,三司使包拯负责押运一批皇宫珍宝,从开封赶到洛阳,也一同参加会议。

行宫外面,聚集的官员越来越多,可谓是冠盖云集,全都是重量级的人物,稍微分辨,就看得出来,所有官员分成了两大派。

首先以王宁安和秦凤路转运使司马光为主,他们都是主张强硬。与他们针锋相对,则是刘几、席汝言、张问等人。

很明显,刘几这边人数更多,气势更凶。王宁安却没有丝毫的害怕,到了战场上,不会因为弱小,敌人就放过你,更何况根本不弱!

正在这时候,有两个携手而来,一个是包拯,另一个则是翰林学士王桂!

等到这两位向着王宁安一边走来的时候,刘几等人的呼吸急促,不敢置信,显然都被激怒了!

王珪本来是和他们站在一头儿的,怎么转眼就当了叛徒,你丫得要不要脸?

王珪也是有苦自知,他就是翰林词臣,没有什么实务经验,当初刘几鼓动了几句,就站了出来,等后来发现情况不对劲儿,也来不及改变,他这个人还有点文人的穷酸劲儿,不愿意轻易低头。

恰巧包拯来了,他们在京城的时候有些交情,老包知道王珪的为难,给了他一个台阶,王珪立刻顺杆爬。

“王大人,西京已经定为陪都,陛下亲临,几十万生灵,至关重要,有人敢拿西京父老的生计开玩笑,王某不才,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王宁安没有说什么,这时候朋友越多越好,没有理由排斥王珪。

“王学士能主持公道,坚守道义,在下十分佩服。有王学士一般的忠贞之士,那些宵小绝不会得逞!”

说话之间,庞籍也赶来了,老庞籍从轿子下来,刘几下意识就要过来迎接,哪知道庞籍根本没看他们,反而直接快步走向了王宁安一边,离着老远就笑道:“王相公,老夫的部下不会缺盐吃吧?”

“怎么会,老相公,短了谁的,也不能少了弟兄们的,不吃盐哪来的力气杀敌报国!”王宁安笑着说道。

庞籍一拍巴掌,笑道:“说得好,老夫正要试试手里的刀锋利与否呢!”

说着,老头子用余光扫了一下刘几等人,光是一眼,就把他们吓了一跳。

你们作过了!

庞籍是想护着他们,可是蹬鼻子上脸,越来越过分,什么事情都敢做,就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老夫也保不了你们!

眼看要面君了,正在此时,一顶轿子姗姗来迟,跳下来一个人,把大家伙都吓了一跳。

庞籍沉着脸道:“这不是宽夫兄吗?还以为你光知道修皇宫呢!”

文彦博满不在乎一笑,“修皇宫也要吃盐啊,昨天连咸菜都没有了,这叫老夫如何修得下去?这不,老夫今天就来问问,到底是谁,要和朝廷作对?”

不愧是老牌的宰相,文彦博装了这么长时间的孙子,刚一露脸,就杀气腾腾,威风十足。要说王宁安可怕,许多大人物都倒在了他的手里。

但是除了岭南的一些官员,王宁安真没杀几个文官。

不是他不想,而是祖制摆在那里,他也没有精力,天天盯着一个人。

可文彦博不一样,他就是文官系统的,可以不杀你,但是老文有一万种办法,让你生不如死!

两位相公,加上一个三司使,还有王宁安,份量太重了,仿佛一座山,压在了刘几等人的头顶,这伙人都有点呼吸困难的感觉。

原本聚集在他们身边的文官也纷纷小碎步往旁边躲,仿佛他们身上带着瘟疫似的。

刘几等人脸色很不好看,这时候宫门开放,众位大臣一同进入了行宫。

不比大庆殿宽大宏伟,洛阳行宫只能装下几十人,再多就显得拥挤了。只是这个不大的宫殿,此时威严肃穆,赵祯脸色凝重,接受了百官见礼,然后淡淡说道:“诸位爱卿,洛阳突然盐铺关门,几十万军民百姓面临缺盐的危机,你们可有对策。”

“有!”

王宁安立刻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以为稳定人心,乃当务之急,这一段时间陆续从西夏购进数十万石青盐,可以调拨一部分,以解燃眉之急,然后再派遣使者前往西夏,商议扩大进口事宜,确保青盐供应。”

他刚说完,好学生光光立刻站出来,“陛下,微臣不才,愿意前往西夏,和他们商讨进口事宜,一个月之内,可以增加10万石,足够洛阳百姓,以及修筑皇宫的民夫一年之用。”

赵祯欣然点头,“司马爱卿不辞劳苦,朕心甚慰,此事就交给你去处理。”

“臣遵旨。”

赵祯又对着其他人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别的看法没有?”

文彦博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所有盐铺突然停止售卖食盐,事情蹊跷,应当严惩囤积居奇,扰乱市面的行为!”

包拯也说道:“臣附议文相公,所有盐商,都和三司签订了约书,他们负责一定区域的食盐销售,无故不得随意停止,必须完成约定时期。臣以为骤然停止售卖食盐,已经构成了违约,臣建议立刻彻查!”

“那还等着什么!”

庞籍大声道:“立刻派兵,把这些奸商都揪出来,一个个砍脑袋!”

……

几位大人一起喊打喊杀,可把刘几等人吓坏了。

他们以为朝廷遇硬就会缩手,谁也不敢冒着几十万人无盐可吃的风险硬干下去,可显然错估了新式。

不但赵祯强硬,王宁安强硬,就连两大相公也都变了脸,这可如何是好?

刘几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

“陛下,臣以为商人停售食盐虽然不对,但也是情有可原,朝廷或许应该网开一面,体察他们的难处。”

“哦?”赵祯笑道:“他们也难?”

刘几忙说道:“陛下,最近数月,盐价暴跌,盐商们要购买食盐,要缴纳税金,还要租店面,仓库,雇佣人手,花销很大。盐价骤降,入不敷出。老百姓常说,断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商人们将本求利,也是不得不为。”

赵祯不置可否,又问道:“既然刘大人这么说,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这个……自然是圣天子决断,臣以为,或许,或许可以停了西夏的青盐!”

席汝言也不得不站出来,“陛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要停了西夏的青盐,自然一天云彩散,高枕无忧!”

“胡说八道!”

光光跳了出来,“刘大人,席大人,开放西夏青盐,是为了两国议和,眼下断了也可以,一旦西夏人杀来,你们二位愿意上战场临敌吗?”

又是这套说辞,刘几反诘道:“司马光,按照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大宋打不过西夏,唯有被迫开放青盐?你把朝廷的脸面放到哪里,简直有辱国体,枉为大臣!”

不得不说,刘几还是很厉害的,奈何他碰上了司马光。

“哈哈哈,刘大人,你这个道理能说得通吗?我们是买了西夏的青盐,可西夏也买了大宋的粮食和丝绸?是不是西夏也怕我们?再说了,放眼天下,垂涎大宋物产的国家还少吗?有的国家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而来,他们也是恐惧大宋,不怕有辱国体吗?商货贸易,本就是公平往来,你情我愿。西夏青盐,质高价低,深得百姓喜爱。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让一城百姓断盐,谁居心叵测,谁利欲熏心,不言自明!”

“你!”

光光的一番宏论,把这几个人都怼得没话说。

王宁安趁机道:“陛下,臣以为既然有人不愿意做生意,那不妨就收回来食盐专营权,在洛阳也开放西夏青盐。”

张问脸都涨红了,急忙阻拦,“王大人,背信弃义,失信于民,断然不可行!”

“民?谁是民?吃不上盐的可怜百姓才是民!那些自私自利,脑满肠肥的盐商,他们也是民吗?”王宁安眉头倒立,气势逼人,“盐商从来都不是普通的百姓,朝廷更没有残害他们,西夏青盐涌入,不过是正常的商业竞争罢了,如果承受不了,他们就应该被淘汰!诸位大人,你们一味袒护盐商,甚至不顾大宋江山,不顾苍生百姓。我倒是想请教,你们领的是大宋的俸禄,还是盐商的俸禄,或者说,你们表面上领大宋的俸禄,暗中领十倍的盐商俸禄,是也不是?”

“不是!”

刘几和席汝言等人仿佛被踩了尾巴,一个个声色俱厉,痛哭流涕,大声嚷嚷着,说王宁安污蔑他们,士可杀,不可辱,请求皇帝,给他们主持公道。

是非对错,赵祯心里早就清清楚楚,这些人一再挑衅他的底限,皇帝陛下已经不想再忍了。

“诸位爱卿,你们和盐商没有关系,那最好不过了。包卿,既然有些人不愿意做食盐生意,那就让三司立刻和他们解除约书,并且追究罚金。另外尽快在西京重建售盐商行,务必平价充足。”

包拯连忙说道:“请陛下放心,老臣这就去办!”

御前会议匆匆结束,而刘几等人,则是如丧考妣,一个个唉声叹气,跟死了老子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