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343章 二程很尴尬

大宋将门 第343章 二程很尴尬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听完了韩琦的建议,赵祯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下来,他没急着说什么,只是淡淡看着韩琦,用一种居高临下,俯视苍生的目光。韩琦是个高傲的人,他很不舒服。

“韩相公,莫非你也是这么想的?”赵祯的声音有些飘忽,带着玩味,韩琦偷眼看了看皇帝似笑非笑的模样,突然心里一动!

坏了!

莫非是上当了?

韩琦清楚记得,赵祯给大熊的承诺,是还给他一个渤海国,并没有提燕云的事情。

韩琦想了半天,他觉得前些日子提出恢复渤海国,诸位相公联手挡了回去,之后韩琦也做了不少工作,动员各路人马,劝说赵祯,一旦恢复渤海国,就要和辽国开战,以大宋的国力,根本承担不了。

从事后的情况看,韩琦认为赵祯是听进去了。

这次又弄出大氏来,韩琦觉得赵祯表面上不好说,但是在心里却有可能埋怨范仲淹等人多事。

加上皇帝的那句话,韩琦反复推想,应该就是厚待大氏,不管渤海国……当然,他也多了个心眼,没有自己提出来,你们有六艺学子上书,我这边让二程上书,躲在背后,免得误伤。

事实正面,这一招保护了他,要真是韩琦直接提出来,看赵祯的样子,就能直接废了韩相公!

赵祯也学会了挖坑啊!

韩琦的鬓角已经冒汗了,他躬身道:“程颢程颐也是一心谋国,只是主张老成谨慎了一些,臣倒是觉得,应该更大胆!”

说这话的时候,韩琦老脸通红,仿佛被打了几十个嘴巴子。

身为朝堂大佬,把小弟推出来,又把小弟给卖了,真是很没品的事情,是会被人唾弃的。

但问题是不这样,他老家人就不保了,死道友不死贫道,无可奈何,只能让二程去那个倒霉的。

赵祯哼了一声,却不想放过韩琦,追问道:“韩相公,既然你觉得该更大胆一些,但不知道要如何做?”

“这个……”韩琦迟疑一下,赶快说道:“臣建议将静塞军扩大,另外在河北诸路,招募青壮,严格训练,囤积军马器械,择机伐辽,光复燕云……”

韩相公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但是仔细分析,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全都是老生常谈。

“那大氏怎么办,要如何处置?”

韩琦沉吟道:“陛下,大氏忠义,天下无双,亘古少见。如不厚赐,恐怕寒了人心。臣提议不如加封大氏为辽王,赐龙袍玉玺,世袭罔替,然后选取河北的州府,作为封地,享受供养,如此大氏必定感恩戴德,吾皇之仁慈,足以令天下归心!”

“哈哈哈,韩相公说的真好!”

王宁安突然放声大笑,“韩相公,你的说辞和二程有什么区别?如此看来,二程应该是韩相公唆使的才是!”

韩琦打了一个激灵,心里大叫不好,嘴上没有把门的,怎么把这话溜出来了……是韩琦脑子坏了吗?当然不是,二程的主张可不是随便说的,朝廷上很多文官,或者说真正掌权的文官,都是这么看的。

他们已经高官厚禄,已经封妻荫子,干嘛还去冒险?

再说了,打仗越多,武人的机会就越多,一个狄青就够大家头疼了,难不成再弄出一帮出将入相的家伙?

虽说打仗的话,也能捞点运筹之功,但是失败了可就万劫不复,一世英名,东风流水……

所以大家伙的共同想法就是求稳,先装模作样强兵,再厚赐大熊,拖延时间,等大家伙的热血都凉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王宁安当然不会让韩琦得逞,他直接戳穿了韩琦的谎言。

当然韩相公也不是弱鸡,他针锋相对,毫不相让。

“王大人,廷议就是让人说话,老夫只是说出心中看法而已。莫非你觉得我大宋能立刻出兵,能打得过辽国吗?当年宋辽和谈是王大人促成的,不久之前,你还鼓动朝廷,同意辽国投资大宋。现在双方利益纠葛,能随便开战吗?恢复渤海国,岂是说说那么简单?你小小年纪,光凭着一腔热血,丝毫不懂国家大事,心是好的,但是路子错了,也会误国误民的!”

韩琦又把之前反对渤海国的那一套东西拿了出来,还摆出了一副老前辈架势,说实话,他是有些气急败坏,黔驴技穷了!

王宁安冷笑道:“韩相公,谁说支持渤海国,就一定和大辽开战?你知道辽东的情况吗?我年纪小,不懂国家大事,有些人胡子一大把,也未必懂国家大事!”

“你放肆!”

“你倚老卖老!”

韩琦是三司使,号为计相,王宁安管着皇家银行,号为财相,两个人在朝堂排名又是仅仅挨着,以往王宁安不愿意折腾,对韩琦有些容忍,可是真正撕破了脸皮,他也不怕韩琦!

三司使谁都能干!

皇家银行,只有我能玩得转!

这就是王宁安的底气!

还真别说,他爆发了,倒弄得韩琦不知所措,在场不少人心里头暗暗发笑,韩琦啊韩琦,你总算遇到了对手,怎么不横了,本事哪去了?

其实弄到了现在,文官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很多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官员,他们希望借着恢复渤海国,一展抱负。还有许多官员参与了御街开发,和皇家银行搅在了一起,尽管这些人嘴上还不喜欢王宁安的作为,但是身体却很老实。

韩相公已经没法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

这时候贾昌朝咳嗽了两声,“王大人,韩大人,你们都是朝廷重臣,在御前大吵大嚷,跟妇人一般,实在是有失体统!刚刚韩相公提议不错,王大人的主张也不无道理。老夫以为不妨就把大氏,还有二程也都请来,看看大氏是什么意思!”

刚开始王宁安还以为贾昌朝要和稀泥,却没有想到老家伙这是一肚子坏水啊,很显然,赵祯已经下定了决心,不会继续忍下去。

外面民心士气也给煽动起来,再加上王宁安这伙人绝对是蓄谋已久,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不让韩琦割肉,他贾昌朝就白混了!

孙子!

当年怎么败在了老夫手上?

真当我是摆设啊?

老夫这是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到了关键时刻,再来致命一击!姓韩的,老夫就让你知道,为什么我贾昌朝能做首相,你就是个三司使!

咱们贾相公彻底进入了战斗状态,又找到了当年斗庆历诸君子的感觉了。

“陛下,大氏忠贞不二,又是渤海国的主人,渤海国的事情如何处置,理当听听他们的意见。倘若大氏觉得二程的提议好,也可以照办吗!大宋不能强人所难。”

这个贾昌朝,是存心让韩琦出丑,赵祯也是一肚子怒气,毫不犹豫道:“立刻传旨,请大氏觐见,顺便再把程颢程颐叫来。”

光是从用词就听得出来赵祯的好恶。

没有多大的功夫,大熊和二程都来到了金殿之上。

二程还没觉出不对劲儿,只当是他们的策略老诚谋国,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心里头正高兴呢!

见礼之后,赵祯沉着脸道:“程颢,程颐,你们的奏表韩相公送给了朕,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遵旨!”

程颢先开口了,“启奏陛下,微臣敬佩大氏之忠勇,深感他们忠义无双,勇气过人,七十年苦战,纵然铁石之心肠,也要为之摧裂,冰霜之节操,为之动容。然则渤海灭国多年,族人死伤殆尽,有心恢复,也是无力回天。既然如此,为了表彰忠诚,我大宋理当辟出一块土地,供大氏族人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成全大氏之忠烈,展现吾皇之仁慈,实在是一举两得,非常妥帖。”

程颢说完,颇有些自得之意,仿佛是什么高明的主意一般。

这时候突然有人咳嗽了一声,“我听过一句话,叫‘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不知道是二位谁的高论?”

发问的是王宁安,程颐脸色一红,忙说道:“是下官与朋友谈论之时提到的,没想到这位大人竟然也知道?”

王宁安心说能不知道啊,这句话在后世可是大大有名,堪称理学的经典论述。

王宁安呵呵一笑,“既然说出了此话,你们也应该认为气节事大,生死事小了?”

程颐迟疑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也是圣贤的教导,旦夕不敢忘怀。”

“好,说的真好。”王宁安抚掌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何要主张渤海国苟且偷安?国破家亡,血海深仇,几辈子的恨,七十年的战!能轻轻掀过去吗?”

王宁安怒气冲冲,叱问着二程。

这俩兄弟当然不知道是因为理学的事情,王宁安痛恨他们,还当是这段时间,他们频频和六艺针锋相对,惹恼了王宁安。

程颢咳嗽了两声,“王大人,我兄弟也是为了大宋着想,为了大氏着想,既然复国无望,又何必苦苦追寻,放下岂不是更好?”

王宁安含笑点头,“好一个放下,既然如此,也请你们二位把那四句话放下,你们这番高论,不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不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如送给六艺学堂如何?”

霎时间,二程的脸变成了难看的猪肝色,别提多尴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