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23章 流民图

大宋将门 第123章 流民图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从学堂出来,一阵冷风,王宁安不由得缩了缩肩膀,从骨子里涌起一丝寒意。

欧阳修的承诺的他并不相信,事实上,当得知有几十万灾民没有着落的时候,王宁安就知道,一场滔天巨浪已经来了。

哪怕包拯、欧阳修等人不想折腾,大名府的贾相公会袖手旁观吗?那个不要脸的老货一直垂涎枢密使的位置,不趁此机会扳倒夏竦,简直侮辱他的智商!

而且王宁安觉得是贾昌朝在背后推波助澜,才弄得灾民这么艰难。

反正不管怎么说,百姓最无辜,能争一分是一分,能多救一个人是一个人,毕竟河北也是王家的根本,为了公,为了私,都不能袖手旁观。

……

邻近五月,汴京的天气热得早,热得邪,足足有一个月没有下雨,田地都干渴开裂,老百姓抬着龙王爷,赤脚奔走,到处哀求降雨,好不可怜。

只是民间如何,却影响不到当朝的诸位相公,从早朝下来,韩琦就请富弼到府中一叙,上品龙凤团茶,井水中拔得冰凉的西瓜,红的瓤,黑的籽,煞是好看。

富弼优雅地吃了一片,就放下了。

“赣叟兄,你叫我过来,不会是品茶吃西瓜吧?”

韩琦摸了摸嘴巴,干笑道:“彦国兄,咱们不玩虚的,你听说了吧,昨天陈执中的家里失火了,足足烧了三间房子。”

“哦?”富弼一愣,“怎么没听说啊?今天上朝,陈相谈笑风生,不像刚遭了火灾。”

韩琦哈哈大笑,“彦国兄果然是君子,陈执中他哪有脸宣扬,不过很快就尽人皆知了。对了,彦国兄,你可知起火的原因?”

富弼摇摇头。

“是拜醮敬天!”韩琦冷冷笑道:“堂堂首相,面对天灾**,拿不出半点主意,居然在家中设神坛,请了一大帮的道士和尚,念经祈福,结果竟然走水,把自己家给烧了,你让他怎么舔着老脸和外人说!”

富弼一惊,韩琦不会说假话,诚如此,陈执中尸位素餐,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他猛然惊醒,韩琦把自己叫过来,不会是准备把陈执中干掉吧?

韩琦见老朋友满脸骇然,他更加得意,幽幽说道:“彦国兄,我还告诉你一件事,负责督修六塔河的郑骧和李中师,为了赶工程进度,居然累死了上千民夫,他们担心事情败露,居然把死尸堆在了山谷之中,不让外人知道。草菅人命,当真是无法无天!”

富弼更惊讶了,郑骧原来是河北东路的转运使,因为王则起义,他把罪责推给贾昌朝,结果贾相公安然渡劫,郑骧反倒被贬官,本来是要把他赶到两广的,夏竦出面保举,让郑骧戴罪立功,和李中师一起督修六塔河,引黄河回归故道。

郑骧是夏竦的人,李中师是陈执中保举的。

人都说韩琦大胆,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居然同时打东西两府相公的主意,富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就在这两位相公思索着怎么发难的时候,他们的“猪队友”欧阳修居然先出手了。

四月末,一份来自沧州的扎子通过银台司,送到了赵祯的面前。

银台司是个很特殊的衙门,本来应该属于门下省,可编制上又属于枢密院……有点两边都不好管的味道,正因为如此,通过银台司上奏,能避开东西二府,直达天听。

欧阳修的扎子厚厚一摞,详细叙述了六艺学堂的情况,赵祯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对陈琳赞道:“醉翁不辞劳苦,为国育才,真应该厚赏。寡人想把他调回京城,接掌翰林院,以正士风,作为天下读书人的表率。”

陈琳老脸笑得很灿烂,“圣人烛照万里,任用贤才,自然是不错的。只是六艺学堂刚刚起步不久,老奴怕醉翁乐不思蜀,不愿意回京啊。”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你不能说皇帝错了,只有把责任推给醉翁。

赵祯愣了一下,摇头笑了笑,自己是操之过急了。

他耐心翻着,到了最后,突然有一卷宣纸落了出来,赵祯好奇展开,居然是一幅画,上面赫然写着“民生多艰”四个字,在一旁还有几行小字,记述作画缘由……河北各地学子云集六艺,纷纷言说民生艰难,欧阳修自沧州,至大名府,目睹惨状,心中骇然,故不敢隐瞒,上达天听……

赵祯倒吸口气,把目光落在了画面上,突然之间他觉得双眼刺痛,不自觉凑近画面,仔细看着……衣衫褴褛,拄着拐杖,背着竹篓的百姓,手捧破碗,哀求过路的客商,只是没有人会给他们东西,因为一旦给了一个,其他人都会扑上来。

只有那些人贩子才会得意洋洋,笑嘻嘻地在人群之中穿梭,当他们看中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会出钱购买,一小袋面粉,就能换两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送别女儿的母亲,抱着病儿的老父,跪地哭泣的孩子……每一幕都戳痛了赵祯的心,这位仁慈的帝王止不住流下了泪水。

“陈伴伴,这,这就是朕的江山,朕的子民吗?”

陈琳揉了揉老迈的花眼,他看到这幅图,知道事情大条了……

“官家,老奴不敢隐瞒,虽然圣天子励精图治,但总有天灾**,自古皆然,官家不用太过伤心,下旨让地方官好好安抚就是了。”

赵祯眼睛死死盯着画面,摇摇头。

“不对,醉翁说是从沧州至大名府,所见情况,今年河北没有大灾上报,只有……只有去岁黄河决口!”

赵祯突然变得声色俱厉,“莫非说去年的灾,到了今年,百姓还没有安顿好?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皇帝怒了,对自己的大臣信赖有加,给他们最高的俸禄,每到年节,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但是他们就这么回报自己吗?

赵祯立刻下旨,没有多大一会儿,两府的相公悉数被叫了过来。

罕见的,赵祯没有和颜悦色,在鞠躬行礼之后,赵祯让陈琳把图送到了陈执中的面前。

“看看吧。”

只有不咸不淡的三个字,陈执中心就一沉,接过来才看了几眼,浑身颤抖起来。

“老臣无能。恳请陛下责罚。”陈执中倒也光棍,直接认了。

谁知赵祯却不那么好糊弄了,“若是责罚,就能救百姓于水火,哪怕罚朕也无有不可!”言下之意,别说那么屁话,给朕来点有用的。

陈执中心烦意乱,唯有偷眼看夏竦,心说你老倌儿该站出来了吧,不能光让我顶着,你才是正主!

夏竦虽然无奈,可是自从黄河决口,他就猜到了会有今天,因此也不太焦急。

“陛下,黄河决堤,灾情非比寻常,地方衙门尽力而为,仍力有未逮,不过……很快就能改善。”

“夏相公有办法了?”赵祯好奇道。

“回禀陛下,六塔河已经完成大半,今年之内,就能合拢,到时候黄河恢复故道,青壮劳力可以重回家园,流离失所的百姓也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原来如此。”赵祯若有所思,“夏爱卿,人命关天,你可不能等闲视之啊!”

夏竦连忙点头,诺诺答应,心里却松口气,可有人不想他轻易过关。

韩琦突然站了出来,“夏相公所言极是,可是这么多百姓,且老弱妇孺居多,他们能撑到年末吗?朝廷能弃之不顾吗!草菅人命,可是会遭天谴的!”

夏竦脸色一变,“韩相公,你想如何?”

“民为重,社稷次之。灾情之重非比寻常,以往的办法不够,如今朝廷府库空虚,距离夏粮还有两个月的功夫。为了让百姓渡过难关,应当派遣熟悉河北灾情,又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地方,筹措粮食,抚恤百姓。”

赵祯欣然点头,“韩爱卿,你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韩琦正色道:“臣保举夏相公,他首倡六塔河,且曾经判大名府事,经验丰富,德望非常,是最好的人选。”

热情洋溢的话语,不知不觉间,就把夏竦推到了悬崖边,跳不跳不由他了。

厉害了,韩相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