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140章 皇家武装力量

大宋将门 第1140章 皇家武装力量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王雱疯了,不是装的,也不是喝药了,而是真正吓的,惊的。

他想不明白,只要脑筋正常的人,就不会放弃手里的权力,更何况是堂堂九五至尊!哪怕先帝赵祯,那么仁慈的一个人,为了老赵家的江山,居然也不顾夫妻之情,要对曹皇后下手,父亲如此,儿子怎么可能例外。

王雱是信心满满,可偏偏赵曙就给他一个大惊喜。

依靠皇帝,洗雪仇恨,是王雱最后的指望,结果还没开始就落空了,心脏再强大,也承受不住,更何况王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直接疯了,就像是一条断脊之犬,就剩下苟延残喘。

没人在乎他是生是死,还能活多久,相反,如此卑微绝望地活着,活得越久,就越是折磨。

王旁看到大哥如此,伤心之中,还有那么一丝窃喜,不是他没有兄弟情义,而是这样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对王安石,只说是王雱旧病复发,拗相公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养病,他除了替儿子惋惜流泪之外,也顾不上别的了。

王宁安在得知王雱的下场之后,略略感叹,慧极不寿,王大国舅也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懒得管王家了,毕竟王安石从来不是他的敌人,相反,两个人还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比如这次赵曙下旨,王安石也知道了,他拖着病体,一定要来拜会王宁安,好好谈谈。王宁安哪里能这么不懂事,他亲自过来,探望王安石。

“介甫兄,整个大宋,也就你能提点我两句了,说句掏心掏肺的话,如履薄冰,真的太难了。”

王安石笑了笑,“王爷,如果你和别人这么说,人家保证以为你是矫情。”

“那介甫兄呢?”

“王爷的难,比谁都大,陛下这道旨意,既是大智慧,也是大手段,王爷如何权衡落实,才是真正的关键。”拗相公凝重道。

王宁安竖起了大拇指,不得不说,王安石拙于阴谋诡计,拙于谋身,甚至治家教子也差着火候,但是在大格局上,唯有他能跟得上王宁安的节奏,至于文彦博之流,最多提鞋。

两个人很快就聊得热络起来,所谈的内容,也越发直指核心。

赵曙答应放权,姑且不论,他是不是真心想要全部放弃,更为重要的是,把大权交给文官,大家能不能扛得起来!

当然了,有王宁安在,哪怕赵曙不交权,也没有什么。

可王宁安也不能一直霸占首相的位置,事实上,他这么疾风骤雨地推动变法,是想在一个任期之内,把事情做完,然后就真正退下来,安享晚年。

忙活了这么多年,他真的累了,身心俱疲,再没日没夜忙下去,鬼知道他会干出什么来!

所以,要考虑长远稳妥,不管贤愚,不管强弱,谁接了首相,接了政事堂,都能基本维持大局,不至于出现大乱子。

凡事都要追本溯源,赵曙为什么愿意主动交权,当然有他的真心,更多的却是无奈……之前的暗杀,几乎要了他的命,接着母后逼宫,现在又是王雱写信,连续的打击,加上早年的经历,让赵曙彻底看清楚了,皇位虽然好,但是高处不胜寒,在金灿灿的龙椅前面,夫妻隔阂,母子反目,亲戚不是亲戚,兄弟不是兄弟,全都发了疯,难怪皇帝又叫寡人,一点错都没有,太贴切了!

赵曙并不是一个心肠刚强,意志如铁的人,相反他很重视感情,不管是和王宁安的师徒之情,还是和王青的夫妻之情,和儿子的父子之情,和狗牙儿的兄弟之谊,都是他不可割舍的东西。

为了不让这些情感在皇权面前变味,他必须做些什么,这也是赵曙一直思考的事情。

说来好笑,他曾经在江南读了很多报纸和书籍,全都是抨击皇权的,当时赵曙气得要死,但不可否认,这些话在他的心里留下了烙印。而真正促使赵曙下定决心的,还是儿子赵顼!

他去问赵顼,想要干什么,理想是什么,赵顼怯生生不敢说话。

赵曙努力挤出笑容,“皇儿,你和父皇说实话,父皇不会怪你的,听师父说,你喜欢养狗,还喜欢熊猫,爱好很多,不管你要做什么,父皇都会尊重的。”

赵曙学着师父当年的样子,把儿子放在身边,父子两个平等谈心。

终于,赵顼得到了鼓舞,“我,我想学医,成吗?”

“啊——当然!”

赵曙猝不及防,被儿子吓了一跳,“皇儿,你告诉父皇,为什么想学医?”

“我,我怕。”赵顼低着头,可怜兮兮道:“父皇病了,把我扔在了洛阳,母后也病了,脸色好吓人……我,我想学好医术,像钱先生那样,我不想,不想……”

小家伙焦急而恐惧,不停摇头,泪落下来了。赵曙的心突然被什么狠狠撞击了一下,他抱住了儿子的肩头,柔声道:“皇儿,父皇答应你,回头就请钱太医给你上课。”

和儿子谈过,赵曙整整一夜,都没有合眼。

他很欣慰,真的,儿子是个善良的人,是个孝顺的孩子,身在皇家,最缺的就是亲情,最在乎的也是亲情。

在这一刻,赵曙甚至觉得,什么江山社稷,什么文治武功,都不如一家人平平安安来得重要……当然了,这个念头只是持续了一夜,转过天,赵曙还是冷静下来,他是皇帝,不是个可以任性的侠士。

天大的事情,必须三思而后行。

赵曙权衡再三,他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要利用他,利用太子,利用他身边的人做文章,就是因为权责不清。

原则上,皇帝的权力无限大,故此谁想要做文章,必须影响皇帝的心思,从皇帝身边人下手,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一定要斩断这些居心叵测的狗爪子!

赵曙想了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权力的划分明确起来,尽量抓大放小,只是专注少量的重大政务,其余的琐事都交出去。

事情少了,也能更好照顾家人,教导儿子,任何时候,亲情都是处出来的,皇家亲密无间,外人也就没法见缝插针……

把赵曙的心态弄清楚,该如何处理也就有了眉目。

“秦王,圣人是你一手教出来的,当得起雄才大略,睿智聪颖八个字。更何况在军中圣人有无与伦比的威望,要是真按照一些人想的那样,把皇帝的权力完全架空,根本不现实。”王安石缓缓道:“不过老夫以为也不必着急,毕竟圣人的际遇不是每个天子都能碰上的,可能干的臣子却是层出不穷,王爷以为然否?”

显然,王安石不希望一步到位,他更倾向于缓缓图之。

这一点和王宁安不谋而合!

“介甫兄,你我之间,的确是知己啊!”王宁安兴奋道:“我是这么想的,在人事权这块,政事堂诸公,尤其是首相,要经过百官推举,议政会议通过,最后选择两至三名合格的人选,交给陛下圈定。然后由首相提出其余的几位相公名单,也要皇帝圈定,至于六部尚书侍郎,各省的平章事,负责驻军的经略安抚使,全部由首相提名,议政会议通过,无须经过陛下同意……这些人的任职情况,也要有首相一体承担,介甫兄以为如何?”

王安石沉吟半晌,点了点头,“嗯,秦王的办法好,其实说穿了,眼下的情况也差不多,陛下也仅仅能控制政事堂和六部尚书一级,至于侍郎,平章事,没几个能简在帝心的。王爷的安排,不过是把一些已经形成的规矩,给变成了条文罢了,我看可行!”

“这可不是成为条文那么简单。”王宁安笑了笑,“按照以往的情况,陛下可以全程参与,甚至超擢一些看重的人才,直接简拔进入政事堂。”

这个情况王安石太熟悉了,他这辈子能进入政事堂,就是赵祯超擢的结果。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更是被赵顼看中,几个月的功夫,就从地方官吏直接升列宰执,速度比火箭还快,堪称奇迹。

一旦按照王宁安的设想,落实成条文,皇帝只能在最后的时候,进行圈选,喜欢的人甚至连进入名单的可能都没有。

毫无疑问,将大大削减皇帝的权力。

如果遇上一个精明睿智的皇帝,还能有点发挥空间,假如是个平庸之辈,完全送上什么是什么——王宁安突然很担心,他担心赵顼,以这小子的情况,没准就是后一种。当师父的给徒弟挖坑,让人老脸发红啊!

倒是王安石,仿佛忘了赵顼是他外孙一般,很兴奋道:“接下来就是财权,这个我认为应该捏在政事堂和议政会议手里,陛下选定首相之后,如果不把财权给首相,那首相如何统御百官,治理天下?”

两个人交流一下意见,一致同意,预算大权由首相负责。

接下来就是军权。

这个是赵曙不愿意让出来的,而王宁安也不想真的接管。

“介甫兄,首相掌预算,自然就包括军事开支,武夫想要像五代一样做大,已经是不可能的。我提议将所有军队,统一整编为皇家武装力量,陛下是三军统帅,拥有对外发动战争的权力,所有将士,必须忠于陛下……”王宁安认真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