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 > 第二二五章要彻底束缚住海河这条桀骜不驯的

“老郑那里已经接到了秦日纲的报告,海河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全线无一处出现决堤。”

“太好了!”柳湘荷兴奋地站起身,端起桌上的凉水壶先把林海丰的杯子斟满,接着又给自己倒上一杯,然后拿起水杯冲着林海丰一举,“钱到底没白花,数百万人多年的辛劳也没有白费。来,为了那些日夜奋战在海河工地上的英雄们,咱们干一杯。”

“嗯,是应该干一杯。”

林海丰伸手端起水杯。

自从全国光复之后,太平天国政府在加快国家工业化步伐的同时,对作为国家之本的农业,也同样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尤其是在治理黄、淮等水患,以及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太平天国政府和人民更是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努力。

在这中间,就有“根治海河工程”。

海河流域,是中国的七大水系之一。

它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靠太行山,北依燕山,跨京、津、冀、鲁、蒙古、豫、辽、晋等省级行政区,集蓟运、潮白、北运、永定、大清、子牙、漳卫、南运等河系。上游的三百多条支流,犹如一把巨扇,以海河干流为柄注入渤海,其中最长的河流达千余公里。

而由于形成海河河系源头的山区,与中下游大片的广袤平原间缺少类似丘陵这种的过渡带。每年一逢夏秋季节降雨集中,且多暴雨的时节,来自坡陡流急的山区的汹涌洪水,就会闯出山口进入大平原。但随着其后坡度骤降的平原地势,原本汹涌的水流流速自然减慢,使得被水流挟带而来的大批泥沙淤积于河床,直接又降低了下游河槽的过水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几条河流的河水同时暴涨并汇入海河,肆虐的水流相互顶托,却不能得到及时的渲洩,往往就要酿成大规模的洪涝灾害。

作为太平天国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就坐落于海河流域的中部。

而位于海河下游的新兴城市——天津,则不仅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还已经被定位为全国几大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之一。

海河的干流自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也就是天津的三岔河口(今金刚桥)贯穿市区,至大沽口处入海。对于支流本就众多的大肚子一样的海河水系来讲,大沽口这个入海口的嘴儿实在是太小。

所以,只要汛期上游的支流们一同时涨水,天津就必定洪涝成灾。

据粗略地统计,从一三六八年开始到一八五八年这四百九十年间,海河流域发生过三百五十次以上的严重水灾,而这其中的天津城,就曾被淹泡过了六十余次。

要彻底束缚住海河这条桀骜不驯的苍龙!

一八六零年,太平天国政府和人民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吼声。

为了打好根治海河的这场大战役,身为华北军政公署主任兼华北军区司令的秦日纲,被任命为“海河委员会”主任。在秦日纲的统一指挥下,海河流域的数百万军民,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河大方针,在全流域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治水运动。

截止一八六八年,经过了八年的艰苦奋战,治河大军先后在海河各个支流的上游,不仅分别兴建了官厅、岗南、黄壁庄、密云、岳城等大型的水库,以及许许多多的中小型水库,还植树造林近千万亩,整修梯田数百万亩,以控制水土的流失。与此同时,治河大军还开挖、疏浚了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和独流减河等出海干道,新建桥梁数百座,并修筑起了万余里的防洪大堤。

在数百万治河大军的面前,海河终于变得老实了许多。以往海河所带来洪涝灾害不仅得到了初步的整治,海河流域的农业抗旱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系列工程的兴建当中,以河北省总督兼农十军军长韦正为首的天津治河大军,还对海河的天津段进行了改造。

他们不仅在京杭大运河天津段的最南端,素有“天津南大门”、“津南第一镇”之称的静海县唐官屯镇内,天津军民建造了用于分泄南运河洪水的水闸——津南闸,在塘沽的海河入海口处,又建起了一座集泄洪、挡潮、蓄淡、航运等综合利用价值于一身的大型水闸工程——海河闸。

海河闸的建成,改变了千百年来的潮汐河道的现状,实现了咸淡分家,既保证了天津这个新兴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又增强了防洪安全,改善了周边的农业环境。

而同时,他们还对天津城及郊区实施了大面积的“清浊分流工程”,通过这个工程,城区产生的各类大量污水,得以经由大沽和北塘这两大排污河,再流入大海。

说到这个“清浊分流工程”,其中值得重重地写上一笔的,那就是天津城区的排水系统。

此前的天津卫,是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排水系统的。而如今,过去那个小小的天津卫,已经成为了天朝重点建设的工业大城市,未来这座城市的巨大发展空间,那是显而易见。

为此,秦日纲、韦正等人专门邀请首都科学院的专家们,针对天津的特殊地理状态,设计出了一整套的地下主排水系统。

在这项设计中,未来的天津市区的排污系统被以海河为界,分为了两个大片。

北片,河北、河东及郊区的废水,将排污系统汇入北塘排污河;

南片,河西及西郊、南郊等地的污水,则通过排污系统汇入大沽排污河。

整个地下主排污工程,是个全部由砖砌的、四通八达地连结在一起的,长约二百余公里的地下排水通道。按照设计,排水通道其中的最狭窄之处,两三个壮汉也可以在里面并排随意地走动。而要是最宽敞处,那就更甭提了,用秦日纲的话说,专家们设计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用来排污水的通道,倒更像是传说中的藏兵洞。

浪费,太浪费了!

面对着这种设计,秦日纲和韦正等人的第一反应就都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