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执宰大明 > 第1024章 进退维谷

执宰大明 第1024章 进退维谷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1:45 来源:笔趣阁

readx;东察合台汗国王都,别失八里城。

别失八里城已经被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围困了三个多月,这使得城里人心惶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息。

城里的居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就在半年前大明的西征军还在他们的欢呼声中气势雄浑地前去叶尔羌地区征讨盘踞在那里的帖木儿帝**队,可一转眼原本一帆风顺的西征军竟然在蓝叶城遭到了惨败,二十多万大军只有万余人侥幸逃了回来,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如今,别失八里城的大明西征军和东察合台的军队加起来仅有五万余人,而别失八里城距离关西地区有千里之遥,中间还要经过被已经北元控制了的吐鲁番地区,要想撤往关西地区可谓难上加难。

再者说了,如何冲破城外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数万军队也是一大难题,蓝叶城大败后,无论是西征军还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军队士气都异常低迷,这在战场上可是大忌。

与封锁战败消息的青龙城不同,成宁侯杨三宇在黑水城的大败一事已然传遍了别失八里城,城里上上下下的居民都知道武国公宋海在蓝叶城一败,大明在西域已经没有足够的军队来救援他们。

其实,即便是青龙城里也早就开始流传西征军在黑水城和蓝叶城惨败的消息,很显然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派人散播出去的,只不过被鲁民恩严格把控,也因此抓了一些“散播谣言”的奸细。

也正是如此,李云天才在校场上直接道明了西征军大败的事情,与其让那些骑兵胡乱猜测还不如直截了当地向他们道明实情,这样反而能使得其意志变得坚决,省去了胡思乱想。

帖木儿帝国继承了蒙古帝国的一些行事方式,例如帖木儿帝国的开国大汗帖木儿与蒙古帝国当年驰骋欧亚大陆一样,对那些胆敢阻挡其前进脚步的城镇施以残酷的杀戮政策。

这使得别失八里城的居民们心中忐忑不安,一旦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攻进了别失八里城,那么少不了又是一场屠杀。

当年如果不是帖木儿得知大明发生了靖难之役,认为趁着大明朝政不稳之际足以将大明击败,进而放弃了原本已经攻占的奥斯曼帝国,那么欧洲和非洲将面临一场灾难。

据悉,当年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布尔萨遭到了帖木儿帝国的屠杀,只有少数人幸免遇难,依靠希腊海员的帮助渡过达达尼尔海峡才得以幸存。

别失八里城位于山地地区,一旦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攻破城池发动一场屠杀的话,可没人能帮助城里的居民逃脱被杀的命运。

由于感到对前途的迷茫,城里不少居民已经开始了醉生梦死的生活,想要在临死前尽情享乐,这使得整个别失八里城被悲观的情绪所笼罩。

虽然西征军副统帅、安永侯白安再三表示大明有雄兵数百万,战将几千员,肯定会派兵前来救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居民们都知道大明距离别失八里城路途遥远,等明军援兵到了城估计早已经被攻破。

况且,大明这回能否挡住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东进的铁蹄还两说,毕竟帖木儿帝国是中亚和西亚的霸主,天知道明军啥时候才能救援别失八里城,故而对白安的话也就是左耳进右耳出谁都没当回事儿,他们又不是小孩子自然清楚白安这是在稳定人心。

尤为令城内的局势变得更加恶劣的是,面对城池被攻破的巨大压力,东察合台汗国的一些文武大员私下里聚在一起暗中商议向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投降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别失八里城,使得他们的身家财产不至于毁于兵乱。

实际上,去年帖木儿帝国兵临别失八里城时,东察合台汗国的王公大臣由于提前得知消息故而早就随着蒙特大汗前去吐鲁番城避难,其家人和财产并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而帖木儿帝国兵不血刃地就得到了几乎成为一座空城的别失八里城。

东察合台汗国的那些王公大臣本以为大明的西征军会把帖木儿帝国的军队赶走,故而在西征军从帖木儿帝**队手里夺回别失八里城后携带着家人和财产纷纷跟着蒙特大汗回来,谁能想到大明的西征军接连在黑水城和落叶成打了两场大败仗,导致几乎全军覆没,使得他们还没来得及抬走就被帖木儿帝国的军队给堵在了城里。

其实,帖木儿帝国只派了两万兵力来别失八里城,而且这两万兵力并不是前来攻城的,没有携带任何工程器械,他们是一路追踪率众撤退的李子曦,想要将西征军里最重要的火炮营给拿下来,结果却意外地将别失八里城的人给堵在了里面。

说实话,帖木儿帝国的兵力只有两万,而别失八里城的兵力达到了五万,如果城里的军队全力突围的话帖木儿帝国的人根本就无法阻拦,说不定还会被击溃。

可接连的两场败仗已经使得城里的西征军将士士气尽失,东察合台的军队也是人心惶惶,根本就不敢出城与士气正盛的帖木儿帝**队交战。

况且,吐鲁番地区已经被北元军队占据,别失八里城的这些人即便是冲破了城外帖木儿帝**队的包围也难以逃脱,故而唯有在城里固守待援,等待大明派遣援军前来。

就像安永侯白安所说的那样,虽然大明西征军在黑水城和蓝叶城两役损失兵力四十万,但大明有雄兵数百万,战将几千员,因此再度组建一支援军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搁在东察合台汗国的身上早已经亡国了。

即便是强悍的帖木儿帝国,损失四十万兵力后也会土崩瓦解,不像大明在土木堡损失数十万兵力后依旧能聚集起足够的兵力对抗瓦剌,使得瓦剌无功北返并且交出了被俘的正统帝。

归根结底,大明是一个以汉族为主融合了多民族的国家,而帖木儿帝国只是将辖地内的国家和民族征服而已,那些国家和民族的百姓只是惧于帖木儿帝国的武力威慑而不得不臣服,一旦帖木儿帝国战败损失了主力部队,那么帖木儿帝国境内必定战乱四起,而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者将无力平定。

虽然大明再度派遣援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是别失八里城上上下下唯一的指望。

幸运的是,别失八里城里有着足够多的存粮足以支撑一年半载,这使得城里的居民才不至于因为粮食而出现骚乱。

东察合台汗国的蒙特大汗已经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贴出了告示,告诉居民们一年之内大明的援军必到,希望全城上下团结一致来度过难关。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留在别失八里城固守待援,在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围城之初,李子曦就是主张趁着城外帖木儿军队立足未稳之际全力突围,否则一旦帖木儿帝国的援兵赶来可就要被困死在别失八里城。

李子曦很清楚,西征军是大明卫所部队的主力,大明卫所部队虽多但战斗力堪忧,根本无法在战场上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兵力交战,因此大明的首要任务是自保,防止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攻破嘉峪关。

退一步来说,大明将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交战的战场设在了西南地区,肯定会在西南与其决战,因为一旦让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深入大明内陆的话,那么将给大明地方上带来巨大灾难。

因此,大明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再派兵救援别失八里城,在李子曦看来他们现在唯有自救,趁着帖木儿帝国援军抵达前突围,想办法向关西撤离,只要到达关西那么他们就安全了,届时既可以据守青龙城,又可以向嘉峪关撤退。

可惜的是,李子曦的建议并没有被安永侯白安所接纳,不是白安不想突围而是东察合台汗国的人无法这样做,而是东察合台汗国的那些王公大臣不愿意离开。

很显然,一旦失去了别失八里城的保护他们将在路上遭遇到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军队的围追堵截,而别失八里城到关西有千里之遥,谁也无法预测路上会出什么事情。

说到底,东察合台汗国的王公大臣们并不相信白安等人能保护他们安全抵达关西,故而拒绝离开别失八里城,这些人不走的话蒙特大汗自然也无法离开了,他总不能抛下浙西臣子独自逃生,况且他也不认为突围是个好主意。

东察合台的人不走,白安自然也就没办法突围了,单凭他手底下两万士气低落的西征军不要说穿过重重障碍返回关西,就是突破城外那两万帖木儿帝国士兵的围困也十分困难,保不准就要被帖木儿帝国的军队给击溃,届时可就没有任何希望了。

见白安和东察合台汗国的人不肯冒险,李子曦唯有无奈地放弃了突围的念头,毕竟他只是一名位微言轻的武官,况且娜尔莎还在别失八里城他岂能不顾娜尔莎而独自逃生?

此时此刻,别失八里城王宫。

“孩子,你不应该回来的,大明才是你的家。”后宫的一个宫殿内,一名雍容华贵的西域老妇坐在椅子上,微笑着向站在身后给她按摩着肩头的娜尔莎说道。

这名西域老妇就是东察合台汗国蒙特大汗的生母、东察合台汗国太妃阿娜丽,是东察合台汗国最为德高望重之人,在东察合台汗国官场和民间都有着巨大的威望。

“太妃,娜尔莎是汗国的人,如今汗国有难娜尔莎理应回来效力。”娜尔莎闻言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好像丝毫没有在意被围困在别失八里城。

“娜尔莎,你已经是大明忠武王的庶妃,以后遇事要多为忠武王府考虑,不可再任性行事。”阿娜丽太妃笑了笑,随后转身郑重其事地向娜尔莎说道,“相对于汗国的大汗,你对西察合台和大元的作用更大,如果你们抓了你去威胁大明,那么会使得大明非常难做。”

“太妃你放心,娜尔莎绝对不会成为俘虏的。”娜尔莎清楚阿娜丽太妃的意思,双目闪过一丝坚毅的神色。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东察合台汗国只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用来东侵大明的垫脚石,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最终目标是大明,娜尔莎是大明位高权重忠武王的庶妃,如果能生擒娜尔莎的话那么大明军队在与其交战的时候必定会有所顾虑,毕竟谁也承担不起害死娜尔莎的责任。

娜尔莎自然清楚这些事情,她现在已经不再是东察合台汗国舞乐司的一名普通女官,还是大明忠武王的妃子,故而宁死也不会成为俘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